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公共民俗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索

作者:王佩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5-08人气:6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民俗学视角的引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公共民俗学视角为基础,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民俗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体系,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主体职能保护意识,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做好开发与利用工作,以及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公共民俗学概述

公共民俗学是研究民俗现象与社会文化关系的学科领域,它关注人类社会中各种民俗实践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以及这些民俗实践与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关联。公共民俗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庆典、仪式、习俗、节日等各类民俗现象,以此希望能够深入理解人类社会中的文化表达、社会秩序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问题。公共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地调查、文献研究、口述历史、社会人类学等,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收集和分析与民俗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以此能够充分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和历史演变。同时公共民俗学也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借鉴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综合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研究内容上,公共民俗学关注民俗实践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探究民俗如何维系社会秩序、传递文化价值观念、构建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庆典和仪式作为民俗实践的一种形式,不仅具有社会凝聚力,还能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强化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节日作为另一种民俗实践,不仅具有社会文化的象征意义,还能够促进社会交往和经济发展。通过研究这些民俗实践,公共民俗学可以揭示社会中的文化动态和社会变迁。此外公共民俗学还关注民俗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民俗实践通常与特定的社群、地域、族群等相关联,成为其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研究者通过分析民俗实践中的象征意义、符号系统和仪式行为,可以了解社会成员如何通过参与民俗活动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这种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中的多元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构建方式,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交流。

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一) 地域性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与特定的地理区域紧密相关,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特点。不同地域的民俗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征,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性表现在民俗非遗的内容、形式和意义上。首先,地域性体现在非遗所涉及的活动和仪式上,比如中国的春节庆祝活动,在不同地区有着各具特色的庆祝方式,如北方的放鞭炮、贴春联,南方的舞龙舞狮、祭拜祖先等。这些活动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农耕文化等密切相关,形成了地域性的民俗形式。其次,地域性还表现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上,由于地理区域的差异,不同地方的民俗传承方式、仪式形式、祭祀对象等都存在差异。以此反映了地方社会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积淀。比如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各种差异,如闽南地区的过大礼、四川地区的拜堂等,这些差异体现了地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特点。最后,地域性还体现在民俗实践与地方社会的融合和认同上。民俗实践作为地方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强化地方社会成员的地域认同和归属感。通过参与和传承民俗实践,人们能够加深对自己所在地区的情感连接,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这种地域性的认同对于地方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二) 群体性

群体性是民俗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涉及到民俗活动的参与方式、组织形式和社会功能,体现了人们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下展现的集体行为和集体意识。群体性在民俗实践中的参与方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民俗实践往往需要群众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顺利进行。在民俗活动中,如庆典、婚礼、节日等,通常需要社区、家庭或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些活动往往具有特定的仪式和活动要求,需要通过集体行动来实现。例如,庆典活动常常需要整个社区或村庄的居民共同筹备和参与,他们可能一起组织庆祝活动的场地、准备食物和饮品,共同参与庆典仪式的进行。婚礼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不仅涉及新人和两个家庭的参与,还需要亲朋好友的共同参与,才能使婚礼仪式更加隆重和庄重。群体性的参与不仅局限于小范围的社区或家庭,还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涵盖整个民族或社会。例如,一些重要的民俗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是全国范围内所有群众共同庆祝和参与的活动。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不仅在家庭中进行传统的庆祝活动,还参加社区或城市举办的庆祝活动,共同庆祝并传承着民族的文化与传统。群体的参与使得民俗活动具有了集体性和共同性的特征。通过群体参与,人们能够共同分享和传承民俗文化,加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群体性的民俗实践也为社区和社会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文化平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公共民俗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基于公共民俗学视角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多措并举,多角度切入,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一)构建全方位的民俗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体系

  构建全方位的民俗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体系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一体系应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文化遗产的调查、整理、归档工作,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承传播等,其中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整理,成为建立开发全方位民俗非物质文化资源的重要步骤之一,这项工作包括对乡村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和手工艺技艺等内容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和口述历史,了解其历史渊源、内涵和传承方式。同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调查和整理工作可以由相关的文化机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社区组织等共同合作完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他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举办展览、演出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给公众,增强社会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关注度,有助于吸引游客和投资,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技能传承活动,培养更多的手艺人才,推动乡村手工艺产业的繁荣,利用这些活动可以提高乡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复兴民俗文化

通过挖掘和保护乡村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的独特文化。首先,恢复和传承乡村的传统节日是激活乡村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节日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恢复和传承传统节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举办各类庆祝活动、表演和展览,让游客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传统节日也是乡村居民传承和展示自身文化身份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其次,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民俗习惯是维系乡村社会生活和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乡村的民俗习惯包括婚嫁习俗、祭祀仪式、劳动习惯等,这些习俗传承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保持乡村的独特风貌和传统特色。通过传承和弘扬乡村的民俗习惯,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凝聚力,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将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旅游规划中,打造相关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不仅可以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曝光度,还可以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推出特色产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技艺和工艺,开发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手工艺品、纺织品、传统美食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融入其中,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三)强化主体职能保护意识,为活态传承创造良好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专家学者、传承人和群众等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各方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首先,政府应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保护目标和原则,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支持。,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合作。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支持,为传承人提供培训、资金和场所等必要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传统知识和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其次,社会组织可以组织相关的研究、培训和宣传活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推进。最后专家学者可以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特点和保护方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可以开展培训工作,提升传承人的技能和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拓宽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渠道

为了拓宽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和方式,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关注和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一是通过各类培训、讲座和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举办相关培训班或工作坊,让专家学者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业人员和志愿者。二是举办讲座和展览,向公众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特点和保护方法,激发公众的兴趣和参与意愿。三是要鼓励社区居民、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比如某公共图书馆,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在社区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内设有相关书籍、资料和多媒体资源,供公众自由浏览和借阅。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和工作坊,邀请专家学者、传承人等来分享知识和经验,还邀请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在图书馆举办工艺展示和培训班,向社区居民传授技艺,让更多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当中。除此之外,引导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感受文化遗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力量。

(五)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

  对于图书馆而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有效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关注度,进而增强社会对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在宣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和推广。通过精心策划和制作高质量的宣传片、纪录片、微电影等影视作品,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独特之处。这些作品可以通过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播放,让更多人通过视听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随后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和互联网资源,开展全面而深入的宣传活动,此时可以建立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和在线展览平台,定期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故事和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同时组织线上讲座、论坛和互动活动,与公众进行直接互动,解答疑问,引导大众深入了解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各类展览、演出和培训活动,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涵,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最后图书馆采用多媒体展示和互动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加互动性。比如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或虚拟现实(VR)体验,让公众通过手机或VR设备,参与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更加生动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图书馆工作者,要认识到保护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持续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保护机制,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