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新闻论文 > 正文

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移动网络直播的两大途径要义

作者:陈昱君;林嵩来源:《记者摇篮》日期:2019-08-15人气:1321

传统新闻媒体借力移动网络直播实现融合发展,需要把握各自的特点和优劣,探索融合的可能性和操作的难易性。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移动网络直播,需要从发扬传统新闻媒体的固有优势和弥补移动网络直播的缺点不足两个方面整合发力,提高移动网络的传播质量,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审美方式和对话语态,提高互联网信息服务水平。

一、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移动网络直播的两大途径要义

1、扬长:坚守传统新闻媒体的定位,发挥固有优势

传统新闻媒体无可比拟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公信力。互联网由于信息传播的极端开放性和信息生产的自由平民化,自媒体和普通网民的信息发布由于缺少及时有效的严格“把关”,而容易滋生谣传不实、过激偏见、伤风败俗等负面信息,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新闻产品作为一种基于真实、客观、公正、平衡原则的特殊商品,维系公信力、承担社会责任,是传统新闻媒体应该坚守的核心定位,这也是发展移动网络直播的核心优势。

传统新闻媒体另一大优势在于深度化报道。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高度的时效性,无论是网络自媒体,还是传统新闻媒体的线上平台,一般而言,为抢首发、极度求快的内容生产往往较为浅度和碎片化。而原本服务于报纸、广播机、电视机这些传统物理终端的纸媒、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来说,它们传统的新闻生产习惯是不仅要追求发布的时效性、事件的新鲜性,也要兼顾内容要素的全面具体和新闻背后的深度意义。因此,由于传统新闻报道流线的复杂性和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一定滞后性,造成了传统新闻媒体不可能在旧有的报纸、广播机、电视机上与互联网比拼传播速度,而且即使传统新闻媒体在网络上也有官方门户网站、社交账号和客户端等信息发布渠道,但单纯追求“快”而忽视“质”的做法也得不偿失。

既然互联网是目前信息传播速度最快的媒介,而移动端对于广大受众又具有自由的信息接受空间,传统新闻媒体则应该坚守深度报道的关键定位,发挥深度报道的关键优势,赋能于移动网络直播,做到浅入深出、有快有慢。比如在近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以央视网、“央视新闻”客户端、CGTN新媒体为主力平台,选好“两会”新闻的报道角度,拓展时政新闻的报道深度,打造优质移动直播的媒体品牌和全媒体直播报道的绝对优势。央广网这几年打造“两会”直播节目,有《做客中央台》、《央广辩论会》、《直通北上广》、《企业家说》,并与腾讯新闻客户端合作,网友可在客户端直播页上实时观看。

2、补短:规避移动网络直播的短板,技术创新驱动

移动网络直播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传媒新业态,所以移动网络直播也就天然地带有新媒体的特点和缺点,比如就观感体验而言,移动网络的新闻直播缺点就是碎片化和冗长性。而且不论是出镜记者单枪匹马自拍自话,还是另外搭配了一个肩扛摄像机的摄像师,处于辅助地位、不占主要业务的小屏直播,往往陷于走个过场的囹圄,内容流于肤浅。传统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在移动网络直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没有按照电视新闻直播的生产流线和质量标准要求自己,给网络端新闻产品降低了审核门槛,显然是错误的新闻生产价值理念。新媒体的碎片化、平民化不等于新闻生产的随意化、肤浅化,网络视听节目制作依然要遵循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规范和行业标准。

因此,在新媒体在不断冲击传统媒体的媒介生产方式时,传统新闻媒体在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适应新媒体审美语态之时,也要坚守基本的新闻采编逻辑结构。所以,传统新闻媒体不论是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广播电台还是电视台,在移动端上策划新闻直播,应借鉴传统三大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即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ESP(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电子现场制作)的呈现质量要求和规范生产流程,来弥补移动网络直播天然的缺点,而不是看到其不足、承认其不足却无动于衷,最终只会抹平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和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之间的差距,传统新闻媒体也就失去了其固有优势。

除了完善呈现效果、提高互联网信息的服务水平外,移动网络直播若能与新兴技术相结合也不失为规避自身短板的手段。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全景等新潮“黑科技”已经成为了各大主流传统新闻媒体轻车熟路的常规报道手段。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社光明网的多信道直播云台“钢铁侠”,利用光明云服务,实现电脑和手机APP跨平台的新闻信息即采即发,并首次将裸眼3D与VR直播应用到“两会”新闻报道中,实现全景摄像、虚拟视频的直播和录制一体化。除光明网自用外,该科技还能以3K画幅、4M码流的高清视频和VR视频信号,提供给鲁、粤、川、鄂等多省广电APP以及一直播、今日头条、目睹VR等直播平台,形成移动网络直播的媒体传播矩阵。如此一来,一个记者就如同一个小型编辑部,一键完成PC桌面端、手机移动端和H5等多平台内容分发。之后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家主流媒体提出“带你移动身临其境看大会”的报道口号,前方一线的出镜记者开启“VR模式”进行直播,360度全景记录,用户在移动客户端上即可身临其境感受大会现场氛围。[5]

而且在2018年12月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许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自通知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测试,也就意味着5G时代的初步到来。5G网络峰值的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要快数百倍,因此,致力于解决“人与万物”间关系的5G技术,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交往带来全新改变。既然现代传媒的信息传播生态势必发生深刻改变,那么视频直播尤其是移动网络直播也将成为未来新闻资讯和数据获取的主流方式。

二、移动也可优先,扩大传播矩阵,重占舆论高地

不论是传统报业、广播电台还是电视台,国内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报道上,除了在电视机或官方网站或PC客户端进行直播外,显然更重视将大屏直播延伸到移动智能媒体客户端的视频平台,竞相在移动传播、移动微视频和短视频直播上发力。这破除了原先小屏一定要带大屏、小屏一定要服从大屏的固有机制和刻板思维,坚持移动优先、传播快速的原则,第一时间向移动端供稿。比如在近年“两会”期间,大众只要扫描传统新闻媒体提供的二维码或直接打开APP客户端,即可进入移动网络直播的画面,平民百姓可以直接与大会设立的“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面对面,通过屏幕中处于现场的新闻记者,直接询问普罗大众关心热议的话题,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和时事热点。

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下的中国江苏网为例,使用H5技术将PC端的“两会”专题进行手机版的匹配适应,实现Android手机、iphone和ipad等移动客户端的同步呈现。当每一场“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通道开启时,中国江苏网的网站首页全国“两会”专题区、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以及江苏省委新闻网等党务政务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同步进行视频直播,如此本地市民群众就能够在会堂外的遥远之地,像处于现场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一样,听取大会报告。此外,中国江苏网还策划 “京苏连线访谈”前后互动,比如在江苏省县级市的海安,举办了一场十九大精神学习交流会,现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议题与在新华报业全媒体北京演播室进行视频直播连线,村民可以直接向北京演播室中的全国人大代表提问。可见,利用好移动媒介,重视移动优先,传统新闻媒体在重大事件新闻报道中也能够引领大众关注,聚合民心。[6]

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媒介食物链基于传播互动关系和媒介依赖关系,将各种媒介生态要素联系起来形成链环,并承担着描述和解释功能。[7]媒介内部需要建立优化的食物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 “1+1>2”的系统最优化结果,提高媒介竞争力,对于媒介外部而言,亦是如此。在组织内部信息传播系统实现了移动优先、构建了传播矩阵后,若要更进一步发声、扩大舆论影响力,则是要进一步突破传播壁垒,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移动网络直播体验。2017年人民网联合腾讯新闻,在全国“两会”期间打造首个跨媒介合作,推出一档超过100小时的视频直播节目《两会进行时》。人民网作为国内重要新闻门户网站,坐拥时政类新闻报道的权威地位和辐射广泛的采编资源,腾讯网则具有庞大的分发渠道和强大的直播底层技术架构。如此,只要人民网的前方记者使用人民网的移动直播平台,就可以将多路信号快速传回,腾讯网在后方优化直播流程、完善移动端用户体验。独乐了不如众乐乐,两家还邀请国内其他家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加入“两会直播报道联盟”,共享直播内容资源。结果显示,《两会进行时》在2017年3月12日的累计访问量突破1亿人次,刷新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全国“两会”报道的新纪录,直至当月15日全国“两会”成功闭幕,总浏览量超过了1.38亿人次。不论是央媒与商业网站的跨界合作,还是中央联合地方构建两级信息传播广场,亦或者是地方媒体抱团共商共建共享黄金视角,都是在打造新闻舆论的共同体,产生“1+1>2”的协调效应,达成内容共享、机制共通、价值共识。

从内容共同体到机制共同体到价值共同体,移动优先的传播矩阵构建不仅仅是传统媒介的网络化,融合思维和创新意识才是冷冰冰的技术背后触及人心的内核。移动也可优先,移动理应优先,面对移动网络直播的媒介前沿,传统新闻媒体需要把握移动网络直播技术创新的新机遇,遵循移动网络直播的传播规律,主动适应新媒体语境下传播结构变革的新趋势,从技术创意、渠道优先、内容为王、跨层营销等方面与传统媒体业务深度融合。如此,传统新闻媒体协同为用户传递最权威的声音,提供优质内容的信息服务,缝合舆论场裂隙,正确引导舆情,重占舆论高地,不断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力。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