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新闻论文 > 正文

新闻写作中巧妙借用古诗词的研究

作者:石雨廷来源:《记者摇篮》日期:2020-07-08人气:1598

古诗词是中国华夏几千年流传至今的历史瑰宝,其构造出的意境或澎湃或婉约。而优秀的新闻也不仅仅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文体工具,它同样追求传递真实信息的过程中带给人以美的阅读享受。因此,在当代新闻写作中,巧妙借用古代诗词歌赋,可以为新闻的表述和意境带来双重帮助。

一、借用古诗词对新闻写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使新闻更加具体形象

古诗词的意境美令人犹如身临其境。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诗中只用了梧桐、细雨和黄昏这几个意象,却将人物的“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闻是要将新闻事件再现给受众,因此需要传神才更易吸引受众的眼球,打动受众的心扉。将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应用于新闻作品中,恰恰正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例如成都新闻网的一篇有关雨后樱花景色的报道中,“还有万株樱花在雨中盛开,仿佛毛泽东诗中‘万花纷谢一时稀’的时节,在高天滚滚的寒流中,那傲雪灿棒的梅花。新闻中不仅通过借用毛泽东的诗词,将新闻事件所处的环境真实的表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同时也将樱花的浪漫展现得栩栩如生,优美如画。可见古诗词意境美,对增加新闻作品写作的形象感具体感带来了非常好的影响。

(二)使新闻更加精炼

篇幅短小精干是我们所熟知的古诗词特点,因此古诗词在语言表述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文字简洁效果。新闻写作有时同样需要一种精炼美。新闻事件往往纷繁而复杂,而在新闻写作中,古诗词的凝练感将为新闻语言的精炼带来积极效果。

例如,六安新闻网的一则报道,新安镇应针对五点行多,钟新闻开头仅仅用了人们熟知的唐代诗人李贺的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最终自有一股子的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豪情,一下子就将新闻所要表现的荣誉感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三)使情感更加含蓄曲折

在新闻阅读中我们会发现,越是能打动受众的、越是有价值的新闻,都善于将自己的主题立场隐藏在新闻内容和形式里。古诗词本身表达的情感含蓄曲折,是新闻报道可以从中汲取的优点。

古诗词的含蓄表达优势运用到新闻中,有利于含蓄而又明确地将新闻观点传达给受众。如中国新闻网的一则有关山东雾霾天气的报道中,开头就引用了宋代词人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原本描写的是雾天里一幅美丽迷离的画面,而引用于新闻之中,既体现了对山东空气状况的真实描写,同时又使读者将古代的雾气与现在的雾霾天气进行比较,折射出现代环境的污染。没有一次提及雾霾天的观点,却让读者自己就产生了环境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观点。这种含蓄而直白的观点传递方式,无意使报道更加精妙。

二、新闻写作借用古诗词的方法

(一)直接运用古诗词

这是运用古诗词增加新闻作品美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可以简洁凝练的表达出新闻含义。新闻中直接运用古诗词的方式,一般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标题中,用来辅助点明新闻的主意,或直接用来概括新闻所要传播事件的大体主旨。

例如中国广播网军事频道的一则报道《敬亭卫士齐清雷:燃亮青春之火》中,手段就引用了陈毅写的“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直接体现了所要报道事件发生的地点宣城市北郊的敬亭山,并表明诗人李白和陈毅将军曾到此处,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使新闻主题得到升华的同时并极具概括性。

(二)反用古诗词

反用古诗词的手法一般适用于评论性新闻中以褒贬新闻事件,这种对比性的写作手法,使事件与古诗词中描绘的情景拉开对比差距,造成更大的阅读冲击感,加深观点印象,给读者的心里留下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新华社的一篇评论性新闻《关山远那些因雾霾改变命运的事》中就用到了著名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凌雾行》:“秋成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写尽大雾遮掩天地万物的魔力,用以反衬雾霾天气。同样是雾,雾气蒙蒙,掩盖大地,前者给人以美感,后者就有些重口味了。霾由大量的烟尘等微粒悬浮而陈,不仅对人体有害,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了影响。 这种运用古诗词将古今雾天进行对比,反衬出现今严重雾霾天气的危害程度,令读者更觉感慨深刻。

(三)化用古诗词

这种古诗词运用在新闻中的方式一般适用于新闻的标题中,使标题更加的吸引眼球,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类的社会资讯铺天盖地,有观点说,现在社会早已进入了读题时代,偌大的一张新闻报上,如果不是什么重大的事件,读者最多就是看一眼标题而已!虽然如此,但每逢精彩绝伦的标题,目光总会被吸引过去,并想知道在如此标题之下的新闻报道了怎样的一件事情。

例如安徽省市场新报的一篇报道标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眼泪》,标题化用了古诗词里的一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原句给人一种历史如刀,岁月无情,任多少丰功伟绩,到头来都要被时间所掩埋的悲凉豪壮之情,而此新闻标题将原词中的英雄改成眼泪,让受众不得不猜测新闻中的具体内容,增加了受众的新闻阅读好奇心。

三、古诗词意境美运用在新闻美感中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其辩证的一面。我们在运用古诗词意境美增加新闻美感时,同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一)保证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在谈论增加新闻美感时,首先应确保新闻事实必须是基于实事求是的新闻写作。真实是新闻作品的骨架,新闻只有在基于真实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谈论其美感的问题,法国的一位有名的文艺批评家曾经说到:“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就是真实,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他的地位,真实应该主宰世界”。话虽有些偏激,却说明了新闻真实美的重要性,因此将古诗词的这种意境美运用新闻中时,特别要注意,不能失实,否则宁可不用。

(二)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诗歌是永恒存在的,它可以跨越任意的时空、任意的地点,而不被破坏其存在的艺术美感。而准确性则又是新闻的一大特点,这就决定了在运用古诗词意境美来增加新闻美感时,不能模糊表现新闻最基本的要素。如果古诗词用在新闻中,不能全面准确地表现所报新闻事实,受众在接受新闻得不到或得到片面的应知信息而运用其中时,无疑是画蛇添足的感觉,其渲染的含蓄之美,反倒会成为影响新闻报道迷惑受众视听的败笔之举。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s://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