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中俄边境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教育的战略性交易模型构建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原创日期:2014-06-16人气:822
创新教育对于中俄边境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意义,这种创新性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必须处理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基层组织、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教育关系群体之间的“交易”关系至关重要,战略性交易模型能够依托委托代理理论,明确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组合关系,以此分析组合关系主客体之间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从而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防止关系主客体之间的负效应导致的创新教育链条堵塞和断裂,发挥正面效应对教育关系群体利益分配的良性作用。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人是委托人,被授权人是代理人,在委托代理关系当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委托人追求其利益最大化,代理人也追求其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了双方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制度安排下代理人很容易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也不能有效的调动代理人积极性。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将教育关系群体之间赋予其关系组合中的“委托人”或“代理人”的交易性质定位,明晰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本质,通过对教育群体之间教育关系链条的把握,从而有效的开展中俄边境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教育,建立一种机制的“软环境”。这种“软环境”的构建需要理论创新,战略性交易模型从理论上把握了教育关系群体之间的层次结构和交叉组合、交叉效应。

二、战略性交易模型的建立

(一)战略性交易模型的内涵

战略性交易模型,其中“战略性”是现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赋予的理念性标志性的理论高度的诠释,“战略”体现交易主体的关系网络交叉性,同时体现交易主体关系的制衡性、不对称性,该模型是委托代理理论在中俄边境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教育方面的理论创新,所谓网络交叉性是指关系主体之间的内外联动交叉关系;主体关系制衡性体现主体之间互为委托代理关系;不对称性体现主体之间权责利的不对等性。

(二)战略性交易模型的结构和要素

战略性交易模型分为三层结构,内层结构为受教育者——学生(S),中间结构为领导(D)、教师(T)、学团组织(L)。外部圈层为外部环境,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与校方关联的组织机构。

(三)战略性交易模型要素组合关系

1.领导——教师(D-T)组合

专业建设首席执行官为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监督并考评教师授课情况,把握专业发展方向;教研室教师执行教学计划安排,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教书育人。教研室主任为教学任务的委托人,教师为教学任务的代理人。

2.教师——教师(T-T)组合

专业教师之间进行学科之间交叉教研,前后课程的衔接、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对学生的渗透,专业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以老带新的导师制通过互相听课切磋技艺,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专业教师的职责为完成授课、实验指导、班主任工作、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在具体情况下,双方互为委托代理人。

3.学生——学生(S-S)组合

学生干部对具体专业班级的管理,社团组织工作的执行,同学间成立的互助学习小组等体现学生与学生之间互为委托代理人。

4.教师——学生(T-S)组合

教师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班级管理、参加活动、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写作的成效,量化分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学生希望教师在上述考核过程中能够公平、公正、艺术、科学的对其进行评价,渴求实现良好的就业效果,教师为知识传播的最初委托人,学生为知识传播的初级代理人。

5.学团组织——学生(L-S)组合

学团组织下设的社团、学会是对学生课外活动、学术活动的有效管理部门,学生通过参加社团联合会、学会提升个人素养。学团组织为委托人,学生为代理人。

6.学团组织——教师(L-T)组合

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员,通过日常的学生管理,进行综合测评和奖助学金的评定,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学团组织为委托人,教师为代理人。

7.校内——校外(I-E)组合

    校内环境中的领导、教师、学团组织通过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从而与校外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开展实习、实训、见习或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科研活动,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还需要校方提供相应的人才进入单位工作,校内和校外的环境互为委托代理关系。

(四)战略性交易模型要素组合效应

1. 领导—教师(D-T) 教研室主任具有较高的独立自治权利,与其他教师互信互交,上传下达,这是正效应,反之为负效应。

2. 教师—教师(T-T)教师之间交叉科研,所授课程能有效衔接,不会因晋职竞聘原因进行互相拆台的恶性竞争,通过“传帮带”老教师有效培养新教师,这是正效应,反之为负效应。

3.学生—学生(S-S) 学生干部公正、科学、有效的组织班级活动或开展社团工作,创造性强,这是正效应,反之为负效应。

4. 教师—学生(T-S)教师在课堂、班级管理、参加活动、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公正合理,风趣幽默、学识渊博,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能力和技能,师生互动良好,这是正效应,反之为负效应。

5. 学团组织—学生(L-S)学团下设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作用,并创造性的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社交、外联、学术、才艺等多方面素养,这是正效应,反之为负效应。

6. 学团组织—教师(L-T)学团组织明确制度,划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权责利,班主任和辅导员能够协作互助完成班级管理,这是正效应,反之为负效应。

7. 校内—校外(I-E)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服务地方经济,学校为企业提供应用人才,政府给予学校资金、政策支持,企业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这是正效应,反之为负效应。

三、模型应用——“1+1”培养模式改革

战略性交易模型分为三个圈层,各圈层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跨圈层之间的联动正效应的产生,需要专业教研室主任发挥现有师资的作用,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基于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学校与政企三重维度相结合的理念而确立的,“1+1”培养模式将在中俄边境高校经管专业创新教育中完成特殊的使命,即校企合作。

(一)“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1”教学模式,即一门课程由两位教师授课,其中前面一个“1”是学校在编师资,负责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另外一个“1”是从企业或其它实际工作部门聘请实践性师资,负责讲授课程的实践应用技能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2]

(二)“1+1”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理念

 以现有的中俄边境高校经管类实习基地为依托,以实习实训为平台,以特色课程为突破口和试验点,增进与本地经管类企事业单位实践操作人员的联系,拓宽理论教学的授课对象范围,通过校企联合,帮扶企业内部人员理论素质提高,并以此培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引进企事业单位师资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实验实训课程讲授,校内师资也参与到学生听课当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最终建立教学基地、科研基地、实验室基地、就业基地,实现战略性交易模型内、中、外部圈层委托代理关系的正效应。

(三)预期成效

1.组织方面成效

(1)有利于稳定和开拓实习基地

“1+1”人才培养模式可使校企之间建立感情,增进认知层面、业务层面上的多次交流,使建立实习基地水到渠成并关系稳定。

(2)有利于降低实习成本,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团组织、专业教师在组织学生实习时,由于缺乏实践操作的过硬能力,不能创造性的给予学生理性、前卫的指导,“1+1”模式实现了校企技能人员的互补,借助于师资的互补教学,引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业务精、能力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与较高的综合素质,为个人参加实训竞赛,进行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3)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1+1”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校企之间的互动,可以使经管类专业从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里吸收更多富有启迪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进一步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教师层面成效

(1)校内师资获得更多间接经验

 通过双边师资的互动,加深对企业实践认识,弥补实践经验不足缺陷,为校内教师的授课提供必要的现实环境。[3]

(2)开拓社会渠道资源

 通过双边师资的互动,建立稳定的沟通关系网,借助社会渠道关系网为进一步的开展科研与社会服务搭建平台。

(3)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通过双边师资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库更加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1+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1.建立“1+1”教学基地

设想让企业师资直接将学生带到企业现场真实环境授课,使企业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显然建立“1+1”教学基地,经管类的一些专业课程理论学时缩减,自主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并贴近现实,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2.建立“1+1”科研基地

“1+1”科研基地(研究所)通过校企师资之间的个体互动,逐步将合作企业建立成经管专业的科研基地,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将成为校企共同合作的研究课题,由校方立项,校企合作研发,实现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4]

3.建立“1+1”实验室基地

经管类实验室建设有两个特点:一是投入资金大,二是软件升级快,软件升级的速度加快,会使实验室建设难以适应,解决该问题可尝试“1+1”实验室基地模式,引进一些企业人员进行管理操作,某些时候也可将企业软件与经管专业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

4.建立“1+1”就业基地

随着校企双方“1+1”教学、科研等合作的深入,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上手快、后劲足”的特征将逐渐显现,合作企业对经管专业学生满意度必然增加,其结果就会使合作企业对经管专业毕业生产生批量持续稳定的需求,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基地也将应运而生。[5]

四、结论

中俄边境经管类专业创新教育需要理论的创新,战略性交易模型分成内、中、外三个圈层,明确了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基层组织、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之间交叉组合关系及效应,要发挥三个圈层的联动效应,使学生具备“上手快、后劲足”的素质,必须打破传统的依靠内部和中部圈层的学校自身力量,改变从理论到理论,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之路,锻造学生创新能力,使教学环境与用人单位的业务实际环境高度仿真。 

参考文献:

[1]罗伯特 W 麦克米金. 教育发展的激励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1月出版

[2]张奋勤.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3]李伟.对创新教育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J].师资.2012(1)

[4]苑春荟.创新链中高校的定位及其创新机制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6)

[5]何培玲.高校创新教育制度性障碍及其对策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0(3)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