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丁黎明,朱婉霞来源:www.zzqklm.com日期:2014-08-20人气:915

摘  要:旅游高职教育是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当前我国旅游高职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成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概括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再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2013年国内旅游收入26276亿元,增长15.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7亿美元,增长3.3%;国内居民出境9819万人次,增长18.0%[1]。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参与和支持,高职院校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方面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感慨工作难找,另一方面大量旅游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供需双方之间的矛盾亟待化解,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中的存在问题必须解决。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明确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2]。直至今日,这一方针对高职院校旅游人才的培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以就业导向为视角,试图破解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难题,并提出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为顺应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职旅游教育日渐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为57.62万人,其中专科生(含高职)在校生数为35.59万人,占全国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总数的61.77%[3]。每个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优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与此同时,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也呈现出如下的特点:第一,开设高职旅游专业的院校数量及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多,但旅游专业人才有效供给总量仍显不足,当旅游旺季到来之时,旅游企业需临时聘请非专业人员兼职以弥补从业人员数量的短缺;第二,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总体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与旅游产业的人才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真正深受旅游企业欢迎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比较缺乏;第三,多数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集中于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或方向,难以满足当前旅游产业对涉外旅游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等紧缺型旅游人才的迫切需求;最后,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专业意识淡薄,职业忠诚度不高,进入旅游企业后流失率较高。

总之,虽然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国旅游产业的实际需要相比仍有较大距离。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既是提升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又是提高高职旅游毕业生就业水平的需要,更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教育部2006年下发的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4]。这个文件本来只是教育部对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但对于高职旅游专业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却将本校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于培养同一类型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专门人才,且高职旅游教育“本科化”和高职旅游教育“中职化”的倾向在高职院校中也并少见。高职旅游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培养重点是什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不明确。

(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根据市场营销的观点,高职院校开设旅游专业好比企业生产产品,不考察市场需求就设置的旅游专业是很难获得市场认可和接受的。当前,旅游产业正经历着从团队游向自助游、自驾游过渡和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过渡,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游客的新需求不断变化,对高职旅游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某些高职院校只注重依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内在因素进行旅游专业建设,不重视当前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且相当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结果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环节力度薄弱

理论联系实际是旅游教育的基本理念,应用性实践性是旅游学科的基本特点,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来说,这些特点更为突出[5]。但很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力度比较薄弱,具体表现有:第一,理论教学时间相对较多,实践教学时间相对较少,较难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1:1比例的完成;第二,实习实训的教学条件明显不足,缺少足够有效的校内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场地和校外教学基地,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第三,进入旅游企业实习的学生大多被安排在一线操作岗位工作,被企业当成廉价劳动力,学校也疏于管理和引导,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在实习阶段得到巩固和提高。

(四)“双师型”教师力量不足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旅游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因素,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旅游教师力量明显不足。一种情况是数量不足,多数中老年教师为“半路出家”,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旅游教育培训和从业实践,青年教师虽然“科班出身”却是从毕业到讲台,缺少在旅游一线工作和实习的长期经历,二者均表现为实践能力不足;另一种情况是质量不足,部分“双师型”教师虽然考取了旅游从业资格证,但未从事或较少从事旅游一线工作,仅仅只是拥有证书的“双师型”教师,而不是有从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有就是受学校教学时间与企业工作时间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学校也很难长期聘请优秀的旅游行业人士兼职旅游教学工作。

(五)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不高

旅游产业表面上看起来从业门槛很低,而实际上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要求特别高。很多高职院校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尽管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未落到实处或贯彻了却收效甚微。其结果是导致某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不高,毕业后不能适应旅游企业的需求,不受企业的欢迎和领导的重视。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各方面知识和技能都很不错,但职业认同感低,岗位稳定性差,因待遇或晋升等原因频繁跳槽,令企业不胜其烦;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即使工作能力再强,也难以得到企业的青睐。

(六)学生就业能力有待加强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却看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待加强。应当注意的是,有的学生虽然可以在毕业后很快找到工作,但职业适应性差,不能快速适应旅游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有的学生择业意识模糊不清,对这个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想如何度过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有的学生缺乏明确的择业目标,不知道自己今后到底要从事导游工作、酒店工作,抑或是景区等其它工作,也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有的学生对现实社会了解不够,求职期望过高,理想化倾向比较严重,一心想找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都很好的工作,白白错失不少就业机会。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起点,规定了学生在接受系统教育和培养之后应达到的标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以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既要考察高职教育的规律,又要了解旅游专业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湖北高职旅游专业导游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定位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湖北旅游业,以湖北将旅游业打造成地区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为契机,培养满足“有道德、广知识、多技能、强素质、懂礼仪、善沟通”要求,服务湖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一线企业,具备从事景区讲解、导游服务等相关岗位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科学合理的设置与调整专业

专业设置应该是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成果,也是高职院校所有教学工作的基础。针对旅游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高职院校应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科学合理的设置和调整专业,具体而言有以下要求:第一,把握市场需求的导向性,开设新专业前要准确掌握旅游产业结构和状况,广泛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以此为据开设相应专业;第二,注意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学校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学科优势、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设置与调整专业及方向;第三,坚持专业设置的超前性,围绕旅游业的发展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旅游新业态、新岗位的人才需求,灵活设置相应专业。

(三)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武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加大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力度:第一,树立现代高职旅游教育新理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不低于总教学时间的50%;第二,加大对旅游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的投资力度,积极推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如创建导游三维模拟实训室、模拟客房、模式餐厅等;第三,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构建校外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校内实践教学导师和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联合实施考核评价;第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层次旅游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以此促进学生旅游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应加快培养旅游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第一,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逐年选派中青年专业教师到旅游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一方面就近指导学生实习,另一方面积累一线工作经验,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调研等社会服务;第二,从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引进一批既拥有丰富旅游从业经历又有一定学历的行业人士,充实旅游专业教师的队伍;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聘请旅游行业优秀中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同时还可邀请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考核等工作。

(五)倡导学生职业素质工程建设

倡导学生职业素质工程建设,积极促进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是提升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应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培养旅游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模块,在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中融入旅游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旅游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旅游职业心理的培育,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旅游职业素质教育,增强对旅游行业的从业信心和职业自豪感。同时,高职旅游专业教师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次的重任。

(六)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的根本途径和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构建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在学生进校至离校期间连续开展就业引导和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累积实践经验;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明确的就业目标,制定科学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就业遇挫可向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求助。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强针对旅游专业的创业教育工作,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提供连续有效的支持、咨询、指导和后续服务,帮助学生成功创业。

四、结语

总之,高职旅游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既关系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质量,又关系到众多旅游高职学生的切身利益。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和满足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为中心,以促进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为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积极推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旅游职业素质,争取实现旅游专业学生“出口旺”的局面,促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czs.gov.cn/fgw/ckwx/content_423667.html, 2014-2-24.

[2]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67, 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2012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基本情况[EB/OL]. http://www.cnta.gov.cn/html/2013-3/2013-3-25-14-14-81891.html, 2013-3-25.

[4]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006-11-16.

[5] 闫荣明.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五所院校的调查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1: 2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