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我国企业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及对策研究

作者:岳菲,孙红梅来源:www.zzqklm.com日期:2014-08-26人气:1400

摘 要: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手段。近年来,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间越来越普遍,它也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盈余管理,有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力求为我国上市公司规范盈余管理,提升盈余质量提出有帮助的建议。希望投资者端正态度,正确识别;相关监管部门加大力度;管理当局规范操作,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保障相关者利益,并兼顾社会效益。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对策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效用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得到满意的财务会计结果,在遵循公认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借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多计或少计收益,少计或多计费用成本,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和影响,以使得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的行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大量出现。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盈余管理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容忽视,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过度的盈余管理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危害。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立足我国国情,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一、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盈余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通过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可以找到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根源。这样,既可以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经营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1.1内部动机

1.1.1管理者报酬动因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经理人掌握着公司真实经营状况,而股东并不清楚,只能通过财务报表的相关指标对经理人的业绩和能力进行考评。当利润指标成为了上市公司股东衡量经理人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计算经理人报酬的重要依据之一,经理人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则他们势必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来提高报告期的收益以期提高自身报酬。他们操纵盈余的动机将随着年薪与报告利润相关性的增加而增加。在英美发达国家,由于股权高度分散,治理层对经理人的监督相对有限,所以经理人有更多机会进行盈余管理。

1.1.2债务契约动因

债务融资在现代资本市场上十分普遍。通常债权人为减少还款风险,会与债务人签订保护条款,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流动资金保持量和对支付现金股利的规定,对资本支出规模的限制以及要每年向债权人报送财务报告等。若借款企业违约则面临巨大成本。所以,管理者有动机的改善报告盈余,使债权人相信企业具备偿还能力。

1.1.3筹资动因

筹资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当企业急需资金时,通常采用利润前推的方法,将后期利润提前确认,提高当期盈余,这样企业将比较容易筹集到资金;而有时候,企业为塑造良好的形象,管理人员往往倾向于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平滑收益,给人以公司收益稳定增长、风险不大的感觉,这种稳健型的盈余管理策略也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投资。

1.2外部动机

1.2.1资本市场动因 

我国证监部门为保证股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公司的上市条件、配股与增发新股资格都做了明确限制,而这些限制又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具体财务指标作为标准,当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指标与标准存在差异时,管理者便会人为干预相关财务指标,由此产生了以上市、配股和增发为动机的盈余管理。

1.2.2纳税筹划动因 

当前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加上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扩大当期费用成本列支,以减少当期收益,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1.2.3管制动因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受到政府的高度管制。上市公司上市交易、配股、增发和收购都必须接受证监会审批,上市公司必须提高反映其经营业绩的会计报表各项指标,防止因其业绩不好或治标不符合标准而被处罚、停牌和退市的可能。研究表明,亏损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年份,存在显著地非正常调减盈余的会计处理,而在首次出现亏损前一年度和扭亏为盈年度,又明显存在调增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这表明亏损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出现连续亏损三年而受到证监部门的管制,于是在亏损年度及其前后普遍采用盈余管理来对会计盈余做相应的调增或调减[1]。

二、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中广泛存在着盈余管理现象,且实施盈余管理的途径复杂多样,不同背景的上市公司往往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模式和手段。总的来说,从盈余管理实施手段看,通常有会计手段,关联方交易和其他方法。

2.1利用会计手段实现盈余管理 

利用会计手段实现的盈余管理称为披露管理。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主要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由于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灵活性,对同一事项和交易可能会给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而企业所选用的会计政策直接影响当期盈余,对于那些急于管理报告利润的企业来说,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无疑成为了盈余管理的一种可运用的方法。

除了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企业还利用公允价值、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收益、借款费用、无形资产、以及金融工具的分类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2.2通过关联交易实现盈余管理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关联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在经济上并不是彼此完全独立的个体,因此使得交易有可能偏离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再加上我国公司收购兼并的法律和财务会计处理规定不够完善,地方政府部门的刻意参与,因而很多时候都表现为不等价交易和利润的转移。通过规划关联交易和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管理以变更报告盈余,就成为了许多上市公司包装业绩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实施盈余管理主要表现在:关联购销、托管经营、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资金占用费和转嫁费用上。

2.3通过变更经营决策实现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经营者还通过变更经营决策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比如:

在临近年末时,看到当年经营业绩不好,公司可能会放宽信用政策或提高销售折扣以促进销售,改善经营业绩;或者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如广告支出、职工培训费等;或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产量,由于固定费用总额不变,则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降,并直接导致相同销量的销售成本下降,使利润水平上升。

当公司管理者预计公司每股收益水平达不到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时,为防止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可通过股票回购减小流通在外的股票规模,以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因此,股票回购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新手段。

上述盈余管理手段通常也被称为“真实盈余管理”,这类盈余管理手段常常既影响各期盈余,也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2]。

三、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

规范盈余管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3.1政府层面

3.1.1健全会计准则与制度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政府部门责无旁贷,尤其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当仁不让。一方面,应紧跟环境的变化,对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不断补充和修订,对新涌现出来的经济业务类型及时加以规范[3];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监控,对执行情况不理想以及经常被公司管理者用于盈余管理的会计准则应及时进行修补,以防止过度盈余管理。减少会计准则模糊性概念,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规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强化独立第三方在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准则还应要求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产生的原因、金额、时间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情况进行详细披露。

3.1.2加强会计信息披露 

在制定会计准则和制度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应做出严格规范,对不规范的上市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应有相应的可操作的处罚措施。同时,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后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在信息披露中说明更换理由。证监会等机构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划》,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避免财务报告单纯反映一些数据,增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盈余管理行为。另外,还应特别加强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研究开发费等事项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3.1.3改进上市公司考核方式

可以建立一个包括现金流量、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提高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这样的指标体系更多反映的是上市公司创造盈余、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面考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及质量,而非单纯保持某一指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市公司因追求指标而铤而走险进行不当盈余管理。另外,针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中关于暂停和终止上市交易的条件也应做一些调整和改变,在决定暂停或终止某上市公司上市交易时应结合公司的行业特定、成长性以及亏损的主要原因等进行综合考虑。

3.1.4加大对违规操作的查处力度

当前导致上市公司不当盈余管理泛滥的原因之一就是违规成本低,表现为相关法规对违规上市公司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足,缺乏对受害投资者给予补偿的规定。现阶段应加强相关法规内容的完善,加强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检查力度,尤其对公司业绩信息和关联交易信息一定要严格审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及严重误导投资者的恶性盈余管理行为,应及时曝光并依法严加处罚。同时,应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这样,既可以使蒙受损失的的投资者得到赔偿,又能给违规者形成现实的经济压力。

3.2企业层面

3.2.1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影响公司管理行为的各方面当事人之间,基于合约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盈余管理的滥用。

加大董事会的治理力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虽已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但还存在缺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二是改革独立董事提名制度,提高中小股东在独立董事提名中的作用;三是应对独立董事的业绩进行定期考评,奖优罚劣[3]。

加强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是企业的“免疫系统”,它是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而制定的规范监督经营流程的制度。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有效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维护企业正常交易,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经济舞弊行为,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确保上市公司的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因此,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健全内审制度,可促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可以从上市公司内部规范盈余管理行为。

3.2.2完善管理层报酬契约,以激励经理人致力于提高企业真实绩效。

针对盈余管理的管理者薪酬动因,对企业管理层的绩效考评不应只是以单一的盈利指标为准,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比如引入具有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激励经营者双重作用的期权等新的报酬方式,使经营者通过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和长期成长性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3.2.3提升管理层素质 

规范盈余管理的措施有很多,可以说,最根本的治理措施应该是从思想源头抓起,通过培训学习,使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意识得到加强,认识到经过操纵的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以及自身的危害,从而从思想源头上抑制不当盈余管理。

3.2.4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除了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技能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外,还要加强对管理层和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依法办事,客观公正的对待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对其做出合法合理的判断与处理,杜绝会计违法现象的发生。通过技能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3.3社会层面

3.3.1完善CPA审计制度,强化CPA责任 

如果说公司治理结构是内在保障,那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则是外在保障机制。CPA执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4]。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影响会计信息合法性、公允性及一致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应要求公司纠正,否则应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提醒会计信息使用者。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建立注册会计师赔偿机制,对违规注册会计师的惩罚,应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逐步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迫使注册会计师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使其能客观公正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5]。

3.3.2规范中介行为,发挥其监督作用 

要想保证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质量,首先中介机构自身要本着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执业水平;其次中介机构的主管部门应对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进行有效监督,规范其竞争行为,一旦中介机构有违反职业道德或失职行为,管理部门绝不能姑息迁就,应加大处罚力度;再次应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及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的行为监督,完善行业举报制度,对涉及职业质量问题的举报,必须认真调查核实。

3.4投资者层面

首先,投资者需掌握一些会计基础知识,了解证券业知识及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学会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提高阅读和分析财务报告的能力,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做出比较可靠的判断,有效识别上市公司不当盈余管理的行为。其次,提高投资理性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广大中小投资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可以有效防止投资者盲目投机行为。当然,还应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清.试论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与危害[J].会计师,2010(11):24

[2]钟娟.浅谈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J].会计师,2010(8中):5

[3]潘学模,蒋圣丹.盈余管理动因评价[J].会计之友,2010(8中):63-64

[4]刘利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与企业盈余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8):15

[5]徐俊.审计师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识别和风险应对[J].会计师,2010(4):16-17: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