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刘晨曦来源:《才智》日期:2014-11-04人气:104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改革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初中数学学科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让以学案为载体的“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导学自主”课堂教学的含义

1.基本内涵

    “导”即主导、诱导,也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起主导和诱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激励学生,给予学生信心,让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在学生遇到困惑或思维受阻时,即时启发和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学”即学习、学问,不仅有学生的学习和学问,还有教师的学习和学问,两者要相得益彰;“自”即自悟、自得,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中都要认真的进行反思和反省;“主”即主体、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优良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高效学习。由此可见,“导学自主”的精神实质是“教在导学,学贵自主”。

2.要义阐释

(1)“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能在于“引燃”,即用爱心培植爱心,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智慧启迪智慧;学生的任务在于“自然”,即燃烧火热的青春,挥洒高度的自信,迸发潜存的能量。

(2)“导学自主”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积极构建新型的理想课堂。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思维激荡、情感交融、体验感悟,彼此唤醒潜能,焕发生命活力,共同创造奇迹。也就是说,推行“导学自主”教学改革重点在课堂,关键在于促成课堂理念的质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优化课堂结构,保证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质高量,让课堂富有生机活力,富有创造智慧,富有价值效能,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度的一段美好生命历程。

(3)正确把握教和学的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学实施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在导向性信息的诱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波的自主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公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在导学;学生不是被动地、消极地、从属地学习,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合作地学习,学贵自主。惟有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的有机融合与统一,才能带来课堂理念的质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而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魅力教学。

(4)确立、彰显学生的“主学”地位。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认识课堂上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是正确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进而持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学习,即要做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和独立性。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不仅要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式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更要做到“”我能学“我会学”。推行“导学自主”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升华和智慧的生成,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感受学习的快乐和人生的美好。

(5)重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在强调学生主学的同时,还强调教师是学生“学”的主导,是“教”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努力做到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了解学情,创设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情境场,真正把“教室”变成“学堂”,把“课堂”变成“航标”,把“满堂教”变成“满堂学”,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的“学”。为实现这一目标,课堂上,教师要把握两条原则:一是凡是由学生个人或同伴通过自习、自主、自悟、自研就能学懂的,都要由学生自主独立地完成;二是教师要学会“动脑子、歇嗓子”,当传授则传授,当诱导则诱导,当点拨则点拨,以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把握关键点,进而保证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落实。

二、“导学自主”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导学自主”课堂教学实施方法一览表

三、“导学自主”课堂教学的特点

    初中数学“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的教学,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是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强化新课标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调控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活动化、活动主体的学生化和组织方式的激励化。

1.以学案为载体的教学

    “以学案为依据,活动为载体,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将原先只有少数学生部分时间参与学习的课堂逐步优化到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学习活动的生态氛围中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倡学生主动求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新时代的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课堂已经形成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据学生、发展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活动、一起思考的风格。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张扬个性成为大家的最高追求。

2. 教学内容的活动化

    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一般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马克思还说过:“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按照马克思的主张,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让人参加一定的活动——教育、训练、劳动。

    杜威说过:“我确信——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根据杜威的说法,个人能力的发展是在“参与”活动中产生的。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目标体系成功地设置了一个支点。它将所有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集中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之中,彻底更正了先将课程目标整体肢解、拆分得七零八落,再进行脱离生活情境的专项训练的错误做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思维、想象、记忆、感知等内部心理活动和言语、表情、动作等外部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不在于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而在于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或参加工作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发生交互作用的中介,是完成意义建构的前提;活动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足以支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方向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活动还是现实情境的仿真,最适合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的方式开展发现、探究,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综合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数学活动中,不论知识、技能,或者能力、情感,都将在主体与环境的碰撞和摩擦中经受检验,并得到完善和发展。因此,数学活动是支撑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最佳支点。 “数学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是学习数学思维活动”。初中数学“导学自主”课堂教学主张把教学的每一个内容都努力设计为学生喜欢的看书、交流、计算、操作、设计、展示等活动,尽量压缩老师的主讲环节,这就是教学内容的活动化。

3. 活动主体的学生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人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教育不能只关注那些可能会成为“精品”或“极品”的部分尖子生,而忽略了另外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教育应面向全体,又要从“每一个”个体开始。既要关注那些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成为“匠”的多数学生。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发展被老师牵着走,教师不顾及学生不同知识生长点上的差异,只是接受来自同一个信息源的信息,这种求同式的教学,是制造“标准件”的典型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个体接受的差异被摒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践踏,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当代教育提倡从人出发,以人为本,主张“因人施教”的个性教育。只有个体的充分发展,才能促进整体的全面发展。数学家华罗庚曾大力倡导“要学会自学”,他认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会读书与学得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学会读书不但保证我们在校学习好,而且保证我们将来永远不断地提高”。他又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这一精辟的论述,充分说明了学会自学和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从现实情况看,学会自学和培养自学能力更是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学生个性发展、主体意识的急切要求。

4. 组织方式的激励化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非常强调学生“    ”(试一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如果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位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 这样的期望便有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在初中数学“导学自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尽可能地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学会应用;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教师则始终处于“导”的位置,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主动获取,在此过程中,学生哪怕是有一些误差,也是可取的,老师至少要肯定他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始终坚持一个理念:“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为他们的尝试创造条件”。对于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教师都要尽量进行鼓励性评价,而且方式有多种多样,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6.

[2]马克思.资本论(1)[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195,530.

[3]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1-5.

[4]马忠林主编.郑君文,张恩华著.数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22-23,130.

[5]叶尧城,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5.

[6]曹才翰.蔡金法.数学教育学概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29-31.

[7]皮连生主编.学与教心理学(第三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78,13.

[8]青浦县数学教改实验小组.学会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7,122-125, 279-280.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