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西兴业县高峰镇为例

作者:孙雯雯,潘攀来源:《视听》日期:2015-01-20人气:898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由于长期流动、不稳定的工作性质,以及各种限制政策,使得这些农民工的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由父母单方或其他的长辈、亲戚、朋友或邻居等人抚养和监管,这些小孩就是本研究的对象,它区别于那些随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的“流动儿童”。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截至2012年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过6102.55万人,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这一比例仍在扩大中。由于缺少亲情沟通,相当多的留守儿童性格自闭、孤僻,迷恋媒介。在留守儿童身心快速发展、道德观念和知识结构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他们合理地利用媒介,学会通过大众传媒获取学习和生活必需的信息,以及理性地解读媒介信息,是教育学者和传媒学者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根据传播学的“知沟理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递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越有扩大的趋势。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经济地位低者,与城市儿童相比,在信息的获取、利用,媒介的接触、使用方面都处于劣势,如何缩小知识鸿沟,如何缩小城乡市民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差距,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意在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情况,评价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的对策和方法。

二、研究设计

广西是留守儿童现象较有代表性的地区,此次调查选择了外出务工人数比例较大的广西兴业县高峰镇为调查点。据高峰镇提供的资料,全镇共有1.1万户人家,52361人,其中外出务工的有15316人,约7000户家庭有儿童留守,近64%。按照平均每户有1-2名留守儿童算,高峰镇上的留守儿童有14000人。就高峰小学而言,平均每个班半数以上都是留守儿童。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7-11岁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种运算能力是构成逻辑思维最为基础的内在心理活动系统。自7岁之后儿童便进入了发育人类理性的萌芽期。①鉴于此,本次研究的问卷发放对象确定为6岁以上的儿童,年龄段主要集中在7-13岁。此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样本有效率为99%。99名留守儿童中,其中男童56名,女童43名。深度访谈主要采用开放式访谈,共访谈留守儿童4名,监护人3名,当地小学教师2名。对留守儿童的访谈主要涉及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对监护人的访谈主要涉及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以及他们是否干预或指导过留守儿童的媒介接触和使用;对教师的访谈主要涉及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中扮演的角色。相关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得出。

三、研究发现

(一)电视是留守儿童接触的核心媒介

电视媒介在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你平时接触最多的媒介”时,75%的留守儿童选择了电视,选网络的占16%。通过深度访谈,我们了解到,这些留守儿童课外知识十分有限,除了课堂和学校增订的辅助教材外,家人给他们购买的多半是作文选、练习册等,这些书本并不受孩子们的欢迎。高峰镇除了政府等行政部门征订报纸外,订阅报纸的家庭并不多,孩子们几乎很少接触和使用报纸,他们对广播也缺乏清晰的认识。村里喇叭是他们理解的广播,平时几乎不使用。个别家庭有收音机的,多为老年人闲暇时收听戏曲类节目或天气预报所用。这是当地媒介分布格局的大体状况。

随着“村村通”工程以及“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实施,现在高峰镇几乎每家都有一台电视机,电视机成为留守儿童最容易接触和使用的媒介。为了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电视接触和使用情况,我们考察了他们的使用动机和内容偏好,统计如下:

表1表明“消遣娱乐”是留守儿童接触电视最为重要的目的。有学者这样定义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特征:农村留守儿童与同龄其他儿童的境遇迥然不同。他们大多缺少温情的生活环境,父母很少给予深切的关怀,与监护人之间存在沟通困难等问题。相较城里的孩子,他们寂寞和孤独的时间更多,因而需要情绪的宣泄口。访谈中,留守儿童梁某这样说道:“不喜欢和大人们讲话,也不想出去和小伙伴玩,最喜欢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最开心。”这种想法在接收采访的其他留守儿童中多有体现。从中可以看到,电视内容的娱乐性和轻松性恰好符合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电视成为留守儿童接触的核心媒介。

在电视内容偏好上,81.1%的留守儿童更为喜欢轻松、幽默、搞笑的动画片、青春偶像剧和综艺选秀节目,对新闻和实用资讯的关注很少。留守儿童对电视内容的偏好与他们追求消遣娱乐的使用动机是一致的,即他们通过追求愉悦性,借此转移注意力,以便短暂性忘却生活中的一些不快和烦恼。

(二)留守儿童的媒介评价能力与监护人的引导关系密切

监护人是否有意识引导媒介信息直接影响留守儿童对媒介的认知和评价。在回答“监护人会对电视内容进行评价吗?”时,只有11.1%的监护人会对电视内容进行引导评价;“偶尔会”甚至“从不”占比为88.9%。在深度访谈中了解到,所谓的“偶尔会引导”多数只是简单地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电视内容的解释和评价。

当问及孩子们对信息的评估能力时,结果让人意外,如“电视上关于违法犯罪的内容很多,你怎么看”,43.4%的孩子选择“那是社会上真实的一面,社会充满了邪恶。”当问到“当看到一个好人用暴力对付坏人时你会怎么做时”,40.5%的孩子认同这种做法,选择以暴制暴。留守儿童对虚拟影像和社会现实的辨识能力和对媒介信息的评估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些7-13岁年龄层次的留守儿童,看到电视上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43.4%的认为那是社会上真实的一面,社会充满邪恶。这种认知如果没人指出和纠正,其影响令人担忧。反之,只要监护人稍加引导,情况就大为不同。深度采访中,留守儿童凌某的爷爷有点文化,平时总和小凌某一起看电视,在看电视时,爷爷会就一些新闻事件给小凌某剖析正义是非观念。问及小凌某对电视播放的违法内容怎么看时,他回答道:“那些都是电视上放的,并不是真实的。”当问他“看到一个好人打坏人时你会怎么办?”时,小凌某说:“打人就是不对的,爷爷告诉过我,坏人应该由警察叔叔来惩罚。”从中可以折射出,家长在孩子媒介素养教育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留守儿童对广告缺乏了解,不易被劝服

留守儿童普遍对广告缺乏信任,表现出很难被劝服的倾向。当问到“是否相信广告并购买广告介绍的产品时”,42.4%的孩子选择“不怎么相信,觉得广告很假”,31.3%的孩子选择“影响较小,主要考虑商品的价格”,只有12.1%的孩子表示会购买。广告对超过八成的留守学生影响较小,甚至没有影响,广告的劝服效果也由此可见。

留守儿童之所以对广告不信任,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经济条件,一般的留守儿童从小就开始“当家”了,去超市或便利店买东西,他们主要看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至于是不是电视上所讲的广告产品,他们并不太在意,经济实惠和理性是他们购物的首选;二是接触机会少。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地方偏僻,接触的广告商品并不多,难有大型的超市和便利店,乡村的小卖部里商品很多是“三无”商品,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对广告的认知并不清晰;三是周围人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单纯,没有所谓的名牌攀比,监护人自身对广告也不甚了解,这样环境大大降低了广告的渗透率。

(四)留守儿童有“电视人”趋向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受众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他们的内心渐渐变成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②“电视人”概念建立在“媒介依存症”的基础之上,其后果有: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调查的“当你心情不好时会选择哪种方式排解”,只有15.2%的孩子选择与人沟通,其余的选择媒介或者选择一个人呆着。

社会学研究指出,完整的家庭结构和正常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成长发育很重要,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留守儿童缺失了父母的监护、关爱和教育,父母长时间“不在场”带来了监管缺位和情感空白,在无所不在的电视媒介的包围和诱惑下,留守儿童往往将大量的课余时间交给了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依赖电视排遣宣泄情感,这些依赖媒介渐渐地使留守儿童易变得孤僻和不善交际。

(五)留守儿童媒介运用能力偏差

留守儿童对媒介运用能力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显得较弱。当问及“是否会用手机等媒介进行拍照写作评论等活动”时,45.5%的孩子表示“从不”,仅有21.2%的孩子表示“经常”。访谈中得知,小朋友们均表示不知道什么叫智能手机,他们见过的手机只能打电话和玩游戏,他们从没听过苹果、IPAD,他们只会偶尔用长辈的手机玩一下小游戏。留守儿童梁某说:“如果手机多玩一会儿,或者不小心弄不好了,就会被奶奶骂的 。”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的能力有较大局限性,依据有二:一是缺乏对手机等新媒介的接触。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手机只要能用就不会去考虑更换智能手机,多数孩子几乎没使用过智能手机。网络普及度在当地也不是很高,镇上拥有电脑的家庭十分稀少。其二,缺乏指导和操作方面的技能教育。限于监护人的知识水平,他们多数不懂新型媒体的操作方法,更不会教孩子如何使用新媒介。在这点上,与城里孩子相比较,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条件,农村留守儿童都处于劣势。这启示我们,要注重加强对农村媒介素养的“硬件设施”投入以及“软件设施”的建设。所谓“硬件设施”建设,此处主要指通过价格优惠的方法,推进新媒体在当地农村的普及程度,或者在小学教学中设置电脑教学课程,让农村留守儿童有机会接触新媒介。所谓的“软件设施”,此处指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知识,例如通过讲座、课程安排等传递给孩子们媒介使用和操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儿童间在媒介信息获取方面的差距。

四、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如何对这些缺少亲情沟通的孩子进行有效干预,培养他们正确地利用媒介获取生活和学习必需的信息,并学会理性对待和评价媒介信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教师是他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依靠。教师的言与行,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当地老师几乎没有引导孩子们选择媒介。在媒介使用方面,老师只是偶尔跟他们讲天气预报。老师对学生的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培训,然后由他们指导和影响留守儿童,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二)监护人或父母要做好引导工作

外出务工的父母,无论多忙,都要抽出固定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可以利用书信和电话的形式。通过书信、电话,父母可以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辨别力传递给自己的孩子。采访中获悉,小朋友梁某的爸爸妈妈坚持每天中午给他打电话,教育他为人处世等道理,并在电话里训练他的口算能力。父母的关心造就了小梁某开朗、乐观的性格。他对媒介的选择、辨别、判断能力也相应高于其他小伙伴。

(三)政府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知识也很不平衡,他们不清楚该怎么引导孩子,对孩子媒介接触上的管教较为放纵和溺爱,这是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正常现象。其实,在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上,政府应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如对地方网吧进行严格管理,在镇委宣传栏、主页网站等平台做好媒介素养的宣传等。通过这些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关心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从而对其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媒体要做好“把关”和审查工作

留守儿童对媒介信息的接受有限,对电视上的许多内容难以辨识。因而,电视媒体自身在内容上要严格把关。选择高尚的、积极上进的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内容,淘汰掉低俗、庸俗、消极的内容,建构一个健康的传媒生态环境。也可根据儿童成长的心智特点,在相应的黄金时间安排适合儿童观看的节目。

“议程设置”理论告诉我们,大众传播在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会产生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③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这意味着,媒介有责任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拟态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影响孩子们的“三观”形成,因而在传播媒介内容的选择上,要慎之又慎。

“培养理论”告诉我们,媒介可以通过内容的宣传,让受众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④这表明,媒体可以通过宣传上进的、积极的、健康的、美好的内容来传递和谐、幸福、满足、奋斗的精神。要言之,大众传媒应明白传播的重大影响力,在报道宣传过程中要时刻尽到其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总之,要想真正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水平,为未来的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媒介素养教育必不可少。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全社会多方的关注和参与才能取得积极的成效。

注释:

①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②③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1,224,229.

参考文献

[1]杨靖、黄京华.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四阶梯的构建与实践路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06.

[2]郑素侠.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12(3).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