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对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改革的思考

作者:陈菊香来源:《视听》日期:2015-07-01人气:948

对地方电视台来说,要体现“新闻立台”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时政新闻报道。地方时政新闻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与地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事、政治,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喉舌,也是联络政府、沟通百姓的桥梁纽带。

但是,当前一些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存在以下问题:领导活动、会议新闻报道多,国计民生的热点、难点、疑点报道少;按领导职务高低而不是按新闻价值的大小编排新闻顺序;报道领导讲话多,缺乏公众关心的关键信息;内容和形式陈旧;缺乏客观、求实的深度报道,舆论监督缺失。正是这些问题导致群众失去了对时政新闻的兴趣,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一、拓宽报道领域,树立正确理念

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一线记者在采访报道时政新闻时,往往不自觉地产生“一切为了领导”“领导就是新闻”的错误思想,偏离了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导致时政新闻栏目收视率低下。我们应拓宽报道领域,确立“大时政”观念。时政新闻节目的报道内容,绝不仅限于领导活动和会议范畴。那些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中与政治有关系的事件和人物都可以纳入时政新闻节目的报道范围。

在拓宽报道领域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时政新闻报道理念。不要将时政新闻节目等同于地方党政领导的政绩平台,要将具有新闻价值的时政报道与无新闻价值的政绩报道区别开来;将一味为地方党政领导唱赞歌的政绩报道与受众所需要的时政新闻区别开来。要树立正负面报道适度的理念。应当避免正面报道中的宣传过度导致逆反情绪,让群众增加对地方电视台的信任度。

二、以平民视角坚持贴近性

人们之所以不喜欢看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关键原因是占时政新闻最大份额的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质量不高。在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闻报道以领导活动和会议为主体。与此同时,观众想要了解的、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却寥寥无几。对关系普通群众生活实际的事件或问题,也习惯用领导干部的眼光、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很少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用平民的角度去体察和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报道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要,群众当然不喜欢看。

要拉近时政新闻与受众的距离,让百姓爱看,就要转变报道角度,从民生、民情出发,想百姓之所想,坚持从老百姓的角度来报道时政新闻,只有发挥好新闻的贴近性,报道的新闻才有价值,地方电视时政报道才有生命力。

(一)善于挖掘受众所关心的点

当前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重“人”不重“事”。记者常常套用“某某领导出席会议,要求什么、强调什么”的公式化方式报道会议新闻。

要改进会议报道,就应从会议讲话和材料中发掘受众所关心和感兴趣的点,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上做文章,把会议新闻写成有价值的信息性报道,使报道内容“活”起来。

例如,笔者曾参加湛江市财务工作会议的报道,会议涉及的内容很多,如果按照常规报道,就会罗列一些数字,然后市领导对今年的财政工作进行强调,这样的新闻报道观众不喜欢看。笔者抓住会上提出的“政府采购今年实行公开招标”这一群众关心、感兴趣的新信息,写成新闻《招标采购有望卡住拿回扣的手》,这就比《我市召开财务工作会议》要吸引观众。

(二)着眼于“问题”的解决

普通群众关注的是政府组织为群众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时政记者在报道领导政务活动时,透过一系列活动,了解领导们究竟办了什么实事、解决了哪些难题,把值得报道的“亮点”挖掘出来。

2005年7月,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带着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吴川开展调研活动,内容涉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慰问困难群众、老党员,到挂点扶贫村与群众谈思路谋发展,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等,走的地方多,看的点也多。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笔者考虑再三,决定把徐少华与贫困村结穷亲,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作为重点来写,大胆将其余工作一笔带过,如此更能体现领导务实为民的作风,引起群众关注。

(三)强化舆论监督报道

当下,人们对舆论监督越来越关注。时政新闻作为联络政府、沟通百姓的桥梁纽带,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这种需求,强化舆论监督的报道,这是地方电视媒体的职责所在。近年来,湛江电视台《湛江新闻》栏目与市纪委、监察局联合,多次对一些单位部门工作人员的作风进行持续报道,使机关单位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变。

(四)精心策划深度报道

在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渴望知道深层的、核心的信息。地方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应该顺应这一形势,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注的重大事件,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并补充相关背景,深化新闻内涵,帮助观众深度把握信息。

2011年12月,湛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湛江港湾非法渔业设施及碍航物进行清理拆除。由于清障工作涉及设施所有人多达2千多户,牵涉数以万计渔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高度关注清障工作。笔者和同事们精心策划,推出“港湾清障在行动”专栏,以动态新闻为经,以各界访谈为纬,运用消息、各界人士访谈、评论等多种形式深入报道了湛江港湾为什么要清障、清障的意义、清障的范围、清障的政策、渔民的出路、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内容,使港湾清障成为舆论的热点、群众的焦点、新闻的亮点,有力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政府观点、敞开政府办事过程,使广大渔民从抵触到理解清障、配合清障,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节目收视率。

三、创新形式,增强感染力

一成不变的报道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使时政新闻离观众越来越远。地方电视台不妨突破套路,把时政新闻做“软”一点,在报道方式上尽量人性化、形象化,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以增强地方电视时政新闻的感染力。

(一)按照新闻规律编排时政新闻

当前,电视时政新闻应该对几十年形成的以“官职高低论新闻价值大小”、 以“官位排行论新闻的前后次序”的模式化编排陈规进行大胆改革,按照新闻价值和信息量的大小来编排新闻,强化受众本位意识,把受众“欲知”“应知”“未知”的新闻放在节目的重要位置。

(二)注重运用现场声和同期声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里往往观众听到的都是播音员的声音,这使时政新闻缺少个性和吸引力。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香港凤凰卫视的新闻报道。他们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了电视的优势,注重现场声和同期声的运用。他们经常使用现场同期声、记者出镜、现场采访、直播连线等方式,把报道从“静态”变成“动态”,使时政新闻生动活泼,让时政报道充满人性的味道,使偏硬的时政题材“软化”,使报道充分走近百姓。

(三)善于以小见大

受众更容易接受的是细节,而不是大而全的东西。因为细节往往伴随着情节和故事。因此,在时政新闻写作时,要把握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原则,从一个故事、一个典型、一个细节入手,以小见大,拉近电视时政报道与观众的距离。

(四)灵活选择报道体裁

承载时政新闻内容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除消息、评论外,还有专访、特写、花絮、答记者问、答观众问,以及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多种报道形式。但现在的时政新闻报道大都是消息类,同时,重要新闻配发短评。这种表现形式有限,容易束缚节目内容。对于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如果改变固定写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合理运用新技术丰富画面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时政新闻的采编人员要善于利用各种新技术,丰富电视画面,给观众一种欣赏的冲动和审美愉悦,增强时政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如配合动画来阐释新闻事件;利用电视特技图解要点和数据等。

总之,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要满足受众需求、赢得受众认可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它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遵守宣传纪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在时政新闻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上与时俱进,节目才能不断焕发活力、常办常新。

参考文献:

1.王震军.广播在新闻时政报道中的优势与创新[J].华章,2010(09)

2.张瑜烨,高笑寒. 香港媒体对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特点[J].当代传播,2009(02)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