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红高粱》看莫言的语言修辞艺术

作者:向学春来源:《芒种》日期:2015-09-27人气:7252

一、莫言《红高粱》作品的简要介绍

20世纪80年代的文坛中,莫言先生是最具典型特色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整体来说十分具有写实风格,不论是题材的选取方面还是语言的使用方面,都具有大胆创新的特点,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别具特色。莫言作品十分重视对百姓基层生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的描写,切实反映人民生活的现状,反映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满腔热爱,对于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红高粱》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最具有“莫言特色”的一部作品。《红高粱》描述了东北高密发生的民间抗日的传奇故事,通过对主人公戴凤莲和余占鳌可歌可泣的感情故事的描写,表现了基层百姓强烈的情感诉求,彰显了战争背景下人民群众的革命激情。在文学作品呈现和表达上,莫言的《红高粱》中通过战争、偷情、刑罚、大烟、土匪等一系列十分具有刺激性、地域性的事件加深了整个作品呈现出的冲击感和震撼感。

二、对于《红高粱》修辞艺术的研究

当前就我们整个文学界来看,对《红高粱》作品的研究并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数专家都是对《红高粱》的现实意义和人物特点进行研究。对于《红高粱》的语言学角度的研究还是比较稀缺的,学界对此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本文就主要从借修辞学的角度对《红高粱》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借以对我们的写作形成一种指导。

在莫言的《红高粱》的叙事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其整个小说故事脉络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更能够感受到莫言在文学写作过程中修辞艺术的巧妙应用,十分的传神精炼。他的修辞手法也十分具有自身的特点,通常都是用最简单精炼、最形象生动的词汇和语句来解释整个人物或者事物的本质特征,反映出自己的创作意图。莫言的修辞非常的具有反讽的意味,不论是比喻、拟人、对比还是夸张,莫言都给予这些修辞人性化的意味,营造了一种典雅创新的文学意境,创立了独特的美感,使得读者不仅能够从知觉上感受到人、物的形态,更能够从精神的角度去加以感知。下面,笔者就以具体的语句段落去详细的分析莫言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与特点:

(一)比喻修辞手法在《红高粱》中的应用

比喻,我们知道,就是借助于相似事物之间的特性来对另一事物进行具体的表达,比喻有很多种分类,比如明喻、暗喻、博喻、隐喻等。在《红高粱》的写作过程中,比喻大量的被莫言所使用,并且莫言赋予了这些比喻极具有特色的含义,采用了一种十分另类的比喻方法,那就是用相对美好的事物对一些肮脏、低俗的事物去进行对比,这可能有违反我们一般应用比喻的特色,但是正是这种另类的比喻,加强了莫言艺术创作的独特性。比如在《红高粱》中,当罗汉被日本人抓入监狱的过程中,他的内心是十分苦闷和孤独的,他唯一想做的就是能够尽早的逃离出去,回到单家,回到充满活力的人性世界中,排遣内心的寂寞压抑的感情。这个时候他在监狱中听见了其他人发出的一些响声,莫言先生是这样描述的“有人往栅栏边角上那个铁皮水桶里撒尿,尿打桶壁如珠落玉盘”。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尿打桶壁”发出的声音应该是一种不动听的声音,但是莫言先生却把这种声音比作“珠落玉盘”。这是因为,罗汉在这个时候感觉到了旁人的存在,自己不是单一的、孤独的、寂寞的,所以这种嘈杂的声音即使不是特别悦耳动听,在罗汉的心中仍旧动人,这是因为他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再举一个例子,在《红高粱》中有这样一句话,“肚子……胀到极点,便迸然炸裂,华丽的肠子,像花朵一样溢出来”,这句话依旧是用美好的事物来对肮脏的事物进行对比描写,“肠子”和“花朵”之间形成了一种十分强烈的对比。这种修辞方法特点在莫言的小说中比比皆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人造成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法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强烈的感情冲击,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思考与解读,使得读者印象深刻。

(二)拟人修辞手法在《红高粱》中的应用

所谓拟人就是指把不具有人性化的事物进行人格化的表述和描写,借以表达作者的感情。其实我们纵观整本小说就会发现,书名“红高粱”其实就是全文最大的拟人手法的应用。高粱贯穿了全文,无处不在,高粱拥有了灵魂,是莫言借以抒发感情的有效渠道。在小说中,高粱不是人,但是高粱会“抬起自己的头颅”,高粱会“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高粱会“哈哈大笑”和“嚎啕大哭”,高粱“具有成熟的面孔”和“大度的思想”。在这些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使用过程当中,莫言赋予了高粱以生命力,高粱感受到了高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痛苦,高粱代表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代表了中华人民生生不息的拼搏和奋斗,代表了中华人民特有的不屈脊梁,所以这些“具有成熟面孔”的高粱会“扬起自己血红的头颅”,它们自身其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精神最典型的代表。这些“血红的高粱”赋予了整本小说一种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彰显了独特历史时代背景下人们奋发向上不甘亡国奴的精神。正是这一片“赤红的高粱”使得这一片土地拥有了勃勃的生机,正是这一群满腔热忱的人民使得这个国家团结一致,一致对敌。

(三)对比修辞手法在《红高粱》中的应用

对比就是指将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者是同一事物内部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对比手法在《红高粱》中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莫言经常把两组相对的词语放在一起,通过相反的含义的词语的不同表述相互衬托,带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和知觉的冲击感,让读者自身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在莫言的笔下,对比手法的应用经常是成对出现的,即同时采用多种夸张的形式,这样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艺术震撼效果。举个例子来说,莫言在描写高密东北乡的时候这样写道“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一句对高密东北乡的表述过程中,莫言连续运用了四对对比的关键词语“美丽”对“丑陋”、“超脱”对“世俗”、“圣洁”对“龌龊”、“英雄好汉”对“王八蛋”将高密东北乡的现实状况向作者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这里是美与丑,爱与恨并存的一个地方,这种描写也夹杂着作者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爱恨纠结的情感。

(四)夸张修辞手法在《红高粱》中的应用

所谓夸张就是指作者为了实现自身的某种写作意图和表达效果而对相关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方面进行的适当的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夸张是一种十分具有想象力的修辞手法,是表现作者思想十分有效的一种渠道。在《红高粱》的写作中,夸张的手法也是经常使用。莫言在描写余占鳌和戴凤莲在高粱地中野合的场景中写道“高粱梢头,薄气袅袅,四面八方响着高粱生长的声音”。我们知道高粱的生长速度是非常慢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发生的过程,但是文章却夸张的说“四面八方响着高粱生长的声音”,这种描写十分生动形象的反映出高粱地的安静,没有一丝嘈杂的声音。另一方面,这样一种修辞也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强烈的感情诉求,反映了在封建的传统年代人们冲破枷锁,对美好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五)通感修辞手法在《红高粱》中的应用

通感就是指在描述客观事物的时候,用形象的语言将感觉转移,使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的一种修辞手法。当普通的修辞不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时候,莫言将通感也运用到了具体的创作过程当中。使得整个表现形式更加的活泼生动,打破了原来的词语之间的相互芥蒂,增加了文学作品创作过程当中的趣味性。举个例子,莫言在描述戴凤莲最后和日本人同归于尽的场景的时候这样写道,“奶奶从悲婉的曲调里听到了死的声音,嗅到了死的气息,看到了死神的高粱般深红的嘴唇和玉米般金黄的笑脸”,莫言在这句话的描述过程中,将死化作了人性,死是一种抽象的状态,但是在莫言的笔下死是有“声音”、“气息”、“嘴唇”、“笑脸”的,奶奶从“曲调”里嗅到了“气息”,看到了“嘴唇”和“脸庞”,使得不同的感觉之间发生了相互的交错行为,细致生动的诠释了戴凤莲死前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了主人公对死亡的畏惧之情。描述生动形象,感情表达十分的充沛。

综上所述,我们简要的分析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莫言《红高粱》写作中的具体应用,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莫言在采用这些修辞手法的时候又根据自身的写作特点给予了这些手法以新的特点,展现了“莫氏风格”,格调较高,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相关的情感诉求和表达。其实通读《红高粱》我们会发现,不仅仅是我们上文所列举的几种修辞手法,《红高粱》中的修辞手法多种多样,比比皆是,辞格非常的丰富多彩,这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