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三个自信”的内涵、依据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作者:张春来源:《视听》日期:2015-12-02人气:1376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日趋具体和完善,同时,也进一步确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理念日趋务实和精致。它既发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丰富始源,又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1]。尤其重要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简明而精辟、及时而充分地说明了唯有坚持“三个自信”,才能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信心,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的新境界[2]。

一、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

(一)道路自信——正确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适应我国的发展,主要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的实情和大的外部环境所走的很具特色的中国化道路。道路的正确性,主要体现在对如下三点的肯定回应:第一,判断社会发展道路是否正确,主要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二,决定走何种社会发展道路,主要看是否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国家现阶段的发展规律;第三,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是否正确,主要看是否做到与时俱进,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事实上已经作了充分的无可辩驳的诠释。

(二)理论自信——科学性

    我们党是在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中孕育诞生的,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成长起来的、壮大起来的党。理论自信,既体现在对我们党发展道路的充分认可,又体现在敢于接受实践的检验。

    首先,规律的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创新,是建立在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发展道路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中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同时,对中国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的路径等重大问题也进行了回答。

    其次,实践的标准。理论产生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和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是否正确,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既是对党的八大正确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启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理论的探索。三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探索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使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伟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程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在道路自信的基础上,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怀疑我们的理论自信。因为,我们的理论是经过伟大的实践检验了的,是通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总结的。我们的理论自信,是通过实践检验了的经验总结,是已经被证明了正确的理论原则,进而具备了鲜明的实践特色。

(三)制度自信——合理性

    完善、科学的制度,既是道路探索和先进理论的具体化,更是正确道路与先进理论继续前行的重要依靠和保证。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论必须有与之相应配套的先进制度作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其先进的作用,有力地推动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因此,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成就了我们的制度自信。

    第一,制度生产具备合理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经历了长期的沉淀。通过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二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已经充分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与科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既不是一味的将外国先进理论直接运用到我国,也不是照搬照抄的结果。

    第二,设计的合理性。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广大人民的根本意愿,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完美结合起来,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走法制化道路相结合,把党情、国情和世情有效结合起来;把协调关系、规范行为和人民利益相统一,在我国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形成了完善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第三,运行的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团结奋进作为出发点,这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行的根本所在,也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合理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也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共同富裕为导向,能够更加突出的体现出社会公平,也彰显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二、“三个自信”的依据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一)“两个必然”是“三个自信”"理论依据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两个必然”,即资产主义必然走向终点,社会主义必然取得最终胜利。这个结论并不是随便得出的,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产生背景、发展规律和时代特点进行总结后得出的结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思想,我们要始终坚持,不断证明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坚信“两个必然”。直到今天,当我们重读《共产党宣言》时,还能够感受到这一理论的万丈光芒。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自信”,其实就是我们对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和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坚信。因此,“两个必然”是“三个自信”"理论依据。

(二)“三个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三个自信”,是我党坚持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鲜明体现,是我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说明。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党和全国人民坚持“三个自信”成为自觉,从而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定能实现。

    正如十八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了我国坚持走特色化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理论体系和逐步完善的带有中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及其实践做出的有力的探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极大地丰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作出了有力论证和巨大贡献。因此,为了取得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我们必须坚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就是“两个必然”的发展和升华。坚信和坚持“三个自信”,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两个不可避免”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是统一思想、汇聚能量、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思想力量。全党应坚持“三个自信”,并自觉遵守和发扬,以坚持不懈、追求真理和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健康持续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三个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的进一步丰富,也深刻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正在日渐具体和完善,也进一步的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三个自信”的哲学内涵,必须在全党范围内坚持和奉行“三个自信”的精神,继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