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达洛维夫人》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赵晶来源:《芒种》日期:2016-01-11人气:6466

引    言

    弗吉尼亚·伍尔夫, 英国著名女作家,20世纪重要的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代表,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曾多次参与妇女解放运动,主张从女权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父权社会下妇女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消除男女两性的对立,建议女性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下保留“自己的房间”。作为一名有着强烈女性意识的现代作家,她的作品深深的打上了女性主义的烙印。《达洛维夫人》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运用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将女性意识完美地体现在的写作中。因此,本文从女性意识出发,探讨《达洛维夫人》中所展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战争带给女性的无法弥合的创伤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摧残,以及女性在男性世界束缚下的种种无奈的的自我消极抵抗,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女性文学,唤醒世人对女性社会地位的重新思考。

    相对于男性意识而言,女性意识指的是对女性从个体的“人”出发的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表现为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的拒绝,对男性权利的质疑和颠覆,以及对女性的基本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对情感和生命体验的重新审视。在文学作品中,相较于男性作家,女性作家往往更加善于以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出发,细致地感受和真切地把握社会人生、女性世界和情感生活的丰富内容。

    作为英国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将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评论系统地带入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当中,《达洛维夫人》便是经典的一例。作品发表于1925年,具有“无情节,无喜悲,”的典型意识流小说的写作特点。作者通过主人公达洛维夫人在筹办一次上流社会派对上的一天生活来描写她的一生,表达了渴望实现男女平等与和谐相处的女性意识,强调在家庭中男女要有平等的地位,以及在社会中女性要有自己工作的权利。主人公达洛维夫人是一战后英国社会中产阶级女性的典型代表,所谓的“居家天使”。尽管在生活中处处受到男性社会对自身的束缚和压制,她仍然努力自豪地扮演着生活所赋予她的角色:人人艳羡的政客太太。文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萨莉·塞顿,30年前也曾是一位年轻的,自主独立的具有叛逆精神的年轻女性,但经过岁月风霜的洗礼,30年后萨莉变成了表面上被世俗认可的居家太太,过着俗套的日子:一个有钱男人的太太,生了5个孩子,过着所谓的体面且优越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这些情节人物设定看似平凡无奇、杂乱无章,实则隐含着深刻的蕴意。作者想要传达给世人深深的警醒:三十年的光阴对女性意味着什么?又是什么让女性必须在这样的情境下扮演着所谓的“正统”的角色?有没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可以供女性来选择的?小说处处暗含女性意识,不仅是对父权社会和男权主义的强烈控诉和有利批判,也是对女性定位的重新审视。

    故事发生在1923年6月夏日的一天,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际,这样的设置看似偶然,实则蕴含深意。战争对于战后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表面上看,英国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代价也是巨大的,英国的经济遭受了重创,失去了世界银行的地位。战后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阴霾弥漫。战争对人的心灵的创伤是无法消逝和愈合的,其摧毁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前途和梦想。

    战争对女性的摧残是沉痛的,在这场男权主导的战争中,女性虽然远离战场,但作为男性社会的附属品,也就必然成为了牺牲品。许多男性死于战场,年轻女性无法婚配,已婚女性失去丈夫,即使身为幸存者可以平安归来,但战争的阴影和恐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孤独感和恐惧感如影随形。文中主角之一的雷西娅便是这样的悲剧人物。战争的后遗症让她的丈夫近乎疯狂,最终只能以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肉体虽然完好,但精神生活早已被战争摧毁殆尽。丈夫的自杀对于她而言并不是解脱,而是生活的无意义,从此无依无靠,失去了自我,没有了生活的方向,没有了人生的希望。雷西娅代表着无数战争中的妻子,他们是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和牺牲品,却被迫承受着战争带来的苦楚和无助。战士们的母亲也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许许多多像像福克斯克罗夫特太太、贝克斯巴勒夫人这样的中年母亲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这种失子之痛是无法忍受的,这种创伤也是无法磨灭的。作者试图唤起每个人的共鸣,战争是残酷的,生活是现实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但这场男人间挑起的战争带来的伤害为什么要女人来承担?这是伍尔夫对男性战争和男权社会的无声控诉和深刻批判。

    同性恋问题一直是伍尔夫关注的焦点,这或多或少跟她不幸的成长经历有关。由于年少时受到同父异母的哥哥们的性虐待,这使伍尔夫本人无法接受异性,反而喜欢女性,转而成为同性恋者,然而,成为女同性恋者本身就是对父权社会和男权权威的公然挑战和有声反击。反映在伍尔夫的文学创作当中,自然地涌现了大量关于同性恋题材的作品,其中之一就是《达洛维夫人》。虽然《达洛维夫人》这部小说从本质上来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专门描写同性恋题材的小说,但作者却着实花费了许多笔墨来阐释女性同性恋问题,以便引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主人公达洛维夫人,国会议员的太太,生活中到处充满着鲜花、珠宝、帽子、阳伞、舞会,这种衣食无忧、舒适得体的富足生活可能令许多人艳羡不已,但事实却并不尽人意。在这段异性恋婚姻当中,她的丈夫是冷漠的,夫妻关系是冷漠疏离的,她过得并非像表面上的光鲜亮丽;她是孤独寂寞的,在婚姻中完全找不到激情和爱情,也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然而达洛维夫人并非天生的冷漠和孤独,少女时代的她也曾热情如火,对爱情和生活抱有美好的希望和憧憬。她会时常想念自己的旧情人彼得,怀念曾经的种种美好;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另一个自我”的意识想法,怀念与萨利相处的美好时光,回味与萨利亲吻嘴唇的感觉,身体里不经意的出现异样的声音“这是恋爱吗?与女人恋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种心理迷失和精神出轨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男权社会使女性的生活充满了不安和空虚,女性不得不放弃固有的情感和欲望,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无奈和妥协,也是一种禁锢的悲哀。

    小说《达洛维夫人》在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伍尔夫的女性意识价值观,主人公达洛维夫人就是拥有女性意识的代表。达洛维夫人这个头衔只是一个社会身份的象征,但并不能完全代表自己,她逐渐意识到不应完全屈从于自己的丈夫,要拥有“自己的房间”,独立地享受生活。
    首先,女主人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举办舞会。小说通篇都是以主人公举办家庭舞会展开的,舞会的所有相关事宜都由达洛维夫人一手包办,不假他人。从表面上看,开办舞会的目的是帮助达洛维先生拓展人际关系,实则是女主人公寻找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在准备舞会中,女主人找到了快乐和满足感,摆脱了对丈夫的心理依赖,表明了主人公隐忍地表达着一种对个体的独立性的精神追求。

    其次,主人公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方向转移到了对婚姻关系的重新审视。她的婚姻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是建立在父权模式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维体系的不平等。于是她选择了逃避生活,隐忍婚姻。但她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贤妻良母,她的内心是激情澎湃的,是充满反叛的,她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年轻时代与初恋情人彼得的美好种种,回忆是刻骨铭心的,精神上的反叛充满着人性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灵魂上的背叛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也是作者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无声的抵抗。

结语

    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战后的阴霾无处不在,人们数百年来虔诚信仰的道德观念和精神支柱一夕崩塌,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达洛维夫人在筹办一次上流社会派对上的一天生活来展示一个女人的一生,揭示以男性为主导中的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伤害,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女性意识的观点和态度。作者试图通过《达洛维夫人》唤醒埋藏在流淌在女性身体里的血液,鼓励女性跳出旧有的男权社会的牢笼枷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正视自己的本我存在。这部作品对于当代女性的社会角色扮演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女性必须行动和自省,人生才会有希望,才会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