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来源:原创日期:2012-02-26人气:894

提要: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是继语言文字和数学知识后人才所必备的第三个基本技能,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深入,必将导致整个教育思想、理论、理念的改变。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信息技术,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将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探究者和创造者,从而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建构主义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总任务  阶段任务  分任务  信息素养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课的模式大多为先由教师讲授操作方法,再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且讲授过程一般只重视基本概念的识记与操作的固定模式。但是这种单一老套的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致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逐渐失去了兴趣。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本人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教改尝试,其中收效最为显著的就是“任务驱动”法。现就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一、信息技术课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的时代性强,更新换代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思想。

建构主义设计原则还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法符合探究式模式,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因此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我们发现“任务驱动”教学很适合这一课程的教学。

二、“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任务驱动”法要求在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设想可以出现的问题,把“总任务”分解细化为“阶段任务”和更小的“分任务”,进而通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完成“总任务”。

具体教学过程及需注意事项举例如下:

(一)精心设计“总任务”

我认为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趣味性,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才能真正激发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个“超女”“快男”选秀的时代,兴趣无疑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要求高一学生为自己的偶像编制一张8开大小的小报,要求高二学生为自己的偶像建立一个网页。(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甚至超出了我的料想)

2.科学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知识。即教学中注意“层次性” ,同一学习内容中,任务要有层次性。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又要考虑知识的特点和难易程度

3.实用性,要让学生能感到所学有所用。  即任务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世界。也就是说,任务不是凭空捏造的,是把学生所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世界浓缩于任务,使学生与任务的交互就是与真实世界的交互,而不是站在世界之外来“学习”和“认识”与自己不相关的“任务”。

4.综合性,任务要尽可能多涵盖些知识点。

5.开放性,设计任务时要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可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开放式任务,能从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有效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Word、WPS、PowerPoint、FrontPage等)制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多媒体作品。

6.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永动力。可以让学生的作品展出(有条件的可以在校园电视台栏目中,如我校的“秀峰七彩屏”,使学生有切身的成就感

(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1、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

受传统教学中的影响,老师往往占据了课堂上绝对的中心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连操作也是老师示范一步学生跟进一步,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因此,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

具体而言,老师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任务呈现出来后,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找出哪些是学过的,自己已经会做了,哪些是新的知识,自己还不懂。

(2)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案,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制定出操作的步骤,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3)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会发现并提出自已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比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帮助,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

接受“总任务”“分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上例中(选秀),学生提出做小报和网页需要有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有的学生还提出制作网页还需要视频、音频资料和同类网页或网站的“连接”(即“链接” )。文字编辑需要考虑字体、字号的选择,艺术字的设定,色彩的选择、搭配,边框、底纹的设置;图片插入要考虑图片的查找、大小、位置的改变以及网页、网站的链接设置。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研究教材,确认自己的设想是否具有可完成性。

课堂上常看到要么教师直接给学生讲怎么做,要么什么都不讲,就叫学生自己做。教师还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预知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支撑(搭脚手架)。

任务驱动让学生进入了学习情景,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即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通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指导。

2、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是本次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任务驱动”教学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在此问题上有矫枉过正的现象,什么任务都让学生合作完成,对合作也缺乏技巧训练和指导,我们认为,强调合作并不能排斥学生的独立学习,任何合作都应建立在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必须采取合理的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

第一:合理分组可以考虑人数、学习成绩、能力、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性别、兴趣等的差异进行分组

第二、成员分工

为了完成某一个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着互补且有内在关联的角色,以使小组责任具体化。如小组长、激励者、检查者、读题者、协调者、报告者、操作者等,而且角色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再有,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等等

第三、教师引导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四点:

    a.倾听(尊重与信任)

    b.交流(理解与沟通)

    c.协作(互助与竞争)

    d.分享(体验与反思)

第四、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指导思想

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以充足的、支持学习的信息环境为依托,以完成系列具体的学习任务为目标,自主地开展个性化的有效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自主学习的进行,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实践中力求突出三点:

(1)评价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等,还要包括交流与合作、责任意识等内容。

(2)评价的方式不再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学生在评价中学,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在反思中纠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3)评价的主体要改变原来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方式,把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本人、学习伙伴、学科教师、家长都成为评价的主体。信息技术教师从多方面获取评价信息后,根据一定的评价体系作出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定量和定性评价。

三、其他两个要注意的问题

1.“任务驱动”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讲解转变为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讨论。

2.并非所有的学生、所有的信息课都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我们不能单纯为了“任务驱动”而“任务驱动”。

总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明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意义,而且要培养他们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