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用好手中教材,育人教书并重——发挥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作用

作者:姜瑾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6-12-17人气:1356

大家都知道:职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经过中考的一轮选拔,我们的学生走进了职业高中的校门。毫无疑问,从此他们过得是与普高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活:学习教材的难度不同、等级要求不同、最终的学习目标不同。二、学习心态不同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是被动地学习。不仅学生自己痛苦,教师也很“痛苦”。每天催要作业、与“重点”学生沟通已成为我每天教学工作中必做之事。每时每刻都要有防微杜渐的超前警惕性。情况尤以今年所教的这个班突出。今年接手的这个班是五年制大专二年级,全班总共44人,女生人数屈指可数。教了一个月下来,我深深地感觉到:教这样的一个班比以前所教有60多人的两个班还要辛苦百倍。基础差是一回事,可是就连最起码的课堂常规也不能做到。试想:有哪个老师能容忍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前后讲话讲成一片、可以随时恣意大笑。种种现象的存在已成事实,再怎么抱怨也无济于事。关键在于如何扭转这些这样不好的现象。我深信师生之间还是可以用心去交流的。做通思想上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光靠板起面孔教训这些学生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用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我和他们相处的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做到:给每个学生一些机会,哪怕是一点小事。有这样一个学生,从我接手这个班的第一节课开始就是处于昏睡状态,在整个睡觉过程中也不需要看表,在下课前五分钟准时醒来。一次下了课,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帮老师做点事情。好吗?”。学生欣然答应。其实事情倒不是很大,实际上是借每次拿书的机会能提醒他。进步了随时表扬他,反之则及时提醒他。这种做法效果还不错。

学校教育,教学为本,德育为先.职业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既要努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作为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该理清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形势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刻不容缓。职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除了对语文素质本身的培养外,同时要发挥学科优势,加大对德育、美育和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的力度,使学生从业后,不但具有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我想如果能将此环节进行到底,那么我将会很有收获,教学上也会出现双赢的局面。

德育教育对于智育教育而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文化知识,学生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在大脑对这些内容加工,将这些内容记忆就可以了。但是德育教育过程除了让学生将所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还包括在这种道德信念指导下的外显的道德行为,即要从认知过程转为行动过程,最终才能促成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所以,我们的德育教育若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变化,就要遵循这条规律,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语文学科在这一方面,占有很明显的优势。

  从文本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职高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优美典范之作。如《天山景物记》、《雨中登泰山》等,这些文章都呈现出大自然的奇境,美景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从而培养他们乐观平和的心态、积极向上的情绪。真正融入到学习求知的过程中去。这点对我们的学生是很重要的。体会美是社会的主旋律,美必将战胜丑。在我教授《雨中登泰山》时,学生都被作者勇敢攀登高峰的勇气所感动,也都想找机会去感受一下“独得之乐”。那节课,学生的精神状态是最好的,也有学生在随笔中写到:“为什么简单的景物在作家的笔下就会变得与众不同了”。我想:学生能考虑到这样层次的问题上,说明他们是在进步了,至少他们开始思考了。总之,教材是挖掘美的矿藏,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美景、美行、美情中去挖掘美、感悟美,并通过审美的过程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感情,最容易激发读者的美感和兴趣,苏轼的《石钟山记》,用一具体而生动的事实说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对的,他们的见解和认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美好思想的结晶,因而是美的,优美的事物和思想感情加以挖掘阐释,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所以: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思想,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师要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之中,自觉地把德育看作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除了对语文素质本身的培养外,同时要发挥学科优势,加大对德育、美育和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的力度,使学生从业后,不但具有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学家叶圣陶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确,让学生拥有知识是我们的责任,但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成人、成才。没有成人的前提,成才是说不上的。所以,探讨人生的话题,也就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方面,一个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内质的作用。

  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是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品德的培养就是要强化道德动机、训练道德行为。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章教学,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规范功能。

① 树立道德标准。

学生明确了道德标准,道德行为才有了规范。文章中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等教育内容,从理论上给了学生道德标准,使学生的言行有所遵循。文章中的各种道德形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宁死不屈、坚贞爱国的文天祥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效法的楷模。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可以遵循这些理论,仿效这些楷模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 增强是非观念。

道德动机也包括运用道德标准去分析道境情境,对人对事作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学生课内外读过的千百篇文章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道德情境。学生运用正确的道德标准去分析判断,懂得了孰是孰非,孰善孰恶,从而增强是非观念,明确行为规范。

③ 训练知行一致。

品德培养应把说理教育和行为练习结合起来。语文德育要坚持读、写、学、做相结合,即学习文章中的道理或道德形象,结合写读书笔记、写日记、写作文等方式联系自己的实际,领会其精神实质,以所得到的道德认识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知行并举,言行一致,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技能和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要当好教师首先要热爱这份职业,需要满腔热情,去从事这份光辉的职业。所以在所做的工作中热情和耐心是必不可少的。《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通晓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活到老,学到老"。当我们在教学生如何做人时,也是自我的一次审视,也是与学生一起学做人,同时也是做老师的一大乐趣。我深信:将德育教育贯彻语文教学过程中,必将会带来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