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传统乡村社会的抒写——太行山的秧歌小戏-文学论文

作者: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王荣花来源:原创日期:2012-03-12人气:1659

一、“小调——歌舞——戏曲”:秧歌小戏的形成轨迹
秧歌,原是流行于我国农村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是一种土生土长、普及面大、广泛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秧歌与秧歌戏是有区别的,秧歌是一种民歌小调,伴有一定的舞蹈动作,是农民在节日欢庆时的一种游艺性化妆表演。秧歌戏则是在此基础上产生,是农民用秧歌小调的形式来演唱故事,使原来带有歌舞性质的秧歌逐渐戏剧化,最后发展成为用民歌小调在舞台上表演的民间小戏。习惯上,人们把秧歌戏亦称作秧歌。秧歌是由乡村民众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小戏,是融小调、杂说、歌舞、戏曲为一体的小型综合艺术。秧歌戏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且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大多短小精悍,格外受到农民欢迎,因此在抗战爆发以前,是乡村民众主要的文化娱乐生活形式,在占据了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地位。它们不仅仅是乡村元宵节社火的组成部分,更在乡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多种作用。除单纯的娱乐之外,民间小戏还为乡民情感的宣泄、身份的彰显、人际的交往甚至商品的流通提供了渠道和空间。秧歌因其表演形式和内容的大众化与乡土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形象。
在太行山区乡村,秧歌流传最为广泛。“襄垣秧歌”、“武乡秧歌”、“祁太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涉县秧歌”、“武安秧歌”等秧歌种类在太行山广泛流布。太行山区的秧歌,其源流大都无文字记载,据一些老艺人的口传,多源于乡村元宵节的闹“社火”。如襄垣秧歌,其起源大约是在明万历年间农村开始的正月十五闹元宵,也就是闹社火(社火即红火)。每逢元宵节前后,村里掌管三官社的人牵头组织村里的人闹娱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高跷”、“旱船”、“龙灯”、“跑驴”、“挑高”等民间舞蹈。还有供大家玩的“八角锹”、“车溜锹、“黄河灯”、“喝一壶”等游戏形式,十分热闹。到明末清初,人们把平时哼哼的民歌小调和劳动的夯歌结合起来,配上词句(大都是自己编的庆贺丰收的喜庆唱词),进行就地演唱。在演唱时又配上锣鼓点,后来又编小故事唱词,形成一种演唱形式,都叫是闹秧歌、也叫闹社火、闹红火。几个人在中间又打又唱,周围观众观看,所以襄垣秧歌是由当时岁时节令民间歌舞中发展起来的,秧歌由此而得名。[1]开始是挑高,挑高是一手摇响环,一手打雨伞,见景生情,即兴作词,二人对唱,一唱一和的娱乐形式。后来把挑高与本县曲艺《小鼓板》《莺歌柳》唱腔互相渗透,唱出一种新调《干板秧歌》。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干板秧歌》加上呼胡伴奏和打击乐器,唱故事、唱人物,出现行当角色,发展成地圪垒(广场)秧歌。清咸丰年间(1851-1861),出现了善福旦田维、下良旦赵满有、西营丑赵黑旦、元头生李改成、白杨岭村三花武根慧等一代名流,把地圪垒秧歌搬上舞台,组成同乐会、自乐班等半职业性秧歌班社,增添了简单服装、道具,形成地方剧种。光绪十年(1884),由上良艺人王福锁发起,集中西营、城底、上良、下良、白杨岭、韩庄、店上、元头、泉沟和武乡上合、下合、北漳、监漳、柏峪等18个村自乐班名艺人,组成第一个秧歌职业班社——18村秧歌班。自此,襄垣秧歌呈现繁荣。[2]可见,襄垣秧歌是在民间小调、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民间戏曲艺术。流传于太行山的其他秧歌,如形成于祁县、太谷,流行于晋中地区的祁太秧歌等,虽然因地域不同,在音乐和表演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历程,即从民间小调、到歌舞再到戏曲的过程。从太行山的秧歌“由歌而戏”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几乎没有精英文化的渗透和官方介入的痕迹,是一种纯粹的民间创造,是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

二、从“地圪圈”到“大雅之堂”:秧歌小戏的乡村演出
抗战爆发前,太行山区以秧歌为主的民间小戏处于相对繁荣发展的阶段,仅襄武地区的专业秧歌班社就有20 余个,较有名的班社是襄垣县公款局出钱、豪绅经营的官秧歌改良班、天义班、三元班、天成班、富乐意、悦意班等。[3]在太谷,“329个自然村,有秧歌班活动的达153个,其中历史最久、影响颇深的有12个,素称‘秧歌之乡,名不虚传。”[4]秧歌班社在当时乡村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如襄武秧歌戏班庆荣班,在当时民间影响很大。时谣:“要想看好戏,写来庆荣班。会孩《白蛇传》,琚林《刘公案》,《吊孝》耍的羊户旦,三狗南牢去送饭。看了西江当刘青,笑得把人气喘断。看了旭昌唱许仙,老婆们回家见不得汉。汉们看了伢迷人旦,都嫌老婆不好看。”“庆荣秧歌班,首戏《清风山》。海水唱兰英,来法当丫环。龙素珍是哑嗓旦,一声唱得泪不断。天上下了冷疙蛋(冰雹),满场老少不解散。”[5]可知其影响之巨大。秧歌班社所演剧目深受百姓欢迎。民国十九年(1930),太谷教坊村唱“对台戏”,一台秧歌,一台晋剧,两台相距不远。开戏这天,戏场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晋剧首演《断桥》,主演名手“田桂旦”,唱得很卖力。秧歌首戏是“大要命”的《奶娃娃》,刚一开场,就把看晋剧的观众拉了个稀稀落落,“哗”的一下子,人们都拥到秧歌这边来了。场子里喝彩声不断,“大要命”越唱越带劲,一下子就把晋剧班对了个败。以后“田桂旦”逢人就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大要命的《奶娃娃》”,再也不敢和秧歌对台了。[6]
虽然秧歌小戏在乡村社会盛行,但因其出身“卑微”,难以得到精英文化的认同,其演出还要遭受官府的限制,不能登“大雅之堂”。如襄垣秧歌,1851年以前,其剧场主要是街头、院落、广场就地演戏唱,群众称“地圪圈”。1851年搬上舞台后,也大部分是在街头搭台。1924年改良秧歌班成立后,由于其后台是旧政府的公款局和豪绅王维新,根子硬、要干粗,并增添了大量的蟒靠袍带戏,因而冲破了“秧歌耍戏不准进庙院唱”的禁区,开始在一些庙会上演出。特别是“奶奶庙”的会戏,多数要演唱秧歌戏,说法是老奶奶(管女人生小孩的神)爱看秧歌戏。从此,襄垣秧歌的场地和上党梆子、上党落子一样,可以到处演出。[7]“地圪圈”秧歌的演出习俗是每年阴历正月元宵节前后,大部分村庄都要在街头演唱秧歌。有的村由本村人自唱自乐,有的村雇请把式演唱,大都在本村演唱五天之后,就到邻近村互相往来,交社演唱,人们把这种活动叫“闹秧歌”。每到一处,首先由秧歌队的领军演唱一段“挑高”,然后唱秧歌,末尾仍由领队用“挑高”向场主(接待秧歌者)唱一段谢词。如“谢拜、谢拜、多谢拜、谢拜老兄多自在,弯腰作揖谢谢你,下年闹起来咱早些来”,然后敲锣打鼓离开。搬上舞台后到抗战前夕的演出习俗是:一般的三至五日为一个台,每天上午、下午、晚上演出三场。每场演出先唱较长的正本戏,后场、唱三至五出折子戏,名曰“搭出”。在正戏和前几出折子戏结尾时要敲几声小锣,名曰“留小锣”,以表示还要演唱折子戏。如不留小锣,即表示本场演出全部结束。进庙院演唱之后,即为敬神戏,节目是由社首点,开演时间由社首放炮指挥,头炮登台(演职员上台),二炮社场(挂幔子和捉裙椅披),三炮开戏。每场开头后全座场(也叫出官)。[8]

三、“民间”抒写:秧歌戏里的乡村世界
太行山区民间秧歌戏班不仅数量众多,活动频繁,演出地域广阔,在乡民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各地秧歌小戏剧目题材丰富,结构完整。仅太谷一地,从清代末期至今,近百年的时间,有剧目可记者共330 多个,创作于抗战之前的就有200 多个。[9]襄垣秧歌有传统剧目239本。[10]传统秧歌小戏通常都是从劳动大众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撷取素材,还根据真人真事编演乡村剧,反映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秧歌剧本以反映民间生活、男女爱情、婆媳口角、妯娌风波、家庭故事为主。如太谷代表性的传统剧目《打冻漓》,反映民国十年左右太谷花庄儿的姑娘杨叶子受了本村教会所办“见露小学”自由思想的影响,反对兄长包办婚姻的真实故事。当她听哥哥说长相丑陋的卖冻漓者就是他的未婚夫婿时,坚决要求退掉亲事:“都是哥哥你办的好事,你给奴寻得那头好婿。别说我与他配夫妻,宁死在家里也不去侯寺。割了脑袋身子也不去,抬来一口棺材来再作商议。妹妹我要去跳井寻死。”由于姑娘的坚决反对,哥哥退掉了这门婚事,姑娘反对包办婚姻自由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1] 《看秧歌》反映一对青年姐妹到太谷北洸村看秧歌的所见所闻,以叙述当时秧歌名艺人及群众对其拿手好戏的评论为主,刻画了一对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偷南瓜》以农村独特的生育习俗为题材,由一老一少两个人物演唱。一怀孕的少妇想吃南瓜,而丈夫又出工在外,家中缺米少柴,生计艰难。于是她径自到王老汉的瓜地偷瓜,引起一场小小的风波。最后心地善良的王老汉同情少妇,以瓜相赠,少妇再三拜谢,欢喜而去。
清光绪以后,晋中商帮兴起,由晋中商人开设的商铺、钱庄遍布全国,外出经商成为晋中乡民最主要的谋生方式,因此关于晋中商人的故事也出现在秧歌中,然而,这些戏中都提到了丈夫的经商过程,但它只是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不是这类小戏的重点,小戏所关心的仍是农村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如《张公子回家》(太谷秧歌)描写了张公子经商“衣锦荣归”后假说生意赔本以试探妻子田氏,当妻子看到丈夫“拉的骡子牵的马,身上穿的好衣裳, 满驮子行李和衣箱”后,热情招呼归来的丈夫, 而一听丈夫说生意赔本,马上对丈夫另眼看待。等丈夫说出只是在试探妻子事实后,她又央求原谅她,双膝跪在地上向丈夫赔礼道歉。对这个嫌贫爱富的妻子的谴责便成为这出戏的主题。同时,在戏中也真实地反映出久于寡居生活的妻子的苦楚和哀愁,表达了她对夫妻生活的强烈渴望。还有描写小商人的小戏,如《张三算账》《卖元宵》《卖绒花》《卖胭脂》《换碗》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谷地区崇尚商贾的习俗。
在传统秧歌小戏中,以戒毒,戒赌为题材的劝诫戏,如太谷秧歌《女戒金丹》《劝戒烟》、《踢银灯》《改良写十字》《断料子》《卖豆腐》《劝丈夫》《缝袍子》《奶娃娃》,襄垣秧歌《戒烟》《禁赌》《吸金丹》《抽大烟》等,这些小戏反映了清未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鸦片肆虐、赌博成风造成的家庭悲剧和诸多社会问题。《女戒丹》是侯城村秧歌演员王连惠依据真人真事编写而成的。有一天,王连惠推车到城里卖菜,回返的路上巧遇到一个也要去侯城的名叫张二姐的妇女,在妇女再三央求下二人做伴同行,一路攀谈中,王连惠得知张二姐刚出嫁时小夫妻恩爱和美,后因自己染上嗜好,吸起“金丹”(毒品的一种)来,夫妻经常吵架,家境渐渐败落。男人一气之下,就把她送到城里戒烟局戒烟。现在烟戒了,人放了,这就回去勤俭持家,和男人好好过日子。王连惠一一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回到侯城,就编了一出秧歌《女戒金丹》,唱词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我的名字叫张二姐,外号儿唤成‘大红果’。俺男人实难惹,先打伙计(不正当男女关系)后册(娶)我,因为我熏金丹处得不和。”[12]《劝戒烟》也是由晋中文水县一位教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而成的,真实地再现出些抽鸦片者破烂不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形象。《卖豆腐》叙醉心于赌博的康妻见丈夫一出门便窃喜“走得巧来走得妙,隔壁摸牌好解心焦”,把丈夫嘱托在家磨豆腐之事置之脑后;《小儿盘道》中说出了赌博带来的危害:“读书人学会把赌玩,误了今科中状元。买卖人们学会赌,误了生意少赚钱,种地人们学会赌,误了耕地少打粮”。《踢银灯》写妻子看到丈夫赌博彻夜不归,便寻到赌博场,把藏在狗窝里的丈夫揪出来,踢了赌桌上的银灯,掀了赌桌,并执意要把开赌场的邻居报官,其勇气实为可佳。这些劝诫戏针砭时弊,贴近现实,发人深醒,寓教于乐,起到了一定的社会警戒作用。
当然,由于秧歌小戏产生于封建时代,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乡村社会的产物,因之必然会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太行山的秧歌戏中有不少古老的带有封建迷信的宣扬旧道德的曲子,如《郭巨埋儿》《大上坟》等。有些反映男女关系的剧目,如太谷秧歌《切草帽》《大割青菜》《拣买根》《争媳》《奶娃娃》等,表现出男女发生两性关系的场面,它的淫荡词语和露骨的下流表演,也确实有伤风化,起了色情的宣扬和教唆作用,这就成为秧歌中危害最大的糟粕。所以,光绪十四年,在山西做官二十余年的方戊昌在《牧令经验方》就主张地方官应“严加禁止,违者重罚。[13]民国九年(1920)太谷县也颁布《禁止秧歌文》:“查唱演秧歌,多系淫词俚曲,伤风败诉,莫此为甚。……合亟布告禁止。仰县属各村,一体知照,如有违犯,定行从重处罚,绝不宽贷” [14]但禁止秧歌文只是一纸空文,未能付诸实实施。相反,戏班层出,戏剧创新,秧歌愈来愈成为群众娱乐生活的最重要的内容。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