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中学语文的教育功能与培养-语文论文

作者:肖璘来源:原创日期:2012-07-24人气:674
语文不同于数学、英语、物理等其他学科,它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其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课程本身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非智力因素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成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学生立足与社会的培养和发展。
(一)动机与语文学习
动机是激励个体行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具有唤起个体的行为,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目标努力,维持、增强或减弱行为的强度的作用。动机如汽车的引擎和方向盘,它既为人的活动提供动力,又可以对活动的方向加以调整。动机强的人一般在完成学习任务中的坚持性也比较强。但动机并非越强越好,过强或过弱的动机都不利于学习,中等强度的动机下学习效果最佳。
就语文学习而言,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意义,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渴望与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有益于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己更具备人的尊严与价值,而并非是为了应付考试或应付父母。只有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才能从学习中不断获得满足,而这种满足的体验又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学生们也无须死记硬背那些考完之后就会基本忘掉的死的知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也对自己的行为态度拥有较大的自控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使语文学习具有可持续性。
(二)兴趣与语文学习
兴趣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对某种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倾向。这种态度和倾向是在人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需要的是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亢奋情绪。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转引自沈德立1992:65)广泛的兴趣使人的精神生活充实,使人充满快乐,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
在语文学习中,能否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美国的扎拉勒研究了兴趣对语文学习效果的影响。他把学生分成智能组和兴趣组两组。智能组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20,但对语文阅读和写作均不太感兴趣;兴趣组的平均智商为107,但对阅读和写作均很感兴趣。两组学生在一学期中均必修阅读和写作课程,学期结束时进行检查,兴趣组的总成绩远优于智能组。(和秀梅2006:7)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语文学习兴趣表现为对语文学习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具各了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就能体验到语文学习过程的乐趣,从而不再觉得学习语文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三)情感与语文学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客观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尊敬的内心体验,反之则表现否定态度,产生憎恨、不满、忧虑、恐惧、羞耻等内心体验。情感很少受到情境影响,较为稳定、长久、深沉、含蓄。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情感是唯一可以直接影响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因而被喻为心理之魂。
情感与语文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消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思路闭塞,记忆力低下。情感对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习过程中不能缺少情感的参与和调节。比如,学习王维的《鸟鸣涧》,诗中通过落花、空山、月出、鸟鸣、深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远离尘土,陶醉于大自然的闲适、恬静的事项境界。学生在欣赏这首诗时,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地运用情感体验,就能够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意志与语文学习
意志是人在变革现实过程中,自觉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而产生的心理过程。往往通过行动和言语表现出来,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意志具有调节内外活动的功能。意志的强弱主要以所克服困难的大小为衡量标准。爱迪生说曾这样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转引自沈德立1992:163)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意志在语文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辛的劳动,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克服懒惰等不良习惯和消极情绪,排除自身与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保证学习活动的持之以恒,有助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诸如: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使用工具书、勤笔勉思等习惯的养成。叶圣陶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训练、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形成,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三、教育功能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的培养策略
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语文学习中,尤其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就是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兴趣,调节情感,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与学习习惯。培养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语文学习之间互为因果,良好的教育能促进语文学习,而有效的语文教学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身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改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具有指向(指明教学方向),检测(衡量教学效果),诊断(发现存在的问题),活化(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等功能。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评价体系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沦为行政部门考核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课文被切割成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学生们用学习英语的方式来学习语文,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民族性,侧重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素养的培养。教师以分数来评价学生,领导以分数来评价教师,因而,分数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大家只看重结果,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真正的评价应适应学科特点,有利于教学中师生更好的发展。
(二)优选教学方式
当我们的评价体系侧重于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我们的教学就不能采取讲话的、把语文理解的方式。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非以外科手术的方式,将课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借以取得一个好的分数。这样的语文学习让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多了理性,却少了应用的激情,也使学生无法体验到语文的魅力,这样的教与学毫无乐趣可言,令人生厌。
(三)拓展学习内容
语文素养的养成是长期、复杂的过程,仅靠课本上的那几篇课文是无法胜任这个任务的。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要在课堂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堂活动,如文学社、记者团、话剧团、读书报告会、影视剧评论会等。语文学习的大量工夫更应花在课外,课堂学习应该起到引导学生课外的学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的作用。课内外的学习应该紧密联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不应该被语文课堂的水泥墙隔开。
当然,知易行难。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积重难返,要想彻底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成为一门令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成效的学科,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地摸索、完善。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