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问题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教育探索》许晓平日期:2012-10-23人气:755

  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改革,达到“原理”课教育教学的目的,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指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重在实效”的总体要求,依据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们学校“学以致用”的办学宗旨和“教学品质提升计划”,在我校15名“原理”课教师共同研讨、交流的基础上,决定在“原理”课教学中尝试实施“问题教学法”。

  1.精心设计并提出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

  我们按照原国家教委对应用型大学学生培养规格的要求,遵循“原理”课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规律,关注社会的热点和学生的疑点问题,把“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整合设置为12个专题,每个专题又设计1~2个副标题,副标题是我们教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副标题之下可设计3~5个具体问题,我们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这些具体的问题展开。主标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尺度,是确保教学不偏离主题的依据。这几个专题是:专题一,马克思主义导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没有停留于19世纪的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专题二,世界的本质——为什么人类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专题三,世界的存在状态——如何让辩证法思想开拓你的视野、扩展你的思维?专题四,实践与认识——怎样提升你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专题五,真理与价值——大学生为什么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人文精神?专题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大学生如何看待人的精神信仰?专题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历史——人类社会发展有无规律可循?影响和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专题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技术创造价值还是劳动创造价值?专题九,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怎样认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专题十,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怎样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专题十一,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如何解读社会主义产生及发展的历史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专题十二,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人类为什么要设想未来社会?

  2.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组织学生探讨、分析、解决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步骤

  教师要针对提出的问题,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通过专题讨论、启发提问、小组学习汇报交流、课堂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进师生互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导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没有停留于19世纪的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的问题教学中,我们先播放了表现马克思的伟大与崇高的视频;接着,教师提出了4个层次依次递进的问题:1)“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风范和崇高品质表现在什么地方?”2)“马克思为什么被连续评为‘千年思想家’?”3)“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和当今世界的巨大变化的卓越贡献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中国长盛不衰,而且能够具有世界影响力?”并组织大家充分讨论。要求学生们根据视频和自己平时对问题的理解畅所欲言。学生得出了多种答案:“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写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鸿篇巨著”,“他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人”,“他一生都致力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发言给予及时的肯定,并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时代挑战、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价值等三个方面对于以上提出的不系统的零星问题作答。在回答过程中,允许学生随机提问,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归纳总结并引发新的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必要环节

  归纳是对问题式教学的一个总的回顾,也是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环节。例如,在“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学生提出了“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社会主义被边缘化了”、“经济全球化将使世界经济的运行风险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冲击加大”、“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我们坚决反对全球化”等观点。对于学生的这些片面理解,教师必须进行总结性的分析和评价。教师可以把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结合起来,并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经济全球化是利弊共存的,我们国家必须积极应对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对问题的偏颇认识,又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问题教学激发起的一些独特的有的甚至疑似“异端”的想法和见解,教师要注意保护,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因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与“原理”课的教育目标是相符合的。但要明确一点,“问题教学”不是刻意标新立异,对故意违反伦理道德、公益良俗和国家政策的观点,必须进行批判、教育和正确引导。

  “原理”课实施“问题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的设计注重针对性

  科学地设计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基础。由于学校的层次、类别不同,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会有所差异。所以,问题的设计不能搞“大一统”,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如果问题的设计过于浅显,学生没有困惑,不用费力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来,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果问题的设计太难,同样也会使学生缺少积极思考的动力。所以,问题的设计一定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针对性。

  2.问题的提出注重启发性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怎么提出来?能不能做到问题一提出来就抓住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涉及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有的问题本身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便于唤起各种知识的联系,教师可直接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思考;有的问题包含两个以上的思考层次,这就需要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如播放一段视频、讲述一个案例或者提出几个热点问题等,为学生深入思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3.问题的探讨过程注重生成性

  教师仅仅能够科学地设计问题、有效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远远不够。课堂是动态、开放、生成的,静止、封闭、预设的问题必须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随机、即兴、未预料的新成分,才更有生命力和价值,才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只有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走进学生,走进问题,与学生一同探究、思考课堂教学中随机生成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发挥出来。

  4.问题的总结注重导向性

  “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性。在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于不同的学生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会出现相同的问题答案各有千秋、甚至针锋相对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需进行及时的小结和评价。对于原则性问题,教师可通过问题总结,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形成正确的导向。

文章来源于《教育探索》杂志2012年第6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