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浅析香港僵尸电影题材之来源

作者:杨杰来源:《视听》日期:2018-05-26人气:6227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产的香港僵尸电影曾经接连在香港、台湾、日本创造票房神话,“僵尸”也成为香港电影中一个经典的电影形象。然而,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早期的香港僵尸电影无论是在情节设置上,还是在僵尸形象上,都完全照抄西方的吸血鬼电影。早已司空见惯的血腥形象和俗套的情节,使得这类型电影在上映后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票房,更没有获得观众群体的肯定。长期的“孤岛文化”让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的香港人感受到了被中国传统文化抛离的危机感,也让香港电影人明白完全西化的电影模式是骨子里流着东方血脉的香港人所不能接受的。所以香港导演开始尝试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取材,将中国文化的灵魂包裹在西方吸血鬼电影的躯壳中。不得不说这种理念是符合时代的,更是迎合潮流的。香港僵尸电影在经过本土化的创作后迅速走红并。一时间以此为模板的该类型僵尸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时间内的大量复制和模仿让香港僵尸电影的类型元素和题材迅速枯竭,为了继续发展香港僵尸电影,香港导演不得不再一次向西方取材, 将西方的“洋东西”与本土化的香港僵尸电影进行第二次融合,拍摄出了一系列优秀的、独具特色的香港僵尸电影。本文中,笔者将跟随香港僵尸电影发展的时间脉络,从“西风东渐”、“取材于民俗”、“土洋结合”三个方面入手,探究香港僵尸电影的题材来源。

一、西风东渐

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深受英国长期殖民的影响,成为了西方文化在亚洲萌发蔓延的沃土。而吸血鬼电影作为西方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也曾一度风靡香港,成为了独特的影视潮流,其中所包含的恐怖惊悚元素,给那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而具有强烈市场敏感度的香港电影人,看到了吸血鬼电影引入香港的巨大前景和广阔市场,便立即着手拍摄属于自己的吸血鬼电影。19世纪30年代香港南粤影片公司上映了香港的第一部僵尸电影《午夜僵尸》,这部电影由杨工良执导,杨一萍、蝴蝶影主演,讲述了一个被自己哥哥谋杀的青年,变为僵尸回家报仇的故事。《午夜僵尸》的故事原型本就取自于当时大火的西方吸血鬼电影,甚至连僵尸的造型都与美国吸血鬼电影《德拉库拉》如出一辙,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将西方吸血鬼内化为中国特有的”僵尸“这是西方该电影题材的第一次本土化演变,只是这种演变仅仅停留在概念方面,并没有贯穿于电影,深入之内核。所以在上映后没有取得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香港僵尸电影的首次转折来源于1957年由王天林指导,陈厚主演的《湘西赶尸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以湘西赶尸为名,勾搭贩毒的故事。《湘西赶尸记》把中华民族“落叶归根”的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湘西赶尸”这一民俗融入到香港僵尸电影中,使香港僵尸电影开始缓慢的发育并渐渐本土化。这可以记为僵尸电影的第二次本土化演变,可喜的是,这一次的演变逐渐深入到了文化层面,也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第三次本土化演变,笔者认为是1979年邵氏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茅山僵尸拳》,该电影由香港武师刘家良担任导演和武打设计,在电影中融合了武打、喜剧、等元素,并且首次让电影中的僵尸穿上了本土化的清朝官服。《茅山僵尸拳》以幽默的剧情和精彩的武打桥段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成为香港僵尸电影的奠基之作,《茅山殭尸拳》的成功同样也标志着西方吸血鬼电影本土化的成功,善于借鉴和融合的香港电影人终于拍摄出了有自己风格的僵尸电影。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带有中国特色的僵尸电影大热,可以说香港僵尸电影迎来了第一个春天,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许多系列的僵尸电影层出不穷。

若说哪一部电影是香港僵尸电影在第一阶段的集大成者,那么不得不提的就应该是1985年由刘观伟执导,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这部电影成为了香港僵尸电影的经典代表作品,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旧被人们热议,在电影《僵尸先生》中,僵尸真正成为了电影的主体,并且还在借鉴前几部成功的僵尸电影的基础上,大量加入了林正英所扮演的茅山道士与僵尸斗法的桥段。《僵尸先生》一上映就大获成功,以2000万的票房位居当年香港电影排行榜的第五名,并且随着电影版权被卖到台湾和日本,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同样掀起了一波僵尸热。《僵尸先生》为之后的香港僵尸电影做了叙事范本,在香港几乎所有僵尸电影所用的桥段和叙事范式都来源于《僵尸先生》。

二、取材于民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鬼神文化是及其丰富的,古代的中国人在面对,苦痛灾难死亡疾病时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鬼神在作怪,这种思想延续至今,所以才有了”出门没看黄历“”犯太岁“等说法。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鬼神崇拜的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人文宗教、文学艺术、甚至信仰习俗都与鬼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香港作为一个长期被英国殖民统治的地区,中华文化扎根不深,但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人民迫切的回归思想和长期孤岛文化影响下造成的被中国传统文化抛离的危机感,都让香港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民俗有了一种近乎于乡愁的好奇感。这就迫使香港电影人在僵尸电影的取材上回归传统。这一时期的影片,故事往往取材于民间的风俗文化,探求的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宗法教义的内核,同样以香港僵尸电影的经典代表作品——《僵尸先生》为例。《僵尸先生》讲述的就是一个以宗亲血缘为缔结基础的大家族,背叛道义精神后所发生的一系列诡异的事情。故事是这样的。民国初年,任家富甲一方,由于任家老爷当年威逼利诱霸占了一个风水先生的风水宝地,风水先生怀恨在心,于是在任老爷死后,为报复任老爷的蛮横霸道。对其棺木安葬动了手脚,使任家经历20年灾祸不断的生活,更让任家老爷化身僵尸,为害一方。终于,任家不堪其扰,找到了道士九叔,九叔最终凭着自己的正义和本领化解了这场灾祸。《僵尸先生》的导演刘观伟在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家人讲一些关于风水文化的民俗传说,在加上自己的伯伯是茅山师傅,于是就将这些听过的民俗传说改编为《僵尸先生》的电影剧本。因此《僵尸先生》一经上映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香港僵尸电影除了故事题材来自于传统民俗,其中最令人拍案称奇的斗法桥段同样来自于民俗文化中的茅山术文化。茅山术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秘道术,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其修炼的宗旨主要是超度亡灵和降妖伏魔。林正英扮演的僵尸道长“九叔”就是香港僵尸电影中经典的茅山道士形象,他长着一字横眉、满脸正气、身穿黄色道袍、手持桃木剑、不怒自威的与僵尸斗法,生活中常见的纸、米、笔、刀、墨、剑都是“九叔”制服僵尸的法宝,香港僵尸电影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茅山术文化引入其中,并把“茅山道士与僵尸斗法”设置为电影的主要桥段有效的增加了电影的可观性。

三、土洋结合

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香港就已经开始了僵尸题材电影的制作,但由于技术落后、时局动荡、脱离现实等原因,僵尸电影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兴趣,反而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85年的一部《僵尸先生》上映,在横扫各大奖项收获高额票房的同时,也开创了灵幻功夫片的先河,甚至在台湾和日本播放后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前面笔者大致介绍了这部影片的内容,它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以诡秘奇异的湘西赶尸习俗为蓝本,并融合茅山道术和西方吸血鬼的青面獠牙等特色,塑造出了饱满立体,张力十足的僵尸和道士形象,可以说是其时中西结合的典范之作。但它的成功导致了很多电影制片商和导演的模仿和抄袭,仅在随后一年便有十几部有着如出一辙的叙事桥段的僵尸电影出现,大量相同题材的狂轰滥炸,使得观众审美疲劳,大倒胃口。在这样的拍摄困境中,如何推陈出新,给僵尸电影注入新的灵魂和内核,便成为了许多电影制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他们从最初的灵感入手,反复考量锤炼西洋元素,使其不再浮于影片表面,而是真正与本土僵尸电影水乳交融,进而发展出一系列土洋结合的佳作,如《僵尸家族》、《一眉道人》、《驱魔道长》等。

以电影《僵尸家族》为例,僵尸一家三口因为古董商人的贪婪而重现人间,小僵尸在被贩卖过程中逃脱,躲在一户普通人家里,还和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而两个大僵尸为了寻子,也进入城市。在这部影片中,僵尸不在拘泥于恐怖凶猛,而是有了人的感情,在大小僵尸因为是否能伤害小朋友而对峙搏斗,并最后以大僵尸妥协告终时,在屏幕外人们也感受到了脉脉温情,当然这不是导演刘镇伟的独创,他是在观看了电影《ET》后,萌发了如此想法。在之后拍摄的《猛鬼差馆》中,他更是将西方的“吸血鬼”搬到电影中,中西结合的惊悚搞笑情节以及令人称奇的僵尸大斗法都为影片博取了不俗的口碑。而将“土洋结合”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当属由林正英自导自演的电影《一眉道人》。在以往的僵尸电影中,身怀茅山道术的道长们总是用糯米、鸡血等降妖除魔之物力克凶残的僵尸们,而在一眉道长这里,因为僵尸是西洋人死后转化,原本战无不胜的法宝失去了用武之地,他还在与僵尸藏身的教堂中与笃信基督教的修女们发生了很多鸡同鸭讲,令人啼笑皆非的有趣乌龙。影片的最后,在徒弟和修女的帮助下,道长使用了中西结合的方式制服了西洋僵尸。高深莫测的中华巫术与新潮神奇的西洋技法,仙风道骨的道长与虔诚善良的修女,古灵精怪的清朝小僵尸与可怕狠毒的洋僵尸在大荧幕上碰撞出灿烂的火花,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本土民俗趣味与西方华丽冒险的好戏。                           

四、结语

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香港僵尸电影来源的嬗变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在早期采取的是完全西化的方法,不论在僵尸的形象还是故事的取材上都模仿西方的吸血鬼,使得本就疏离故土,被西方文化裹挟的香港人产生了深深的孤寂和不喜之情,所以在第二个阶段,“孤岛文化“的意识迫使香港导演在僵尸电影题材的创作上回归传统,开始在湘西赶尸、茅山道术和明清志怪小说等传统文化中取材,逐渐把僵尸电影本土化并取得成功。但好景不长,随着大量的跟风和抄袭接踵而至,香港僵尸电影又一次走向黔驴技穷、自断生路的困境,因此电影的来源再一次融合了西方的元素,在不失中华风物习俗的基础上做到“土洋结合”,再掀僵尸电影的热潮。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香港僵尸电影慢慢淡出了观众的视线,但研究其来源的变迁历史,还是能为如今的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一些思路。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