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网络亚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再思考

作者:杨扬,葛涛来源:《视听》日期:2019-10-23人气:4384

一.抖音迅速走红与青年群体对网络亚文化的共鸣

(一)短视频+大数据的成功营销

当前,互联网环境开放自由,短视频行业整体发展向好,作为今日头条内部孵化的产物,抖音平台的精准营销,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激发了用户的共鸣与参与性,引起了广大受众的追捧。据统计,抖音目前18到24岁用户占比已超40%,其采用"大数据加权"的信息筛选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造就一个网络热点现象,而这些又形成流行潮流,影响带动着平台上的青年群体用户。对此,抖音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广告评估体系,以多种指标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大数据,实现用户与产品的双向互动与精准投放。在抖音中,一个几秒钟的视频不需要任何的"动脑",你在某一类小视频停留的时间越久,算法认为你对此越感兴趣,从而更加积极的给你推送此类小视频,于是你又兴致盎然的刷下去。

(二)亚文化现象中青年群体的自我认可

新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的丰富运用,给予了网络亚文化倾诉自我平台,为青少年群体性的自我认可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资源。"菊风行动"中无数人被王菊的那一番话所"圈粉"—"你们手里握着的,是重新定义中国女团的标准。",在消费王菊所提供的审美范式的过程里,青年群体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感和认同感。亚文化族群早已不满于媒体的建制化,譬如千篇一律的艺人、不言而喻的规则,然后终于有一个事件让这些分众凝结。这就是王菊事件中大众话语井喷的原因。"陶渊明们"的攻城夺寨,是亚文化群体的胜利,是一次心照不宣的文化报复。社交媒体上的发泄一直被视为形塑自我的重要手段,网络亚文化的繁荣正好指证了青年群体渴望摆脱成人社会里压制性价值观、审美观,追求价值认同、倾诉自我的渴望。因兴趣相投而自动聚合在一起的网络亚文化群体,突破了现实社会中身份地位的限制,组成了归属需求单纯的群体,形成了具有同一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圈子",充分表达个体认知的感官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

二.全民内容创作狂欢背后的思考

(一)运营商陷阱下的"奶头乐"现象

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投放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抖音三分钟,人间一小时。"当你玩抖音的时候,受流量与金钱的驱使,运营商会绞尽脑汁的留住你,创造出"吸食电子鸦片"的氛围,让人们欲罢不能,掉入"奶头乐"陷阱中。奥尔特在《欲罢不能》中所说的让受众上钩的设计,都能在抖音中体现。抖音向上一划就出现新视频的功能创造了一种未完成的紧张感,这是源于人类大脑连线需要"闭合"的渴望。抖音中令人痴迷的社交互动,让你感到不孤单,同时抖音中人人模仿的事情、重复刷到的配音和爆火的内容,会时时刻刻提醒你:不从众你就要落伍,就会失去和身边人在亚文化圈中的联系。每个人都渴望知道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几乎所有的社交平台都会提供点赞评论功能的原因。

(二)狂欢之后的反思

迷失在"虚拟式热闹"的人们空虚地活着。那些虚假的、带有炫耀成分的动态助长了年轻人的攀比心态,容易造成年轻人的心理失衡,也会带来另一种焦虑,就是年轻人开始意识到网上互动已经占用了他们太多时间,使他们远离了现实生活,产生了一种因为失去自我控制力而导致拒绝努力的自我挫败思维,表现出得过且过、颓废、麻木的生活态度,并由此产生"佛系"、"葛优瘫"、"肥宅快乐水"等插科打诨的消极现象和词汇,我们称之为"丧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丧文化"表现的却是一种积极反抗的态度,从90后到00后,网络上总是存在着一些污名化的标签,如"垮掉的一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群体表面上选择接受甚至是自创了一些带有负面意味的标签来形容自己,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其深层内容是青年对颓丧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否定。而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当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变成了一种沉重的生活负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厌倦网络上的联络,更渴望面对面的沟通与真实的社交生活。

三.网络亚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再思考

(一)网络亚文化的消极方面

网络亚文化尽管受众范围小,却在商业活动的推动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有着较高的曝光度和吸引力,其消极方面容易对价值观塑造尚未稳固的青年群体产生误导。去年某地的一项调查显示,"我的理想是成为网红"的价值观盛行于青年中。而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未成年人因违法犯罪而被公安机关查处,其中3万余人被判为少年犯。从许多少年犯的自供材料来看,受消极网络亚文化影响并导致犯罪的情况不计其数。亚文化本身的良莠不齐,因此辨别亚文化的积极与消极方面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亚文化"颜值"下的价值

文化历来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一面是社会总是要追求核心价值观的标准规范,另一面,也要保护非主流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文化环境。用核心文化来约束非主流文化,用亚文化来丰富核心文化,这样的规律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现在社会节奏快压力大,青年人选择用亚文化来作为一种情感发泄,网络亚文化的流行保留了不少青年人的文化创新上的活力,当然需要让其有积极意义的方面能够在社会主流中得到有效的提升。网络游戏文化向来被认为是有负面作用的亚文化,但去年在韩国进行的2018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中国名为"IG"的一个团队勇夺冠军,创造了中国电竞新历史,有将近6000万人在B站观看了这场焦点之战。比赛结束后,国内反响盛况出乎预料。IG夺冠后,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一事件。光明日报发表评论说"IG夺冠,新生代的另一种体育强国梦",而人民日报、党媒紫光阁等也发表了对IG战队的祝贺。对于一直被认为是玩物丧志的电竞人来说,这无疑表明了电竞已经开始被主流文化所接纳了。当初被认为毁人心智的网络游戏以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方式融入了主流价值观,这不仅是亚文化的一次胜利,更是当前党和国家能善用网络、活用网络的一个鲜活案例。此外,央媒和中国空军等也在抖音用热门短视频模式进行宣传,外交部发言人"确认过眼神"等网络用语引发网友好感,以一种幽默的传播方式激发了青年群体的兴趣,这些网络亚文化话语方面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四.结语

网络亚文化无法摆脱被营销的命运。当前的亚文化会逐渐退出受众的视线,又会有新的亚文化潮流兴起,被社会当做研究青年群体心理特征的标本来进行研究。亚文化作为非主流文化其存在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监督和监管,这需要媒体、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努力。当然,对于良好的网络亚文化我们也有必要保持其活力与积极意义,使之与主流文化相互融合补充,这样的做法也会使得青年群体加强他们对社会的认同,缓解他们的社会焦虑,有利于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并且让他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对待社会上的各种文化现象,这也是亚文化的积极意义的所在。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