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翻译美学视角下对《静夜思》译本的赏析

作者:樊雪来源:日期:2014-05-24人气:4235

一.中国古典诗词和翻译美学理论

许渊冲先生在自己长达六十多年的古典诗歌文学翻译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经过不断的反思最后建立了自己比较完善的古典诗歌翻译理论体系。许渊冲先生在后来出版的《翻译的艺术》(1984年)和《文学与翻译》(2003年)二本注重中阐述了自己对于古典诗词翻译的原则和主张,从而开创了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诗歌翻译理论。

关于诗歌的意境美,许渊冲先生是这样进行阐述的:诗歌的意境美是因为诗歌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或者使人当时特殊的思想情感造就的,古典诗歌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没有相同的历史背景或者特定的思想情感,就很难引起读者相同的联想和感受,也就很难再现出原诗的意境美。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翻译工作者可以选取的语国家人们喜闻乐见的音律,使用和原诗相似的韵脚,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于叠韵,双声和重复的方式来进行乐感的再现。许渊冲先生在自己的古典诗歌的翻译实践活动中,也非常重视诗歌的押韵和句数,中国的古典诗歌讲究平仄和韵律,对于诗歌的句数都有明确的规定,就像是“带着脚链手铐在跳舞一样。”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这就要求翻译诗歌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诗句长短和对账方面尽量和原诗保持统一。许渊冲先生在著作《翻译的艺术》和很多关于诗歌翻译的论文中都反复强调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音乐美和形式美的重要性,其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留原诗的结构,韵律和音乐特征。

二.翻译美学视角下对《静夜思》译本的赏析

静夜思 A Tranquil Night

床前明月光, A bed, I saw a moonlight,

疑是地上霜。 I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举头望明月, I raised my head and find out the moon bright,

低头思故乡。 Missed my far-off home and I am drowned.(许渊冲, 1988)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As scenes long past ca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翁显良,1985)

李白的诗歌《静夜思》创作于唐代,流传了千百年了,至今仍然经久不衰,还被传诵,时常勾起游子们心中的那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诗歌的前二句,写出了诗人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此时此刻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感受,一个“疑”字,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诗人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错将床前那洁白的月光当做满地的霜。“霜”字也包含了深刻的寓意,一方面表现了月光的皎洁,此时季节的寒冷,同时又说明了作者的思乡之苦,漂泊他乡的孤苦凄凉的感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诗歌的后两句,作者通过动静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望”字和前一句中的“疑”字前后呼应,说明诗人此刻已经从梦境中清醒,从窗户中望着那天上的一轮明月,不仅想到了这一轮明月也正在照耀着他远处的故乡,自然而言地引出了下一句的“低头思故乡”的结尾。整首诗歌用了几个简单的动词“疑”,“望”和“思”生动传神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给读者一副游子思乡的情境图。诗歌语言通俗易懂,细水长流,诗歌表达一气呵成,脱口而出,诗歌构思上别具一格。虽然的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但是对于诗歌的含义却是感想不一,感慨万千,勾起了无数客居他乡的思想共鸣。要想把这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成英语,同时也让读者有相同的思想共鸣并非一件易情。

从音乐美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诗词的音乐感是通过平声字和仄声字的相互交替出现来现实的。通过固定的韵脚使诗歌的行里之间进行有机地结合,在声调上前后呼应,增加了诗歌的音乐节奏感,同时还起到了修辞的功用,给读者深刻的听觉感受和心理震撼。诗歌《静夜思》属于一首无言绝句,诗歌的韵律是这样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诗歌同时运用了韵脚,第一句的“光”,第二句“霜”和第四句的“乡”,用了“ang”的韵脚,通过这样的艺术性安排,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诗歌就像一首音乐曲调带有拍子,节奏感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的特征。但是,英语预言师按照轻重音节来进行划分的。我们再看二个译本,许渊冲先生的译本中的第一句的“moonlight”和第三句的“bright”对应,第二句的“ground”和第四句的“drowned”对应,很好地再现了诗歌的韵脚,保留了原诗的特色和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再看翁显良的译本,全诗属于散体,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节奏,诗歌的音乐美感尽失。

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古典诗歌讲究工整对仗,比如诗歌中的“明月光”对“地上霜”, “举头”对“低头”,“望”对“思”,“明月”对“故乡”,形成了一种对称美,对仗运用的也是构思奇妙。除了诗歌的对仗之外,诗歌中的每个句子的数量和平仄声的堆成也很明显,节奏紧凑,天然合成。可是,英语诗歌没有重视对仗的习惯和传统,这就为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翁显良的译本中,诗歌的第一句被翻译成了一个句子,第二句直接用了一个单词,并且在单词的厚茧加上了一个问号来表带诗人的内省困惑,但是译本和原诗的对仗结构完全失去了对应。在许渊冲的译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诗歌的译本也是每行都是采用尽可能相差少的音节数目,同时运用二个过去分词词组的形式“I Wondered”和" I raised "来进行对仗,很好带保留和再现了诗歌的形式美的特征。

从意境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古典诗词注重隐约美和委婉美,强调看破不说破。诗歌中的意象主要是指那些主管的想法和客观景物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景交融。诗歌中的意象并不是人物和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人的的艺术性加工的,是具备独特的审美情感的再现。原诗中的一个简单的“霜”字就暗含了诗人客居他乡的世界为深秋时节,“月亮”在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中经常被给予思乡的情感。这个简单的词语为我们描绘出客居特乡的诗人在深秋的一个夜晚,对着窗外的月光思念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那是一幅感人的游子思乡图画。可是在英语文化中,“moon”就是一个简单的单词,表示月亮,没有其他的延伸含义。在翁显良的译本中,译者用“the same moon”来表现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并传达了诗人有年年望月的习惯,“scenes long past came to mind"则是描述了诗人此刻的内心感受,最后一句通过“my heart aches for home”传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许渊冲的译文中,译者直接将“明月光”翻译成为 “a moonlight”和第三句中的“the moon bright”前后进行呼应,第四句用了“I am drowned”来表达诗人的思乡情感。

原诗在意境上采用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营造了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具备的意境,有着弦外之音,话外之意可以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这就是诗人这首诗歌的高超之处。诗歌中“明月光 、“地上霜”、“明月”和“故乡这些客观的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浓浓情感,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人景合一,令人感慨。在翁显良的译文中,“低头:被翻译成了“As scenes long past ca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没有很好地再现原诗的韵味和意境,只是有低头的含义,表达的没有诗意,缺少了美感。和翁显良的译文相比,许渊冲的翻译也显得过于直白,缺少了含蓄美的特征,但是在诗歌形式和音乐节奏上还是进最大程度地保留和再现了原诗的特色。

三.结论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财富,是按照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要求进行创作的,具有一定的艺术感,诗歌中具备音乐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进行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过程中,要很好地再现原诗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时候,不是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那样就会韵味全失,没有了一点美感,即便是译文再顺畅,也失去了韵味,也不能算是好的译文。因此,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时候,译者应该在充分理解原诗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前提下,忠实通顺地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再现出来,并且要忠实诗歌的形式,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翻译出更多的中国古典诗词,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胡佳.浅谈中英文诗歌中月亮意象对比[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06).

[2]张建科.诗歌连贯的概念整合视角动态阐释[J].芒种,2012(14).

[3]李亚峰.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J].商业文化,2011(06).

[4]吉木哈学;吴桃.浅析形象、意象与意境的诗歌意义[J].芒种,2012(02).

[5]彭东晓.对反讽的译语在《傲慢与偏见》运用的赏析[J].芒种,2012(22).

[6] 代玉华.浅议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诗坛翻译的奇葩[J].价值工程,2012(03).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