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何“说话”

作者:于泓泽来源:《视听》日期:2015-03-14人气:3640

1. 记者应该不应该“说话”

张梦亭先生曾撰文《记者不应说话》称:“对同样一个事实,一百个人写的报道,就可能有一百种不同的‘话’‘说’出来,即便达不到一百种,也不大可能百口同声。一名记者在其对一件事实的报道中发表的观点,未必就是所有受众所需。比如记者报道‘寒流将至’,提醒人们‘防寒’并非报道的唯一‘目的’。因为,怕冷的人可能因此想到防寒;喜欢冰上运动的人则可能因此想到准备冰鞋;冬泳爱好者也许认为凿冰下水、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同样一件事实,对于不同的人,有的是喜,有的是忧,有的或许无所谓。由此可见,我们的记者除了报道事实之外,说的什么‘话’都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需要;他对一件事实的诠释,也未必准确地囊括了事实本身的全部含义。”

张梦亭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客观性报道贯以坚持的准则:在新闻报道中只呈现新闻事实本身。

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指出“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第二,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第三,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这三层含义构成客观性的基本框架。”

客观性的含义意味着对事实的尊重,对记者主观的否定。新闻记者的责任,是要让人们知晓事实,所以每一名记者都必须努力使自己的报道尽可能地接近和符合事实。报道做到了这一点,而不是带有个人主观偏见,人们自然会根据记者所报道的事实得出各自的结论或判断。而且,我们还必须相信,大部分人会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但事实上,报道的客观性从一开始就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在实际工作中,记者在选择事实中能否真的不带偏见,能否真的抱超然态度,选择、报道事实能否和记者的价值判断完全分离?无论是对新闻工作的现状调查或从理论上分析,彻底摆脱主观很困难。

经过一百多年反反复复的探索、实践,现在,世界大多数新闻学者和从业者,逐渐对客观性报道达成基本一致的认识,客观性既是必要又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但它应该成为一项原则去追求,一个目标去逼近,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应朝着它去努力。

中国的新闻媒介自本世纪初逐步形成客观报道,但必须指出,客观报道和客观性报道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大不相同。

中国的客观报道就是我们常说的“用事实说话”。在这里,“说话”一词的含义是“说理”,用事实说话就是用事实说理,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就是用新鲜事实来说理。

在中国,对客观报道作出最经典解释的还是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的一番话:“最有力量的意见,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们所见所闻的事实,这样,人们就觉得只是从他那里接受事实而不是从那里接受意见。新闻就是这种无形的意见,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这段话观点明确:客观报道实际上是要记者通过事实来“说话”,是用客观事实来引成主观“说话”的动机。

显然,新闻报道中,记者当然要说话,但说话必须尊重新闻事实。“事实”本身并不会说话,但是,任何事实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记者就新闻事实说什么话、用什么方式说话非常重要。如果某一新闻事件,记者不能完全尊重新闻事实报道,或虽尊重了事实,却只选取片面事实,那么记者记录的新闻可能就无法准确传达新闻事件,也无法实现记者“说话”的目的。进而,在如实报道新闻事实后,记者应该尽可能少发表或不发表主观评论,让受众从个人角度得出各自结论。记者把发言权让位给新闻事实,“让事实说话”,才能使新闻报道真正实现“用事实说话”。  

2. 记者如何“说话”

记者要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说话”,那么,记者应当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巧妙运用“说话”技巧?笔者认为,记者学会“说话”必须要抓住以下几点。

2.1 报道要准确生动,让“说话”表意清晰 

真正精彩的新闻语言,应该是色、香、味俱全,应该能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但是当今的新闻行业“新闻腔”比比皆是。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概念+例子”式的报道随处可见。这是一种重要的新闻形式,但是现在有许多概述新闻存在抽象而不具体、笼统而不明确、概述而不描写、生搬硬套、无细节、无现场感和知识性等问题。这类报道实在很难唤起受众的“新闻欲”。

把新闻定格在模式之中,使其象八股文一样,受众自然无法接受。大量套用模板报道新闻,会因许多关键点的缺失使“说话”模糊。每件新闻事实都有其独特性,记者需要根据不同事件,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使报道准确,并达到“说话”的最佳效果。

2.2 注意用典型细节“说话”

如今的新闻报道样式繁多,要想使你的新闻报道真正吸引受众,必须注重典型细节。记者可以通过典型细节的提炼描写,增加每篇新闻报道的独特性,使“说话”更加生动。很多时候,小细节能把受众吸引到新闻情境当中,能集中展示主要人物的人格魅力,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加大信息密度,甚至能“四两拨千斤”,阐明宏大的主题。记者要善于利用典型细节来“说话”,把这种手段当做新闻报道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利器。那么,我们的记者要怎样才能获取并运用细节呢?

2.2.1细节不能脱离主题

所有的细节必须始终围绕新闻主题展开,与主题无关的细节,即使再有趣也属细枝末节。如果报道中用了与主题无关的细节,就会分散受众的注意力,破坏对主题的表达。细节是一颗颗珍珠,只有用主题这根丝线串起来,才能成为精品报道。

2.2.2细节要力争独具慧眼

记者会“用事实说话”,更要学会用细节“说话”。细节的独特性至关重要,是区别不同事件和人物的关键,一个典型的细节甚至就可以形成新闻。记者寻找典型细节,凭借细节“说话”,借助细节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可以事半功倍,让自己“说”的话有理有据。

2.2.3细节的描摹必须惜墨

对于新闻报道而言,细节终究只是配菜而不是主菜,千万不能让细节抢了主要内容的风头。新闻报道必须讲究结构上的轻重布局,否则会失于偏颇。

细节的描写会使新闻生动、形象,同时记者要学会用细节来实现自己说话的目的,达到客观纪录事实与“说话”相结合。

2.3 从“用事实说话”到“让事实说话”

2.3.1用事实“说话”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所以新闻传播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事实。因而,“事实”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不能“失真”。记者要“说话”,又要尊重事实,那么两全齐美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要学会藏舌头的艺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事实“说”出来,才是高超的表达技巧。

要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必须:

①对新闻事件的提炼加工与写作一定要尊重新闻事实。

②对新闻事实的采访一定要深入全面。

新闻记者滴水不漏地完成以上两个步骤,新闻到达受众这一个环节的时候,才能使整个报道“用事实说话”。

2.3.2“让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的报道手段可以使记者在记录事实的同时达到自己“说话”的目的,但这并非最好的表达技巧,记者应试图将“用事实说话”升华到“让事实说话”。

新闻记者从“用事实说话”到“让事实说话”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所谓“用事实说话”,言外之意就是在事实之外,有人“说话”。这句话中似乎暗含着新闻记者要“利用”事实来“说话”,而且是“说”事实以外的“话”,其实这是违背新闻坚持尊重事实的根本性原则的,或者起码会淡化这一个根本原则的理性力度。

如果能实现“让事实说话”,情况就会有根本的改变。“让事实说话”中“说话”者的身份由原来的事实以外的人而还原给了事实本身。在这里真正的发言者是事实,而新闻记者退而成为新闻事实的客观传达者,他只“说”事实,而尽量不去发表自己的评论,这才是做好新闻的最基本的准则。

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一定要“让事实说话”。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新闻“让事实说话”,并将其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规律,最根本的意义还在于坚持在新闻传播中把事实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新闻当然不能一味地做宣传,可也不能一点自己的声音都没有。我们提倡新闻“让事实说话”,一方面要让“事实”自己说自己事实的“话”,另一方面,也应该包含事实之中所蕴涵着的倾向与精神之类的“话”。 

记者的“说话”对于新闻报道而言非常重要,记者“说话”不当对受众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因此,记者在“说话”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分寸,真正做到“让事实说话”,并要做到“说话”准确清晰,避免“新闻腔”,并在新闻报道中适当地加入细节描写,深化新闻主题。只有做到这些,记者的新闻报道才可以引起受众的思考,推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真正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社会作用。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