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传统民族图形在服装设计中时尚性重构的方法

作者:魏欣华来源:《设计》日期:2015-12-20人气:1376

一 传统民族图形

    《新民族图形》说: “民族图形意指涉及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景物、意

念等经过绘、描、刻、印等方法产生的本土性的民族艺术图形。 ”民族图形是各民族在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进化过程中的视觉与思维活动的产物。 民族图形一经先民创造形成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顺遂民族的历史轨道薪火相传,构成持久的文化传承关系。 (图1 )

每个民族的图形都代表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彰显了各个民族的民族信仰和期许。 如远古人类对生命的关注、对生殖的崇拜、对生命的思考,引发了鱼、羽人图形的创造和沿袭。 传统的民族图形的具象形态的特色在于自然写实,在经过概括、提炼的艺术手法后,既保留了自然对象的基本特征,又体现了各种图形的美感以及各民族以图形美化生活、装饰服饰、装饰建筑、点缀庭院、描彩家具依旧蔚然成风,民族图形固有的装饰特性尽显其中。

    传统民族图形的组织构成通过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利用几何形处理,

对自然界形象进行几何图形的组合,显示出一种简洁、整齐、匀称的装饰效果。

二 传统民族图形的时尚性重构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德国的包豪斯就提出以感知教育为基础,一切从零开始,强调形的重新构成,用一种新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对重构的抽象形式的兴趣,创造新的时间和空间意识。

    图形重构成为当代图形设计的方法之一,其理论的基本前提就是拆解原初图形,确认造型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等,探讨各种形式的元素重组的可能性,如重复、渐变、发散、对比等,在各种形式元素的互相交叉与渗透中寻求拓展,发现图形变化的更多可能性。 图形重构就是视觉造型语言基本元素的重构,包括各种基本形状和色彩组合方式,最基本的重构方式还在于点、线、面这些视觉语言的最基本元素,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位置上呈现无数的变化。传统民族图形的时尚性重构要根据市场最新的流行趋势做出快速反应,对最新配色方案、图形创意并结合现代、传统的制作工艺技法进行创新的时尚

性重构。 表现出各种效果,显现出别开生面、兼容东西方文化的艺术个性。 如图1第十六届 “汉帛奖”金奖作品《抱鼓石》将传统民族图形以新的手法来表现,同时透露其民族精神的本质内在。 传统民族图形在服装设计中时尚性的重构与创新,不等同于完全摒弃传统失去其本质精神,二是要将传统中的精髓提炼出来,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民族图形进行时尚性重构。 (图2)

    以市场需求为目标,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设计出适应不同消费者的运用民族图形的服装。 表现一种时尚风格,为传统民族图形的继承与创新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传统民族图形艺术元素的时尚性重构以独特的原创工艺语言,取得世界服装流行趋势的发言权。

三 服装中的肌理审美来表现传统民族图形

    一直以来,民族图形恰恰因为它的传统,而被许多时尚人士不屑一顾。 现在依旧很多消费者不敢挑战民族元素,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民族风格的装扮。 社会的发展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让传统民族图形艺术元素不至于在现代高科技的推动下走向衰退没落甚至消失;市场的考验让我们开始考虑如何使传统民族图形在现代化商业中避免走向庸俗。

    现代的服装设计并不排挤传统手工艺,传统民族图形作为一种艺术元素,应该给现代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同时现代服装设计也要吸收传统民族图形艺术中的精华成分,进一步的发展和对传统的再创造,并结合各种制作工艺,使民族图形的展现方式更加多样化。 其设计内容包括图形结构、色彩组合、材料选择、功能重构、文化体现等方面。

    运用传统民族图形的服装基本上属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因此要打破它的“少数”,实现更容易被 “多数”的消费群体所接受。 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了解 “多数”消费者的心理,并依据此目标进行时尚性重构。

    时尚性重构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对服装图形和肌理效果的独特追求,将现代审美意识融入传统审美意识的创新设计中来。 在服装设计中,对图形的表达可以表现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肌理是指物质表面上自然形成的或人为作用形成的纹理、纹路和痕迹。视觉肌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服装材料上所具有的不同图案和纹样等平面性的设计来表现的,或者可以理解为一种 “看得见却摸不着”的肌理。 一般指视觉画面上的隐性内容和显性内容。 隐性内容通常表现为一种精神或情绪的传达,或者不同理念的表达;显性内容则指视觉上的色彩或内容甚至形式语言上的直接表达,不同的表达形式和设计理念都对作品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触觉肌理是指物体表面带有凹凸起伏触感的肌理痕迹。 就是被我们实际触及并给予我们不同心理感受的肌理,或是立体感的表达形式。 即赋予图形以新面貌、新特性、新风格,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立体感、浮雕感的新形式图形表达,以增添服装的新鲜感和美感,从而扩展了传统民族图形的使用范围与表现空间,并有利于提升我国服装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传统图形的重构组合的触觉肌理效果的表现,一般指的是人为效果,即承载着具体信息的肌理,这种肌理的变现形式主要为不同形式的设计表达手法,这种设计手法可以使有规律的,也可以使无规律的表现形式。 通过理性或感性,同时又很有节奏设计感的形式展现出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显性存在感。

    肌理作为视觉和触觉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由触觉效果转为视觉效果,还是由一种视觉效果转换为另一种不同的视觉效果,都是设计者从对传统图形的解构分支开始,再次对民族传统元素的重新组合,而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的肌理表现形式的原型即为传统图形的基本元素。从对传统民族图形的各种表现形式的创新研究可以发现图形的时尚性重构可以改变原有图形的面貌,使传统民族元素更具有现代感。 服装设计师要做的就是,了解传统民族图形的精神实质,扎实对民族图形进行再设计的能力。 即运用各种服饰工艺手段进行再设计,创造丰富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四 在时尚性重构的过程中体现个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竞争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心理放松和个性释放,渴望得到休闲慰藉和人文关怀,时代的发展又使人们渴望突出自己的品味,服装要具有个性化的特色语言。 现代人们追求时尚性的心理与传统服饰的情感语言的交流相互存在着碰撞。 设计师要立足民族精神文化的根基,跨出民族性的局限,运用现代艺术语言去拓展人们心灵的空间。 格罗培斯曾提出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展现了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因此,在对传统图形进行时尚性重构组合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的前提下,使设计产物同时具备实用性和审美性功能,同时具备更高的文化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对民族图形元素进行时尚性重构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服装的个性追求,满足追赶时尚服装潮流的人们追求时尚性的社会心理。 将民族元素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出现代人们对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以及把现代审美意识融入传统审美意识的创新审美之中。[3] 对民族图形艺术的时尚性重构,是在现代中感悟传统的生命,重新审视民族民间艺术,用原生态艺术重新点缀现代人的生活。

    在对民族图形元素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图形构成是再什么情形下形成的,通过对当时环境的分析,更加确切地通过重新设计来表现民族图形的精髓所在。 同时,民族图形的形成也和当时的经济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相对落后时期所产的图形元素,其内容也相对比较简单朴素;经济较为繁荣时期的图形设计,元素较为丰富,结构复杂,整体风格雍容华贵,这一现象也表明了当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归结到现代来见,我们在对民族图形元素重新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考虑人们群众对现代设计的心理需求。 同时,还要保证重新构造完的设计能够完美表现在现代服装设计当中。 所以,传统图形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时,在把握其审美特征的同时,还要创作出更加简洁时尚的现代服装结构和艺术风格。 充分考虑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但只是在外形结构的设计表达,更要表现出其文化精髓,这种形式同时可以彰显出设计的内在文学价值。

    映射到现代服装设计的传统民族图形的构成当中,首先是对面料的设计,在保证其基本功能作用的同时,对面料进行加工装饰设计;其次是对传统民族图形的凝练汲取,借鉴传统元素的表达方式,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描画出现代图形的造型结构;最后是对现代设计造型和传统图形的表达形式的融合展现。 在设计过程中要找到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把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的审美特征相结合,做到在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兼具现代服装设计的时代性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下,现代与传统的冲撞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文化背景先,我们所面对的现代文化也出现多元结构,现代服装设计也面临着文化冲击。 在我国丰富的五千年历史文明的背景下,设计师在肩负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坚持对未来的创新设计,最终呈现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美感的现代设计。

五 结论

    将传统民族图形元素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将这种立足在传统图形原型上,而又对原型不断分解、转变和重组后的新生形态糅合到新的设计之中。 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能充分地表达设计所蕴含的理念与个性。 即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要在理解传统图形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现代化国际语言来表达,把民族图形的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化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4380.html  《设计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