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制作模式——以纪录片《记住乡愁》为例

作者:李政来源:《视听》日期:2016-07-28人气:2390

本文以纪录片《记住乡愁》为例,从题材选择、解说词设计、画面选取、适当“搬演”几个方面,浅析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制作的一般模式,为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导演和编剧提供理论依据。

一、题材选取要独具内涵,紧扣时代性和人文性

当今中国,农村城镇化的脚步不可阻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无数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远离家乡在外闯荡。伴随着这一趋势,传统村落的景象日渐凋敝。一些人选择到大城市定居,长久离开故土,儿时乡村的模样变得模糊,很多家乡的传统文化正在被逐渐遗忘。人们在城市的程式化生活中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于是,“乡愁”不再只是远离大陆华侨游子的专属名词,而是所有离开家乡怀念故土的游子的共同心声。

《记住乡愁》选择了这种宣导方向,通过选取出100多个村落,以每集一个村落的规格,讲述村落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这种走在文化寻根道路上的纪录片,正如约翰·格里尔逊的主张:“我把电影看作讲坛,用作宣传,而且对此并不感到惭愧,因为在尚未成型的电影哲学中,明显的区别是必要的。”《记住乡愁》无疑是这样的一种讲坛,但却不是那种令人厌恶的说教式的,它好似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娓娓道来,通过对故乡传统文化的介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二、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元素

    (一)解说词的多角度论证

同期声语言起到的都是提供事实佐证和刻画人物心理的作用,历史文化纪录片也是如此。《记住乡愁》中的人物同期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访当地村民的语言,另一部分是采访专家学者的语言。

早在约翰·格里尔逊时期,纪录电影就发展为以解说为主的影片样式,他十分注重纪录电影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为正确还原真相,他所选用的解说词力求真实完整。《记住乡愁》中总体表现为从多个角度分别论证的特点,比如在介绍明月湾村口的古香樟树时,分别从五个方面做出介绍。第一,从历史上,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访友时所植。第二,从树的外观,说是村里人纳凉休息、船家停靠的好去处。第三,讲述了村里老人黄林法因此树被土匪绑架的故事。第四,讲述了树根锯痕的来历。第五,至今,长辈们仍在树下为子孙讲述村中历史。简单的一棵树,从五个方面论证,树就不再是呆立在村口的一棵植物,而是能与村民们同舟共济的“老朋友”,其形象立刻变得高大而鲜活了起来,让我们感到分外“真实”。由此可见,对于时间跨度较大的历史事件,我们不能只从一个方面来论述其真实性,一家之言总有不尽不实之处,如果从多个角度来表现历史事件,会更真实、全面。

    (二)“从动取静”的画面特点

近年来的不少纪录片,镜头风格大有电影化倾向,表现为短而快。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除非导演想要表现出被摄主体完整的动作或者情绪,否则一般很少超过2秒,第一集短短的48分钟内,就有大概1200个镜头。

《记住乡愁》作为一部历史文化题材的纪录片,节奏应该缓慢,但全篇除了采访镜头以外,较少采用固定镜头而主要使用运动镜头。对于村落中的建筑景观,采用了画外运动方式。刻画村落人物景观、传统习俗时,多采用了画内运动方式。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画面特点体现为“从动取静”,无论是选题还是解说,不适宜过快的节奏。《记住乡愁》中的运动节奏,是与整个片子的叙事节奏紧密结合的,无疑都是小幅运动,每一个画面都是缓、匀,没有激烈的“大摇大摆”“大推大移”。这是既不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又能避免平铺直叙的最好方法。

    (三)“搬演”技巧的运用

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无法重现历史场景。但是,通过“搬演”,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场景的“情景再现”。

“搬演”这一技巧由来已久,纪录电影大师罗伯特·弗拉哈迪最早在他的《北方的纳努克》中就运用过“搬演”的手法。他在拍摄中曾和纳努克一家一起构思剧本,一起排练场面,以至后来观众在片中看到了一些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比如纳努克一家在狩猎时用了步枪,而不是鱼叉。后来他曾经辩解道:“我尽可能地试图通过重新搬演的手法纪录下这些人的活动影像资料,旨在让人们看到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的人类光芒。”到了约翰·格里尔逊,他将纪录电影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即采用戏剧化手法对现实生活事件进行“搬演”甚至“重构”。

纪录片《记住乡愁》中有很多展现古老风俗文化的画面,有的早已无从考证,但却可以通过“搬演”,把至今流传下来的模样还原给观众。德胜村村民每到初一、十五就会聚集在一起,举行隆重的祭祀山神的仪式,点起寓意吉祥的桑烟,抛撒代表美好祝福的龙达,这一仪式寄托着村民对村子美好的祝愿。流传了千年的习俗,如今通过“搬演”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对于历史文化题材的纪录片,“搬演”何以得到了广泛应用呢?首先,对于片子而言,通过“搬演”这一手法,能够大大增强镜头语言的丰富性。“搬演”并不是完全的“复原历史”原貌,而是要通过镜头语言,营造出和历史中这一事件相符合的环境气氛,以此突出镜头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其次,“搬演”可以化抽象为具象。从观众的接受心理来看,单单从解说词上来揣测历史原貌,远远不如通过“搬演”给观众“还原”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形象。借助“搬演”可以使观众更容易读懂片中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玄奘之路》中通过演员“扮演”玄奘,重走取经路,这种真实感受,是任何解说词和画面都不能替代的。再次,适宜地使用“搬演”,可以使观众重新思量历史事件。德胜村的祭祀仪式,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有较强感受,通过“搬演”我们感受到了解说词不能展现出的宏大和神圣。这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叙述力。

三、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突围

新历史主义理论描述了历史与文本的密切关系,对我们研究纪录片创新有指导意义。理论指出,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文本,如果没有这些文本,就没有了解完整过去的渠道。另外,历史学家在撰写历史的时候也会或多或少融入个人的主观色彩。比如司马迁写《史记》,他作为阐释文本的中介,其个人的主观情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文本之中。换句话说,历史作文文本,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所“失真”,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

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创作之时,必然受到官方文献、历史档案的限制,叙事往往掷地有声,不容置喙,因而传统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往往采用“宏大叙事”的方法。但从《记住乡愁》解说词多角度论证的特点来看,纪录片在叙事之时,开始有了“野史”“轶闻”方面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片须更加注重细节上的刻画,结合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小见大,在对历史事件正确还原的基础之上加入吸引人的小故事。

另外,纪录片中当事人口述历史,是一种重要的文本叙述方法。最早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口述历史》栏目中使用过。当事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或是抗战老兵,或是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家属,或是事件的旁观者,将一些旧照片、遗物、有关档案资料等等,用语言串连在一起,面对面地向观众诉说历史事件。从当事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有近距离了解历史事件的机会。叙述者的叙述通常较为公正客观,还有助于帮助观众深入了解到一些事件背后的细节问题。

受我国电视行业大环境的影响,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想要有所突破,必须在真实和好看之间寻求平衡点。一味地坚守绝对真实,会使纪录片陷入死板、说教的死胡同。而一味迎合观众,只会使得纪录片摒弃自我,缺乏价值,走向尴尬的境地。一部好的历史文化纪录片,要让观众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且能在观看之后对自身有所助益、对历史有新的认知。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