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谈民族新闻题材的挖掘

作者:梁 晴来源:《视听》日期:2016-08-02人气:802

民族地区享有“新闻宝库”的名号已有些年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间相处融洽,逐渐同化,特别是少数民族间的联系不断增多,打破了“民族新闻”的地域限制,以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新闻逐步变得边缘化,许多报道题材也模式化、程式化,一些记者常常因为找不到可写的民族亮点新闻而烦恼。如何挖掘更多更有价值的民族新闻题材,成为每个民族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自己在民族新闻部门工作的经验和对民族新闻的理解,浅谈如何多渠道发现和挖掘民族新闻题材。

一、当前民族新闻存在的问题

(一)题材的选取面窄

当前新闻媒体对于少数民族的报道,在选题方面,大多偏重于民族风情风俗。新闻报道要注重民族特色是正确的,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民族生活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取之不尽的新闻源泉。但只有这些内容单一的新闻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新闻的选材应该广泛涉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更全面、立体地展示新时期民族地区的风貌。

(二)常规题材缺乏创新

政府相关的会议、重大民族节日、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等,这些重要的民族新闻题材是民族新闻记者的一项常规工作任务。但不少记者缺乏创新思维,只是年复一年、简单重复地采写这些题材,甚至在采写角度上都十分雷同。

(三)题材挖掘的深度不够

当前民族新闻报道偏重于平铺直叙的单纯介绍,较多报道浮在表现节日盛况、歌舞狂欢、庆祝丰收之类的表象,缺乏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的探究。更有一些记者,习惯“拿来主义”,坐在办公室拿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素材修修改改,这样报道更容易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二、如何挖掘民族新闻题材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实际中,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典型特点使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浸泡”在信息的海洋中,新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民族新闻题材到处都有,重要的是要具有敏锐的新闻触角。笔者认为,民族新闻题材的挖掘,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政治素养,培养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性”就是新闻记者“敏锐地捕捉新闻线索和新闻事实,迅速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新闻敏感,来自于记者的工作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记者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邓小平同志认为:“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这一切都为我们当今新闻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名民族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新闻敏感,首先必须提高政治理论修养,认真学习并深入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尤其是针对民族方面的方针政策。一个有着良好政治素养的民族新闻工作者,善于分析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了解当前各民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诉求,从宏观上把握和捕捉有价值的新闻题材,再通过生动具体的题材去反映宏观社会,这样的新闻,从宏观把握微观,再从微观体现宏观,效果自然出彩。

(二)深入民族地区实践,扩宽灵感来源

鲜活生动的新闻素材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新闻记者对事实材料的熟练掌握。民族地区地域广大、民族文化各异,这为民族新闻工作者拓展灵感来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成为民族新闻题材的活水源泉。但是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处边远,自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给新闻记者下乡采访带来诸多困难,因而不少民族村寨和偏僻乡村成为被新闻记者遗忘的角落。

民族新闻题材的挖掘需要民族新闻工作者真正俯下身、沉下心,经常深入到民族地区调查采访,与少数民族群众面对面互动,心贴心交流,在实践土壤中捕捉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发现最突出的典型,这样才能采写出具有浓郁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民族新闻作品。

(三)挖掘题材深度,多向开拓民族新闻富矿

在民族新闻的采访过程中,好题材难遇,好题材挖掘程度浅是对“新闻富矿”的浪费。对好的民族新闻题材,记者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应该进行多向开拓,以常见体裁求角度之新,以角度之新求立意之深,使题材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

一是好的题材可以变换角度来写。新闻事实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现象,民族新闻多来源于民间各民族的生活场景,记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还原和表现民族新闻的丰富,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新闻价值。

二是曾经报道过的民族新闻人物或事件,也是我们的新闻资源。对新闻人物和事件连续报道,拓展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还原新闻事件背后的真实面目,这样的紧追不舍,也能成就“亮点”新闻。

(四)创新思维,多重视角,让“老”题材“推陈出新”

在民族新闻的报道中,一些题材往往长期存在、反复出现或呈周期性的报道,如与民族相关的政府工作、会议报道以及每年都有的“三月三歌节”、民族运动会、民族团结活动月等重大的节日、活动报道。记者在采访这些新闻题材时,往往习惯于报道工作、会议、活动的程序,内容乏味,质量不高,鲜有创新。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记者要创新思维方式,善于运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社会发展对民族地区的影响及变化,才能使所报道的人与事推“陈”出新。

一是要从独特的理性角度,把报道同广大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在空间、时间和心理上尽量地和民族群众接近。比如对于一些经常性的会议报道,记者在注重搜集工作简报的同时,要认真研究,从中发现可以深入采访的线索,再有目的地深入基层采访,捕捉现场感强的报道素材,才能把这类老题材的报道写好、写活。

二是要以小见大。有些宏观性较强的题材,虽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自身可视形象较弱,一般说来,选择题材越“微观”、越具体,就越可能出好新闻。以民族节庆题材为例,每年重大的民族节庆,在报道节庆庆祝活动主会场情况的同时,记者可采访一下民族节庆相关人物,从他们的工作、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或一些小事中,反映新时代民族节庆的文化内涵、对群众的影响等。

三是要着眼全局,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如对政府民族工作的报道,要将民族工作放到整个社会中去“环视”,放眼全局,挖掘政府民族政策推出的原因、历史,政府工作的展望,能给民族群众生活带来哪些重大影响等,纵向横向、向前向后地全方位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才能使报道常报常新。

(五)从多媒体挖掘民族新闻题材

随着科技逐步发达,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成为我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现今与民族相关的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数不胜数,面对各平台每天不断更新的海量信息,有心的记者会留心观察热点新闻和网民的关注等,凭借自身的新闻敏感性,从海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再对其进行深入采访挖掘、补充拓展、梳理加工,通过报道的内容发现新的人物、事物、视点,采写出精彩的民族新闻报道。如“壮族在线”等针对壮族群众的非官方网站,记者可以在该网站的《僚人家园》论坛中真切地了解壮族群众最关注的话题,从中得到大量更贴近民生的新闻线索。

(六)紧扣时代脉搏,挖掘富有时代感的民族新闻

真正有价值的民族新闻题材,既体现党性原则,又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要挖掘这类题材,要求民族新闻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关心社会现实和事实变化,提高认识水平,分析民族地区发展变化和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时不断扩大知识面,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方面的知识,熟悉有关民族地区的情况,培养出较高的新闻敏感性。

一般来说,富有时代特色的“重大”民族题材,主要包括改革、开放方面的有较大影响的民族新闻事实和新鲜观念,还有体现时代精神的一些重大民族事件和重要民族题材。比如对民族人物的报道,如果某个潜在报道对象或群体能够与时代脉搏产生共鸣,那么对其进行深度报道就会物有所值。

三、结语

总的来说,挖掘有价值的民族新闻题材,打造民族新闻精品,需要民族新闻工作者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并能深入基层;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拓展新闻线索的获取途径;更要不断学习,把握时代潮流,把政治高度和民生热度聚合在一起,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才能找准题材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民族新闻报道才能领先一步、棋高一着。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