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文学的真实-文学论文

作者: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文学—徐峰来源:原创日期:2012-04-06人气:1278
文学活动的整个运作流程,并非仅仅是作家的创作即文学作品的生产活动,同时还包含文学作品的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广义上的生产应包括狭义上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与此相适应,广义上的文学生产也应该包括创作、出版、发行和阅读等诸多要素。而且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文学活动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考察文学
活动本质属性之 文学真实性的时候不应该只注视着文学生产这一环节的结果即文学作品,而应该更多地联系着文学活动的其他过程来考虑,尤其是文学接受这一过程。
对一篇具体的文学作品,我们说它真实与否并不是由作家及其作品本身所能评价的。它的真实性的评价权往往掌握在文学接受者一一读者手中。然而作为这一特定的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要对作品做出一定的评价,他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阅读和鉴赏这篇作品。同时由于接受者个人的主观因素,从而使得接收者所做出的结论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文学作品的真实就会因接受者的不同而带上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文学的真实也就成为文学接受者主观的真实。正是因为这种主观的文学的真实使得我们在考察它时必须注重文学接受这一层面。
以赵树理先生的小说为例,我们说赵树理小说如果不能出版发行,没有读者的阅读,那么我们根本无从谈起它的真实性。因为赵树理小说本身并不能对它自身的真实性做出评价。对它做出评价的是我们这些读者即文学接受者,且只有在我们阅读以后才能做出评价。赵树理小说在五六十年代无疑被人们看作是建国初期中国农民生活发展的真实写照,然而,在今天的文学评论界却存在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赵树理作品只是政治宣传品。从而使得它的真实性在人们心目中有所降低。这就是由于接受者的不同引起的文学真实性的不同,也是我们要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探讨文学真实性的根本原因。那么,决定这不同的真实性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文学的真实性是什么呢?我们说:
二、文学的真实是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满足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阐明了,文学的真实是一种主观的真实,对于文学作品真实性的考察以文学接受过程的考察为主。作为一个文学接受者“在阅读之先以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心理图式,就叫阅读经验期待视野”。阅读经验期待视野是每一个文学接受者都具有的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正是由于这种既成心理结构图式的存在,使得我们读者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时而不时地拿出这种心理结构图式与阅读的文学作品本身相对照。在这一比较过程中,如果作品的情节结构与接受者的既成的结构图式相比较吻合,也就是说作品能够满足读者的这种经验期待视野,那么读者就会觉得这是真的;相反,如果比较过程中冲突之处太大,那么,“真实感就会向我们叫着这是不能相信的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衡量一篇文学作品真实性的标准是这篇作品能否满足文学接受者既定的心理结构图式,即这篇作品能否满足读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
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例。这部神话小说多年来,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文明程度不高的旧社会,一直被人们信以为真。追究其原因是因为《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神魔形象满足了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特定的心理需要。在苦难深重的封建社会末期,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封建制度的恶化,使得广大的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处于沉重的压迫和剥削下的劳动人民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在这种特定的心理作用下,他们在接受文学作品之先或之中便会带有一种特定的对封建压迫和剥削进行反抗的心理结构图式。而孙悟空大闹天宫,藐视封建理法;斩妖除魔,维护人间正义,正符合了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这种特定的心理需要,因而人们宁可信其有,以在精神上留下一线希望。这便使得这部小说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接受者来说具有极强的真实感。
至此,我们可以解决前文提出的关于赵树理小说的评价前后差异问题了。五六十年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由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因素,人们热爱新生活,向往社会主义变革带来的种种喜悦的生活场景。因而赵树理反映农村变革和人们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欢欣鼓舞之情的小说符合劳动群众的心理需要,因而被普遍认为是真实的。然而到了八九十年代,由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人民需要重新审视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给予其准确的评价。人们心理需要的是客观的重审。所以,赵树理带有政策宣传性的作品如《登记》就不能符合新时期文学接受者的经验期待视野。
由对赵树理小说真实性的分析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具有不确定性,它是随着文学接受者的改变而改变的。不同的文学接受者对同一篇文学作品真实性的感悟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文学接受者特定的社会存在方式的不同,即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阶级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读者所处的特定的时代和地点。
从社会地位和阶级立场上来看,处于封建统治高层的帝王将相,同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对待同一篇文学作品的态度是不同的,他们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也是不同的,因而产生的真实感也就理所当然地呈现出众多不同之处。如在对待上官仪的骈体诗文上面,唐太宗李世民是极尽褒扬之能事。这是因为这种歌功诵德的骈体诗文符合了李世民的心理结构图式,满足了他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但是,这些作品却无法引起下层劳动者心理共鸣,他们期待的是反映其生产劳动和困苦生活的民间歌谣。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南北朝乐府民歌,在他们认为是最真实的。这就是因为社会地位、阶级立场的不同从而引起不同的期待视野所导致的对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感受的不同。
从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来看,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读者在阅读同一篇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也是不同的。一个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共产主义战士与一个封建的巫婆神汉在阅读同一篇文学作品时所获得的真实感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如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一位无神论者在阅读时,在心目中的唯物主义的观念会在不断地告诉他:这是假的,而巫婆神汉则是膜顶的崇拜。这也是因为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得他们的阅读同一篇作品时对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不同,从而在阅读同一篇作品时对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满足程度的不同。
再从时代、地点的转移方面来看,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的人是随着时间地点的延伸而不断地变化发展的,同时他的经验期待视野也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同一篇文学作品在不同时的不同地点,对读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满足程度也是不同的,因而给读者的真实感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少年时代阅读一些童话寓言时,我们曾坚定地相信这是真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接触面的增广,我们已不再满足于童话寓言中那些美丽的英雄梦,因而在阅读时已不再有从前的那种幼稚的真实感了。
正是由于文学接受者个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不同,文学的真实因此具有不确定性,它是因人、因时、因地的转移而改变的。然而衡量文学真实的标准即文学作品能否满足读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是不变的。如果一篇作品满足了文学接受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那么它就是真实的;如果一篇作品不能满足文学接受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那么它就是不真实的。因此,所谓的文学的真实就是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满足。
文学的真实即艺术的真实。对于艺术的真实,童庆炳先生是这样下的定义:“艺术的真实是这样一种真实:它以主观感知与诗意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和感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真实有主观性的感知和营构假定性情境,那么,产生这种主观性感知和假定性情境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童先生说是表现一种感悟与认识。事实上,这种感悟和认识对文学接受者即读者来说就是对文学接受者经验期待视野的满足。因此,从侧面看童先生的艺术的真实,我们也可以感到,艺术的真实即文学的真实就是在假定情景中对读者经验期待视野的满足。
至此,我们已经说明了什么叫做文学的真实,以及文学真实的标准和影响它的一些基本特性。那么这种文学的真实有是怎样来满足读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呢?这就决定了我们还有必要讨论一下阅读经验期待视野满足的方法。
三、经验期待视野满足的两种方法
作为文学真实判断依据的经验时期视野的满足表现为两种方式即:情理之中和意料之外。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所谓的情理之中。情理之中就是一部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的发展等等与读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完全一致。也就是一般文论作品中提出的“顺向相应”。这具体表现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当一个人物一出现,就可以通过这个人物的形象的描绘来猜测出这个人物的角色性格,在具体事件中的行动以及他的发展趋势;当一个故事刚刚开头,便可以预见它的发展过程以及最后结果。
比如我们在读小说《春蚕》的时候,如果我们先了解了小说的创作背景等,那么我们在阅读过程当中就会自然而然地预见到小说中春蚕一定能够丰收,而且蚕茧的价格定会暴下跌。随着阅读过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预见得到了证实,我们的经验期待视野得到了满足,我们就会相信这是真的。然而。在这种阅读过程当中,由于作品所提供的想象空间没有超出读者对作品的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因而这些作品往往会显得平庸乏力。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虽然会得到一种先见之明的满足感,阅读过程也相当轻松,但会因为经验期待的充分满足而感到索然无味。
然而,文学的生命是经久不衰的。这是因为他还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意料之外。所谓意料之外也就是说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意境指向等高于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因而呈现出不一致的现象。即一般的文论著作中所说的经验遇挫。具体表现在作品的阅读中就是人物出场后,读者按已有的心理结构图式来确定这个人物的行为举止,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但随着阅读过程的进一步深化,故事本身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行动以及故事结局却超出了读者所作的预见,脱离了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如在阅读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的时候,几乎没有读者能够预料到飞贼冉阿让会成为消除人民的失业和苦难,兴办了众多慈善机构,并且政绩卓著,深受人民爱戴的市长。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一贯与冉阿让相对峙的统治阶级的爪牙的警探沙威会在冉阿让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良心发现,放了冉阿让而后投河自杀。这种意料之外打破了读者对文学作品所作的特定的心理结构图式,使得作品大大地出乎意料,它在低层次上是没有满足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却满足了文学接受者的突破自身经验的局限,拓宽知识面的心理需要,是一种对经验期待视野自身发展的满足。
当然,这种意料之外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有时候,文学作品本身完全走出读者的经验视野,使得读者无法进入作品,从而也使得作品给读者一种不真实之感。
事实上,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所感到的文学的真实即经验期待视野的满足往往不是单一的情理之中或意料之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在阅读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时候,一方面,由于作品的情节结构等满足了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读者会时而不时地体会到顺向相应的轻松,另一方面,由于意料之外的出现,使得读者进入一个超越自己经验期待视野的新奇的艺术空间,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读者既会有因旧有经验重温而快适,又会因为经验期待视野的补充而欣慰。所以说,文学的真实这种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满足,不仅仅在于经验期待视野的完全重合,还在于满足对经验期待视野本身丰富发展的需要。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