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人性与神性的斗争与纠缠——论霍桑对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

作者:洛阳理工学院—李晓梅来源:原创日期:2012-06-10人气:2852

Abstract: Nathaniel Hawthorn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merican authors in the Romantic period i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his works he often uses an abundance of images and symbols to reveal the inner world of his characters. His works usually center on the revela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nfluence generated from inner conflict on human beings, especially the impacts of religion and morals on human psychology. His works embody his paradoxical attitude towards Puritan which produced great influence on him.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thesis is to analysize Hawthorne’s paradoxical attitude towards Puritan in his two celebrated short novels Young Goodman Brown and The Minister’s Black Veil.

Key Words: Puritan, original sin , humanity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中作品丰富,多以丰富的象征及寓意而著称。在其作品中,霍桑十分注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善于描写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内心冲突对人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宗教、道德对人心理上的冲击,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其内心根深蒂固的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本文即试图从《年轻的小伙子布朗》和《牧师的黑面纱》这两篇霍桑的著名短篇小说来分析作者的矛盾态度。

原罪和救赎是清教中最重要的两个理念。按照《圣经》的记载,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受到撒旦的引诱偷吃了禁果,即智慧之果,而被逐出伊甸园。作为亚当与夏娃后代的所有人类从一出生就背上了祖先所犯下的罪,即称为原罪。清教徒们认为要获得上帝的救赎,就必须经过一个痛苦的内省的过程来认识到自身的罪恶以及微不足道。因此,原罪及救赎思想成为对早期美国人影响深远的因素,进而也对早期的美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在美国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家纳撒尼尔·霍桑。

霍桑的作品大都反映了清教徒的生活与心态,最重要的就是清教徒身上存在的人的欲望与清教教规的约束与压制之间的矛盾冲突,即人性与神性之间的斗争与纠缠。霍桑之所以把写作的重点放在这个方面,主要是由于他对清教的态度十分矛盾。一方面,他赞赏清教徒艰苦朴素,严格自律的生活作风;另一方面,他又对清教排斥感情,扼杀人的正常需求的僵硬作法提出质疑。

在《年轻的小伙子布朗》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布朗一开始就要和新婚娇妻分离去森林赴约,尽管妻子菲丝苦苦阻拦,但他还是执意踏上旅程,并声称这次旅程是他所必须完成的。然而当夜幕降临,布朗却发现在森林中恶魔的聚会里,参加者中有许多都是他平时敬重、爱慕的人。当他要和一名少女一起接受魔鬼的坚信礼时却惊愕地发现这名少女竟是自己一直以来认作是纯洁无瑕的天使一般的妻子菲丝。之后,布朗清醒过来,回到村子,但从此以后他对村中所有人都持着怀疑回避的态度,认定他们都是表面上温良谦恭但内心却充满不可告人的罪恶的伪君子。甚至对自己的妻子,布朗也始终心怀质疑和猜忌。最终,他在与世隔绝的忧郁情绪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布朗乍一看是个彻底的受害者,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该作品,不难发现布朗的身份一直在发生着质的改变,而作者对他的态度也是随着他身份的变化而变化的。如下面的图表所示:

 

       

布朗        

菲丝                  

村庄中    

受引诱者          

挽留者\潜在拯救者               

森林中   

挽留者\动摇者     

“受引诱”者\试探者              

(重返)村庄中

弃信者\背叛者             

牺牲者\被背叛者                 

 

上面的图表标明了这次神秘的旅程对布朗心灵的影响。在他出发前,他的妻子菲丝(Faith)——他的信仰(faith)的化身——千方百计地挽留他,但布朗由于连自己也道不清的神秘原因执意奔赴森林去赴约。在文学作品中,森林的固有寓意之一就是邪恶,而布朗被森林中的约会紧紧牵引恰恰象征着他的心中潜藏着不为人知、甚至也不为己知的欲望。当布朗发现聚会中有许多自己敬重的人时,他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存在着天堂。可以看出此时的布朗已经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而当他举手向着天空祈祷时恰巧乌云飘过,掩盖了星辰。这里作者巧妙地暗示指引布朗的信仰已经被他的动摇遮蔽,他的祈祷必定是徒劳的。当布朗发现要和自己一起接受魔鬼坚信礼的人是菲丝时,他发出了痛苦而绝望的叫喊。布朗坚信菲丝(信仰)是引领自己进入天堂的指引者,如果菲丝也成为魔鬼的同伴,那么他得到救赎的希望也将化为泡影。因此布朗发出绝望的呼声:“我的菲丝完了![[1]]“在人世间没有善,而罪恶只不过是一个空名而已;来吧,魔鬼,这世界是属于你的。”[[2]] 此时,布朗的身份与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他由以前的受引诱者变为阻止菲丝走向魔鬼的挽留者,而菲丝也由原先的挽留者变为“受引诱”者。与此同时,菲丝充当了检验布朗对信仰的忠实程度的“试探者”的角色。《圣经·新约·雅各书》第一章中谈到信心、考验和试探时这样说道“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3]]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布朗的森林之旅实际上是一场内心的欲望之旅,同时也是一场检验他的信仰坚定程度的旅途。《圣经》同时指出:“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4]]根据布朗的反应,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上帝以及信仰的信心是十分脆弱的,神的约束力没能阻止他参加与魔鬼的约会,也没能帮助他顺利通过上帝的考验,重树对信仰的信心。而布朗的结局验证了《圣经》的训诫:“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5]]从深层上讲,布朗实际上彻底否定了自己的菲丝(信仰),是他首先受到诱惑离开菲丝(信仰),最后又将菲丝(信仰)抛弃,因而菲丝(信仰)最终成为了布朗不坚定的立场的牺牲品,成为被布朗背叛的人。

经过这次旅程,布朗由一个天真单纯、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事事猜忌的心态阴暗的人。实质上,布朗是将自己潜意识中对自身所带的欲望的厌恶投射到了他人的身上,使他人成为了自己的“替罪羊”。荣格提出人们经常把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但却丝毫不能意识到整个悲剧是由他引发并使之持续向前发展。当然,这些行为不是他有意做出的,因为在意识层面,他还沉浸在对毫无信仰的越来越堕落的世界的哀泣与诅咒之中[6]。布朗坚信自己是一个纯洁坚贞的清教徒,所以他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即作为人类,自己的心底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欲望,更难以去直视这些欲望。因而,当他发现自己潜意识里那不可忽略的人的本性违背了他意识层面上严苛的清教教规时,要求实现自我欲望的本我同约束控制本我的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就爆发了,并且这个冲突是如此激烈以至于他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来使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自我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因而他在心理上陷入矛盾、焦虑和混乱。由此,人的欲望和神的约束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布朗的身上留下了难解的困扰和迷惘:不愿承认人性中潜藏的欲望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它们并受到诱惑与牵引;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神的救赎却又对对神的信仰产生怀疑和动摇。正是这种矛盾心理与难以理清的纠缠使得布朗的一生都处于无尽的痛苦之中。

在人性与神性的斗争中布朗由于立场不坚定而陷入终生痛苦,那么霍桑的另一部小说《牧师的黑面纱》中的主人公胡珀牧师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关于这部作品,长久以来人们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黑面纱的象征意义上。黑面纱的含义固然丰富,但在这里本文要论证的重点却是在于一块普通的黑面纱为何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巨大的影响以及黑面纱从哪些方面反映了人性与神性之间的斗争与纠缠。

胡珀牧师在教民的心中一向是温和有礼、亲切近人的好牧师,可是,一天当他一佩戴着黑面纱出现在教民面前便立马震惊了所有人,一位老妇人说道:“仅仅是隐藏了脸,他就把自己变成了个可怕的人”[7] ,格雷先生甚至还惊呼道:“我们的牧师疯了!”[8]。胡珀牧师始终佩戴着黑面纱不肯以面目示人,且又不说出黑面纱的含义,而又坚称实际上人人都有一块黑面纱,例如,当牧师的未婚妻要求他摘下黑面纱时,他回答道:“我若是因悲伤遮住面孔,自有足够的理由。我若是因不可告人的罪过遮住它,那么哪个凡夫俗子不可以这样做呢?” [9] 这些行为使教民们的心中渐渐产生了种种臆测及恐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始终没有指明黑面纱到底象征着什么,而这正是作者匠心巧妙之处,人们的所有恐慌正是由黑面纱的含义不明引起的。在基督教里,牧师就是上帝的化身或是使者,胡珀牧师坚持不肯说明黑面纱的含义而引起众人的畏惧恰恰说明了人们对全知全能的上帝的敬畏。牧师的黑面纱将原来隐藏在人们潜意识里的对自身罪恶和欲望的意识挖掘了出来。然而,作为上帝与凡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媒介的牧师却并未对此进行有效的疏导、教育和化解,反而对此闭口不提,造成了人们的焦虑心理。按照清教的“拣选论”,“所有人在本质上都是罪人,应受神的惩罚,但上帝却以他的慈悲赋予了一些人(被拣选者)以永生,经由‘预定论许给一些人生活的希望,而判给另一些人永恒的死亡’。”[10] 因此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进入天堂,上帝只会挑选一小部分人,赐予他们得到救赎的机会,其余大部分人注定要沦落入地狱。然而到底有谁能得到这个机会没有人知道,只有上帝说了算。胡珀牧师对所有人都闭口不提黑面纱的真正含义,不以面目示人的态度所引起的恐慌恰恰暗示着“拣选论”对人所造成的巨大压力:没有人知道牧师——上帝的化身/使者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人能进入牧师的世界,这就意味着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拥有进入天堂的机会,每个人都活在担心得不到救赎的忧虑之中。

黑面纱使牧师失去了挚爱的未婚妻和全部人的爱戴与尊敬,甚至连他本人也对黑面纱充满了厌恶与无奈之情。他曾向未婚妻坦承:“你不明白独自一人呆在这黑面纱后面,我是多么的孤独,多么的恐惧。不要将我留在这永久的凄惨晦暗之中!” [11]  作者在文中还描写道:“事实上,众所周知他(牧师)自己对这块面纱的憎恶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从不愿从镜子前经过,或是弯腰在静止的喷水池中喝水”。[12] 随着故事的发展,牧师的黑面纱渐渐成为僵化周围环境的物品,只要牧师在场,任何世俗的欢乐都立刻消失殆尽,每个人都惶恐不安,而作者也评论说:“这块黑纱横在他与世人之间整整一生,隔绝了愉悦的人情、女人的爱恋,将他禁锢在最可悲的囹圄之中,这就是他自己的心灵。”[13] 到了最后,胡珀牧师变成了一个怪物,而他也在临终的时刻对所有人发出了严厉无情的嘲弄与讥讽。众所周知,清教主义者注重理性,排斥感情,推崇理智,禁绝欲望,但到后来发展到极端,完全禁锢了人性,灭绝了人情。而小说中的胡珀牧师就是严苛的清教教规的化身,他压抑着所有人,使每个人都生活在担心被惩罚的恐惧之中,这是一种无情的精神折磨,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内心可能潜藏着的罪与欲而苦恼不已,所有人都被胡珀牧师推入了人性中不可避免的欲望和过失与神的约束,即清教教规的冲突之中,连牧师本人也未能幸免。他过分执着于“人性本恶”“人人生而有罪”的思想,为了得到救赎而终生佩戴黑面纱来忏悔、赎罪,对自身的灵魂不断进行拷问。然而这种过分活跃的自我反省却时常压抑着他,使他失去了尘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而这种自我反省正是严厉的教规所造就的超我对本我的超强控制和压抑,即神性对人性的控制和压抑。最终,这种过度压抑使牧师成为了一个怪物,在孤独和阴郁中度过一生,成为人性与神性的交战中又一个牺牲品。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面对着同样的困境:理智和本能同时将他们往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拉扯。一直为清教徒所推崇的理智正是神/教规对人的约束力,而本能即为与生俱来的人性,于是,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人性与神性的矛盾冲突中,并且都成为了这场交战的牺牲品。由此,作者霍桑对于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也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一方面,他深受清教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性本恶”“人人生而有罪”;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清教教规过于严格苛刻,缺乏人道主义精神,违背了基督教以爱为宗旨的原则,扼杀了人性。因此,可以说霍桑—这位数个世纪前的作家,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宗教问题,他对清教的矛盾态度正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探索,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幸福的关怀。尽管他的观点或许并不能完全帮助人类走出心灵的困惑,但至少在当前越来越注重物质的社会里,作者以人性为出发点的人道主义精神能够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与启示。

 

 



[1] 李晓梅(1983—),女,河南洛阳,硕士,主修英语语言文学。



[1][2]陈冠商. 霍桑短篇小说集[M].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3][4][5]圣经[Z]. 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6年8月.

[6]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7][8][9][11][12][13]纳撒尼尔·霍桑. 牧师的黑面纱[DB/DL]. http://www.cnread.net/cnreadl/index.htm.

[10]迈克尔·马莱特. 加尔文[M]. 林学仪.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1月.

 

 

 

 

 

 

 

 

 

 

 

 

 

 

 

  

人性与神性的斗争与纠缠

—论霍桑对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

 

  (李晓梅[1],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 洛阳,471000 )

 

摘要:作为深受清教思想影响的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及寓意,着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内心冲突对人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宗教、道德对人心理上的冲击。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其内心根深蒂固的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本文即试图从《年轻的小伙子布朗》和《牧师的黑面纱》这两篇著名短篇小说来分析霍桑的矛盾态度。

关键字:清教  原罪  人性

 

The Entanglement and Conflict between Divinity and Humanity

(LI Xiao-Mei,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Nathaniel Hawthorn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merican authors in the Romantic period i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his works he often uses an abundance of images and symbols to reveal the inner world of his characters. His works usually center on the revela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nfluence generated from inner conflict on human beings, especially the impacts of religion and morals on human psychology. His works embody his paradoxical attitude towards Puritan which produced great influence on him.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thesis is to analysize Hawthorne’s paradoxical attitude towards Puritan in his two celebrated short novels Young Goodman Brown and The Minister’s Black Veil.

Key Words: Puritan, original sin , humanity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中作品丰富,多以丰富的象征及寓意而著称。在其作品中,霍桑十分注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善于描写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内心冲突对人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宗教、道德对人心理上的冲击,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其内心根深蒂固的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本文即试图从《年轻的小伙子布朗》和《牧师的黑面纱》这两篇霍桑的著名短篇小说来分析作者的矛盾态度。

原罪和救赎是清教中最重要的两个理念。按照《圣经》的记载,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受到撒旦的引诱偷吃了禁果,即智慧之果,而被逐出伊甸园。作为亚当与夏娃后代的所有人类从一出生就背上了祖先所犯下的罪,即称为原罪。清教徒们认为要获得上帝的救赎,就必须经过一个痛苦的内省的过程来认识到自身的罪恶以及微不足道。因此,原罪及救赎思想成为对早期美国人影响深远的因素,进而也对早期的美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在美国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家纳撒尼尔·霍桑。

霍桑的作品大都反映了清教徒的生活与心态,最重要的就是清教徒身上存在的人的欲望与清教教规的约束与压制之间的矛盾冲突,即人性与神性之间的斗争与纠缠。霍桑之所以把写作的重点放在这个方面,主要是由于他对清教的态度十分矛盾。一方面,他赞赏清教徒艰苦朴素,严格自律的生活作风;另一方面,他又对清教排斥感情,扼杀人的正常需求的僵硬作法提出质疑。

在《年轻的小伙子布朗》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布朗一开始就要和新婚娇妻分离去森林赴约,尽管妻子菲丝苦苦阻拦,但他还是执意踏上旅程,并声称这次旅程是他所必须完成的。然而当夜幕降临,布朗却发现在森林中恶魔的聚会里,参加者中有许多都是他平时敬重、爱慕的人。当他要和一名少女一起接受魔鬼的坚信礼时却惊愕地发现这名少女竟是自己一直以来认作是纯洁无瑕的天使一般的妻子菲丝。之后,布朗清醒过来,回到村子,但从此以后他对村中所有人都持着怀疑回避的态度,认定他们都是表面上温良谦恭但内心却充满不可告人的罪恶的伪君子。甚至对自己的妻子,布朗也始终心怀质疑和猜忌。最终,他在与世隔绝的忧郁情绪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布朗乍一看是个彻底的受害者,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该作品,不难发现布朗的身份一直在发生着质的改变,而作者对他的态度也是随着他身份的变化而变化的。如下面的图表所示:

       

布朗        

菲丝                  

村庄中    

受引诱者          

挽留者\潜在拯救者               

森林中   

挽留者\动摇者     

“受引诱”者\试探者              

(重返)村庄中

弃信者\背叛者             

牺牲者\被背叛者                 

上面的图表标明了这次神秘的旅程对布朗心灵的影响。在他出发前,他的妻子菲丝(Faith)——他的信仰(faith)的化身——千方百计地挽留他,但布朗由于连自己也道不清的神秘原因执意奔赴森林去赴约。在文学作品中,森林的固有寓意之一就是邪恶,而布朗被森林中的约会紧紧牵引恰恰象征着他的心中潜藏着不为人知、甚至也不为己知的欲望。当布朗发现聚会中有许多自己敬重的人时,他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存在着天堂。可以看出此时的布朗已经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而当他举手向着天空祈祷时恰巧乌云飘过,掩盖了星辰。这里作者巧妙地暗示指引布朗的信仰已经被他的动摇遮蔽,他的祈祷必定是徒劳的。当布朗发现要和自己一起接受魔鬼坚信礼的人是菲丝时,他发出了痛苦而绝望的叫喊。布朗坚信菲丝(信仰)是引领自己进入天堂的指引者,如果菲丝也成为魔鬼的同伴,那么他得到救赎的希望也将化为泡影。因此布朗发出绝望的呼声:“我的菲丝完了![[1]]“在人世间没有善,而罪恶只不过是一个空名而已;来吧,魔鬼,这世界是属于你的。”[[2]] 此时,布朗的身份与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他由以前的受引诱者变为阻止菲丝走向魔鬼的挽留者,而菲丝也由原先的挽留者变为“受引诱”者。与此同时,菲丝充当了检验布朗对信仰的忠实程度的“试探者”的角色。《圣经·新约·雅各书》第一章中谈到信心、考验和试探时这样说道“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3]]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布朗的森林之旅实际上是一场内心的欲望之旅,同时也是一场检验他的信仰坚定程度的旅途。《圣经》同时指出:“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4]]根据布朗的反应,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上帝以及信仰的信心是十分脆弱的,神的约束力没能阻止他参加与魔鬼的约会,也没能帮助他顺利通过上帝的考验,重树对信仰的信心。而布朗的结局验证了《圣经》的训诫:“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5]]从深层上讲,布朗实际上彻底否定了自己的菲丝(信仰),是他首先受到诱惑离开菲丝(信仰),最后又将菲丝(信仰)抛弃,因而菲丝(信仰)最终成为了布朗不坚定的立场的牺牲品,成为被布朗背叛的人。

经过这次旅程,布朗由一个天真单纯、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事事猜忌的心态阴暗的人。实质上,布朗是将自己潜意识中对自身所带的欲望的厌恶投射到了他人的身上,使他人成为了自己的“替罪羊”。荣格提出人们经常把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但却丝毫不能意识到整个悲剧是由他引发并使之持续向前发展。当然,这些行为不是他有意做出的,因为在意识层面,他还沉浸在对毫无信仰的越来越堕落的世界的哀泣与诅咒之中[6]。布朗坚信自己是一个纯洁坚贞的清教徒,所以他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即作为人类,自己的心底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欲望,更难以去直视这些欲望。因而,当他发现自己潜意识里那不可忽略的人的本性违背了他意识层面上严苛的清教教规时,要求实现自我欲望的本我同约束控制本我的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就爆发了,并且这个冲突是如此激烈以至于他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来使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自我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因而他在心理上陷入矛盾、焦虑和混乱。由此,人的欲望和神的约束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布朗的身上留下了难解的困扰和迷惘:不愿承认人性中潜藏的欲望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它们并受到诱惑与牵引;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神的救赎却又对对神的信仰产生怀疑和动摇。正是这种矛盾心理与难以理清的纠缠使得布朗的一生都处于无尽的痛苦之中。

在人性与神性的斗争中布朗由于立场不坚定而陷入终生痛苦,那么霍桑的另一部小说《牧师的黑面纱》中的主人公胡珀牧师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关于这部作品,长久以来人们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黑面纱的象征意义上。黑面纱的含义固然丰富,但在这里本文要论证的重点却是在于一块普通的黑面纱为何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巨大的影响以及黑面纱从哪些方面反映了人性与神性之间的斗争与纠缠。

胡珀牧师在教民的心中一向是温和有礼、亲切近人的好牧师,可是,一天当他一佩戴着黑面纱出现在教民面前便立马震惊了所有人,一位老妇人说道:“仅仅是隐藏了脸,他就把自己变成了个可怕的人”[7] ,格雷先生甚至还惊呼道:“我们的牧师疯了!”[8]。胡珀牧师始终佩戴着黑面纱不肯以面目示人,且又不说出黑面纱的含义,而又坚称实际上人人都有一块黑面纱,例如,当牧师的未婚妻要求他摘下黑面纱时,他回答道:“我若是因悲伤遮住面孔,自有足够的理由。我若是因不可告人的罪过遮住它,那么哪个凡夫俗子不可以这样做呢?” [9] 这些行为使教民们的心中渐渐产生了种种臆测及恐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始终没有指明黑面纱到底象征着什么,而这正是作者匠心巧妙之处,人们的所有恐慌正是由黑面纱的含义不明引起的。在基督教里,牧师就是上帝的化身或是使者,胡珀牧师坚持不肯说明黑面纱的含义而引起众人的畏惧恰恰说明了人们对全知全能的上帝的敬畏。牧师的黑面纱将原来隐藏在人们潜意识里的对自身罪恶和欲望的意识挖掘了出来。然而,作为上帝与凡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媒介的牧师却并未对此进行有效的疏导、教育和化解,反而对此闭口不提,造成了人们的焦虑心理。按照清教的“拣选论”,“所有人在本质上都是罪人,应受神的惩罚,但上帝却以他的慈悲赋予了一些人(被拣选者)以永生,经由‘预定论许给一些人生活的希望,而判给另一些人永恒的死亡’。”[10] 因此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进入天堂,上帝只会挑选一小部分人,赐予他们得到救赎的机会,其余大部分人注定要沦落入地狱。然而到底有谁能得到这个机会没有人知道,只有上帝说了算。胡珀牧师对所有人都闭口不提黑面纱的真正含义,不以面目示人的态度所引起的恐慌恰恰暗示着“拣选论”对人所造成的巨大压力:没有人知道牧师——上帝的化身/使者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人能进入牧师的世界,这就意味着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拥有进入天堂的机会,每个人都活在担心得不到救赎的忧虑之中。

黑面纱使牧师失去了挚爱的未婚妻和全部人的爱戴与尊敬,甚至连他本人也对黑面纱充满了厌恶与无奈之情。他曾向未婚妻坦承:“你不明白独自一人呆在这黑面纱后面,我是多么的孤独,多么的恐惧。不要将我留在这永久的凄惨晦暗之中!” [11]  作者在文中还描写道:“事实上,众所周知他(牧师)自己对这块面纱的憎恶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从不愿从镜子前经过,或是弯腰在静止的喷水池中喝水”。[12] 随着故事的发展,牧师的黑面纱渐渐成为僵化周围环境的物品,只要牧师在场,任何世俗的欢乐都立刻消失殆尽,每个人都惶恐不安,而作者也评论说:“这块黑纱横在他与世人之间整整一生,隔绝了愉悦的人情、女人的爱恋,将他禁锢在最可悲的囹圄之中,这就是他自己的心灵。”[13] 到了最后,胡珀牧师变成了一个怪物,而他也在临终的时刻对所有人发出了严厉无情的嘲弄与讥讽。众所周知,清教主义者注重理性,排斥感情,推崇理智,禁绝欲望,但到后来发展到极端,完全禁锢了人性,灭绝了人情。而小说中的胡珀牧师就是严苛的清教教规的化身,他压抑着所有人,使每个人都生活在担心被惩罚的恐惧之中,这是一种无情的精神折磨,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内心可能潜藏着的罪与欲而苦恼不已,所有人都被胡珀牧师推入了人性中不可避免的欲望和过失与神的约束,即清教教规的冲突之中,连牧师本人也未能幸免。他过分执着于“人性本恶”“人人生而有罪”的思想,为了得到救赎而终生佩戴黑面纱来忏悔、赎罪,对自身的灵魂不断进行拷问。然而这种过分活跃的自我反省却时常压抑着他,使他失去了尘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而这种自我反省正是严厉的教规所造就的超我对本我的超强控制和压抑,即神性对人性的控制和压抑。最终,这种过度压抑使牧师成为了一个怪物,在孤独和阴郁中度过一生,成为人性与神性的交战中又一个牺牲品。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面对着同样的困境:理智和本能同时将他们往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拉扯。一直为清教徒所推崇的理智正是神/教规对人的约束力,而本能即为与生俱来的人性,于是,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人性与神性的矛盾冲突中,并且都成为了这场交战的牺牲品。由此,作者霍桑对于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也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一方面,他深受清教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性本恶”“人人生而有罪”;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清教教规过于严格苛刻,缺乏人道主义精神,违背了基督教以爱为宗旨的原则,扼杀了人性。因此,可以说霍桑—这位数个世纪前的作家,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宗教问题,他对清教的矛盾态度正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探索,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幸福的关怀。尽管他的观点或许并不能完全帮助人类走出心灵的困惑,但至少在当前越来越注重物质的社会里,作者以人性为出发点的人道主义精神能够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与启示。


[1] 李晓梅(1983—),女,河南洛阳,硕士,主修英语语言文学。


[1][2]陈冠商. 霍桑短篇小说集[M].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3][4][5]圣经[Z]. 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6年8月.

[6]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7][8][9][11][12][13]纳撒尼尔·霍桑. 牧师的黑面纱[DB/DL]. http://www.cnread.net/cnreadl/index.htm.

[10]迈克尔·马莱特. 加尔文[M]. 林学仪.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1月.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