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面花”到“面人”——论我国民间面塑艺术从乡村到城市的传承演变

作者:山东科技大学—南长全来源:《美与时代》日期:2012-07-01人气:3132

摘要:面塑是发源于我国黄河流域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从农耕社会乡土气息浓郁、同时蕴含众多文化内涵的节庆“面花”食品或祭祀供品,演化出近代市井街头的玩具“面人儿”再到成为今天观赏收藏的“面人”艺术品,历经千百年历史沧桑,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梳理面塑艺术传承演变历史源流的同时,保护和传承也更将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面塑; 民间艺术;传承;演变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面羊”、“面老虎”、“面人”等,作为中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其确切的起源时间已无可考证。但从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人俑来推断,面塑艺术在中国大地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面塑艺术从以面食为主的北方黄河流域发源,薪火相传沿袭至今发展到遍布中国,已深深扎根在老百姓的民俗生活中,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民间艺术。

今天的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面塑食品、供品,另一类是专用于玩赏收藏的面塑工艺品。但这两类面塑并非同时出现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是在千百年的社会流转发展中逐渐传承演变形成的。

一、 中国面塑艺术的起源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农耕社会最为朴素的生存观,对我们祖先民众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面食文化做为我国黄河流域小麦产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源远流长,我们今天的面塑艺术正是由北中国悠久的面食文化衍生、发展而来的。

从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种植小麦并用磨盘和磨棒等工具对其进行简单加工开始,华夏先民进入了从“粒食”到“粉食”的面食加工时期。而河南洛阳出土的战国石磨、河南信阳、湖北随县等出土的商周时期的可用来烤烙、煎制面点食品铜饼铛之类的青铜炊具,也进一步证明早在春秋战国之前,面食已经成为古代民众饮食生活中的重要来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面粉发酵技术的广泛传播和应用,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在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仅面饼的制作方法就有十余种。虽然这时的面食仍以食用为主,但制作技术已相当精巧,晋代何曾:“饼不诉作十字不食”,这种“诉作十字”的蒸饼,即类似于后来的“花馍”,“不诉作十字不食”的描述,也说明这些面食在当时已不仅仅限于食用,人们出于本能对美的追求,对其造型、色泽等视觉审美因素的要求也更加强烈,这使得日常面食向面塑艺术发展成为可能。这一时期的面食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满足多样化味觉食用需求的同时,功能也逐步扩张到其他领域,面食的种类、式样都向装饰化、艺术化发展。随着饮食文化进一步融入民众生活,各类民俗与面食的关系更加密切,风俗面塑食品开始出现并流行:《荆楚岁时记》曾记载有元食节食元宵、寒食节食冷食、夏至食冷面等饮食习俗,这些饮食习俗使得特定的面食品种具有了很强的民俗功能,包涵了很多的文化内涵,各类面食风俗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进而为真正意义上的面塑产生打下了基础。 

二、 长期繁荣于乡村民俗的“面花”食、供品

唐宋以来,兼有食用性和观赏性的面食开始广泛应用于祭祀、庆贺、馈赠等民俗活动中,岁时节令的饮食习俗趋于定型,如:正月初七食煎饼“熏天”;立春当天以果蔬、饼饵等装点的精美“春盘”馈赠亲友;二月二春龙节食果子“迎贵”;寒食节吃枣糕、馓子、乳饼等“炊熟”、冬至吃馄饨饺子防冻等饮食风俗进一步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在民间祭祀活动中,也出现了以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真牛、真羊等动物的习俗。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六》载:“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当街设祭,张施帷帐,有假花、假果、粉人等面塑之属”即描述了专为祭祀活动制作的面塑制品。据宋代《梦梁录》中记载,面塑已广泛用于春节、中秋、端午及结婚、祝寿等喜庆日子里。“面花”、“礼馍”、“花糕”、“花供”、“面老虎”、“大月饼”、“面人”等称谓相继出现在不同地区的强调装饰、美化的面食种类中。到了明清时候,现时流行的各种用于祭祀、庆贺、馈赠面塑种类形式大都已出现。清代关于民间面塑有了更多的记载,相关的民俗活动激活并引导了面塑艺术的发展,专门制作供奉礼节用的面塑商家也应时出现,面塑艺术更加精致复杂,表现出较强的审美性以及文化的内涵。据记载当时有一种过年供奉的面塑,用面塑成一条龙的造型,龙身上加上寓意“注定平安吉样”的“明珠、宝锭、瓶胜、方戟”;还有诸如狮虎、龙凤、花卉等众多面塑的造型,都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气息。另外,印花模具制作面塑的方法在明清时期也开始广泛流行,模具的使用为面塑艺术的进一步传播扩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人们用米面揉搓成面团,再用形状不同的模具扣制成过年的“如意年糕”、“天官赐福”,婚礼的“龙凤喜饼”、“鸳鸯饼”等等各式花样的面塑,应用于不同的风俗场合,这类面塑方法到今天很多农村地区仍在使用。

民间面塑是亿万民众寄托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很好地将群体性和民俗性溶为一体,用来表达广大民众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吉祥如意、富贵长寿、五谷丰登、幸福美满是其象征含义的主题内容。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面塑随着传统的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生产生活等民俗一步步走来,从黄河流域扩展到全国各地,深入了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经久不衰,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民间艺术的产生是广大民众一种“自发”的在精神上的娱乐行为,面塑艺术也一样,这些大都出自民间乡野村妇之手的艺术作品,虽然涉及千家万户,深入百姓生活,但不仅腐儒们看不起它,甚至连它的创造者自己也不当回事,一直以来被视为是来自社会底层下里巴人雕虫小技的“玩意”,很难进入主流艺术的大雅之堂,只是在广泛的乡土民俗中生生不息地繁荣着。

三、 近代流传于市井街头的 “面人儿”玩具工艺品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大融合,民间面塑的题材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广泛,食用性面塑仍盛行于广大农村土地上,观赏性面塑逐渐从饮食文化以及民俗功用中脱离出来,演变为民间面塑工艺品——“面人儿”。

山东菏泽是今天观赏面塑的发源地。菏泽古称“曹州”,地处山东西南部和黄河下游,由于历史上频繁遭受“黄灾”,自古就有宰杀牛羊敬天祭祖以祈求风调雨顺的风俗,后来逐渐改为用米面捏制各种动物形象作为替代品用以祭祀,面塑作为“花供”的习俗流传下来。早期的菏泽面塑同其他地方面塑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在清朝咸丰年间,江西弋阳米塑艺人王清源、郭湘云的到来,使得菏泽面塑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两位南方艺人游艺到菏泽,将米塑和面塑的制作技巧融合在一起,使得原有面塑的材料、制作方法以及面塑品质都得到极大提高,创造出更为精致、更具观赏价值的新型面塑,从此“曹州面人”即成为专门供人赏玩的民间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今天我们日常所说的“菏泽面塑”、“曹州面人”即是单只这一类观赏性面塑,而“天下面塑出穆李”所说的面塑,也是指从饮食民俗功用中脱离出来的观赏性面塑,“穆李”则指曹州面人最早起源于(今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穆李村。

由于观赏性面塑色彩丰富艳丽、造型生动有趣,又有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等的优点,深受民众、尤其是儿童的喜爱,同时因其制作工具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点,使得那些从乡村走来的面塑艺人以游艺方式进入市井街头成为可能。掌握一技之长的乡民们便以捏“面人儿”作为职业,挑担提盒,走街串巷,随捏随卖,养家糊口。就这样,艺人们一付挑子(扁担)走天下,徒步走过大半个中国。把玩赏于手头的“面人儿”艺术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国门,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卖艺。所到之处,“面人儿”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和喜爱,成为街头巷尾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玩具。 

一百多年间,面塑艺人基本保持着传统的游艺方式,走南闯北,影响全国,在这一传承过程中,一些技艺高超的面塑艺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面塑艺术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北京的汤派、山东菏泽的李派和上海的赵派,其代表人物分别是汤子博、李俊兴和赵阔明。通过这些面塑高人的努力,使得面塑艺术工艺更加讲究,装饰更加精美。面塑艺术也逐渐从市井街头从不起眼的小玩意,开始登堂入室,进入到上流社会的窗前案头,甚至在宫廷生活中也倍受青睐,民国期间,“面人汤”汤子博先生曾为总统黎元洪、京剧大师梅兰芳及作家周作人等社会名流、官宦仁绅塑制作品;今天的故宫博物院,仍然还藏有面人汤制作的、末代皇帝溥仪当年玩赏过的面塑作品。

四、 近现代城市人案头陈设观赏的“面人”艺术品

到了近代,面塑艺人受文人艺术的影响,创作风格和题材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早期孩子喜欢的小动物、神话人物发展到宗教、文学作品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同时,从事面塑艺术工作者的文化和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面人由街头艺人制作的民间玩具,逐渐发展演变出具有较高观赏和收藏价值的“面人”艺术品。 

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面人”艺术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期:1953年文化部调“面人汤”汤子博到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随后专门成立汤子博面塑艺术工作室,支持其从事面塑艺术研究创作;同期,山东“面人李”李俊兴也应政府之邀,带领门徒在菏泽城内成立了面塑社,1957 年调往济南后,改名“济南面塑社”,后和济南雕塑厂合并成立了“济南工艺美术研究所”,培养了一批面塑传人;而作为上海面塑一代宗师的“面人赵”赵阔明先生,这一时期也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潜心面塑研究与创作,他对传统面塑技艺的改革,使得面塑作品在色彩、保存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各派面塑名家传人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将原本属于市井文化的艺术趣味上升到艺术美的典型,创造出了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雕塑”的面塑艺术典范。这一时期,面塑艺术在各类国内外展览和交流中,受到极大关注,很多面塑作品作为外交礼品赠送来访使者或被国际友人收藏,面塑艺术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精髓,扬名海外。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面塑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对传统的依赖很强,其民间艺术的定位又使其被学校教育所忽视。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走入都市的传统面塑艺术显得曲高和寡,脱离了原本广泛的民众基础,难以拥有曾经的辉煌。以近年来获得我国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山花奖”、被评为省级或者国家甚至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天津王玓、香港刘向群、辽宁刘吉成等多位面塑高人为例,“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并不鲜见:他们的作品在国外很受欢迎,而在国内只有小范围的关注和认可。同时,相对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等的广泛影响力,同属我国文艺界最高奖项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似乎像一朵小小的寂寞山花,默默绽放在现代工业社会洪流中。

结语

我国民间面塑艺术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从农耕社会乡土气息浓郁、同时还蕴含众多文化内涵的节庆“面花”食品或祭祀供品,演化出近代市井街头孩子手中的玩具“面人儿”再到成为今天现代人案头陈设的“面人”工艺品,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但正如其他很多在农耕时代繁荣红火的民俗艺术一样,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中,各类面塑都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整齐划一缺乏个性的工业品的追求将逐渐下降,而对天然、手工、原始形态、包含更多文化内涵的物品会产生更多的需求,这是一个螺旋式的需要的提升,也是民间艺术回归和获得重生的基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国际共识的今天,我们在梳理面塑艺术历史源流的同时,保护和传承问题更将是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冠英.中国古代民间工艺.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 蓝先琳、许之敏.民问面塑源流浅议[J].中国美术馆,2007(10).

[3]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乔方辉.菏泽面塑村调查报告[J].民俗研究,2003(2).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