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绘画作品意蕴的“模糊性”特征管窥-艺术评论

作者: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祁韶亮来源:《芒种》日期:2012-07-30人气:1920

摘要:绘画作品意蕴的“模糊性”主要是指与抽象概念的明晰性,确定性,逻辑性相对而言的审美形象的丰富性,多义性和情理性。绘画创作以情感为中介的动态生成过程决定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审美意蕴的无限丰富性。“模糊性”是绘画创作和欣赏的重要特征,蕴含着审美创造的无限可能性。

关键词:绘画作品意蕴模糊性

一、绘画作品意蕴“模糊性”特征的内涵

绘画创作过程中,不排除画家对作品主题有明确的认识,但主题一旦落实为具体的画面形象,就不可能再具有理性概念的明晰性。无论画家主观上有多么强烈的愿望,表现时如何殚精竭虑都无法使主题或意蕴达到抽象概念的确定性。从艺术接受的角度看,作品意蕴是公众与作品和艺术家交流对话的产物,具有动态性、多意性和不确定性。从绝对意义上说,没有一幅作品能让所有欣赏者感受到相同的内容。更何况绘画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对概念的图解,而是以自己的专有方式把握世界,因而说,作品意蕴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优秀的画家不是回避而是着意利用这种“模糊性”满足我们不同的审美要求。

二、解析绘画作品意蕴的“模糊性”

罗丹对米勒的《拾穗者》曾这样评价:画中这位农妇的形象“就是弥漫在整个作品中的神秘”。这幅作品在其他观众眼里则不一定显得“神秘”,而是法国乡村现实生活的写照。弗洛伊德对米开朗基罗的雕像《摩西》感慨道:“某些最雄伟壮观、精彩惊人的艺术品,确切地说来仍然是我们所难以理解的不解之谜。我们仰慕、敬畏这些艺术珍品,却总说不清它们表现了什么”。对于一幅绘画作品,我们可以看作一件装饰品,一个环境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某种精神意味的象征;可以看作具有逼真幻觉可居可游的空间,也可以看作由抽象的点线面组合的平面。作品的多重意蕴使其具备不可言说的模糊性质,这种多维的解读无疑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西班牙画家米罗一生创作了众多极富想象力的作品,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创作的大型油画《农场》被誉为“米罗全部艺术的钥匙”。画家将现实中的蒙特罗伊格农场作了一丝不苟的描绘,从单独的部分看,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画家甚至精心刻画了他喜欢的树皮。然而,通过画家的巧妙组织,画面呈现的却是一个充满亲密和幻想气氛的画面。作家海明威对此作一见倾心,在极为拮据的状况下购买了此作。他是这样评价的:“在这幅画中有这样一种隐幻之感,即一切像是来到并生活在西班牙的大地上,一切又都像远离西班牙的大地而去。除米罗外,其他任何画家都不能同时刻画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潜意识型的艺术作品。这是极其适当而准确的评价。感觉来到西班牙的印象即为现实,远离西班牙的感觉即为奇妙的空想结合。这就是这幅画的秘密所在”。[1]

模糊性是保罗·克利绘画的典型特点,对一个主题常常表现得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以《圣女在窗口》为例,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在窗口眺望的圣女》,也可以理解成《在窗口露面的圣女》。从画面形象来看,这位圣女既有天真烂漫的纯朴,又有另人毛骨悚然的冷酷,作者埋下种种可能供我们猜测、品味、联想。我们不禁要问,观众的解读和作者的原意是什么样的联系呢?哪个更真实呢?

当艺术家以各种艺术手段对母题进行表现的时候,他们必定是以最大的热忱向着真实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就艺术家本身而言,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所看到的东西,毫无疑问与客观事物十分酷似”。[2]但这种酷似不是纯然可观地对客体的复制,其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个人情感体验的独特性上。凡高在给其胞弟提奥的信中写道:“我的脑子里有一个新的主意,又创作一幅油画――这一次就是自己的卧室。色彩什么都能干,以简单的色彩,赋予物品以华丽的风格,这里就是让人联想到休息或睡眠”。[3]显然,凡高想表现的是一种恬静。再看看批评家迈耶·沙宾在在凡高《卧室》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其实,在这幅画中充满了许多高速的汇聚,令人头晕目眩的棱角,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一组组歪七扭八的斑点”。[4]显然,两者对这一作品的见解是有很大分歧的。凡高的真实性标准可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经过一整天在阿尔烈日或风暴天气下的紧张工作,回到自己的工作室或者称作“家”,卧室里有他休息的椅子和他亲密的伙伴——烟斗和烟,他可以放松整个身心的还算舒适的床铺,还有……,这一切怎不令一个执着的工作狂感到放松和恬静?无论是画家的情感体验,还是籍以传达这种情感的符号元素,当然是一种质朴的真实!那么,迈耶·沙宾的评论是空穴来风吗?不,不仅是他,包括我们在内的更多的人都能显而易见地看到他所指出的一切!也许沙宾办公室里的环境都比凡高的卧室更为雅致和温馨些!再有,和当时荷兰盛行的风俗画比起来,凡高的表达要直率和猛烈地多。

自女权主义艺术理论发表以来,论者总是乐于拿美国女画家奥基芙的《花》来引申女性绘画的渊源。尽管作者本人一再表明她的《花》只是放大后的一朵花,并无特别的涵义,但人们还是要解释为作者潜意识上对女性器管的暗示,并几乎将她奉为现代女性绘画之母。据说,“奥基芙一怒之下从此再也不画花了,她认为自己的画是完全抽象的”。[5]奥基芙在绘画的时候可能确实没做过女权主义论者的联想,她撷取的是来源于自然的视觉元素-——一朵花蕊的的局部放大、整合,她陶醉在纯然形式的近乎抽象的美中,但无可否认的是,女权主义者的解释也并不牵强。无独有偶,中国民间艺术中早有大量以花暗示性或生殖的作品出现。事实上,一件作品的抽象性因素越强,它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就越多元化,意蕴越趋多样,单纯在作品的原本涵义与艺术评论之间做是非判断显然是一种简单化的倾向。绘画作品的意蕴总是因人、因时、因地呈现不同的内涵。

三、结语

一件绘画作品完成从观念到现实的转变后,它便不再只是作者主观意图的转化,它已从概念或观念物化为具体可感的现实,这一现实强烈地带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同时又不可避免地生发出作者本人未曾预料到的种种其它可能——作品在传达意图之外所潜藏的在视觉、心理等方面的附产品;这一现实映射入观赏者的头脑势必又产生新的再解读,这些解读可能完全和作者的愿意相符,也可能引申发展了原意,还有可能背离作者的原意。然而,正是这种不乏歧义的多样解读造成了作品意蕴不可言说的丰富性。

画家对于作品及其意义的把握,其实是既确定又不确定。艺术的魅力不在于把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人,而是它能向公众呈现或暗示不同的意义。与科学理性的明确性相比,艺术内涵经常随文化历史时代以至个人生活与艺术经历的变化而变化。艺术家描绘并表述真理时,应该“注重创作思维层面、角度的开阔多元,注意倾听语言,努力突出并扩大本文的阐释空间,以不断促进意义的增殖与拓展”。[6]优秀的绘画作品“作为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召唤结构,具有未定性和空白点,蕴涵朝向无限意义开放的可能性,因而,相对于艺术公众与艺术接受,本文、作品就为人类树立了一种新的看世界的方式,从而在人探求世界、历史、人生意义时显现为一种生命解放的重大意义与价值”。[7]在艺术创作中如果一味的追求主题的明晰化,势必会造成概念化、程式化,使绘画变成对抽象概念的图解,把自己的思维限定在牢笼之中。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著:《西方现代派美术》〔J〕,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3]欧文·斯通:《凡高自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第357页

[4]欧文·斯通:《凡高自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第357页

[5]吕胜中著:《造型原本》,讲卷〔M〕北京三联书店2002版,第141页

[6]丁亚平著:《艺术文化学》〔J〕,文化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7]丁亚平著:《艺术文化学》〔J〕,文化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页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