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好莱坞电影中关于中国形象的“彩蛋”研究-电影论文

作者:梁文春来源:《电影文学》日期:2012-09-01人气:1622

  这些可以视为导演“恶搞”的彩蛋,在好莱坞电影中越来越盛行。其中也有不少“恶搞”中国的彩蛋。如2009年好评如潮的电影《阿凡达》,在电影2小时10分43秒左右,在攻击潘多拉星球的庞大的飞船上画着一条中国龙的图腾,随后,那个意图摧毁潘多拉的将军还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台词,这是龙老大(Its Papa Dragon),我们赶紧打完回家吃饭。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了。

  如果把“彩蛋”的外延扩大,即不仅仅指的是导演在电影中安置的一两帧的镜头,而是很短的一个片段,稍纵即逝,无足轻重的片段,再加上演员的一些台词,同样是出于嘲讽、恶搞的目的,笔者在此也列入“彩蛋”的范围,按照这个标准而言,好莱坞电影中恶搞中国的这些“彩蛋”不少。

  如在2005年荣获了奥斯卡奖的《撞车》,也引起不少华人的异议。因为影片也有歧视中国低智商的意味在里面。在影片的末尾,当历经了众多波折之后的黑人安东尼开着偷来的面包车准备卖掉时,突然良心发现,他把车里的被贩卖的亚洲人释放了,那些亚洲人以呆滞而无限憧憬的眼神看着这个新的世界,就像来到天堂一样。下面他说的一句话才是彩蛋,“你他妈的下辈子别再做中国人了”。这本身也暗含着一种种族歧视在里面。那个黑人小混混因为做了件好事,嘴角扬起了微笑,但这种微笑的背后美国人的优越感仍然高高在上。

  这种用一两个镜头,短小的片段来嘲讽中国的现象似乎是好莱坞大片里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在西方人眼中看起来是美味的、搞笑的,到了中国人眼里却是苦涩难咽的。这看似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彩蛋”里,作为一种背景化的“他者”形象,也隐藏了导演及导演背后西方人对于中国形象的立场和态度。

  二、恶作剧背后的集体想象物

  电影中的彩蛋实际就是导演开的玩笑,而且它稍纵即逝,也很难让观众发现。但在这种恶作剧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好莱坞电影制作者、导演、西方的观众对于中国东方人的一种集体想象。在这种集体想象物的背后,中国人是缺席的,那些形象都是西方人幻想、按照自己的认知和主观态度塑造的。“好莱坞用一双无孔不入、无所不能而又无形的巨手,无情地把所有民族性的东西‘置换’成‘他性’的东西。”②这些“彩蛋”把中国的形象置换成“他者”,也成为好莱坞映射中国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中国的形象被扭曲和被妖魔化,实际上看到的仍然是西方人自己,反映了他们的立场和态度。

  电影中安置讽刺中国形象的有以下这些类型。

  (一)难民、移民、“猪仔”形象

  在《撞车》中,虽然导演表面上是反种族歧视,对各种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但主要的矛盾仍然是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歧视、隔阂与矛盾。中国人、或者说亚裔在里面仍然是充当一种背景,里面的一对中国夫妇实际上是由一对韩国夫妇扮演的,就算是人贩子面包车里的亚裔也不一定是中国人,也有泰国人、印度人、越南人等。但是两个颇受白人歧视的黑人小混混却统统把长着亚裔面孔的亚洲人称为“中国佬(Chinaman)”。那个最后释放了被贩卖的亚洲人的黑人安东尼,实际他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种族歧视,虽然他作为一个黑人深受白人的歧视,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比他更为底层的是“Chinaman”。“Chinaman”比“Chinese”读起来更含有一种鄙视和贬低的意味在里面。

  电影中黑人安东尼每次看到亚裔都会称为“Chinaman”,甚至最后也因为释放了“中国佬”而心存欣喜。电影里那些所谓的 “Chinaman”一律都是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像乞丐一样衣服褴褛、命运难测的人。安东尼本人很反感白人喊他们做“Negroes”(黑鬼),他本身也明白这是一种种族歧视,但他喊亚洲人为“Chinaman”的时候似乎弥补了他被人歧视的心理失衡状态。由此可见在电影中作为“Chinaman”的中国人地位比黑人受到的歧视更为严重,不仅白人歧视中国人,黑人也歧视中国人。而电影刻画的也是一种背景化的中国人,他们在电影中是一种失语的状态,是西方人菲勒斯中心主义所安置的“他者”形象,被塑造为无知愚昧的难民、移民和“猪仔”形象。这部电影是2004年在美国上映的,2004年在美国已经有大量出色的华人了,但是影片都没有去刻画这些出色的华人,而他们所塑造出来的仍然是早期的难民、猪仔形象的中国人。美国公民对于中国人的歧视仍然是存在的。

  (二)侵略者与生态破坏者形象

  在电影《阿凡达》中,如前面所叙,在电影2小时10分43秒左右,飞船侧面画着一条中国龙的图腾。将军的那艘飞船名字就叫“dragon”。然而这个镜头隐藏得很深,大部分人一般会关注情节而忽视了这些小细节。

  可以说这个“彩蛋”是安排得有些刻意了。飞船上为什么偏偏是一条中国龙的形象呢?龙,翻译成英语是“dragon”,在西方的语境中是一种凶残、邪恶的形象,通常被理解为怪兽。但是西方的“dragon”形象和中国的“龙”形象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中国龙能够腾云驾雾,征瑞、兆祸、示威等是龙的基本神性。进入阶级社会后,龙的身上又增加了象征帝王皇权的神性。龙在中国是一种吉祥神圣的图腾形象。但是在电影中,同样也采用了西方dragon的形象,即潘多拉星球上纳美人所驯服的能够飞翔的大型动物伊卡兰,看起来像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实际上这是西方龙的形象,在此基础上稍微变形,龙有双翼,巨大可飞翔。西方龙的形象被塑造为与纳美人友好亲近的形象,而中国龙的形象则是具有侵略性、破坏性、攻击性的形象。在这种形象塑造隐喻当中,纳美人实际上仍然是“正义”的西方人,而破坏生态环境的仍然是中国人。这同样是西方人转移和投射的嫁祸心态,导演想批判的是人类,却把谴责的矛头指向中国,谴责中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而这种谴责又不显得那么刻意,而是通过隐藏彩蛋来实现。

  (三)奴隶嘴脸形象

  在2009年好莱坞电影《2012》当中充斥着同样的末世论。2008、2009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处于严重受创的时候,而这时只有中国所受的牵连与经济危机的损害还没有那么凸显,仍然挤在世界经济地位排行的前列。这种国际局势下也开始影响到西方人对于中国的态度。同样,这也反映在电影当中。《2012》世界末日的到来,最后的救赎圣地就在中国。于是人们纷纷逃亡中国以求脱离灾难获救。笔者在这里也把影片中的一个情景列为“彩蛋”,当他们来到中国四川在登上“诺亚方舟”之前,一些中国军人把大量的难民排除在外,而只有美国国籍绿卡的人才可以上飞船。这一幕是非常讽刺的。好莱坞导演把中国人塑造为唯利是图的奴隶嘴脸,他们愚昧无知,只认绿卡不认人。这同样是西方人的主观臆造的幻想,中国人在电影里就是对西方人愚忠、为他们服务的人。

  好莱坞电影仍在充分发挥它的丰富想象力,把中国的民族性的东西置换成“他性”,泯灭掉中国人的人性与存在感。中国被“背景化”,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是西方人幻想出来的奴隶嘴脸,迎合了他们观影的口味和快感。

  除了以上这几种类型,中国形象经常出现在好莱坞电影的“背景”当中,但是这些形象通常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角色,而且常常是被嘲笑和讽刺的对象。然而又不表现得那么刻意,只是在一些很短小的片段或细节里表现,似乎在让西方人一笑之余又不太明显地伤害中国人的感情,毕竟中国也是好莱坞海外吸金的核心市场。例如在2011年的《变形金刚3》里,也有一个中国的角色,矮胖而笨拙,还特写了他在电梯里喝着伊利舒化奶的镜头,他在电影里仍然是一个小丑的角色,在完成任务后就消失,起着幽默戏谑的效果。真正的“英雄”仍然是由希亚?拉博夫主演的花瓶男。

  三、“他者”异国形象的形成原因

  为什么好莱坞总喜欢在电影当中用一些短小的片段或者彩蛋来嘲讽中国呢?这些彩蛋或者简短的情节把中国的形象置换为“在场的缺席者”。这也反映了西方人是如何从西方中心出发,其菲勒斯中心主义如何把进入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人形象、中国形象进行了阉割,把中国的形象背景化作为一个“他者”的形象出现。笔者认为中国作为好莱坞一个“他者”异国形象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言论自由是媒体赚钱的武器

  在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与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的比例。大部分雄厚的媒体企业都是私企,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言论自由成为追逐效益的最好的武器。无论是电影、广告、新闻、广播等,言论的自由让西方人畅所欲言,他们所受到的限制很小,创意不受国家制度的限制,随意恶搞国家领导是经常的事情。在好莱坞电影当中,这种言论自由也给了导演极大的方便,他们可以随意恶搞任何一个他们看不惯的对象,同时也可以深刻探讨一些敏感的问题。而对于好莱坞恶搞中国,那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因为他们有权利这么做,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安排东方人、中国人在他们电影里的角色。按照他们的想象、幻想、喜好和立场来塑造中国的形象,所以可以随意在电影里植入嘲讽中国的彩蛋、恶搞中国的形象而不必为此付出代价。

  (二)西方中心主义的体现

  美国曾经是全球的超级大国,即使目前深受经融风暴的重创仍没有改变它的狂妄傲慢。美国人在物质上消费着由中国生产提供的日用品,再通过大量电影输入,打开中国的电影市场来赚钱。其文化输出已经日益成为美国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全球化的好莱坞更是具有无所不能的魔力,它可以通过电影来改变普通影迷对一个偶像审美的标准,也可以通过电影来灌输它所主张的观念。在这种“神奇”的魔力背后,好莱坞的态度就是西方人的态度,这种通过媒体来控制人们思想的方式已经日益成为新时期的法西斯。它把东方置于它的后殖民主义语境当中,东方形象在好莱坞面前只是一个幻想出来的东方形象,中国所代表的东方形象在这种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阉割下也成为一个“失语”的“他者”形象,通过这个幻想出来的“他者”,看到的仍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人,他们的立场和态度。

  (三)对中国崛起的恐惧

  在电影中,好莱坞对中国形象的情感是复杂的,但在“彩蛋”中,这些形象往往是负面的,被嘲讽以及被愚弄的。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虽然经济发展的背后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对于日渐衰落的西方国家而言,这无疑不是一种威胁。2009年的金融风暴更让西方国家深受重创。当经济地位日益下降,西方人在经济上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困境时,在这种情况下,靠言论自由、人权和道德优越感、西方中心的优越感来支撑他们仅有的一点信心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中国的嘲讽与恶搞颇能满足西方人自大狂妄的心理。此外,如前面所提到的在《阿凡达》里植入的彩蛋,指责中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发展经济,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国家早期,他们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后来自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发表以来,西方人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目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发展到相对成熟的程度,人们意识到破坏环境带来的后果,以至于在很多电影里都有这种末世论的忧患意识。西方人又开始站在一个更高的点上来谴责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中国,而似乎淡忘了他们过去的历史,他们内心的这种焦灼与不安以及负罪感通过谴责中国来转移。实际上他们仍然在拼命维持他们日益破碎的道德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的背后隐藏的是对中国崛起的恐惧。

  (四)历史印记的影响

  过去中国华人在美国心目中曾经是“异类”“黄祸”的形象,女性则是“龙女”形象,男性则以“傅满洲”“陈查理”为代表,过去中国形象曾被好莱坞电影极度地丑化。这些记忆还留存在好莱坞的影史当中,他们对于中国人的厌恶情感仍是有所延续的。虽然中国的国际地位让西方人刮目相看,但是西方人对中国的态度仍然是复杂的。在美国过去曾经多次实施《排华法》,19世纪末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排华运动,这些都深深了影响了美国人对于华人的印象。好莱坞电影中反映的“唐人街”,是罪犯滋生的地狱。中国华人被好莱坞丑化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在这种被“背景化”的华人形象当中,好莱坞是很少持有好感的,竭尽他们的所能来嘲讽中国。

  (五)嘲讽中国也日渐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种消费

  “星、腥、性”一向是好莱坞电影的一种惯用的成功吸金的手段。由明星主演、血腥暴力、性消费这三元素构成的电影一向是大众观影的消费对象。好莱坞的电影当中经常都选择大牌明星来主演,以正义为幌子与恶人进行血腥斗争,然后再加入一些艳事,通过表现“性”来满足观众窥视欲的胃口,实现凝视的快感。这三个因素尤其是好莱坞商业制作大片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现在又日益增加了一个新的元素,即在电影中偶尔嘲讽一下中国,恶搞一下中国,以满足西方人傲慢的自大心理。这种嘲讽与恶搞也日益成为一种消费因素,从电影中西方人仍然能够自恋地享受一下那濒危的优越感。而之所以选择不那么明显的嘲讽方式,一方面说明西方人对于中国形象的情感更加复杂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日益成为好莱坞的海外的核心市场。如果太过火了则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这对于他们的票房收入可没有什么好处。例如《变形金刚3》上映四天就已经达到40 400多万元的票房,居于电影排行榜的票房冠军地位。所以为了票房,好莱坞导演也会很贴心地“照顾”一下中国人的情感,就算要嘲讽也是选择一种更为隐蔽、不那么刻意的手段,植入彩蛋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四、结 语

  观看好莱坞电影固然是我们精神文化消费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没必要被好莱坞电影所迷惑,这实际上仍然是美国推行的一种文化侵略与文化霸权。它以它强大的洗脑功能改变全球影迷的思想,我们不能被好莱坞电影带来的视觉上的快感所迷惑而忘掉本土的民族性。好莱坞电影中这些讽刺中国形象的彩蛋、小片段实际上也正如一面镜子,反映了西方人对于中国形象的想象、立场、情感的好恶以及态度。但我们也不必因为好莱坞电影所开的玩笑就抵制海外电影,而需要用一种正确、豁达的眼光来看待。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