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审美语境下《金陵十三钗》的视觉表现-电影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电影文学》李佳日期:2012-10-12人气:1461

  电影中所有通过“艺术性处理”的视觉语言和形象,无不映射出真、善、美的人性魅力和人物情感,升华了影片关于“人性美”的主题。本文选择从影片的场景元素、服饰元素和光色元素这三个典型视觉角度来进行梳理与分析。

  (一)场景元素与表现

  1.硝烟中的废墟

  电影开场映入观众眼帘的便是漫天的浓浓硝烟,战场的废墟在烟雾中惨然可见。整个画面由烟尘的黑、女学生脸庞的白、烟雾笼罩的天空的灰以及到处燃烧着的火光的红构成,给观众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理压抑。当昔日繁盛的南京城变成了镜头里的残垣断壁,到处充斥着令人胆寒的火光与枪声、炮轰声、呼喊声,尸横遍野的街头已然成为人间地狱,这是所有美好被蹂躏被践踏的情景,是邪恶和卑劣肆意横行的悲剧。

  但当誓死抵抗侵略的中国军人选择为女学生的生命而奋战、不惧牺牲的那一刻,那决然而视死如归的神情体现出的就是最真最美的人性;当镜头聚焦在站成一排的士兵用身体筑起人墙抵挡枪林弹雨,只为拼死用最原始的方式炸毁坦克时,形象而真实的慢镜头还原出战争的残酷以及中国军人不惧死亡保卫家园保卫同胞的勇气。看到此幕,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震动,在心中留下对剧中人物最真诚的敬意,留下对影片体现出的艺术化情节的最真实记忆。

  2.教堂场景

  在士兵们的掩护下,女学生们踏着满街的碎砖石块,惊恐地回到了温彻斯特这座天主教堂。这是一座有雕花大木门的教堂,大院的地上铺着一张硕大的红十字旗帜,这是生命存在的标志,是对抗侵略对抗杀戮的无言控诉。哥特式天主大教堂主楼有三道门,中门上方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玻璃窗,整座教堂的玻璃窗都采用彩色玻璃拼接而成,当阳光从外照射进教堂里时,绚烂而美丽的色彩与战争的摧毁状形成强烈对比,让人感叹有美好憧憬的一幕总是那么短暂。教堂灰黑色的斑驳外墙衬托着阴沉的南京天空和被日军践踏而成的城市废墟,显得肃穆、沧桑而悲痛。影片的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这座教堂里,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仅象征着庇佑与保护,仿佛更似生的希望,所有复杂的情感和展现的人性美都在这里得到发掘与传颂。

  (二)服饰元素与表现

  1.军人军服

  影片通过刻画中国军人们为了保护女学生安全而放弃惟一出城的机会,体现出他们的舍身精神与军人责任感。那一身军服,就如座右铭一般,时时提醒着他们身为军人的使命。当他们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生机,选择为保护好女学生拼到生命最后一刻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对这一身军服的承诺,烘托出了不畏死亡的精神,实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最“美”诠释。

  体现军服军魂和影片主旨的更悲壮片段,是由于缺少有效炸毁坦克的武器,军队排成一排组成人肉盾牌炸毁坦克的一幕。他们大义凌然,不惧死亡,这组慢镜头带来的视觉和心灵震撼一定会让人激动、感叹和敬佩。这一刻,躯体和军服虽破碎了,但军服里饱含的那一颗颗滚烫的爱国之心会如精神般永存于世,这是被立体化的中国军人的崇高形象,是精神力量的重要体现。

  2.妓女服饰的转变

  片中妓女们心态的改变,可以从她们所穿服饰的转变上窥见端倪。女主角玉墨第一次出场,穿着青色旗袍、青灰色大衣和夸张的豹纹毛领,保持着一种优雅自在,这是一种清高、傲气和自尊的表现;而在躲入教堂地窖后,玉墨换上了一件一半暗红色一半蓝黄花朵的旗袍,如果说那一半蓝黄色调花朵仍然代表着她作为“秦淮河头牌”高傲一面的话,那么暗红色的一半则暗示了她内心血性勇敢、真诚执著的一面。在这件旗袍穿着的时间里,她为了救下她的姐妹们与约翰周璇,当日本兵闯进教堂时她打开地窖门让女学生们能躲进来,这一幕幕细节显示了她内心的转变,人性中真诚、善良的意念越发凸显;而当玉墨已然一心系着女学生们的生死,为她们的生存和颜面顾虑时,她换上的是一件红色调为主、圆圈印花的旗袍,旗袍颜色的变化无声地将她内心的意念表露无遗;最后,当妓女们代替女学生去赴那场日军设下的死亡宴会时,她们换上了简朴的蓝色学生服。不论代替死亡的壮举颇具争议是对是错,但都无碍她们将善念瞬间化作了永恒的“大爱”,她们的美永远定格在这一刻。人性美的光芒,并不能被漫天的硝烟、纷飞的战火所掩盖,反而赋予了“人性美”更深层的内涵。

  3.约翰服饰的转变

  另一个不得不提到的服饰转变来自于剧中男主角——美国人约翰。一开始,他穿着一身美国牛仔服饰,牛仔帽白色T恤,因为逃命变得蓬头垢面一身尘土;而后,他在教堂中发现神父遗留下的神父服装并穿上了身,因为这神圣的神父服和善良之念,激发了他内心的正义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担负起守护和解救女学生们及女人们的责任。从一个无赖的角色成功转变为了神父、父亲的角色,从身着平常普通的服饰转变为了神父的专有服饰,约翰内心的转变绝非服饰转变这样简单,那是经过战争洗礼的更强大更人性内心的体现,这种转变最有力的印证了真、善、美人性精神的内在联系。

  (三)光色元素与表现

  1.彩色玻璃

  色彩即是情感,美国资深影评人斯坦利?考夫曼曾经说过:“色彩为剧中的一个人物”。谈到色彩,不得不提的就是影片中教堂的彩色玻璃天窗,这些彩色玻璃在显现被阳光穿透、被枪弹击穿以及被摔碎在地那几个特写镜头时,所产生的视觉震撼和感官刺激几乎让人瞬间窒息,那种光与色的交织传递出的是美丽背后的悲愤、控诉和勇敢:女学生们透过五彩斑斓的彩色玻璃第一眼看到的秦淮河女人也正是对这些女人最美的记忆,这不仅将现实的残酷用美好的臆想冲淡,也符合观众对美好追求和渴盼的心理;日本兵到达教堂外射出的第一枪无情地击中女学生的脖子时,随着彩色玻璃的破碎,阳光霎时从破碎的玻璃口穿透进来,照在被枪击身亡、浑身是血的女学生身上,这种瞬间的声效和视效,给了观众一个猝不及防,营造了极端紧张不安、恐惧的氛围;而后日军进入教堂,欲对女学生进行非礼时,李教官借助日军士兵击开的玻璃空隙,一枪击毙非礼女学生的日本兵;最后,秦淮河妓女们被日本军车带走前摔碎彩色玻璃的那一刻,在慢镜头的引领下,玻璃撞地、碎片四溅,用唯美真实的视觉演示再现了动人心魄的一幕,让人们从这些四溅的碎片中感受到“金陵十三钗”内心的那股强大力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以说,彩色玻璃本身和围绕它发生的情节蕴藏了许多心理语言和复杂的情感,堪称经典的点睛之作。

  2.爆炸后的彩色碎片

  除了教堂的彩色玻璃,另一个带来强烈光色视觉冲击的便是李教官牺牲时,被爆炸后的气流冲击而形成的漫天飞舞的彩色碎片。在灰色的爆炸烟尘背景中,那些飞出的彩色纸片成为屏幕上生动活泼的色彩,在遭受了悲惨遭遇的废墟中慢慢散落,这是对英雄牺牲的无限敬意,是对生命取舍和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李教官就犹如这些彩色纸片,为了同胞为了誓死抵抗侵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怎样的高贵品质和人生信仰,才能让他具备如此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这些形式上的美丽色彩和美丽形象,伴随着生命的毅然逝去,恰好说明了精神力量的无比强大。

  3.“秦淮景”的浮现

  书娟在听到妓女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合唱那首《秦淮景》时,眼前浮现的就是一排秦淮河女人们风姿绰约、美艳动人般地边唱边弹向她走来,教堂里的光束不断变化、闪现,映射在这些美丽优雅的秦淮河女人身上,光的五彩斑斓与秦淮河女人们斑斓的旗袍相互映照,勾画出一副迷幻的昔日秦淮河美景,这不仅与战争的残酷和丑陋不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且将人性至美的一面重现了出来。

  4.出城时的残阳

  在漫天迷蒙之中,最后的色彩来自于城外那一轮残阳。当男主角约翰带着女学生们逃出南京城,在颠簸的山路上开着车,眼中噙泪,无言地望着那一抹余晖时,他想到了赴死的秦淮河女子们,想到了自己肩负着保护女学生们的责任,也许还想到了战争何以如此残酷,为所有人都带来伤害。这一抹昏黄,色彩虽有些黯淡、苍白,但总算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命的延续和新的诠释。所有的苦难仿佛都化作最真挚的情感和复杂的人性心理,借以残阳的“美”让观众感同身受。

  《金陵十三钗》通过对形象的艺术表现、细节的视觉苛求以及色彩光影的灵活变换,来传达或含蓄内敛、或大胆张扬、或英勇慷慨、或善良朴实的精神内涵。视觉表现需要有内涵价值和人性精神的引导,否则会华而不实、空洞无意。本文以《金陵十三钗》为探讨对象,仅是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从不同角度对具有深度审美情怀的典型视觉和典型形象的讨论。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7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