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影片《失乐园》的悖论式主题探析-电影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电影文学》高红娜日期:2012-10-15人气:1932

  一、出走伊甸园——反叛与丢失的悖论

  影片《失乐园》单从题目上看,就值得玩味。既为“失乐园”,则表层话语下掩藏两重主题:何为乐园以及为何遗失或者主观放弃乐园。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追根溯源。基督教教义《圣经?旧约》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同时创造了男人亚当,为了给亚当一个完整的环境,抽取亚当一根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亚当夏娃是幸福的,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生活于伊甸园中,这就是他们的“乐园”。然而从人性角度看,他们又是不幸的,没有善恶荣辱羞耻之心,其深层表现则是没有人之独立之别。在这一点上他们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没有任何区分,同是上帝后花园中被圈养者而已。亚当夏娃之具有人之特性是在偷食禁果之后。不管他们是否出于自愿或是否意识到,客观上都形成了对于原有体系及最高统帅的反叛,反叛即是解构,亚当夏娃将上帝所创制的圆满体系结构进行了解构,使其出现了第一次不平衡。同时亚当夏娃也遭受到了解构体系所带来的后果:被驱逐出伊甸园,丢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快乐无忧的环境。

  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根据《圣经》中亚当夏娃故事创作《失乐园》,他更加注重魔鬼撒旦的作用,将其描述成等同于革命者一样高大、英武、俊朗,充满力量的形象。是他的循循善诱、层层相连、环环紧扣的话语激发出了横亘于亚当夏娃内心深处的不易觉察的反叛力量。但作者不同于《圣经》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把撒旦看作是巨大能量,能够起到文明开化作用的决定性力量。也就是更加注重“失乐园”表层话语下的第二个问题:为何将乐园遗失。

  日本影片《失乐园》的主题显然也受以上作品影响。在时空置换中,主人公久木和凛子完全可以置换成亚当与夏娃,而二者所处的“乐园”则是主流价值体系。遵从主流价值体系,“乐园”在于一个完整的家庭,一种优渥的有尊严的生活,久木和凛子都处于这样的“乐园”之中。双方各有婚约,久木是一个有上升空间的编辑,“妻子有工作,独生女儿已出嫁,又有自置物业”(《失乐园》影片中语);凛子是一个美貌气质兼备的书法老师,丈夫是外科医师,无论从哪方面讲二者都生活在“乐园”中,都不可能或者不应该反叛。但二者偏偏为婚外爱欲之火添柴加木,偏偏要剥除掉禁锢在自己身上的“乐园”,偏偏要“离经叛道”,哪怕是在久木离婚成为自由人,凛子也寄出离婚申请书,有了结合的进一步可能之后,仍然选择饮鸩而死。

  解构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状态都是在不断地结构与解构中进行的,结构的平衡只是暂时,而解构则是永久。统观以上内容不难发现,伊甸园在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以前是平衡稳定的结构,偷食禁果之后,伊甸园结构失衡。亚当夏娃将上帝所创制的完满体系加以解构,解构的方式即是自我被甩出平衡圈。久木和凛子与亚当和夏娃具有同构性,二者的婚外情感,是对以前所形成的家庭乐园模式的背离。如果说亚当夏娃是被动地反叛现有秩序,那久木和凛子则是主动逃离。他们主动在人生最光辉感情最炽热之时将生命戛然而止,用死亡的方式逃离世俗的苑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深思索,不管是被动反叛还是主动逃离,其结果都是打破现有秩序。打破现有秩序必将面临两种结果,不是新生,便是死亡。这是反叛与丢失的二元悖论。对于久木和凛子来讲,现世不伦之恋的合理之解决就在于完结现世的生命而保有情感的完全占有。故久木说:“活着真好,所以要死去。”

  二、沉浸婚外恋——伦理与本能的悖论

  影片《失乐园》继承了原著对“性欲”的赞美,在电影中,大量酣畅淋漓的性爱场面让观众惊呼大胆之余陷入两难境地:在代表社会伦理道德的无爱婚姻和代表自由本能之人性之欲的婚外恋情中何去何从。

  人类的两性之爱,可区分为爱欲和爱情。马尔库塞有“爱欲伦理学”,他明确把爱欲定为人的本质,直言:人的本质就是爱欲。“在今天,为生命而战,为爱欲而战,也就是为政治而战。”马尔库塞把爱欲上升到生命、政治层面。他的爱欲定义是:“爱欲是性欲的自我升华。”⑤他强调,“性欲的自我升华”这个词意味着,在特定的条件下,性欲可以创造高度文明的人类未来,而不是屈从于现存文明对本能的压抑性组织。他说,在爱欲的实现中,从对一个人的肉体的爱到对其他人的肉体的爱,再到对美的作品和消遣的爱,最后到对美的知识的爱,乃是一个完整的上升路线。不管怎样阐释,爱欲主要表现为性欲满足;与马尔库赛相反,弗洛姆在其著名的“爱情伦理学”中指出,两性之爱只有超出了性爱才能成为情爱,才是一种真正的爱。两个理论家各有极端的地方。但是,他们的理论表明的一点无需怀疑,即在两性之爱中,必然会涉及爱欲。而脱胎于人之本能的自由之爱与成形于世俗社会的伦理道德悖论的两极,具有二元对立性。

  婚姻关系涵盖了天然的道德约束,既然选择了婚姻,接下来应该做的就是苦心经营以使其绵长一生,而不应背叛,传统的伦理价值标准就在这里。然而主人公久木和凛子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践踏世俗伦理标准。然而他们同是世俗者,需要经受的不仅是作为他者的大众的批判,更多还是来自自我的批判。他们约会大致是三个方面内容:情欲、吃饭以及通过久木的眼光看待凛子的服饰图案,正可谓应了中国那句老话:食色性也。他们刻意避讳谈及对方家庭,躲在貌似无坚可催的情欲宫殿中贪婪地从对方身上汲取温暖,然而内心深处却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道德伦理的折磨。即便是慷慨赴死的坚定也难掩其动因不纯。久木甘心情愿与凛子一起结束生命,理由是:“他想到自己前途的无望,50多岁了,女儿也已嫁了人,了无牵挂,这才使他有了勇气,做出属于自己的真正选择。”作者表明凛子的赴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不再给母亲、丈夫带来更多精神折磨,而选择自己承担一切。

  任何禁忌性的行为规范都无法避免追求自由的人类个体的反抗。久木和凛子是在伦理道德和情爱本能之间艰难跋涉。是不顾道德习俗,抛弃家庭,还是压抑本能欲望,回归家庭?若离开爱人回到无爱的家庭,便是对现实的臣服,是对个体的不尊重;若坚守爱而抛弃家庭,就是和整个社会对抗。在这种沉重与不堪负荷的双重悖论中,主人公主动选择向死而亡,这是以本性之爱为旨归的人生观的直接反映。

  三、同赴生死约——生存与爱情的悖论

  影片《失乐园》中久木和凛子相约而死,这里暗含两个主题:其一,爱情在时间消磨下可能会归于虚无,其二,为避免这种可能性,要在爱的巅峰用死亡的方式定格永恒。

  爱情和时间相伴相生,爱情随着时间推移可以从无到有,也可以从高潮到结束。久木的婚姻,凛子的婚姻开始之时也不乏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但在日常生活的相处中慢慢销蚀终至冷漠平淡的一句“我回来了”,或许连这句最为普通的话语都没有了,爱情在时间面前总是那么苍白无力。而现在是久木和凛子最为美好的时间,从年龄看从社会地位看他们都处于人生和生命的顶峰,从感情上看他们爱得狂放、炽热、无所畏惧,已达到爱的顶点,这是他们生存状况的最完美的时日,以后再也不可能比拟得了了。如果延续生命,伴随而来的必定是身体的衰老地位的降低以及爱情的倦怠。这是情爱与时间的不可逆之二元悖论。悖论之中唯有一种方式能够跳出窠臼实现永恒——死亡。

  久木与凛子,当褪去所有社会角色后,他们便是原原本本的自然人,犹如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当久木被社会抛弃而凛子遭受冷暴力之后,他们更加紧密地捆绑为一体,就像夏娃所说:“我和你注定是同命运的,和你一同受罚,和你相伴而死,虽死犹生。在我的心里确实是如此的感觉,自然的纽带把我们绑在一起,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是你的。两个人的遭遇不可分,我们是同一个,同一个肉体,失去你就是失去我自己。”⑥二者已经合二为一,他们断不会允许时间来践踏这个统一体,他们只能以肉体的消解求得爱情的永恒。死亡是一种消解,久木和凛子的情死不仅是抗衡时间,更是抗衡世俗伦理,是对人生本义的回归。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如同跳跃一样,自杀是尽其所能的接受。一切都至善至美了,人又回到它的本质的历史中了。”影片中久木深情地看着凛子说:“让我们再爱一次吧。”凛子点头说:“让我们爱到最深,爱到永远。”⑦爱情已至善至美,唯有用死亡保证其如夏花般绚烂,也正如片中主人公自己所说,“虽然有着种种不如意,但终于遇见你这样的女性,实在太荣幸了。”“我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认识你太幸福了。”男女主人公就这样以共赴黄泉的方式维护了他们的爱情。

  如果说渡边淳一的原著长于对男女情欲的关注的话,那么影片《失乐园》则超越了原著。影片通过带有古典特色的拍摄场景、精致的食物、唯美的画面以及久木与凛子心有灵犀的默契等,这一切的美都冲淡了赤裸裸的性欲,而提升了爱情的主题。影片最后男女主人公唯美的殉情画面则留给人们对爱情与生存的悖论主题无尽的思考。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7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