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教育探索》兰凯军日期:2012-11-02人气:922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

  有的学校人文精神缺乏,文化氛围不浓,文化活动单调;有的学校教育者职业精神缺乏,功利主义严重,师德师风失范;有的学校教育者理想信念动摇,道德素质不高,职业修养不足;有的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不够,文化精神培育乏力;等等。从学理上来分析,在校园文化中,校园物质文化仅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校园精神文化才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成才具有主导地位。有的学者对目前的现状不无忧虑地指出:“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物质、制度层次的建设已经渐趋饱和并已开始显示出重复建设的苗头,再不努力发掘现有的物质文化设施和制度文化的精神文化意义,必将导致校园文化仍然处于低水平状态,发挥不出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2.重职业性,轻人文性

  地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多数学校领导往往一味强调职业性,忽视人文性,忽视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心理健康及创业创新的精神塑造,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现代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要么被大量压缩课时,要么被排在次等的“垃圾时间”,所安排的实践内容也往往留在纸面上,大学生应有的综合素质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有些学生虽然“专业成才”了,也往往难以“精神成人”。由于缺乏适应社会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少高职学生要么畏惧就业,要么经常变换岗位,甚至出现“带队老师未走,学生已离开就业企业”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成为与中职、职高学生和农民工争抢“饭碗”的对象。切不可把高职教育“异化为功利性的就业教育、操作型的岗位教育和基础薄弱型的培训教育”,否则,高职教育就不称其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3.重娱乐性,轻教育性

  为实现“出口畅、进口旺”的短期效应,大多学校把注意力集中在招生和就业环节上,甚至不惜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对具有品牌效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仅局限于一般性文体娱乐活动的开展上,形式主义严重,追求应时性的“唱唱跳跳、打打闹闹”,有的学校为降低活动成本,甚至引入企业进行商业化运作,使高校校园文化应有的高雅品味、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使学生感受不到校园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一阵轰轰烈烈之后,思想与心灵之处难以留下文化积淀的痕迹,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了。

  4.重校内,轻校外

  地方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地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不少地方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基于学生安全、资金短缺、组织困难、避免纠纷等因素的考虑,缺少校地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接触社会的视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严重局限。有的学校即使组织了一些校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顶岗实训活动,因管理、引导不到位,也往往处于“放任自流”和“一走了之”的状态,出现不少问题而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非议。

  5.重实体、轻网络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为开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互联网的正确利用,可以使高职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增强素质,完善人格,也可以扩大交往范围,增进主体意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同时,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利用不好,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目前不少地方高职院校对网络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监管和正面引导,加上高职学生自我约束力和免疫力较差,使得部分学生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文化的诱惑和侵蚀而出现很多问题。有的学生因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而不能正确认识现实,有的学生陷入网络游戏、色情、暴力的渲染而不能自拔,部分学生因沉溺虚拟世界对学习失去信心而不思进取,游离于课堂、教室和校园之外,缺课、旷课、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二、地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地方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最基础的单位,直接面对和服务于基层社会大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文化传承、创新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高地,必须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学习,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学习相结合,有机融入到高校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和服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部署与活动中去,努力在“四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四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上下功夫,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和全体教职工的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以提高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水平,提高管理者的服务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本领,提高学生的认知认同能力,努力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党政齐抓共管,师生全员共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重视职业性,注重人文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抓住“贯穿”、“结合”、“转化”三个关键环节。“贯穿”就是要把引领贯穿于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立德树人等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高职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修养、职业精神、人文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等成长的各个方面。“结合”就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同领导者的决策、管理者的服务、教师的言传及身教结合起来;同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及校园网络文化等学生可能接受到的信息渠道结合起来。“转化”就是把引领的成果转化为高职学生提高知识、能力、素质和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3.寓教于乐,注重教育性

  温家宝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地方高职院校要站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把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建设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做到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同步发展。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的文化积淀、职业教育特色有机融合,通过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的征集与使用,通过校风、教风、学风、班风、考风等制度的制定与贯彻,通过校园广播电视、橱窗灯箱、校刊校报、网络媒体、黑板报、宣传栏等载体的宣传与引导,通过主题教育、文艺体育、学术报告、科技服务、技能大赛、社会实践、对外交流等形式的展示与培育,营造文化氛围,强化文化熏陶,形成人人思进取、个个争先进的精神文化品位。

  4.校内校外一体化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实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在实施校园物质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中,总体规划布局要立足长远,注重顶层设计,体现高等性,把握职业性,赋予创新性。要与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网络生活、文体活动等各项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展示学校的人文精神,体现学校的高职特色,并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使精神文化有载体,文化活动有舞台;要做到校内校外一个样,共同培育自己的特色。

  5.文化建设制度化、网络化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托和保障。要根据地方高职院校招生的特点和所在区域实际,更多关注学习能力弱、家庭困难和农村的学生,努力创造出稳定、和谐并富有创新机制与活力的校园文化制度体系。既规范约束,又以人为本,既注重引导,又生动活泼,切实保障校园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网络时代,要积极注重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文章来源于《教育探索》杂志2012年第6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