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解读幼儿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心理技术-教育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教育探索》张富洪日期:2012-11-09人气:812

  一、幼儿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形成机制

  1.生理机制:动作思维发展的产物

  幼儿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是幼儿动作思维发展的产物。3至6岁幼儿开始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的形象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其思维仍受到具体事物形象的影响,并经常需要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孩子在听、看、玩的过程中,其思维活动最为活跃。孩子常常边玩边想,因而动作与思维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幼儿还是习惯通过声音、表情、动作、身体征兆等非言语行为向外界传递信息,并寻求保护。因为他们还很难用语言完全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是幼儿与生俱来的优势,可以帮助他们传达丰富的信息。张明真、王传丽等人的研究表明,人的肢体表达能力在幼儿阶段达到高峰,之后会随着语言能力的完善逐渐下降。他们认为,幼儿尚未掌握丰富的词汇,家长需要探索他们非语言表达方式背后所蕴藏的隐喻信息的真正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幼儿保教工作。

  2.心理机制:模仿过程的副产品

  幼儿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是模仿过程的副产品。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重要的智力发展过程。模仿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身体行为的一种确认,幼儿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动作后,再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动作技能。从这一角度来说,模仿是幼儿观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家人通常是幼儿选择性的模仿对象,孩子还会经常性地重复大人的语言、表情,并重复父母的某些特定行为。家长的一个动作亦或一个词语,他们都会感觉很新鲜,并很感兴趣地去模仿,从行为的模仿、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到风格的模仿。冯德全、李芬月等认为,孩子天生就具有本能的模仿能力。整个幼儿时期,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他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乃至于性格品质,都比较像他最亲近的人。孩子的模仿是无意识的,父母的所作所为、说笑谈吐、脾气爱好等,都受到了世界上最细微的仿效。但由于幼儿年纪尚小,其感性模仿较强,而理性模仿较弱。一般多会模仿对象的外部特征行为动作,而并未认识这些行为动作的精神实质。从这个角度讲,幼儿的非言语行为是幼儿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习得的,其隐喻信息也是与成人无异的。

  二、幼儿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解读的常见偏差

  1.解读角度的偏差:与幼儿的思维方式相距甚远

  家长常常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方式解读幼儿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因而往往会产生与孩子沟通方面的问题。例如,妈妈和6岁的小丽上街时经常会出现不愉快的场景,到商场买糖果或其他食品,小丽总是要在货架里挑上半天,红色、黄色、绿色……她总是挑来挑去并乐此不疲,心急的妈妈催促多次,她还是不愿离开,妈妈认为,“差不多就行了呗,用得着这么挑剔吗?颜色好的味道一定就会好吗?”案例中,妈妈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解读孩子“挑剔”这种非言语行为的,将其隐喻信息误解为“闲着没事干”。事实上,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去解读孩子的行为,其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就是“这个孩子天生的视觉空间感要比其他孩子更强一些,她更容易感受到色彩的刺激”。可见,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解读孩子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对于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一些“怪异”行为,尤其是对那些表面上看上去不太合作,甚至看似是“存心捣乱”的行为,能给予更多的宽容。

  2.解读深度的偏差:与幼儿的个性发展背道而驰

  家长有时对幼儿非言语行为的解读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透过现象看到其实质,解读的深度还很不够。例如,妈妈带5岁的小强去参加一个宴会,小强刚进门就嚷着要吃东西,妈妈让他稍等一会儿,但小强一分钟也不能等待,马上大喊大叫起来,妈妈轻声制止他的无理乱叫,他就拉着妈妈要走。别的客人都说是小强饿了,妈妈只好带小强到外面买零食。案例中,妈妈对小强的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的解读就是“他饿了”。事实上,这只能是表面上的解读。如果从孩子个性发展的深度来解读,这一时期是幼儿“尊重”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深层含义就是“对妈妈不尊重”,妈妈应该从小强的表现中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在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的同时,也要对孩子不尊重人的举动给予适当的惩罚,制止他正在进行中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也应让他稍后体会到不尊重人的后果,如取消看动画片等。可见,对孩子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深度解读,有利于促进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3.解读焦点的偏差:与幼儿的情绪特点大相径庭

  家长对幼儿常有的情绪化的非言语行为经常感觉到莫名其妙,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法把握问题的焦点所在,因而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例如,3岁的小琳经常喜欢发发小脾气,有时还会无端哭闹,跺脚、甩手、嚎叫是她的招牌动作,有时她还会用小拳头打妈妈。妈妈把小琳这种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解读为“爱耍脾气”,觉得小琳是个“麻烦”的小孩。其实,从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看,当幼儿无法表达情感时,通常会出现强烈的肢体语言,如一边哭喊,一边扭动身躯,表示极度地不情愿,有些孩子则会用踢腿来表示自己不被理解,还有些孩子会边抽泣边紧紧抱住依恋的大人,表达内心的恐惧、紧张、不安或委屈。因而,孩子的这种情绪化的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的焦点应为“孩子需要被理解”。因此,不管孩子出现何种失控的肢体语言,家长都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和孩子一同失控。接下来,应尝试猜测孩子哭闹的几种原因,尽量用语言表达出其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如果家长猜对了,就会看见孩子肢体语言的幅度减弱,甚至没有了,这也意味着家长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焦点所在,有助于家长成功地安抚孩子的情绪。

  三、解读幼儿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心理技术

  幼儿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心理层面看,解读幼儿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心理技术主要包括同理心、积极关注、无条件尊重和真诚接纳。

  1.同理心——贴近幼儿的思维方式,从思维习惯解读隐喻信息

  幼儿很难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所想,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因此,家长要运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贴近幼儿的思维方式,考虑孩子的思维习惯,客观地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并把自己对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解读反馈给孩子。

  首先,是纵向解读,即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在不同阶段,应根据孩子的思维习惯来解读其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例如,4岁的小芳有时会吮吸自己的手指,该年龄阶段幼儿的这种非言语行为传递的隐喻信息可能就是“我觉得无聊了,希望家人能跟我聊聊、玩玩或是抱抱我”。家长可以把自己解读的隐喻信息反馈给孩子,问孩子是否想和自己玩一会儿,或者多关注一下孩子,这种处理方式的效果往往比较好。家长如果不善于解读这种隐喻信息,往往就会觉得幼儿吮吸手指不卫生而制止孩子的行为,或者认为孩子饿了而赶紧拿点东西给她吃,这样,幼儿的内心需求其实还是没有得到满足。

  其次,是横向解读,即与其他同龄的孩子做比较,从同一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的共性思维习惯来解读其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例如,冬天寒冷的早晨,5岁的小雪却坚持要穿夏季的红裙子上学,无论妈妈如何劝导,她都不肯改变主意,妈妈于是就骂她:“哪有天寒地冻穿薄裙子的?你脑子有毛病啊!到时感冒了要照顾你还不是要妈妈受罪吗?真是不懂事的孩子。”据了解,原来是孩子同班的小玉,昨天穿红裙子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与赞赏,小雪也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很多时候,家长如果不善于做横向的隐喻信息解读,就会造成对幼儿的“肢体语言”的错误解读,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2.积极关注——熟悉幼儿的气质类型,从个性特征解读隐喻信息

  幼儿的非言语行为跟其气质类型有关。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其表现出来的非言语行为是不一样的。胆汁质幼儿精力充沛、直率热情,粘液质幼儿安定、循规蹈矩,多血质幼儿有朝气、灵活,抑郁质幼儿细致、敏感,相同的非言语行为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来说其中的隐喻信息也是不同的。因此,家长要熟悉幼儿气质类型的特征,根据个性特征解读幼儿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利用隐喻信息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孩子的成长。

  首先,学会根据幼儿常见的非言语行为判断其气质类型,并根据不同的气质特征解读其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例如,4岁的小红经常出现“稍不如意就撅嘴,甚至掉泪”、“在游戏时兴趣很不稳定”等非言语行为。这个问题严不严重?要不要加以纠正呢?经过观察发现,小红其实是很容易适应新环境的,不管见到谁都会主动打招呼,平时总是高高兴兴的,唱呀、跳呀,说这说那,面部表情生动,动作灵活,明显属于“多血质”。根据这一气质特征再去解读小红的问题行为,得出的隐喻信息就是“此乃多血质幼儿正常的行为表现”,结论就是“家长无需积极关注”。也就是说,小红出现的问题是多血质幼儿的共性问题,家长可以不予理会,孩子的问题行为会很快自行消失。但如果小红属抑郁质,当出现这样的问题行为时,就需要家长加以关注了。

  其次,关注气质属于弱型的幼儿的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变教育的策略。例如,6岁的小明几乎整天不说一句话,不喜欢和小朋友玩,很少有笑容。别人问他什么话,他总是表现出很胆怯,和他说话,他就腼腆地低下头,他缺少自信心,不肯主动与人交流,属于明显的“抑郁质”。孩子的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就是“现行的教育方法可能不适合他”,家长除了要调整对小明的教育策略外,还应注意方式方法,应耐心地启发诱导,绝不可经常斥责,应设法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经常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和交谈,要经常鼓励他并夸奖他,使之建立信心,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不再感到羞怯和自卑。有可能的话,也可以让他离开家,独自在亲友处住上几天,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

  3.真诚接纳——接纳幼儿的情绪反应,从情感世界解读隐喻信息

  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实而丰富,需要家长给予密切关注。反思过去,家长只关心幼儿对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与体验却缺乏相应的重视。家长要能接纳孩子,当他表达情感的时候应用心去体会,并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只有让他感受到了被接受,他才肯与你交流。

  首先,是耐心的“听”,让幼儿感到你能体会到其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比如,当小孩想要向你倾诉,但他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就会运用肢体语言,这时,你应用心地倾听幼儿的话语并理解他的肢体语言,尽管你没有太多的话语回应他们,但至少你要让小孩知道,你是在努力用心地“听”。还有,当幼儿遇事觉得委屈而哭泣时,请给他一个拥抱。又或者,当他因为某事发脾气时,请宽容他的无理取闹,之后再耐心地了解原因。这样,你才可能发现他们非言语表达背后所蕴藏的真正意思。

  其次,是真心的肯定,真正读懂孩子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及时肯定孩子的非言语行为,这也是对孩子自我价值的一种认可。比如,当孩子用非言语行为在你面前炫耀他的“杰作”时,这种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就是“我自己做的……”、“我会……”的表示,这种表示正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信态度的萌芽,千万不可以“扼杀”。此时,您最好采用接纳的语言对其加以鼓励,如“太好了,我家宝宝又有新本领了!”家长的真诚接纳,给予孩子的信号是:父母喜欢我这样。长此下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信态度就会得到保持,即便在做事时真的遇到了困难,他们也不会退缩。真诚接纳孩子,并不是要对他们百依百顺,而是要采取一种宽容和倾听的态度,解读幼儿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而且不应以先入为主的姿态与孩子进行交流,只有由衷地欣赏孩子,才会得到孩子由衷的认可。

  4.无条件尊重——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从兴趣倾向解读隐喻信息

  首先,要善于根据孩子兴趣爱好的特点解读幼儿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例如,5岁的小强开始爱摆弄螺丝刀、钳子等,看见可以拆的东西就想拆开看看,新买的电动小汽车,没两天已经被他拆成一堆零件了。对于孩子在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中经常出现“拆东西”这种不和谐的非言语行为,家长不能简单地将其定性为“故意去破坏一个东西”,而应结合孩子的兴趣特点去解读其隐喻信息:“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去看车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车子为什么会动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事实上,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也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因此,尊重幼儿不同于自己的想法,从孩子的兴趣特点出发,解读孩子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家长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引导孩子一起寻找结果,跟孩子一起拆东西并帮助恢复原样,让孩子在“破坏”和“重建”的探索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其次,要善于从孩子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中发掘孩子的兴趣点,仔细揣摩孩子的爱好,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例如,6岁的小锋最爱听“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爱发脾气的火山、爱旅行的种子”之类的故事,上街时遇到商场橱窗播放自然探秘类的电视节目便不肯离开。家长不能把孩子的“磨蹭”解读为“不合作”,而应从这些令孩子双眼发光的事物中解读到其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那就是“奥秘无穷的大自然吸引我,我很有兴趣”,只要这种兴趣爱好对孩子的成长无害,就值得培养,父母就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或许这些兴趣正是孩子知识的增长点。为此,家长要创设与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和孩子共同体验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让非言语行为在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产生动力定型。一方面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与孩子一起进博物馆,一起逛公园,或一起到树林里散步,留心孩子感兴趣的商品、书籍、景物等。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写字、画画、读书、做纸工、修理日用品等,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家务……对孩子的劳动成果,家长要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从中体验积极参与的乐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进而使这些非言语行为得以巩固。

 文章来源于《教育探索》杂志2012年第6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