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福克纳小说与美国清教文化

作者:余丹丹来源:《芒种》日期:2011-11-05人气:2243

    文学作品实际上都是某种社会与时代的产物,而作家的创作势必不能脱离其生存的土壤。美国南方的著名作家,曾经写出过著名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的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1962),其归属于“约克那帕塔法体系”的作品中就浸染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所谓窥一斑而可见全豹,福克纳小说中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关于那片“邮票般大小”的土地的点点滴滴,无不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一作家,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南方社会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视角。

一、福克纳笔下清教文化对女性的压抑

    福克纳所生长的密西西比州位于美国的南部。早期来自英格兰的,为了逃避迫害的移民为北美大陆带来了清教这一基督教的分支,将他们的落脚之地称为“新英格兰”。随着移民们对新大陆的不断开掘,清教也从北向南传播,最后在南部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北部。福克纳的家乡就浸泡在这种浓郁的清教氛围之中,其中以雅利安浸礼教会、美以美教会和长老教会三大教会势力最为强大。福克纳自己就曾坦言:“我们这个镇子是由雅利安浸礼教徒和美以美教徒为雅利安浸礼教徒和美以美教徒而创建的。”福克纳的长辈们无不是虔诚的教徒,同时他的家庭又是一个在南北战争后开始没落的庄园主家庭。南北战争后南方的衰败导致了更多的人投身于宗教寻求心灵的安宁。福克纳对这种现象感同身受,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福克纳的笔下不仅有着对美国清教文化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也有着入木三分的批判。

    在清教的教义中,是强调一种几乎苛刻的禁欲的,享受被视为犯罪。这本身的出发点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鼓励人们节俭生活,积攒资本,然而人具备趋利避害的本能在现实生活中显然很难严格地遵守这样的教义。因此这种胶柱鼓瑟的规定最终只能沦为一个强势阶层对另一个弱势阶层进行压制的借口。加之《圣经》中女性地位本身就十分低下。在宗教保守势力浓厚的美国南方,这种禁欲主义就成为了男权对女性要求的理论根源。美国南方种植园家庭出身的白人女性往往被要求按照“南方淑女”的模式塑造,以至于不少人空有着贵族小姐的头衔却完全把握不了自身的幸福,在少女时代忍受父权的压制,无法决定自己的终身幸福,结婚之后则是受夫权的控制,成为一个家庭中沉默的人。

    在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A Rose for Emily,1930)中,就对这种男权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女主人公爱米丽·格里尔森出身于一个老牌南方贵族世家,她的父亲恰恰又是族长,对于爱米丽的婚恋有着绝对的决定权。虽然爱米丽与来自北方的青年何默伯隆相爱,但是其父却采取了棒打鸳鸯的方式。无法冲破这种巨大压力的爱米丽选择了用砒霜毒死了自己心爱的男人,将他的尸骨放在自己的房间中从此闭门不出,用她余下来的四十多年光阴陪伴着爱人的尸骨。但是爱米丽却不恨自己的父亲,甚至她在害怕之余还有着某种依赖,以至于她父亲去世后她要等到牧师、医生等人快采取法律手段时才松口埋葬父亲。透过小说表面的惊悚故事,福克纳希望读者能够意识到这种男权本位的现状是必须得到解构的,然而这要建立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基础上,如果女性也心甘情愿成为清教教义的维护者,那么她们要么只能如《押沙龙!押沙龙》中的萨德本太太一样在沉默中枯萎而死,要么只能像爱米丽一样采取极端的方式以一己之力与全镇人(镇上的人代表的是保守势力)为敌,是绝无可能打破男性在方方面面给她们设置的禁忌,重塑人生的。

二、福克纳笔下清教文化与美国南方阶级的固化

    如前所述,在福克纳逐渐成长的时代,实际上也是美国南方的“阵痛”时代,南北战争的落败已经宣告了南方旧有发展方式是不合时宜的,南方只有经历过在思想与经济方式上的痛苦挣扎,才有可能迎来新生。然而部分人却没有从战争带来的教训中醒来,相反是更倒向了清教保守、反动的一面,这可以视作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在这一过程中,清教文化在阶级固化方面的弊病越发清晰地显露了出来。

    由于《圣经》中记载了挪亚对自己忤逆的儿子闪发出了闪的后代必将是闪兄弟后代的奴仆的诅咒,保守的清教徒们对此穿凿附会,认为黑人就是闪的后代,黑人被白人所奴役正是上帝的旨意。同时南方的种植园经济正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以维持,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臭名昭彰的蓄奴制度成为了美国南方经济和人权发展的绊脚石。黑人若无法获得自由,产业是不能自动调整的,而南方必将长久地落后下去,最后形成的不仅是南方黑人与白人之间的阶级固化,也会使得美国的南方与北方之间形成不可弥补的割裂。对此,福克纳在《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1932)和《押沙龙!押沙龙》等作品中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鞭挞。乔因为被诬告身上有黑人血统便始终遭到歧视,在爱情与事业上屡屡碰壁;托马斯·萨德本因为怀疑自己的儿子有黑人血统就将其抛弃,导致了亲儿子之间兄弟阋墙的悲剧等。福克纳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将对蓄奴制度的批判停留在表层上,而是敏锐地看到了宗教与这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但福克纳深知如果直接抨击清教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因此他总是采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蓄奴制度绝非上帝本意的做法。譬如萨德本一家的故事取材于《圣经·旧约》中大卫王的故事,而《八月之光》中的乔出生于圣诞节,且姓名与耶稣基督相似。福克纳希望人们能明白,当不同种族之间无法平等相处时,连耶稣本人都难以避免遭受歧视的困境。

三、福克纳对清教文化正面意义的肯定

    如前所述,福克纳对于清教文化中的斑斑劣迹并不讳言,但是他所给予这一成长过程中重要文化符码的并非只有冷峻的投枪。清教文化在美国南方的发展史上还是曾经有过重要贡献的,福克纳对此也给予了肯定,并且流露出非常深切的留恋之情。譬如清教中非常强调的谦卑、虔诚、勤勉、重视家族荣誉等等美德,福克纳认为随着北方工业化对南方的侵袭,人们势必在大生产和资本爆炸中越来越趋向功利和物质,同时工业化也代表了种植园经济的解体,团结一心的大家族将不复存在,从而人们会抛弃这些值得珍惜的美德。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他就塑造了一个名为迪尔西的黑人女仆,在她的身上安排了种种美德,如对康普生一家的忠诚,对弱智的班吉悉心的照料,在主人家已经分崩离析却还坚持留下来的牺牲精神等等,她的行为正是来源于她对宗教的信仰。而迪尔西的黑人身份也是耐人寻味的,换言之,为什么这些美德偏偏发生在饱受迫害的黑人的身上?

    福克纳毕竟有着作为人的弱点,以至于他不能完全摆脱清教给予他的某些根深蒂固的观点。例如清教对于顺从和忍耐的强调,这本身是一种奉劝人们吃苦耐劳,虔心侍奉上帝的说辞,然而对这些教义理解的偏差,导致了福克纳在对黑人民权运动的态度上出现了一种“成也清教,败也清教”的,颇为矛盾的状态。毫无疑问,福克纳本人是强烈反对蓄奴制的,他也在自己的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了自己的观点,怀揣着种族主义的人往往都难以得到好下场,例如《押沙龙!押沙龙》中抛妻弃子最后没有在人世留下自己任何骨血的萨德本老爷,这个人物的身上可以说十分鲜明地体现了福克纳对于种族主义,种族歧视的谴责。福克纳的这种态度来源于基督教中对于上帝面前众生平等观点的接受,然而清教对于忍受的强调又使得福克纳不愿意看到黑人们开展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他希望社会能够在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中平稳过度,让黑人逐渐地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希望依靠种族主义者的让步而不是受害者自己的抗争来实现和谐,这无疑是不现实的。福克纳的偏差就是在于他并没有弄清楚黑人地位的低下实际上并非上帝的安排,因此这种状况的纠正完全是刻不容缓的。

    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作家之一,福克纳之所以称得上伟大,除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以外,正是在于他相比起奥康纳等女作家能够更为理性地看待家乡的宗教问题,能超越自己的成长环境。他虽然叹息清教文化中曾经的美德有可能会在工业化发展的大潮中一去不复返,但是毕竟顺应时代潮流在思想、政治与经济层面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地废除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父权制度、蓄奴制度等,才是美国南方的出路。可以说,是清教文化成就了福克纳,也是福克纳将清教文化全面地,彻底地暴露给了世界。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