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对马克思人学革命的再思考-前沿

作者:西南科技大学—刘淑兰来源:《前沿》日期:2013-03-11人气:849

摘要:在西方理论哲学家看来,人只是一个思想性、观念性的存在,整个西方理论人学的阿基米德点都建立在思想、观念之中。马克思在对传统人学理论批判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实践的唯物辩证的分析,抓住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从而真正发现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的产物,真正发现了人的存在方式,将人学的阿基米德点转移到了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人学;实践人学

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问题是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吸引着哲学家的无穷探索和思考。西方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人的思考,在所有的思考中都存在一个基本的共识:人是一个二重性的存在,即肉体和精神的统一;在把握人的本质时,几乎所有的理论哲学家都选择了人的精神性存在。在西方理论哲学家看来,人只是一个思想性、观念性的存在,整个西方理论人学的阿基米德点都建立在思想、观念之中。马克思在对传统人学理论批判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实践的唯物辩证的分析,抓住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从而真正发现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的产物,真正发现了人的存在方式,将人学的阿基米德点转移到了实践。

一、西方理论人学的传统

西方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人的思考,“人是理性的动物”成为西方理论哲学的核心命题,对理性的不同理解构成了西方理论人学的发展历程。苏格拉底认为,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的行为不是受欲望支配,而是受理智支配,理智是灵魂的一种基本属性,表现为一种智慧。柏拉图把人的存在分为灵魂和肉体两部分,其中肉体是变幻无常的偶然存在,灵魂是永恒的完美存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的灵魂由情欲、意志、理性组成,当一个人的理性成功地控制意志和情欲时,这时的人才是最完美最理想化的人。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根据理性原理而具有的理性生活”。可以看到,在古典人学中,理性是人的一种属性,一种可以将人与动物最终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但理性本身是什么,古典人学没有进一步进行追问。

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开启了近代人学的帷幕,他说:“严格说来我只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这些名称的意义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笛卡尔对理性本身进行了反思,并将其界定为“思维”,“我的思维”。在这里,“我思”是一个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心灵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康德在笛卡尔的基础上,将“我思”之中的一切感性经验因素抽象掉,得到一个纯粹的、不含任何感性经验的“先验自我”,“先验自我”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在康德那里,主宰人的思想、行为的先验自我、自由意志、绝对律令都是先验意义上的纯粹的思维形式、逻辑范畴,所以,康德的“先验自我”只是一个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的先验观念,它不具有任何经验的“实存性”。行走在康德所开辟的先验人学的道路上,费希特将“先验自我”发展为“绝对自我”,这个“绝对自我”是一个思想性、观念性的“纯粹意识活动”。黑格尔进一步将费希特的“绝对自我”发展为“绝对理念”。黑格尔认为,一切存在都根源于“绝对理念”,都是从“绝对理念”中“生长”出来的,人是“绝对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种表现方式,也即人是“绝对理念”的化身。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为代表的整个理论人学传统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他认为人的本质不在“纯粹理性”和“绝对精神”那里,人的本质是人有别于动物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包括三个层次: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精神本质,三者统一构成人的完整本质。其中,自然本质处于最底层,属基础部分,社会本质处于中介地位,居于最高层次的则是精神本质。这三个层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较低层次本质是较高层次本质的基础和前提,较高层次本质将较低层次本质包含于自身之中。所以,费尔巴哈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思维,“理性、意志、心”是人的“绝对本质”。因此,费尔巴哈在转了一圈之后,最终又回到了黑格尔的理论人学之中。费尔巴哈的人依然是一种思想性、观念性的存在。马克思指出:“他(指费尔巴哈)把人只看着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

二、从理论人学转向实践人学,马克思人学革命的转换

马克思的人学观是在扬弃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六条,马克思第一次集中阐述了自己的新人学观:“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这段话首先揭示了旧人学观的核心—“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并予以明确否定;同时端出马克思自己的新人学观—“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紧接其后,马克思揭示旧人学观的基本方法就是抽象,这一方法的实质在于“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即是说旧人学观通过抽象,将“实存”的事物从实在的时间、历史之中抽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非时间、非历史的存在,这样的存在只能是思想世界中的“观念性”存在。接下来,马克思进一步说明旧人学观的结论,作为抽象的结果,是也只能是一种“虚幻的”思想性、观念性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的,适合任何内容的,从而既超脱任何内容同时又正是对任何内容都通用的,脱离现实的精神和现实的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在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新人学观必然是旧人学观的反面,即“思想性”、“观念性”的反面—“现实性”、“实存性”。所以马克思强调,“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从实存的层面上正确理解“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系统而具体的阐发”—《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人学思想。“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这段话是马克思《提纲》中人学思想的展开和深化,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予以理解。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宗教或者别的随便什么”都是《提纲》中所谈到的虚幻的思想性、观念性存在。根据这些思想性、观念性的存在,也可以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但此时得到的还不是“人本身”,而仍然是一种动物,一种特殊动物。只有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才成为人本身。所以,是“实存”意义上的实实在在的“生产”构成人的本质。生产是实践的根本形式和原初形式,因此,可以进一步说人的本质在于实践。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活动成为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构成人之为人的根本之所在,构成马克思新人学观的阿基米德点。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的整个人学思想都是围绕着“实践”这一阿基米德点展开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因此,应该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在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特殊性质中去探究人的本质。也就是说,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动物的存在方式是由其生理结构决定的本能活动,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正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种实践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实践构成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人类的存在方式。实践不仅是人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中的根本属性,而且是能够说明人之为人,人所以具有其他那些属性的内在根据,正是它构成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构成了人的绝对本质。

在马克思的人学观里,实践是一个流动的、历史的范畴,是自在自为运动着的人类改造自然界、实际创造对象世界的实践,它联系着现实的人和客观的自然界,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精神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所以,人的秘密就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理论人学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他们都高傲地撇开人的实践这一巨大部分来谈论人的本质,这个错误不可避免地导致理论人学只能得到抽象的人或片面的人。马克思新人学观的高明之处在于,发现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抓住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真正发现了人的完整本质。这样,人学才能真正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2001年版

3.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赵义亮、崔唯航:《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革命》,《人文杂志》2005年第3期

5.林剑:《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的深刻革命》,《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