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猪肉价格周期、劳动力价格与通货膨胀——经济与管理

作者:曹泽辉、陈建成来源:原创日期:2013-05-13人气:684
 一、猪肉价格周期认识的误区
正是因为猪肉价格如此重要,所以在通货膨胀的研究中猪肉价格周期的研究成为研究人员的主题:希冀用猪肉价格的变动作为先导信号,来预测中国经济的通胀周期。总结起来,他们认为是什么主导了猪肉价格周期呢?(1)猪粮价格②;(2)价格预期下的库存量调整。③
但上述的观点可商榷之处在于:(1)经过我们的检验,猪粮价格与猪肉价格是同谱波动的,两者之间无明显的领先之后关系。这就是说猪粮价格与猪肉价格一定受到一个共同因子的驱动。(2)如果猪肉周期的波动是由于价格预期下的库存量调整,这就是说中国的养猪户们能够未卜先知,能够确切地知道猪肉价格的变动。这显然是不成立的。我们不否认生猪库存调整的存在,但这都是在猪肉价格出现明显的趋势性波动之后,养猪户做出的被动反应。
二、猪肉价格周期认识的新框架
因此,我们需要对猪肉周期的形成机制进行一次新的梳理。首先提出我们的分析框架,从生产的原子形式开始推演,不管什么产品,归根结底都是由原生性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这些要素结合,然后依托各自专门技术生产出来。那么全社会所有产品与服务的加权价格水平,当然归根结底也是由这几个因素决定。
我们继续会问:劳动力价格、资本价格、原生性自然资源的价格由什么决定呢?答案是由经济周期的凉热决定。而经济周期的决定机理在工业社会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决定的。资本的边际效率由什么决定呢?长短期内均由要素禀赋丰裕度和技术进步水平决定(根本性因素),短期内也会受到前述很多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当然政府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也起很大的作用。上述分析框架的实证证明, 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劳动力价格、资本价格、原生性自然资源变动的时间序列数据与通货膨胀变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若劳动力价格、资本价格、原生性自然资源变动总是领先于通货膨胀的变动,则说明我们的分析框架在时间序列的预测上是有效的。
猪肉作为经济体中产品一种,当然也符合上述规律。因此我们认为:猪肉价格由投入生猪产业的劳动力、资本品价格、其他生产要素综合加权价格决定。
进一步的,我们推断:对于以粮食(主要投入品也是劳动力)和劳动力为主要投入品的生猪产业,其价格水平的变动主要还是劳动力价格水平的变动。劳动力价格水平的变动归根结底来源于通货水平和资本的边际效率。此处我们需要证明的是:猪肉价格的初始变动真的主要是来自于劳动力价格的波动吗?
我们对猪肉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波动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劳动力价格波动在格兰杰检验下,总是领先于猪肉价格的变动。
另外,从图2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2002年之前,猪肉价格指数的波动于CPI指数大致一致,在1995—2001年,猪肉价格指数的波动低于CPI指数的波动。这就是说,在2002年之前,猪肉价格对CPI的拉动作用远不如2002年之后大。
为什么会出现上图的变化?这为我们的证明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知道:CPI和猪肉价格指数均决定于劳动力、资本品、其他原生性生产要素价格的波动。也就是说,CPI和猪肉价格的决定机制是一样的。但是各个分解因素(劳动力、资本品、其他原生性生产要素价格)各自权重不一样。食品价格指数中劳动力价格所占比更高。因此,从理论上来说,CPI的变动与猪肉价格指数之间的这个大的空间构成,主要部分只可能是由于劳动力价格波动构成。
图3是将食品价格指数减去CPI变动之后的时间序列,我们的统计验证:猪肉价格指数-CPI与劳动力价格变动高度相关,且滞后于相对劳动力价格变动。
证明到这儿,可能对我们通货膨胀新分析框架抱有信心不够的读者依旧无法被说服,我们提供下述进一步的两个证据:不同商品对劳动力价格变动的弹性(继续证明劳动力价格变动是猪肉价格变动的首要因素)。
从图4、图5中,我们看到仔猪的波动较生猪与猪肉价格波动更高,为什么仔猪的波动率更高呢?将其价格决定因素进行分解,唯一可解释的原因是:其蕴含的劳动力投入占比更高。猪仔与生猪及其猪肉的形成过程相比,是更需要劳动力投入的。而且可以唯一多投入的就是劳动力。
三、猪肉价格引致通货膨胀的经济学解释
第二部分分析没有解决的二个问题是:(1)为什么2000年后猪肉周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波动。(2)劳动力价格成为猪肉周期变动的内在经济学动因是什么?
我们需要将经济部门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中又需要分析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
在2001年入世后,可贸易部门比重提高,从进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可以看到,1990S为30%,2000年为50%。
可贸易部门比重提高对农业部门的影响是:在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之后,“外出打工工资-交易成本”之后所剩下的部分实际上就成为了农业部门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农民工的工资成为了农业部门的工资参照物。
当可贸易部门工资变动之后,对劳动力价格最为敏感的养猪户3将会放弃在机会成本的比较下,放弃养猪(去打工)或增加养猪(放弃打工)。此时猪肉市场的供需平衡打破,猪肉价格上升或下降。
猪肉价格的第一次出现波动后,其他养猪户得到价格上涨或下降信息后调整库存,以及在蛛网模型的影响下,这一轮加工波动加以放大,从而形成了猪肉价格周期。这一效应在2001年之前不那么显著的原因在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还没有大面积的参与可贸易部门的经济活动,故在全社会中可贸易部门劳动力价格变动没有成为农业部门劳动力的机会成本。
因此,我们用图7来说明上述逻辑:
至此,我们对猪肉周期的剖析完毕。实际上我们的逻辑演绎是从农业部门单个个体的生产决策出发,在机会成本的考量下,作出不同的选择,从而从微观个体演绎到了宏观整体变量的波动。这一逻辑在粮食价格及其他大宗农产品价格水平的分析中同样适用。
四、结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经济部门通过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全面的参与到了可贸易部门的经济活动中,一旦这种参与度达到质变,就会使得出外打工所获得的净工资成为农民种地、养猪的机会成本。可贸易部门的工资变动频繁,农户养殖户在机会成本的考量下,在养猪和出外打工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当可贸易部门工资上升时,则养猪机会成本上升,原先的均衡打破,一部分对于工资敏感的农户养殖户出外打工,这样猪肉价格的平衡首次打破,之后在粮食价格(粮食价格的变动也是由于可贸易部门工资变动所造成)、蛛网模型的作用下,使得猪肉周期的效应放大,同时由于中国CPI的独特结构,使之成为了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子。
当然,可贸易部门工资的变动归根结底来自于经济周期的凉热。但是我们在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时,如果把着重点放在猪肉价格周期上,就并不需要准确的知道经济周期凉热的走向,只需要关注可贸易部门工资的变动,就能预测到猪肉周期,同时提前几个月推演出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按照这一方法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在2004年、2008年、2011年的通货膨胀周期预测中,都得到了验证。
注释:
①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经济周期的论证,最原始文献可参见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第二十二章,之后诸多关于经济周期的经典文献均有此方面的实证论证。
②由于无法得到2005年之前猪肉价格变动的月度数据,因此我们采用食品价格指数作为代理变量。
③将养殖户分为三个部分:(1)农户养殖;(2)专业养殖户;(3)养殖场。其中农户养殖户对于劳动力价格最为敏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