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化有形为无形,无形中见有形——传统民间舞蹈素材的转化与形象建立

作者:范祎珂来源:《尚舞》日期:2023-03-16人气:685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散布着文化形态各异的诸多民族群体,更蕴含着丰富的民间舞蹈资源。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生理和心理等文化因素都会凝结在一个个承载着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审美、生命体验的舞蹈动作之中,成为族群生命体验的动态表征。

在全球化与城市化已成定局的当代社会,作为民族民间舞生长的地域文化环境日益稀薄,伴随而来的是原有民族民间舞蹈多样性的消减、原有生存含义的忽视以及今人往事的间隔和误读。因此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素材的转化与应用不仅对在当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更为中国民族艺术在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当下,探寻如何在文艺作品中当中助力彰显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做出重要探索。以下本文将从“从有化无”和“无中‘生’有”两个传统民间素材舞蹈形象转化的顺承发展步骤展开具体的分析论述:


1.从有化无:传统民间素材的提炼与转化

“从有化无”是一个解构的过程。它具体是指将民间传统的舞蹈素材如动作短句、人物形象、表演程式等最为原始质朴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转化,消解原有动作外在的固定形态,保存传统民间舞蹈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气质,融化于当代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舞蹈形象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为何化”、“怎样化”两个核心问题。


1.1为何化:文化传承与古舞今承的价值追求

首先,对传统民间舞蹈素材转化体现着继承民族文化的价值追求。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生发于深厚民族文化之中,是族群生命体验最为鲜活的动态表现,那一跃一舞皆是深厚民族文化穿越古今、传唱千年的生命欢歌。当代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离不开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不论是以“原汁原味”为旨归的《沉香》,还是以提炼转化为核心的《红珊瑚》都来源于最鲜活、最真实的田间地头的民族民间舞蹈。在这些传统素材的背后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支撑。当下我们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依旧要基于传统舞蹈素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创作出现舞种属性不清,语言不纯、风格不明的模糊困境,在作品中看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传递。

其次,对传统民间舞蹈素材的转化体现着古舞今承的价值追求。对传统民间舞蹈素材的转化其中“转化”一词意味着“变”;意味着发展和创新。“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在传统民间舞蹈素材原有的生发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的当代社会,社会结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因素的改变使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原有的酬神还愿、调剂劳动、求爱社交等功能不再适用于当下。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改变,当代人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更偏向于一种审美的需要和精神的追求。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素材进行转化以适应当下,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

对传统的学习不是为了原封不动的继承传统,更多是为了积淀。与此同时,“古舞今承”也并不意味着割断历史、重新建构,而是扎根于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转化表达今人今事。气质是当代的气质,文化是传统的文化;创作是当代的创作,精神内核依旧是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核。


1.2如何化:体变质存与破立并举的实践路径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不应困囿于舞种外在的固有动作,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在保持民族品格的基础上将传统内化于心,表现真正属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在破立并举中把握民族文化的基因,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积极探索契合时代精神的表达。所谓“传统无定式,民间即镜子”,传统不是依靠动作形态而存留。在具体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过程中,对于传统民间舞蹈素材的转化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做出尝试:

1.2.1化形留律——动作外形的消解与动作核心动律的保留

从民间到课堂再到舞台,体现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对传统民族身体文化的一种传承,外在的动作表现成为体现地域特征与民族性格气质最显而易见的外在之“形”,这也是衡量判断舞种风格的重要条件之一。但这个外在的“形”只是最表层的一种视觉呈现,缺少内在的生命力。其中动作外形下蕴藏的“律”才是民间舞本质与魅力的核心,它是承载着民族文化审美、性格特征等风韵独具的关键。

“化形留律”的意义在于化形造意,留律存质。《红珊瑚》虽以于山东地区的海阳秧歌与胶州秧歌为素材原形,却没有困于其中任何一个原有的、程式化的动作形态。而是将山东秧歌中更为深层的提沉的气息、躯干内在的裹拧、三道弯的体态、强弱力度的变化等核心要素与作品塑造的珊瑚形象相契合,力在展现珊瑚蓬勃旺盛、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虽看不到诸如八字绕扇、大撇扇等鲜明的山东秧歌动作符号之“形”,但是却在作品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里看到山东秧歌内在坚忍不拔、激昂蓬勃的民族性格之“律”。在这种“化形留律“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去芜存菁、切中肯綮的创作理念,直抓民族舞蹈内在精神特质,创造新形态,建立新形象、产生新表达,呈现新审美意趣。

1.2.2取精用弘——多重文化符号的相加构成有意味的表达

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是以一种综合体的形式来进行呈现的,诸如道具、音乐、服装、锣鼓伴奏、人物角色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民族民间舞蹈鲜明且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当代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创作中,应根据作品中建构形象的需要出发,选择多重的文化符号共同作用、综合呈现、建立形象、形成有意味的表达。例如在舞剧《尘埃落定》序幕章中,转经筒的运动调度、民族属性鲜明的藏装、氛围感浓厚的音乐、灯光以及角色间高低的动作姿态差异等多重符号共同作用,交代出故事发展的时代背景、民族属性、人物关系与性格特征,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1.2.3以情带动——情感层次的递进与心理节奏的构建

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精神、气质、韵味也可以通过作品的情感层次的递进和心理节奏的构建予以展现。一首长调,一颗心;一张板凳,一生情;一盏孤灯,一场梦;触及死亡,安于魂灵的《老雁》中,看似简单的道具灯光的构成下,是人物角色情感层次的不断递进和心理节奏的多重转变。舞蹈动作由平静到激烈最终归于平静承载着人物心理从回想年少、追忆青春再到回归现实的内心情感波动,情感层层递进愈加激烈,让观众也随着人物的心理节奏变化产生共情,同时在共情中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孤寂又豁达超脱的民族性格。《文心雕龙》中有云“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寓远”,《老雁》给我的感受就是如此。看似简单的动作、灯光、道具编排背后是编导苦心孤诣乃至大道至简的深层设计,让观众跟随人物角色的心理变化感受作品情感层次的层层递进,既不晦涩却又内涵深沉。

值得思考的是,除去化形留律,对动作外形的消解与动作核心动律的保留;取精用弘,运用多重文化符号的相加构成有意味的表达;以及以情带动,推进情感层次的递进与心理节奏的构建之外,我们还能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来表达、来展现传统的民族韵味和精神气质?我们该怎样去探索和开发,拓宽我们创作的维度,丰富创作的方法?跨界融合,借用其他艺术门类是不是方式之一呢?具体落实跨界融合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以上这些问题还亟待我们做出更进一步地探索。


2.无中生有:当代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形象的建立

“无中生有”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它是对前者“从有化无”的进一步发展,是将经过提炼转化之后“化于无形”的传统民间舞蹈素材重新建构,在“无中生有”——形成新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的形象,用以传情达意,展现民族精神气质与文化风韵。

“化有形为无形”中的“有形”是民间传统的,而“无形中见有形”的“有形”则是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编创者个人的。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通过“生有”即建立形象,形象是核心,是语言表达、传情达意的载体。那么在民间舞蹈作品中建立的形象的应具备哪些特质?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2.1形神相契——外在形态与精神内核的相契性

舞蹈是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它运用肢体动作、服装道具、音乐灯光等外在形态综合营造,满足观众的视听审美需要。虽最终呈现于外在的“形”,但内部还需要有“神”的核心做支撑,同时“形”与“神”相契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外形”与“内意”的高度统一才能产生艺术的美学意义。舞蹈作品中各种呈现因素之间要相互契合,不然则会出现差异化、“两层皮”的异质感。田露老师提及在创作《团扇舞》时,由于缺少对北京地区舞蹈素材的了解,因此运用了胶州秧歌的舞蹈素材,致使作品外表看似协调却在地域文化与族群性格间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化。《团扇舞》的动作形态展现的是山东地区人民的生存状态却力图表现北京地区人民的精神性格,这从根本上就决定了作品“形”与“神”的不合体,使作品留下了“美则美矣,未尽善焉”的遗憾。


2.2蕴藉隽永——以小见大的代表性与象中取意的深刻性

当代创作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的形象应以具有代表性和深刻性为艺术创作的追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是借用民间舞蹈的动态为素材进行造意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也理应提升文化价值与审美意蕴。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形象是创作者个体思想行为的艺术形式,是立足在民族情感之上的个体理解和表达,有着鲜明的创作者个性,它虽不能代表本民族,但可以提升民族文化与审美价值。

其中的代表性一方面是指民族属性、风格的鲜明彰显,另一方面是指从民族个性中看到人类共性的普遍价值观念。在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所建立的形象既是属于这个民族的鲜明个体,也应在民族个体上也应该看到人类共性的普遍价值追求。例如《喜鹊衔梅》虽属于山东秧歌,其中典型的山东秧歌的动律塑造展现着山东人民的性格特质,但是作品内涵最终想要传达的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探讨,这些是同属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深刻性是指通过舞蹈作品中形象的建立,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远意味,达到“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寓远”的审美感受。舞蹈艺术本就是一种“感觉”的艺术,它不像语言文字一般直白准确,舞蹈动作的表达既多义又模糊,因此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如何通过多重文化符号相加营造的外在视觉之“象”,塑造出作品语言的“形象”,进而传递出作品内在涵义的意蕴之“象”是在作品中建立形象的核心关注点。

以《红珊瑚》为例,它通过山东胶州秧歌、海阳秧歌素材的转化,塑造出珊瑚的典型形象。从珊瑚的动态形象中,我们看到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与激情,那一团团火焰的跃动更带给人一种红色精神的感染,体现着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看似质朴却又内涵深远,美感与思想内涵的并重,让舞蹈从动作层面的视觉接受拓深到精神层面的情感共鸣。《老雁》亦是如此,干净的舞台布置,清晰的情感节奏递进,简单的双人舞动作配合却又那么深刻、引人深思。张继钢曾说“看得见的东西是被看不见的东西所主宰的”,《老雁》可能正是因为其“留白”的大道至简创作之法,所以引发了观众多重解读、深入思考,以致获得“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审美享受。


2.3与时偕行——变与不变中当代视角回看传统的发展思维

“传统民间舞蹈素材的转化与建立”其中“转化”一词鲜明体现着发展与变化的观点。近年来关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也是当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如前文所提到的“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传统已经发生变化的今日社会,同样需要对传统素材进行转化来塑造属于今人的形象,传递今人的价值追求,满足今人的审美需要,契合今人情感需求。田露老师曾说:“坚持民族审美,倡导时代审美,做民族民间精神的弘扬者,做时代文化的现行者,这就是我们的美学追求。”“不变”意味着故步自封,“变”才是未来我们发展的前路。由过去而开掘,由当下而发现,由未来而到达,在民间传统素材中继承民族精神与文化,在当下创作中契合时代精神、表达当代话语;在未来时代的变迁中检验今人成果。


3.结语

“化有形为无形,无形中见有形”是我们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重要实践路径,为何化?如何化?化为什么样算“无形”?如何从“无形”中见到“有形”?“形”是什么形?其精神特质有哪些、传递何种思想?通过“形”的建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种种问题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而言太过深刻,目可能还难以理清也难以找到一个准确答案,但就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里继续探索,身体力行的去找寻,希望到时可以再整理思绪、耐心沉淀,为传统民族舞蹈素材的转化找寻更多可能性;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找寻更多的可能性;为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发展找寻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