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生态美学视域下水文化的解构及建设

作者:李婕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3-12-16人气:184

生态文明与生态美学

生态文明是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人类文明发展先后经过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其中工业文明以征服大自然为主要特点,在带来生产力飞跃的背后是对自然资源无休止的疯狂攫取。自20 世纪中期开始,工业社会的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面临巨大的生态危机。而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在此时应运而生。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理念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珍视,赋予人以新的定位。其核心在于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的概念产生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对生态系统的深入认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认同。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和谐、尊重自然、平衡、相互依存等观念相契合。比如道家思想强调“道”是自然法则,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无为而治”的观念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而生态美学也主张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生态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者共同促进了中国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水文化的内涵

水文化与水利文化

从水文化的角度来说,水不仅仅是生命之源,还是生态之核、文化之根。所谓水文化,就是人们在从事水务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在古代,世界各地在对河流的认识、治理过程中,形成了以不同的大河流域为核心区域的地域文明,形成了不同流域的特色水文化。


而水利文化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在兴水利、除水害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水文化的分类

学界普遍把水文化分为物质水文化、制度水文化和精神水文化。我们看到的大江大河及各项水利工程,这些有形的、客观存在的,都属于物质水文化的范畴;我们在对水进行利用、开发和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等属于制度水文化的范畴;人们由水引发的哲学思考和艺术成果等,则属于精神水文化的范畴。


国际社会对水文化的认知

国际社会将水文化视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强调其在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价值。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水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例如印度人认为恒河水具有神圣的力量,可以洗净人们的罪孽;埃及人将尼罗河视为生命之源,其文化中有大量描绘水的艺术作品,如尼罗河流域的神话、壁画等。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举世闻名的水城,其独特的水上交通和水城景观都反映了城市与水的深度融合。


放眼国际社会,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对水的解读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水资源与人类文化、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都持续关注着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议题。这也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水文化发展、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首先,国际社会对水文化的关注体现在对水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即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和利用水资源,继而满足人类社会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国际社会上认为水文化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通过传承水文化的价值观,强调对水资源的尊重和保护,可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对水文化遗产的保护,许多国家制定了法律和政策,包括对历史水利工程的保护、水文化活动的传承以及与水有关的传统习俗的保护等。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利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同样致力于对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已将大量古代水利工程、水城景观、湿地等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


再次,国际社会非常重视水文化的教育与公众意识的培养。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在学校教育课程中融入与水资源、水历史、水文化等有关的内容,传递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增进学生对水资源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此基础上,国际社会有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积极推动各类水文化与水资源保护活动,促使更多人参与其中,形成了广泛的传承水文化、保护水资源的社会共识。


最后,水文化相关的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国际社会上有大量跨国合作的水文化研究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推动了多个水文化项目,如“水与文化”项目,涵盖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文化遗产保护、水文化活动等,旨在通过研究、保护和传承水文化,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欧洲各国在流域管理方面开展了合作,推动水资源管理与水文化的整合。比如,多瑙河流域国家就通过多瑙河流域管理计划,共同管理流域内的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当地的水文化遗产。亚洲许多国家通过区域合作机制,如亚太水论坛、湄公河委员会等,在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合作研究,研究内容涵盖水资源管理、流域治理、水文化保护等。


水文化的解构

如果将水文化看作是一个金字塔,那么处于最底层的就是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的水文化,例如自然的山水风光、水利工程以及治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工具等。


处于中间层的是以人类行为和管水制度为载体的水文化,比如开凿大运河、建造水渠引水灌溉等治水实践及各种水利管理制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各地区的水事规约等。


处于上层的是人类在与水相处的过程中总结、创造出的水文化精神产品,比如各类水利研究的文献、以水为内涵的哲学思想等。


处于最高层的是融入民族精神、价值观的水文化,它超越了精神产品,塑造了民族的精神品格,融入了民族的血脉之中,比如我们常说的“上善若水”便是一种以水为精神引领的价值观念。


中国水文化源远流长,以“治国必先治水”的水利文化作为核心内容,以“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学等方方面面得以体现。


在战国时期,秦国常与六国交战,这些战争大多是秦国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能够支撑秦国开展如此大规模作战的,是秦国充沛的粮草供给,这归功于秦国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除了兴修水利,秦国还颁布了如《礼记·月令》等许多水利律法。秦统一六国之后,水利法规得到进一步细化,通过对原有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法令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予以颁布实施。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兴修水利工程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水文化前三个层次的内容。而后两个层次,主要反映在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两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文人常常以水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水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可以有变化、流动、清澈、坚韧等不同的含义。如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写道:“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水被比喻为美人流动的眼波,表达了词人对回归江南的好友的深情祝愿。欧阳修的《玉春楼·别后不知君远近》中有“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的诗句。在这句诗中,水的深广则被用来暗喻人生的曲折和离合。诗言志、词言情,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水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寄托了人们的柔情婉意、哀思忧愁、家国情怀和远大志向。


而在古代的哲学家看来,水有不一样的含义。先秦儒家先贤在观水悟道的时候形成了以水比德的观念,认为水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有正、有察、有志、能善化。这九德即是水之德、君子之德,是君子的理想形象,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老子同样主张以水比德,最著名的当属“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观点,上善是指最完美的意思。老子认为,水给自然界万事万物带来了好处却不求回报,人的最高境界的善行也应该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由此可见,在这些古代圣贤的眼中,水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行、一种至高的品德,水由具象的物质变成了抽象的精神象征,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水文化建设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水文化建设强调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将生态平衡、文化传承和美学观念相融合,注重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


在水文化建设中融入生态美学意识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中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逐渐重视通过合理先进的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力求节能、环保,彰显水利工程的文化特色,实现水利工程与周边生态、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比如,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在江苏境内建设泵站的过程中尝试应用了景观生态学和文化生态学理论。因为江苏境内城镇密集、经济发达、湖泊众多、环境生态优良、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多样,所以在泵站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工程效益,还要兼顾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因此,南水北调工程在江苏境内采用了国家级大型水利工程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的综合集成方法,以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为主线,构建了运河文化线路、水利遗产廊道、景观游憩廊道、城镇经济廊道四位一体的建设环境规划体系,旨在更加有机地融合工程功能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以实现水利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的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工程,从源头的江都水利枢纽到最北端的蔺家坝站,都将地方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每座泵站都成了当地的水文化标志,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工程既代表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水利成就,同时也承载着地域的文化底蕴,成为地方的重要文化标志。


在水文化建设中加强道德关怀

道德关怀的核心在于坚守人与水的共生关系,追求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当从水生态中获益,同时也要以关怀之心回馈水生态。对受损的水环境进行全面治理,对被破坏的水生态应努力恢复至原始状态。只有如此,水资源才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巴西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好的示范。此项目的线路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横亘巴西5 个州、81 个城市,总长约2540 千米,穿越巴西北部“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中部塞拉多热带草原及东南部大西洋沿岸雨林等三个功能极其重要、生态异常敏感的地理气候区域。工程沿线所涉及的环境范围之广、自然人文之复杂在巴西史无前例,巴西政府和全社会对该项目的建设运营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空前关注。


为此,中国企业提出“世界级的工程必须要有世界级的环境保护”,将项目的环境保护列为项目开发建设的首要目标,明确提出“避免影响环境,增强巴西全国电力供应可靠性”这一清晰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工程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项目规划层面,中国企业提出要“尽最大可能避让所有敏感环境区域”,最终规划线路总长约2540千米,比项目规划的初步路径增加了近10%,除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量的增加,造价也至少同比例增加了10%。但中国企业最终敲定了此项方案,并没有因为造价的原因而背弃“避免影响环境”的承诺。


除此之外,项目环保团队还积极采取各种技术和保护措施,将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消极环境影响最小化或至少减少、减轻至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并辅之以各种恢复加强措施,帮助这些环境在工程建成后尽快得到恢复。例如,对于清除的植被采用异地等量补植的方式予以充分补偿,确保区域整体植被量不下降;对于受植被清除所影响的所有珍稀动植物,包括砍伐的树上的所有附生珍稀植物、幼鸟、待孵鸟蛋等等都采用事先移植、异地保护或静候孵化等各种针对性的保护性措施。


这些做法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最大程度实现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此项目也因其超前的环境管理理念和卓越的环保工作成就得到了巴西可再生资源与环保局和业界的高度认可,其价值和影响力超越了工程本身。


随着《“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的出台,水文化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在不久的未来,水文化定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