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让新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文化旅游发展

作者:李明哲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09-08人气:1182

    近年来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总收入及旅游总人次均实现了较快增长,接待游客数量从8102万人次跨越到2.13亿人次,旅游收入从1401亿元猛增到3632.62亿元。“十三五”以来,新疆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2016年—2019年,新疆旅游业年年迈上新台阶,接待游客数量连破纪录。2016年,新疆接待游客8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4.3%;2017年接待游客10725.51万人次,同比增长32.38%;2018年接待游客15024.89万人次,同比增长40.09%;2019年接待游客数首次突破2亿人次、达到2.13亿人次,同比增长41.96%。“十三五”期间,旅游业进入加速增长的上升通道。通过精品景区建设工程等,新疆有效提升了景区品质。2019年,新已有13家国家5A级景区,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位居前列。国家4A级景区达到90家,使新疆国家4A级以上景区突破了百家。“十三五”期间,新疆全力推动文旅融合,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深化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三难一不畅”等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旅游+”大文章妙笔连连,乡村旅游、冰雪旅游、自驾旅游、民宿等快速发展。如今,“新疆是个好地方”旅游品牌更加响亮,旅游业正成为带动能力最强、造福百姓最广的富民产业。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新疆的重要抓手,是改善人民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是扩大对外开放、展示新疆形象的有效载体。不断深化新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疆旅游业健康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塑造特色魅力、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市场营销、夯实产业基础、推进改革创新、坚持绿色发展、强化旅游扶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机构合并,挂牌成立新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这标志着文化旅游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维护和复兴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效结合起来,就有了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学习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理论、研究动态及最新研究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性、分类和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解析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促进作用,进而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新疆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此本文结合新疆艺术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情况,查阅相关学术资料,谈谈如何运用新疆艺术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助力。

一、开发民族节庆活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

新疆许多民族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传统节日活动,例如,塔塔尔族的撒班节,锡伯族的西迁节,汉族的六月六庙会,蒙古族的那达慕,满族的颁金节,柯尔克孜、哈萨克、维吾尔、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共同的节日努鲁孜节等等极具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节日。在节日期间各民族都要开展各类活动,这时就可以利用节会为多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搭建登台亮相的平台,这也将增强旅游的参与性,使游客亲身感受当地的节日民俗。博尔塔拉蒙古州每年举行的那达慕草原节,在节庆活动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就可以展示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歌舞以及游乐项目,那达慕大会的男子三项运动∶骑马、射箭和摔跤等。这是向游客展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节庆旅游开发模式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开发模式,对节庆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将有利于提升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打造成为一项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必须要对它们进行创新和包装,要适合游客参观游览。例如在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与民俗相关的遗产有多项就与民族服装、民族婚礼相关。对于民族服装的旅游开发应大力提倡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民族服装也不一定非要做成旅游商品同时还可以向游客出租,使游客充分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可以把民族家访进一步拓展,目前民族家访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比较常见的形式,新疆的民族家访内容比较单一。很多游客都希望对一个地区进行深度旅游,最好的形式就是把民居转换为家庭宾馆,这是对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体验,新疆国家级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旅游开发也同样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当游客进入景区的一个民族村落时,游客身着民族服装会有一种入乡随俗的感觉。能够综合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保护民俗类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二、民族歌舞对于展示新疆的各民族文化,对外宣传新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

新疆民族是歌舞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和舞蹈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舞蹈特征与自己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性格等有密切关系。民族歌舞艺术是民族文化中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表现形式,它和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过音乐、舞蹈、服饰等物质载体来表现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民族歌舞本身就具有欣赏、娱乐价值,其中还会夹杂着杂技和游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维吾尔族音乐体系里,民歌数不胜数,乐器就有数十种之多,且功能、音质音色都有所不同,所以能够演奏出各种技巧和表现手法不同的乐曲,从单曲到套曲都可以表现得非常出色。哈萨克族的冬不拉,柯尔克孜族的库木孜,蒙古族的马头琴,塔吉克族特有的鹰笛等,这些颇具特色的乐器就能演奏出自身特色的乐曲来,各种各样的民族舞蹈更是让人眼花目眩,赞叹不绝。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是新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中的珍宝。民族歌舞展示在非物质文化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要重视民族歌舞在旅游中的作用。目前新疆各地区歌舞团,如喀什地区歌舞剧团,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歌舞团等都在给游客展示新疆民族歌舞的特色。新疆的这些歌舞剧团所表演的节目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维吾尔族的顶碗舞,塔吉克族的鹰舞等,吸引了不少游客,这些歌舞剧团在全国各地甚至是出国演出。新疆歌舞气氛轻松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旅游者很容易融入活泼、喜悦的气氛中,深度感受地方文化特色,极易受到感染,从而形成渴望参与、互动、表演的动机,进而获得愉悦的心理满足和精神畅游,使游客的旅游境界得到极大提高,这样在游览中可以实现休闲娱乐的目的。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体验特质为发展体验性旅游产品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三、把民间传统手工艺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

民间工艺品的转化形式旅游商品,尤其是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品强化了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印象,并在旅游者结束游览,返回住地后,还常唤起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美好回忆,并可能进一步激发其他人的旅游动机。此外旅游商品也对其它未去过该旅游地的人是一种无声的宣传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工艺的价值将会越来突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传统美术和传统手工艺,在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数量较多。因其产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和收藏价值,所以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是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最好形式。而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点是,通过美术和手工艺品间接展现,其产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参与性。这决定了新疆这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宜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形式。在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美术类有维吾尔族柳编、维吾尔族刺绣、蒙古族刺绣和柯尔克孜族刺绣。传统手工艺类有维吾尔族花毡制作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维吾尔族棉纺织技艺、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丝绸织染技艺、地毯织造技艺、维吾尔族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传统小刀制作技艺、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维吾尔族印花布织染技艺、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新疆国家级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开发旅游商品,例如,遗产的产品进行商品化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过去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生活用品,例如维吾尔族土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物品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还具有重要的手工艺价值,因此,可以考虑将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进行商品化的形式进行开发。通过开发旅游纪念品间接保护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如柳编、刺绣、地毯、丝绸等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开发。新疆国家级的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作为游客的旅游纪念品必须要进行精加工。

四、通过旅游激发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开发意识是核心

要通过旅游开发使得新疆许多原先几乎被抛弃的遗产随着旅游文化商品化而获得新生,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新疆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现和重组,一方面展示遗产传承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遗产传承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使得旅游者在旅游中获得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最终目的是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遗产传承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或间接提供保护经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支撑非常重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弘扬地方与传统文化,进一步惠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或部分的展示有利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使得保护工作有了充足的资金。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恢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造血功能。单依靠保护经费是输血,可以解决眼前问题,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存在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价值才是长远办法,这样既恢复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造血功能,又让许多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品、传统食品、歌舞杂技、民风民俗等得到重新发掘、整理、更新和提高。很多成功案例也表明,正是旅游开发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最根本的原因是无法与现代物流企业以及现代工业相竞争,而日渐失去市场,濒临绝迹。而以体验不同文化为主要动机的旅游开发,又重新赋予了它们市场和社会价值。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