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急需通过各种渠道释放中国的善意

作者:王苗苗 刘星雨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2-01-08人气:1007

大熊猫虽然是一个穿越800万年的自然物种,但是在古代历史上人类对它的记载并不十分丰富。近现代以来,随着他在中国被科学发现,其生物活化石般的科学研究价值及独特的生活习性,使他迅速成为了一个世界瞩目的自然遗产,引来千万粉丝,更使他成为中国的国宝,并逐渐演化为中国的符号象征。2015年,在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展开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中,认知度最高的文化符号便是“大熊猫”,同样在另一份关于在华外国人中国文化认知情况的研究中显示,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化符号第一为“长城”、第二为“大熊猫”。可见,大熊猫这一近现代才逐渐走入人类视野的自然物种,已经和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一起,成为了中国的国家符号,深深地影响、打动着全世界。

然而符号作为表达“意义”的工具或载体,“大熊猫”这样一个文化符号代表什么意义?难道只仅仅是“中国”这样一个国别的符号所指?或是憨态可掬、毛绒软萌的视觉感触?或是“熊猫外交中的和平友好”、“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现有的文献资料研究中除了以上关键词的体现,鲜有其他方面的描述。显然,“大熊猫”作为一个位居榜首的国家文化符号,这些“意义”在体现国家形象的层面还过于单薄。大熊猫本身就和中华民族一样拥有源远流长的存在、发展历史,而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大熊猫黑白的色彩体态、弃肉食素的进化方式本身就与中华文化中的“阴阳”、“无为不争”、“自强不息”等内涵不谋而合。因此,系统地归纳、提炼大熊猫符号带有的中华精神文化内涵十分重要,其紧迫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急需通过各种渠道释放中国的善意

在2018年6月22日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一方面,世界最大的格局变化就是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东升西降、中升美降。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中国在成功应对疫情中所体现出来的仁爱、和平、友善、担当的大国精神同美国对待疫情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至于引发了众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打压,并从各个方面栽赃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这样一种严酷局势下,中国急需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通识的符号向全世界表达中国的立场,树立国家形象,展现我们“和谐、和平、和善、和睦”的中华文化精神理念,而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家文化符号,当仁不让地负载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和责任。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文化层面,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让中华文化迈出更大步伐“走出去”,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又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又明确指出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文化发展目标,这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步骤。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文化“走出去”意味着文化的传播、文化自信意味着文化的表达,文化强国更需要一张内涵丰富的文化名片,而面向公众的“传播、表达、名片”都需要借助于通识性的文化符号,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同样急需肩负起传达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

二、面对全球上亿级的熊猫粉丝,急需凝练大熊猫的文化内涵

2013年央视网络熊猫频道一经成立,就引来上万名网友观看,几十路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直播大熊猫生活情景的媒体形式,让全世界人民每时每刻都可以观看到大熊猫。2016年,央视网络熊猫频道全新改版,直播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世界自然遗产和人文景观,进一步利用大熊猫展现中国元素。至2020年熊猫频道粉丝已超过了4500万,熊猫频道脸书英文账号的互动率在全年持续稳居全球主流媒体第二,12月份在四川省文旅厅和林草局主办的“四川大熊猫文创产业暨运营推广路演”专项活动中显示,仅仅大熊猫基地就拥有8400万忠实的大熊猫粉丝。同时在新浪微博不仅众多单只大熊猫设有个人主页,而且很多大熊猫的粉丝量都在1万以上,如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萌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奇一,曾经旅美的大熊猫贝贝等。除此之外,大熊猫们还拥有众多的超话,大熊猫萌兰超话有10.2亿的阅读量,并拥有9.4万粉丝。可以说在互联网络上亿级的大熊猫粉丝圈,大家所关注的主要在于大熊猫生活的现象表层,很少去讨论大熊猫的生活形态所体现出的物种文化特征,更少去关注大熊猫作为国宝和国家符号其自身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当然,由于互联网的生活化和片段化,网友对大熊猫的关注更多体现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休闲,这无可厚非,但如若这上亿级的粉丝都能够通过大熊猫或了解、或传播一点点中华的优秀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也是一个不可估量的贡献。

同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熊猫保护和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版了大量关于大熊猫的书籍、论文和画册。尤其是近五年以来,在2019年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之际,更多的系统讲述大熊猫的书籍相继出版,如《四川省志·大熊猫志》、《大熊猫传奇》、《大熊猫文化笔记》、《大熊猫——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等等。这些专业又丰富的图书资料为国内外大熊猫的爱好者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大熊猫科学和文化的窗口。然而归纳整理这些资料,其类型一方面集中在大熊猫生物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层面,另一方面集中在考古记录、生存记录或是大熊猫与人交往记录等纪实文学层面,还有一部分是大熊猫文学艺术摄影创作层面,鲜有从文化学的视角,以提炼大熊猫文化精神内涵为目的,或是以探讨大熊猫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为目的编写的图书。与大熊猫文化内涵相关的内容主要散见于个别期刊杂志和网络,而且数量有限,篇幅短小,有些只是只言片语的提及,很少有深入、系统的归纳、整理。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于人民对自身文化的深入理解,可见,面对上亿级的大熊猫粉丝,还是没有一扇窗口让本族人民通过国宝进一步认知中华优秀文化,让国际友人通过中国符号了解中华优秀文化。

三、面对林林总总的大熊猫文创产品,急需通过精神内涵提升文创品质

借助大熊猫进行文化传播的另一种途径就是通过大熊猫文创产品。无论是在需要体现中国形象的场合,还是在大熊猫故乡四川的核心旅游街区、各大古镇,基本都能看到以大熊猫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店铺,店铺里面的商品也林林总总、数量众多。但是细致调研会发现商品类别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手机壳、冰箱贴、钥匙扣、杯子、帽子、造型装饰品或玩偶摆件等,设计模式也是将大熊猫的造型涂绘或是嫁接到产品上,除了大熊猫自身形态文化的展现,基本看不到精神文化的内涵,产品质量也较为一般。其中几个大型的文创品牌如GOGOPANDA熊猫出发、熊猫屋、熊川川、小林创意等,文创产品的制作质量较为精细,部分产品的外形设计也有一定新意,但产品的品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整体设计依旧处于大熊猫形态文化表层创新的层面,缺乏精神文化层面的内涵,这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符号的文创开发而言,明显远远不够。

那么,提升大熊猫文创品质的突破口在哪里?对比故宫文创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2019年3月,故宫博物院总策展人王亚民在接受以“故宫文创能给大熊猫IP带来什么启示?”为主题的采访中谈到:“大熊猫IP完全可以进行主题文创······,怎么进行主题开发?就是研究中国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 在这一方面,故宫文化由于本身就是人创造的文化,自带中华民族的人文属性,文创产品也自然极具精神内核,而大熊猫作为一种人类科学发现并不久的自然生物,它与人的文化关系必定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才急需对其文化精神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大熊猫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研究大熊猫的文化精神与中华文化精神的共性,唯有如此,才能打开文创思路,通过大熊猫文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也正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杨先农教授在《绿色天府》上所说:“为什么大熊猫打不过米老鼠?究其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提炼和把握好熊猫文化的内核,没有准确地区别和剥离熊猫的隐形文化与显性文化、没有清晰梳理和大胆创造中国乃至全人类对熊猫的文化公设,没有准确树立起熊猫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就难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大众认可、国际认可的具有极大文化竞争力的熊猫文化体系和熊猫文化品牌。”

四、面对大熊猫研究的丰硕成果,凝练大熊猫文化精神的时机已经成熟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重视,大熊猫保护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从“濒危”转为“易危”。当前在全国的大部分省份、国外的十几个国家,都能够在动物园欣赏到大熊猫,尤其是自熊猫频道成立以来,更是让全人类都有机会每时每刻看到大熊猫,大熊猫的形象符号可以说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大众人群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述,关于大熊猫生物学、生态学、考古记录、生存记录、大熊猫与人交往记录的各类资料已经十分丰富,这些科研成果与史料书籍都为大熊猫文化内涵的提炼提供了充足的背景支撑和归纳依据。

同时,在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束以后,习近平同志就曾做出重要批示,就是在提升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的同时,应该相应的加强熊猫文化建设,研究熊猫文化内涵、发挥熊猫文化效益、集成熊猫文化符号、构建熊猫文化体系。2018年8月,在“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司长杨超介绍说:要在新时代赋予大熊猫文化新的精神内涵,共同推动大熊猫文化走向世界。2019年1月,来自台湾、四川、陕西等地的专家们又齐聚雅安,开展了“大熊猫文化内涵研讨会”。可见系统性地研究、凝练大熊猫的文化内涵,建构大熊猫的文化体系已经受到了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地方民众的全面重视,但这还只是在呼吁的初级阶段,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人投入进来,深入挖掘大熊猫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探寻大熊猫的核心文化价值观。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