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要求

作者:许慧芳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2-02-25人气:8589

“幸福”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写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目标是追求幸福”。现实告诉我们:国家发展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幸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逐步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但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内人民贫富差距的加大,人们心理负担过重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关键点,总书记提出人民幸福观,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要求人民通过奋斗实现幸福生活。

一、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新时代人民幸福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基础上诞生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我们有必要深入领会其科学内涵。

(一)幸福的主体是“人民”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由此可得,人的本质并不是单纯的抽象个体,是现实实践活动中的社会存在物,通过与别人的交往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这里的“人民”作为幸福的主体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在范围上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并不仅仅指单独的某个人或者部分群体,重在强调参与历史创造的每一个人;二是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不是指现实世界之外的其他物,是指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积极主动的广大无产阶级。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把“人民”、“人民幸福”、“民生福祉”等热点词语频频串联在一起,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原则。正如所言:“人民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只有与人民一起经历苦难,一起克服艰难险阻,很多任务才能完成。”总之,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绝不是虚假、抽象的幸福观,而是要把幸福真正地落实到人民身上,体现了鲜明的人民主体性。

(二)幸福是“现实”的幸福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因此可得,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所持的虚幻宗教思想观点的同时强调人应该追求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幸福。这里的“现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有生命个体的客观存在,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只有在现实世界里才能获取维持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其次有人类实践活动的存在,相比动物而言,人类从根本上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维持生存发展,进而不断地积极改造世界;最后要维持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要求任何事情都必须以民意为基础,把一件件小事真正地落实到实处、落实到人民的心坎中去。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任何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深入了解人民的真切意愿,加强与人民的紧密联系,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二、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要求

众所周知,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自己的复兴。党从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层面概括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们希望幸福,某种真理如果不利于幸福,人们就宁愿创造另一种事实以及与之相配的另一种真理。”总而言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抓住实现人民幸福这个关键点。

首先,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在哲学家看来,人性最基本的需要和诉求就是幸福,只有获得幸福,才能体现人最基本的价值。新时代下,人民所追求的幸福既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还体现在社会保障以及生态环境这五大方面。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人民在生活、教育、工作以及社会环境和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国家要根据具体情况,关注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需求,关注人民对幸福的追求。

其次,人民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定力量。“奋斗”作为新一代青年的代名词,体现了整个民族、国家、人民的生活状态。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只有全体人民不懈的奋斗努力,才能实现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这个时代是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国家的每一个青年都要学会奋斗,只有劳动奋斗才能创造一切,在奋斗的过程能够体会更好的幸福。因此幸福的涵义有很多种,成功是幸福,努力奋斗也是幸福,在奋斗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所强调的劳动是创造一切的基础,总之只有劳动奋斗才能创造幸福。

三、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面对国内外各种环境的忧患,人们的心理负担过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进步。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书记提出人民幸福观,强调关注人民生活,关注人们的生活需求,顺应了人民和时代的要求。站在“中国梦”的理论视角来看,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强调全体人民的幸福,不是单一的、个别的幸福,注重全体人民的整体幸福,在引导人民奋斗,引导人民如何奋斗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坚决反对孤立静止地思考问题。总书记自执政以来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辩证法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实际的发展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观,把人民幸福的实现贯穿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去,重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总之,“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站在唯物辩证法的视角上,坚持总体性、整体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发展中为人民谋幸福,在发展中为人民创造幸福。新时代人民幸福观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精髓,并在新时代提出实现人民幸福的新要求。

第二,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坚持人民主体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6〕人民群众共同拥有平等地获取幸福的权利。人民幸福观从根本上来说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上,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体现了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人民幸福观是新时代的人民观、民生观,呼应了人民的心声,维护了党的尊严,加强了党与人民的密切联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群众力量。

第三,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了党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时代人民幸福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新一届党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把革命、改革根据地放在农村,团结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类是文明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播在实际工作中,渲染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的利益大于一切。在21世纪的当今社会,新时代人民幸福观更是大力弘扬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幸福能够更好地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彰显自信。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