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浅析脱贫攻坚纪录片的创新表现

作者:李海燕 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2-03-22人气:1074

2019年9月,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CCTV17)定位于脱贫攻坚主题,推出大型系列纪录片《攻坚日记》。从30个国家级贫困县的30个尚未脱贫的村庄中选取30个特色贫困家庭,以时间轴为节点,每个月展现一次这些家庭的变化,持续跟踪脱贫攻坚战过程。节目通过真实记录脱贫攻坚过程中鲜活的故事,展现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和成就,突显脱贫者志强不息,乐观奋斗的精神风貌,展现扶贫者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情怀担当。

到2020年11月底为止,共制作播出了235期节目,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2020年5月,《攻坚日记》栏目被中宣部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推荐为2020年“新村走基层”活动中央新闻单位先进集体;10月被广电总局评委”2020年第二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2020年12月荣获”第26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年度栏目。

一、表现手法上创新,主题明确,真实记录

从地域上看,脱贫攻坚主战场都分布在“三州三区”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就是脱贫攻坚战中难度最大的硬骨头。这次拍摄跟以往做纪录片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脚本,没法做详细的前期策划方案,只能预判故事的大致方向,按事件的真实走向真实记录。

我前往的拍摄点,就属于14个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湖北省恩施咸丰县四方石村。虽然从事新闻工作20 多年,有着18年的农业科技类专题的创作经验,可是以每个月一期为时间轴,像拍连续剧一样拍摄纪录片,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挑战。脱贫攻坚是时代背景下重大的大题材,记录和传播当下的脱贫攻坚战,是历史赋予媒体人的时代使命。然而用纪录片的形式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并非易事,创作者需要面对十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例如:我参与拍摄的《四方石村的变迁》主题很明确,就是易地搬迁。

“一天三餐,我不说每餐吃两碗饭,一碗总是要吃的,这一碗饭从哪里来?”

这是四方石村土家族贫困户吴奉德,对来劝他搬迁的驻村第一书记王敦才说的,这也是贫困户特别朴实的语言,由此点题,引申出为什么要让贫困户搬迁。

说起湖北,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鱼米之乡。刚接到《攻坚日记》栏目安排去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深度贫困村四方石村的拍摄任务时,我也是这种感觉。虽然做了多次地沟通并一遍一遍修改拍摄方案,可当我们真正到了拍摄点时,山里山外的巨大落差还是吓了我一跳。从县城出发到四方石村一百六十多里,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离开县城进入大山,全是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越走越窄,路旁就是悬崖峭壁和白茫茫的雾,看的人直发晕。山里雨多路滑,路上经常会有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外面开一段路就得下车搬石头。驻村第一书记王敦才说,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山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环境,使山上石头多土地少,许多村民家里仅有的两亩地都零散地分布在六七个的不同的地方,大的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也就一张乒乓球桌大小,哪怕在石头缝隙中有一点土壤,老百姓都会种上几颗玉米,盼着能有点收成。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这一路的艰险,被我们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直接冲击受众的视觉感官,让大家会产生一种共鸣,这么艰难的生存环境,老百姓为什么不搬出去呢?一下就突显出了我们想要表现的主题,“易地搬迁”的必要性。

我们的拍摄对象是远离人群,孤独生活在大山最深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奉德一家。这里自然条件恶劣,贫穷、困苦似乎总与这里相关。按照节目的要求,必须在人物故事的发生地跟踪纪实拍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客观性和真实性,所以我们在没有通知拍摄对象的前提下,跟着第一书记出现在了贫困户吴奉德家的门前。

初见68岁的吴奉德老人,他穿着儿子上初中时的旧校服,已经破旧不堪,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口电饭锅。因为穷,儿子经常外出打工,老伴受不了山里的孤苦,常年住到山下的亲戚家,不愿回到山上的家里生活,三口之家长年就老人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山上。

就因为是没有设计,没有安排,所以拍摄到了老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让受众一目了然地看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底有多穷,也理解了国家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二、创作风格上创新,增强故事性、以‘情’动人,以‘事’推进

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纪录片要感人,必须融入真实情感,才能做出有情感、有温度有感染力的节目。要挖掘出典型案例和人物故事,创作者必须扎根乡土,贴近生活才能了解民情。

例如“恩施州土家族贫困户吴奉德一家被列为易地搬迁户,工作队多次前往他家做工作,但是吴奉德不愿意搬,他割舍不下住了几十年的旧房子。

老屋难舍,人之常情。但是搬新家后要拆旧复垦,这是国家政策,其实也是为了让吴奉德一家人搬到一个条件好一点得地方,开始更好得生活。”

可当68岁的土家族老人听说搬新家要拆老房子时,嚎啕大哭,33岁的第一书记手足无措的安慰劝说的画面被我们完整的捕捉到。这一刻,不需要永太多的解说词去铺垫,我们只是把这些镜头完整地呈现出来,受众就能感同身受,老人心里对老房子的不舍,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不易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第一书记带老人到安置区看新房,问他新房子好还老房子好时,老人几乎没有说话,却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在窗户前,看着不锈钢镶嵌透明的大玻璃窗,想着山上老房子里破烂透风的木头窗子,老人一直僵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用手轻轻触摸着玻璃窗,生怕摸一下就给碰坏了。

这一过程老人几乎没有什么言语的表达,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正是人物内心诉求的表达,那是从内心深处洋溢出来对未来生活期盼的神情。这转瞬即逝的十来秒钟的表情,被我们的摄像师敏感地捕捉到并完整地记录了下来,用在节目里的时候,使受众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老人从开始对扶贫工作不理解,不愿意搬迁,到后来到了安置点,看到一辈子都不敢奢望的新楼房,燃起了向往新生活的愿景,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细节让人物更鲜活,更饱满,也更有人情味,也就激起了受众想往下看的欲望,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这样,就为后面的将要发生的故事埋下了延展的伏笔,故事性就自然而然地加强了。

三、创作方式创新,蹲点拍摄,不回避问题和矛盾

纪录片的美建立于真实的基础之上,不能因为拍摄而刻意设计。要拿到真实的第一手素材,创作者只有接地气,作品才有灵气。要按照时间轴线来讲述故事的正常发展,让电视受众能看到每一个阶段这家人的发生的变化,栏目要求每个摄制组都必须蹲点拍摄,让创作团队和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员交朋友,只有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身体力行去感受拍摄对象的生存环境,才能够发现生活原生态中的带有故事元素的戏份,才能感受和传递他们情感与命运的悲欢离合。

例如”贫困户吴奉德一家三口不太和睦,老两口矛盾多,妻子经常住在亲戚家不回来,儿子对啥事都不上心,养家的重担一直是吴奉德一个人在挑。易地搬迁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除了生活便利以外,最重要的是能给儿子吴学举带来发展的机会,让他有能力去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但是吴学举显然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第一书记王敦才和吴学举同龄,今年都是33岁,看着眼前这个只顾着玩手机的同龄人,王敦才终于忍不住生气了。

他说:我在这里在四方石村,明年还干一年,后年还干一年 。我走了之后,谁再来为他考虑,是不是?所以你要让他感觉到,我的儿子真的长大了,以后家庭所有的负担 ,不用他来操心了,知道吧?问题就在于你,现在担不起这个家,担不起这个担子,你应该把这个责任落在你头上来,把他们安顿好。

不是说我们搬下去就搬下去了,搬下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工作做通了,但是你下一步的生活怎么办?”

这一段的内容就是记录第一书记去动员这个家庭搬迁时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和当地干部群众接触久了之后,他们不再对我们有防备心里,所以现场非常真实,我们没有任何人为的设计和干涉,只是在一边观察、倾听、真实记录。

为了让贫困户搬迁,驻村工作队不但要调解他们一家的家庭矛盾,还要领着老人到医院去看病,以及带他们去看新房领钥匙,思想工作做通后还要开自己的车帮他们搬新家。可就是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在后来要拆老房子的时候,吴奉德又反悔了。

在这一集里,我们不回避问题,直面矛盾和冲突。有了真实的生活细节,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矛盾冲突,节目不但有人情味,也就有了温度。

四、拍摄手法创新,巧妙利用镜头语言,加强现场同期声

电视属视听媒体,从视觉上要研究怎样把画面拍得美。比如展现在眼前云雾缭绕的武陵山脉,处处凸显浓郁的地域特色,有一种如幻境般的美;而在细节里表现的民族特色民居、少数民族服饰,传统的劳作方式,人与自然和睦,包括对人们表情的捕捉,爽朗质朴的笑容等都有一种田园牧歌的意境。

因为纪实性拍摄,真实的现场是纷乱、复杂的,有时候拍摄场面不受我们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我们常常也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们手忙脚乱。

在拆房子前,老吴不忍心看着自己几十年的心血被拆掉,所以找了个借口去堂哥看牛,可是当房子拆到一半的时候,老人家回来了。看到被掀掉屋顶的老屋时,老人一下子就受不了了,别人从房顶上扔下来的一些铁皮,木头,铁丝,废旧木桶,他不管不顾冲上去就捡,也不管是否会被砸伤,工作队员拦都拦不住,最后强行把他拉开。

最后拆大梁的时候,他怕别人把木料拆坏了,就自己拿着斧头爬到屋架上自己动手拆。这所有的行为都表达出了他视老房子如珍宝,非常难以割舍。

拆房子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现场有二十多村里的乡亲们和驻村工作队的同志来帮忙,主人公一家三口也是各忙各的。我们采用的是双机拍摄,一个主机位,一个副机位,这么杂乱的现场这么多人,要想抓到人物的故事,抓到人物的细腻的情感表现,还要顾全整个拆老房子的工程,两个机位根本忙不过来。忙乱的现场没办法架三角架等待,那么只能在短时间内决定,主机位先抓住最主要的,最有表现意义的拆房子的环节去跟进;以全景和中景为主,真实连续记录主要的拆房子时的主体工程和众多人物一切活动和语言信息,在拍摄过程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主机位要尽量保证不遗漏。

副机位以补位的方式协助拍摄,抓拍主要采访对对象的表情,动作,神态。以近景和特写为主,比如老人看着被拆的房子伤心欲绝的面部表情,不停去拿东西黑漆漆的双手,用斧头敲打木头楔子时小心翼翼的动作。另外还拍摄一些同一空间的其他环境镜头,如院子里走来自走去的鸡,废旧的农具,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玉米,墙脚立着的斗笠、鱼篓等,为后期的制作提供细节信息,增加了非常好的视听效果。

而灵活的运用长镜头则能记录的更生动更完整,多使用画面语言,增强电视画面的可视性和真实性。

例如“四方石村坐落在群山深处,到处是耸立的奇峰和悬崖峭壁,这在我们这些外人眼里奇异秀美的风景,却是当地人贫困的原因。村民们居住分散,方圆一二十里才有一两户人家,交通不便,想要到对面的邻居家串个门,都得走上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土壤贫瘠,肥料运不进来,种出来的庄稼只够一家人的口粮。吴奉德家里最值钱的是跟堂哥合伙养的一头母牛,配种,等来年产下小牛犊,卖出去就是两家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可是要给自己家的母牛配一次种,往返需要走40多里的山路,才能配上。”

这40多里山路基本上是蜿蜒在杂树丛中的羊肠小道,头一天下过一场雨,泥泞的山路非常难走,为了真实记录这些生活细节,充分展示贫困户生活的艰难。我们摄制组成员天没亮就出发,背上两袋馒头、面包和水,就是我们一天的干粮。

拍摄时,不能摆拍和停留,贫困户在前面赶牛,摄制组在后面一路小跑跟拍。这条小路对在山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们来说,在崎岖不平泥泞的羊肠小道上,空手行走都费劲,更何况拍摄。小道只有两尺多宽,没法架三脚架,摄像师肩扛摄像机跑前跑后,借助身体的运动和步伐,用长镜头完整地记录下了,人物在丛林里蜿蜒的小路上行走和奔跑的过程,虽然画面不够规范和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刻意摆拍,反而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让受众看到了,生活在大山深处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

五、创作维度创新,增强新闻性,时效性,加强媒体融合。

20年初,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滞留在家中,打工的城市陆续降为低风险地区后,三月底,咸丰县组织22辆大巴车,为729名前往广东、浙江、湖南等地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点对点、一站式”输送保障。这为大部分务工人员解决了交通难题。这其中大多数务工人员来自贫困家庭,他们出示健康绿码、返岗通知书,测量体温合格后,依次登上专车。

为缓解返岗复工的客流压力,广铁集团在三月底四月初,每天加开一趟咸丰县至广州的专列,3月29日15:50分,首趟专列K6655从咸丰火车站缓缓驶出。

这一段内容就非常具有新闻性和时效性,可是这期节目内容并不是我到现场拍摄的。在采访贫困户吴奉德老人时,镜头里正在沟通中的老人突然就掉下了眼泪。“怎么了,吴奉德为什么哭了呢”?作为这期节目导演的我,此时并不在四方石村的拍摄现场,而是守在千里之外的机房里,盯着手机上远程连线里的视频。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做“云采访”。简单的说就是我先写出采访内容和拍摄镜头脚本,发给湖北当地的同行,再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沟通,指导他们进行拍摄,然后把拍摄素材发送到北京,最后我进行后期加工做出来的一期节目。

虽然通过科技的手段,完成了拍摄任务,但隔着电话,与我自己到现场的感受还是有很大不同。用云采访的方法来做纪录片,这是在特殊时期,在《攻坚日记》栏目的鼓励下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

此外,除了在农业农村频道播出大屏外,中国乡村之声也同步推出广播版节目。在脱贫故事之外,再加上编导连线和住村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的口述日记,丰富了节目。栏目还通过新媒体推文,推出了“编导手记”,让创作者讲述节目之外的内容,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宣推,加大了节目的影响力,让《攻坚日记》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和业内人士的好评。

正是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的走访、观察,认真倾听,真实记录,《攻坚日记》栏目的创作人员捕捉到了脱贫攻坚中最打动人心的故事。用一个个镜头记录下了在脱贫攻坚大时代背景下,贫困户的内心世界和渴望脱贫的理想追求,以及各级干部和社会帮扶力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的真实写照。

用一个个客观生动的扶贫、脱贫的励志故事,弘扬了主旋律,传递了正能量。用真实的记录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