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从敦煌文化探析丝路精神的内涵及传承渠道

作者:胡梓郁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1人气:2645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对丝路精神比较抽象概括的阐释。丝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所以弘扬丝路精神也是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文章从时间角度出发,以历史中不同的人物为例,更加具体地诠释丝路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敦煌的文化艺术,探析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的方法和渠道。

一、丝路精神的内涵

(一)心怀天下

丝路精神所蕴含的第一层精神是心怀天下的精神。从时间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回到最早开辟丝绸之路,睁眼看世界的年代——汉武帝时期。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铺展反击匈奴的宏图,准备联络同被匈奴进犯过的大月氏。这一年,张骞应募,带领100余人浩浩荡荡地向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前行,正式拉开了“凿空”之举的帷幕。

张骞之行并不顺利,当时的河西走廊几乎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所以当张骞一行人穿越至此时,毫无意外地被扣留,且时间长达10年之久。但张骞从未忘记过他的使命,他持汉节而矢志不渝,趁匈奴看管松弛之际脱身,他以决绝的心态踏上了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以天为盖地为铺,他本可以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但他选择继续沿着大月氏的方向走下去。回到汉朝时,出行的100余人只剩张骞与堂邑父两人。虽然最后汉朝没有与大月氏达成联盟,但张骞此行的意义却是远超于此,震古烁今。

张骞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2000多年来,人们在这条道路上留下的不只是骆驼的摇铃与脚印,一摞摞交换的丝绸与货品,更是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张骞留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历史书上一个简单的人名,他代表的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在领命前往大月氏时的他为国效力,视死如归;困居他乡手持汉节的他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在环境恶劣的大漠远行的他石赤不夺,坚心守志。这些精神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心怀天下。

那一年的月亮与星辰,疾行的骏马与翻飞的广袖一起被数百年前的古人用绚烂的颜料绘制在敦煌石窟之中,一幅幅壁画凝固了千年的时空与呼吸,不仅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更成为丝路精神的具象表现。

(二)科研探索

丝路精神蕴含的第二层精神是科研探索的精神。时间向近代延伸,关于丝绸之路不得不提到两个西方面孔——李希霍芬与斯文·海定。这一对师徒不仅与丝绸之路有着不解的情缘,更对中国地理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希霍芬曾先后在中国进行7次科学考察,虽然受到诸如天气、交通等条件的影响,但依然无法阻挡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在《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除了详细载入李希霍芬关于中国山脉和地质结构的科研成果外,也记录了他在中国所见风土人情,对中西方的地理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将“丝绸之路”的概念宣传到广为人知,而在书中所描绘的丝路盛况,又让他的学生斯文·海定数次踏上这条古老的文明之路。

斯文·海定虽然是李希霍芬的学生,但是他的科研精神并不次于李希霍芬。他为了弥补地图上的空缺,选择亲自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很不幸,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靠着白天藏在沙子中才得以坚持走到了沙漠的边缘寻到一方小水塘。虽然几乎命丧于此,但不久之后他再次进入沙漠,这次他成功地走出了沙漠,且发现了掩藏在沙漠之中的文明迹象。后来,斯文·海定发明了一种方法,在天气寒冷的冬季携带冰块穿越沙漠。因为气温低下,所以冰块得以长时间保存,水源得到保障,增加了生存机会。这种方法在现今徒步穿越罗布泊的旅行者中依然使用。

然而,西方探险家的到来导致国内众多文物流失海外。再加上战火纷乱,清政府缺少文物保护的意识,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下令将敦煌莫高窟洞内遗留下来的8000件文物运往京师图书馆。陈寅恪先生曾言:“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除去李希霍芬和斯文·海定所记载的成果之外,他们在丝绸之路上体现的科研探索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三)无私奉献

丝路精神蕴含的第三层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1943年,以常书鸿先生为所长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他带领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对敦煌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贡献。

常书鸿先生站在未经清理的洞窟前,面对着厚厚的黄沙,拉开了长达几十年守护敦煌的序幕。因为“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经费紧张,他们没有多余的预算雇专业人士进行清扫工作,只能靠自己动手。

敦煌石窟的位置比较奇巧,有高有低,错落有致。常书鸿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用一根椽子和一堆短木棍做成了梯子。从此以后,工作人员都要靠这个粗陋的梯子上上下下,安全隐患非常大。有一次,梯子出了问题,常书鸿先生差一点就从高台上摔下去。

除了经费和交通问题,住宿环境也是一个挑战。敦煌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常年风沙席卷,气候环境恶劣。即使防护得再好,沙子还是无孔不入,有时出门一趟回来就满头满脚的沙子。有的同事已无心待在这个荒凉的地方,想要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常书鸿先生的妻子也不堪忍受环境的艰苦,不辞而别。1945年,国民政府又宣布撤销“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他之前所做的努力近乎功亏一篑。

面对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常书鸿先生未曾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作为国内优秀的学者,他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深知保护敦煌艺术的重要性,所以他选择承担起这份责任。半个多世纪以来,常书鸿先生和他的同事们整理文物、临摹壁画,为传承和保护敦煌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常书鸿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人才,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的不仅是他们辛勤工作的背影,更是一种珍贵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丝路精神的传承渠道

(一)结合融媒体的运营理念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扩大都影响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改变。公众可以接受的信息数量激增,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内容质量却参差不齐。并且,人们接受信息的程度有限,如果不能对信息进行筛选,就只能产生碎片化浏览的效果。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新媒体先进的传播手段,也不能忽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与话语权,而是应结合融媒体的理念将二者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通过更好的资源整合和宣传互融,帮助人们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丝路精神的内涵。在融媒体时代,最应注重的是内容形式的创新。传统媒体行业中,最先淘汰掉的是没有特色的板块,需要加强内容的整合策划,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找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点,转变媒体的服务方式。

以甘肃敦煌研究院研发的“数字敦煌”项目为例,该项目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敦煌石窟及相关文物进行全面化的数字采集工作,并将已获得的珍贵图像、视频资料和文案数据进行整合利用,构建了一个数字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智能石窟文物资源库,且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面向全球共享。这是一项具有示范意义的工程,不仅结合了融媒体的理念,还呈现出令人赞叹的效果;不仅详细载入了敦煌众多石窟的清晰壁画、雕塑照片,还加入了背景知识以及画面阐释。人们登录“数字敦煌”网站不仅能够身临其境般享受直观视觉化的敦煌文化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新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敦煌文化的内涵。

传承丝路精神应像“数字敦煌”这样用先进的方法和传播手段,不只停留在表面化宣传上,而是结合事实,让人们看到丝路精神的具象化体现,发挥融媒体的优势,让人们感受到丝路精神的优秀,从内心认同丝路精神。

(二)探索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由丝路精神的具象化,不由得想到一个为人熟知的经典剧目《丝路花雨》。该剧目在1989年就已经获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功,至今已表演300余场,约400万人次观看,被誉为“东方的天鹅湖”。这部以敦煌壁画为灵感的舞剧通过讲述神笔张与英娘父女悲欢离合的故事,表现了源远流长的丝路精神,也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中国人民与西域人民的友谊。

《丝路花雨》这样的剧目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它的创作遵循艺术规律。所以我们能够在剧目中同时看到虚构的人物和真实的历史背景。通过剧目所展现的故事,我们能够感受到它想要传达的精神。正因为有这样优秀的剧目,我们才能从当代上溯历史,历史也可以借此流向现代,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与效果。还有诸如《敦煌盛典》《又见敦煌》等剧目也通过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选择性的艺术表现,成功塑造了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的经典剧目。

通过上述剧目的成功,我们得以窥见艺术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丝路精神体现在敦煌文化中,它具有非常广泛的艺术改编空间。以王圆箓道士打开敦煌暗窟的故事为例,我们尚没有充盈的资料来完全还原当时的情景,但这是敦煌历史上一件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事,目前国内还未出现以这段历史为主要冲突的舞台剧,更多的是在一些有关敦煌的纪录片中作为历史背景事件而做衍生的故事阐述。如果换个角度逆向思考,在王圆箓道士打开洞窟之前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是有人为了守护这些宝物特意建立了这个暗窟,还是发生了意外导致洞窟被迫封存千年?以上话题都可以作为艺术改编的参考,历史的叙事能够拓展艺术的想象空间,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纲的历史剧,应以能传达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精神而被创作,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而非为了百分百还原真实的历史而丧失艺术改编的意义。

所以,无论是舞台艺术还是镜头艺术,抑或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都需要探索发现敦煌文化更多的艺术表现方式,将精神内在转化为物质实体,将“灵”附着于“肉”,让大众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体验丝路精神。

(三)培养青年人才对传承非遗文化的积极性

丝路精神在诸如敦煌壁画、彩塑等非遗文化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所以,学习非遗文化也不失为一种传承丝路精神的渠道。但现在非遗传承非常缺乏后继人才。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新兴的生活方式盛行,新一代的年轻人所具有的人生观和职业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多数人都在追逐唾手可得的利益和成果,不能沉下心来花费时间去学习如何传承和保护非遗这样一项投入时间长、精力消耗大、短时间内回报成本低的项目和活动。所以,目前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断层现象非常严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其次,教育环境和制度制约。虽然现今敦煌市已经开展了诸多相关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大多数的学生仍然会在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下选择把重心放在文化课上,不重视和非遗文化相关的课程。

再次,传承非遗都是一项需要一定耗资才能进行下去的活动,需要政府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广泛宣传。

最后,最本质的原因在于非遗文化本身具有的特性,非遗文化传承门槛高,具有一定难度。大部分非遗文化传承需求内容脱离现代城市的环境,导致很多人对待非遗文化更多的是内心崇高的敬意,但行动上是望而却步,敬而远之,无法实现大规模地培养优秀的后继人才。所以,需要注重提高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非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丝路精神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

三、结语

敦煌文化沉淀千年,多元复杂,意蕴深厚。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枢纽,它的地理位置是多元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是从西域走进中国,还是从中国行至异国他乡,人们在这座城市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同时也留下了世界民族的印记。敦煌文化是全球文化的产物,是世界璀璨文明的交汇,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风格还是精湛的佛教艺术表现都是世界艺术一次大融合和民族世界性的见证。

丝路精神在敦煌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体现。笔者希望通过展现丝路精神多元化的内涵,加深人们对丝路精神的理解,探讨传承和发扬丝路精神的多种渠道,让潜藏在沙漠之中的文化瑰宝不再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