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中国诗词大会》 中的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作者:李羽微 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3-01人气:129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方式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而《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从中汲取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经验,可以为其他传统文化的创新化表达与有力传承提供新思路和借鉴。

一、《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设置及开办情况

  《中国诗词大会》 是一档竞技类电视综艺节目,节目组预先以海选的方式从全国选取一百位诗词达人共同参与节目录制,在形式上糅合了真人秀、综艺等元素,具有较为鲜明的本土化特点。综艺节目是一种娱乐性向的节目形式,而真人秀更为注重对参与者真实生活的记录,分别取真人秀和综艺两者的部分元素进行融合,在竞技之中穿插播放参赛者的个人故事及经历,使节目既具有了一定的严肃性,也保持了其特有的鲜活性,进而使得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吸引了一大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1]《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赛制以擂主争霸赛和个人追逐赛为主,通过一对多、点对面的多维比拼以及一对一的单线PK,充分调动观众情绪。在之后几季节目中,《中国诗词大会》还在赛制上进行了升级与创新,如第二季中增加了“飞花令”,第三季增设了超级“飞花令”等环节,使比赛更加具有趣味性。

自《中国诗词大会》播放以来,已然吸引了一大批诗词爱好者的关注,满足了人们对于优秀文化的需求,且古典文学类书籍的售出数量也在不断上涨,微博也开始围绕“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中小学教育也逐渐开始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掀起了国学学习热潮。

二、《中国诗词大会》文化传承、传播体系解析

(一)文化传播主体

  《中国诗词大会》文化传承及传播主体由富有文学底蕴、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主持人、专家学者及文化嘉宾共同构成,正是在这些优秀传播主体的共同推动下,节目才能够“出圈”,收获一系列好评和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才得以顺利进行。主持人巧妙的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在开场词、主持过程以及结束语中引经据典,随机融入各种诗词典故,在按照节目流程主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文化渗透,向观众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词积淀,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节目组设立了专家点评环节,邀请如康震、郦波、王立群等知名人物作为点评嘉宾,发挥其观众意见传达者的重要功效,从文化传播受众角度出发进行专业的诗词解读与分析,力求对参赛选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完成为观众答疑解惑的任务,使观众和选手加深了对中国诗词的理解,使得文化传承更加顺畅,让更多民众开始关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素人选手是主要的参与者,该节目对选手职业、学历、年龄以及知识水平等的限制及要求较少,只要具备丰富的古诗词储备及语言表达能力便可以报名,这大大激发了诗词爱好者的热情与兴趣,拉近了诗词文化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诗词文化在社会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和有效传播,且这一参赛机制将不同风格的选手网罗在一起,增强了选手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2]

(二)文化传播内容

《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传播与传承既注重诗词本身的文化价值传承和宣扬,也注重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的传递,按照诗词内容、风格及思想情感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山水田园类诗词。向大众传承古人热爱生活,勤于劳作的质朴情感,其中王维、陶渊明以及孟浩然的作品占比最多,如蒙曼老师对孟浩然“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诗句给予了高度赞扬,称颂其爱花、惜花和怜花之意;第二,边塞羁旅诗词。向大众传承爱国之情,这些诗歌大多铿锵有力,如一把利剑直冲人们心房,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如唐朝诗人刘长卿“闻道军书至,扬鞭不回家”体现了将士在外征战的艰辛,洋溢着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感;[3]第三,送别怀远诗词,歌颂友谊的珍贵,传播友情。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曾无数次被提及,在节目中的出现频次非常高,形象生动的说明了朋友之间的情谊可以跨越山河湖海,写出了友情诗的新高度,有助于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现代人际交往与处事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与意义;第四,思亲怀乡诗词,称赞亲情,传播亲情。古人十分重亲情、重孝道,具有很深的寻根情怀和恋家情怀,亲情孝道也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凝聚家庭和稳固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当孟郊的《游子吟》出现时,立刻引起了全体人员的情感联动和思想共鸣;第五,相思诗词,讴歌爱情。古人对于爱情的描绘大多是委婉且内敛的,不同于西方的直白,如一杯茶一般需要人细细品鉴,别有一番滋味;第六,毛泽东诗词,传播革命豪情和红色文化精神。毛泽东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诗篇大气恢弘,体现出了共产党人深深的爱国情怀,展现了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发扬优秀革命传统,传承革命先烈精神。[4]

(三)文化传播渠道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主要通过电视平台、短视频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形成了新旧媒体交融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具有广泛、深远和持久地影响力。《中国诗词大会》依托电视这一传播媒介,充分利用电视声画合一的优势,将诗词朗诵、背景音乐、选手答题以及画面联动整合在一起,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传播力,使古诗词完成从枯燥到趣味的转变。同时,节目不拘泥于单一的传播形式,而是善于运用微博、腾讯以及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造势,将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以发挥新媒体及时性、点播性、交互性等特点,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实现了多平台、全方位、多元化、非线性的传播,持续增强其影响力。   

三、《中国诗词大会》传播特色及优势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持续提高,对于思想文化的要求更高,而以《中国诗词大会》这种较为新颖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解读与传承,不仅能够给观众以眼前一亮的感觉,且能够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元的文化盛宴,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创新发展。

首先,《中国诗词大会》是融视觉、听觉等多种元素在内的文化传播形式。从视觉层面看,其固定的画面、动画、颜色以及活动画面、拍摄场地等给人以严肃中掺杂着温暖的感觉,意象深远,画面唯美深邃,整个场景带有浓郁的中国风风格,较为贴合节目主旨;从听觉层面看,其巧妙搭配语言、音响和声音等元素,并与视觉元素相配合、相适应、相统一,为诗词的情感传递烘托和渲染了气氛,达到了视听觉相统一的绝佳效果,给人以较好的体验感,使人可以沉浸在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其次,《中国诗词大会》充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技术,构建较为逼真的诗词意境,力图再现古时风光。比如,节目演播室的空间构造便借鉴了“画卷”这一符号形式向外铺陈。“画卷”被划分为四部分,依靠大屏幕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空间、立体化的演播室形象,给观众带来更加逼真和唯美的观感。此外,在第六季中,节目组引入了“扩展现实(XR)+ 增强现实(AR)”的新兴技术形式,将直角排列 LED 屏幕和舞台整体设计相融合,搭建XR 屏幕,以Mosys 跟踪服务器和渲染服务器呈现多种虚拟场景,并根据节目主题和录制需要灵活调换场景画面,实现嘉宾点评内容、诗词题目以及场景画面三者的流畅转接和有力对接,为主持人、参赛选手和嘉宾创设了更加逼真的空间感受,从而使其走位及表情变化更显自然,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和观赏性。[5]

最后,《中国诗词大会》注重与观众互动,将情与景充分融合,以情动人,以质取胜。诗词是古人用以记叙和抒情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古人的思想情感,以其为节目内容展开情感叙事,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且《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制可以为传播主体、传播受众的沟通与交流创设良好平台,有利于受众深入感受诗词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效果,助力文化更好地传承。

四、《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传承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立根之本,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是树立和增强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诗词大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魂,注重诗词文化的多样化呈现与传播,在节目的创作理念上独具特色,节目兼具创新性、趣味性和多元性,能够进一步弘扬文化价值,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有利于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中国诗词大会》注重节目的内容及品质,以内容为主,从普罗大众的文化需求出发,由八位题库专家共同参与诗词文本的筛选工作,从我国诗词曲库中选择一些易于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古诗词内容,从而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提升观众对于节目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二)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的充分融合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有利于我国诗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有利于向民众传递正向积极的价值观,为两者向外传播提供有力载体,实现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的充分融合。首先,作为一档文化益智节目,其本体性功能便是进行文化传播,带领人们对古典诗词内容进行重新温习和再识,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相连,盘活传统古诗词文化,引发人们对传统古诗词的深度思考,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与延续。

其次,《中国诗词大会》并不仅仅是停滞于表面的诗词传播,而是依托诗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中国诗词大会》旨在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诗歌与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紧密连接,并在多次的分析与阐述中,实现由诗歌表层语言向深层次价值观自然而然的递进与升华。[6]因此,《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可以唤醒大众脑中的诗词记忆,感受古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借助于诗歌这一载体向民众传递和谐、有爱、文明、诚信等主流价值观念,以达到价值传递和文化传承的双重效果。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力对接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论述。新媒体时代下,以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承、传播以及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拓宽了文化传承路径和渠道,使得文化传承及传播效果更为显著,这从实践层面印证了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观点。为此,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充分借助现代新技术,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路径,使传统文化更好连接当下,融入实际生活,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中国诗词大会》以国画形式,将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形象、立体呈现出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诗词原意,感悟作者的情感流动。

结语: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是我国古人用以寄托志向和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诗词文化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创办,以符合当代民众文化摄取的形式进行创新性的文化传播,能够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来源:《文化产业》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