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激发文化动能 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新疆阿合奇县为例

作者:张旭,郭春颖,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3-04人气:75

引言

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须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各个民族要切实结合自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民族智慧。阿合奇县依托县域内的特色文化,描绘出了一幅乡村文化的壮阔蓝图。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乡村文化的振兴,也拉动了辖区居民的精神引擎。以全方位保障文化权益、改善生活品质、凸显民风民俗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目标任务,阿合奇县在全境内吹响了文化的“集结号”。

(一)夯实文化阵地

在人口密集的生活区域,通过建立文化地标来烘托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比如建造科克乔库尔文化村,并在村中设立毡房民宿等民风建筑,在人车必经的路段建造白石拱桥、亭台楼阁等古风建筑,开辟大面积区域建设猎鹰场、赛马场和舞蹈室,以供居民活动,专题开设玛纳斯研究中心,并将“琼玛纳斯奇”居素普·玛玛依的演唱成果陈列其中等等,让文化时刻陪伴在居民的生活中,产生一种“不思量、自难忘”的效果。各党群服务中心着眼于增强新时代志愿服务文明站所在群众中的知晓率,竭力避免因资源闲置而流于形式,而打响文化阵地的品牌需要健全的功能体系来支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一方面充当解决群众文化苦恼的“智囊”,比如开辟“六点半课堂”、给留守儿童一个“书画乐园”,成立“巧手专班”,让待业村民也有一技之长等等,另一方面又争当引导群众文化实践的“导游”,在农闲牧休时节鼓动农牧民筹备文艺汇演,在佳节将至时号召家庭妇女制作传统美食,实实在在地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要义,让一座座站所成为了在村民生活中既能雪中送炭又能锦上添花的文化宝藏。

(二)文化下乡落地

无论是文工团的“流浪表演队”,还是活动中心的“移动影院”,亦或是宣传部的“巡讲大篷车”,必须首要凝聚群众得一体化共识,以柯尔克孜族文化为媒,将群众的文化视野拓展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层面,与各族同胞共享中华大家庭的文化盛宴;同时,所展现的文化作品都以尊重群众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前提,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视受众而定。文工团将主责主业放到培养演艺者勇于并善于筹备“超市化”节目和提供“订单式”服务的能力上,杜绝在送演过程中发生“供需错位”的现象。除此以外,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也作创新性地转型,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手法,比如2015年无锡援疆工作组曾打造了一场大型的《玛纳斯》歌舞剧,前4分钟的舞台背景采用了非常梦幻的3D动画[2],让乡村居民们享受了一场兼具文化古韵与科学神迹的视听盛宴。

(三)“AA制”文化“聚餐”

在县域内举办各种文艺汇演和文体竞赛已经成为了柯尔克孜族人民的一种文化习惯,其中的各类节目和赛事,也基本靠全民众筹。历年来,阿合奇县曾经举办过国粹进万家、《玛纳斯》演唱大师居苏普·玛玛依90华诞庆祝活动、诺肉孜节文艺联欢晚会、旅游文化节、猎鹰文化节、“无锡援疆杯”艺术品创作比赛、三大民族史诗汇演等多种大型文化盛典,县内的文化工作者们始终秉承着“群众爱参与、群众多收益”的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汇其中。漫步活动现场,我们可以见到像“马上角力”、“马上拾银”、“赛马叼羊”这样策马游牧的马术文化,像“手打粗布”、“手绣花鸟”、“针织毛毯”这样编织经纬的刺绣文化,像“奥孜库姆孜口哨”、“库姆孜弹唱”、“手风琴演奏”这样亦歌亦曲的民乐文化,像“驱鹰猎兔”、“唤鹰回巢”、“擎苍纵马”这样人鸟为伴的猎鹰文化,像“九槽棋”、“骰石”这样有益身心的棋牌文化,当然还有锣鼓喧天的耍龙舞狮、粉墨登场的京腔昆曲、曼妙生姿的《只此青绿》、巧夺天工的奇石奇景等等不胜枚举,而支撑起这些精彩环节的是得到政府大力扶植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阿合奇县搭建起广阔平台,让县内外的文化传承者都向而往之,进而以点带全,让群众们设身处地体验各民族文化的魅力,深刻地感受到“艺术就在身边”,从而带着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去主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构建特色文化产业体系

搭载民风民俗的特色产业已逐渐成为了各个区域的文化名片,构建基于地域民情的特色文化产业已势在必行。柯尔克孜族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以及中华民族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都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

(一)打造文旅融合品牌

地处边陲的阿合奇县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当地的河流、草原、林地等生态环境原有的样貌,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打卡圣地,再加上丰富且独特的柯尔克孜族文化资源,在阿合奇县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可谓是得心应手。县域内的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可以应用到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中来,既服务于群众又服务于游客,一举两得,但是这些零散的文化体验,还不足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必须依靠较为突出的品牌来吸引人流量,就如同航空母舰在舰群中的作用一样,需要一个足够亮眼的旅游项目把这些零散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方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距县城以东20公里的小木孜都克旅游景区就是这样一个存在。自2019年5月起,阿合奇县先后投入2000万元,唤醒了小木孜都克“沉睡的风景”。在长达1.8公里的河谷上,星空毡房、游马古道、驯鹰亭台等数十种旅游设施与“白玉含翠”的林海雪峰交错掩映[3],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民俗与自然的融合中将游客的灵魂放牧远方。

(二)谨防文化在产业化过程中失真

仰仗于特色文化、自然生态的旅游体验固然是令人着迷的,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除了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还要防止柯尔克孜族文化的失真,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当地真实文化场景的认知本就是碎片化和模糊不清的,如果再因旅游经营者的急功近利致使各种民风民俗严重走形,那么游客的文化收获将大打折扣,所以维护柯尔克孜族文化的本真是阿合奇县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最高宗旨。向往民风民俗所带来的新鲜感就是一个游客对少数民族文化好奇的开端,所以旅游开发也是传播柯尔克孜族文化的重要契机,精良的旅游项目应该如“文化火种”一般能够掀起燎原之势,阿合奇县要通过体验式的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更多的文化持有者,增强社会面对柯尔克孜族文化的关注度,加大发掘文化历史、赓续文化基因的群体性力度,从而旺盛柯尔克孜族文化的生命力。

(三)以文创赋予特色产业人文气息

文创不能局限于可见的消费品,更要着眼于不可见的国人精神。平凡不平庸的护林员们常年以戈壁为阵地,同肆虐的风沙、干旱的气候分庭抗礼,与辖区的沙棘林、防风带休戚与共,凝结成了萌芽拓荒的创造精神、一如既往的坚守精神和师法自然的和谐精神。

萌芽拓荒的创造精神。荒滩造林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程,每位护林员都是一名拓荒者。自2006年全县开展沙棘试种以来,护林员们便手持锄头、铁铲等农具,到砂石地里开垦林田,即使遭受连年的烈日灼身、风沙刺眼、乱石划伤,他们也从未过萌生过放弃的念头,树苗枯萎了再补、土地板结了再浇、杂草新生了再除,越是历尽艰险便越是勇往直前。

一如既往的坚守精神。十年树木,种植一棵树苗就意味着自此以后数十年如一日的管护。全县常年在岗的护林员不足千人,而需要长期照料的树木却多达数千万株,可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并没有降低他们管护的质量,尽管每一次清晨破冰后的沟渠,到了傍晚又会复冻,护林员们也会凭借整夜的劳作疏通水流,尽管每一次剪枝时都难免划伤几处皮肤,护林员们也会如期将全部沙棘树修整完毕。

师法自然的和谐精神。护林员的角色同样带来了生活的乐趣与学习的动力。“性本爱丘山”的他们或摘沙棘叶制茶、或采苜蓿芽剁馅儿、或折干树枝作柴、或喝山泉水解渴、或栖林草间午睡、或为防火患戒烟,一幕幕的田园牧歌真正拉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4]。

在护林员精神的加持下,阿合奇的沙棘产业不仅有效改善了县域经济结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也逐步显现。以人文兴企立业,小人物足以肩负起大担当,标榜闯荡的“浪子”也能体悟坚守的意义。

三、阿合奇县各村落对农耕文化的运用

对于乡村振兴,阿合奇县各村落认为乡村应尽量避免建设成像城市一样的钢筋水泥森林,而要保留泥土的清新气,要坚持发展生态文明,才能实现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区域的多样性,所以各村村委会选择中国传统的“土地文化”或者叫“农耕文化”作为核心发展理念,一方面深挖生产用地和宅基地的地力,另一方面增强土生土长乡村人的凝聚力,这是对近五千年来华夏民族崇尚土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回溯。

(一)深掘地力 填土再造“桃花源”

 各村落以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核心发展理念,其中的关键在于耕地。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耕地的面积在近十年间减少了1.13亿亩,逼近18亿亩红线,而我国多达14.12亿的人口却需要35亿亩的耕地来养育,所以几乎一半的粮食需要进口,近7亿国人的命脉握在其他国家的手上。各村落数百亩的土地改良相对于全国的需求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多一分生产用地,就多一颗踏实的心。目前,阿合奇县各村落填土再造林田的桃花岛项目规模已逾数百亩,种下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数万余株,收入近数百万元。而这样亮眼的成绩也未过全县的半数,除此以外,林果种植衍生的生态旅游业、科学轮牧的牛羊养殖业等均为创收热门。

(二)拒绝别墅 拔高宅基地的利用率

各村落对于住房再建始终秉持着宅基地面积不再扩展的原则,这就使得部分村民的别墅梦破碎了。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曾把兴建别墅作为回馈乡民的一个手段,以村中的金塔楼为圆点,辐射出数百栋别墅,占地上千亩,在这片称得上寸土寸金的地段,这些别墅的存在其实限制了华西村的发展潜力,而相隔不远的永联村在同样跻身为土豪村以后,就将珍贵的土地用在了拓展炼钢、培植花卉和增设旅游项目等实业上,居民的住房也像他们的日子一样节节高升,仅仅800亩的一个小区就可以容纳3200多户居民。时至今日,我们再来对比这两个村的现状,永联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村民的福利越来越丰厚,越来越多元,村集体收入也在三年间翻了一倍,达到3.7亿元,再反观华西村,近况非常凄凉,负债400多亿,从中国乡村首富沦为了首负,而那些作为土豪标志的别墅呢?基本已经人去楼空,所以别墅未必是一线村落的标配,各村村委会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中看不如中用,将土地的效用最大化才是给村民最大的福利。

(三)以人为本 “和谐”观念共治村

“和”字由一株庄稼和一张口组成,意指人人都有一口饭吃,而这口饭需要由农耕人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在村中,大伙儿已经达成了主动维护土地和充分利用土地的一种共识,所以村委会秉持着“不用民财、适用民力”的原则,鼓动村民们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在众多果园数十亩的填土再造工程中,绝大部分的土壤运输任务由村民承担,一担一担地将高盐碱性的荒滩戈壁变成了致富良田。村委会非常注重村民在村落建设中的参与性,认为只有人才是主体,只有人才是目的,一方土地的发展归结到底还是人的发展。

“谐”字由一段言语和一个皆字组成,意指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各村村委会充分发挥了村民自治的作用,鼓励村民们多发表入情入理的好言论。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乡村更是如此,乡民们与生俱来对同乡地缘圈子极其重视。村中的妇联组织在调节家庭邻里纠纷时、乡绅乡贤在讲解文明家风时常常动之以情,生长在同一乡,“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种浓厚的乡情最容易感化人。比如帮助村民理清族谱关系时,村委会引入了汉族明确辈份的称谓,纠正兄弟叔伯等同叫之、姑娘姨婶一概而论的糊涂叫法,久而久之便达到了“三亲六故如相问,各种称呼已烂熟”的效果。

四、启示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要着眼于中国乡村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模式下所蕴藏的多样性潜能,包括基于本土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提炼工农精神赋予产业人文气息,以及在文化入市的过程中规避文化失真的风险。阿合奇县各村落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寄情寄力于农耕文化,实现了有别于城市版钢筋水泥森林的清新式振兴,也达成了以人养地,以地养人的双赢效果。


本文来源:《文化产业》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