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

作者:张航,王婧颖,张洪光来源:《村委主任》日期:2024-03-26人气:70

公共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亿万农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乡村文化的振兴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2】。农村牧区在畜牧养殖业、食品业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尽管在经济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对牧区公共文化建设却缺少足够重视。为此,有必要对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及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为农村牧区文化振兴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先简要介绍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概况,然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随后剖析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现状,最后探讨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概况

我国牧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和甘肃等中西部地带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域面积广大,既是我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占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重要的战略地位【3】。近年来农村牧区引入先进理念,借助现代工具,依托牧区特有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禀赋,以当地的特色产业带动牧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然而农村牧区在经济取得进步与增长的同时,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却不够突出,牧区特有的传统文化没有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因此,需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让牧区在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既要实现物质富足,又要保证精神富有,从根本上助推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又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当前我国农村牧区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不仅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而且对牧区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尤为必要。

一方面,乡村文化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石,是中华文化魂系所在。乡村不仅包括农村,牧区同样属于我国乡村的一部分,而北方草原则是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草原先民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不仅积累了在大自然环境中生存的智慧,而且与草原游牧生活特征相匹配的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而生,形成了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历经历史长河的沉淀,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厚。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那么乡村文化振兴必然离不开公共文化建设,加强牧区公共文化建设,不仅能让牧区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而且有助于提高牧区人民整体文化素养。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迈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的一步。因而乡村的振兴、民族的复兴不但需要得到强大的物质力量的支持,同时更需要得到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故而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是衡量乡村文化振兴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是牧区人民精神风貌的体现。加强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牧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三、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自提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和人们的广泛关注,且关注度日益提升,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得到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响应,并处于不断探索实践中,但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配套设施不全

我国牧区多分布于西部及西北部边缘地带,主要有新、藏、青、蒙、陇五大牧区【4】,是以绿色草原为主体,生态景观、草原畜牧业为基础产业的特殊生态经济文化区域【5】。受自然条件、历史、地理位置等原因影响,相较于其他农村地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各牧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以致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配套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不全或设施滞后,牧区当地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建设资金不足

     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较缓慢,导致牧区收入有限,建设资金不足,用于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应减少,由于缺少资金支持,直接影响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展本身投入资金较少,这是影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因为自身发展受限,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影响,很多农村地区的资金需要更多的利用到保障基础民生方面,无法更多的用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发展中。对于农村牧区来说,资金更为匮乏,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没有完善的公共文化事业筹资体系,也就影响了牧区开展公共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发展。

(三)专业人才紧缺

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有些地方政府未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社会力量及当地群众在公共文化建设的参与上不足,存在形式主义或出现孤立无援的现象,加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紧缺,难以有效推进牧区公共文化建设。调查当前农村牧区的文化队伍发现,在乡村文化建设的终点,也就是村文化站中,普遍都是由当地村干部兼任,没有额外工资,因此工作积极性差,流于形式。稍微高级别的乡镇文化站,也存在专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文艺骨干素质低,专业人才不足,工资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缺少培训晋升机制等问题。

长此以往,工作人员存在“人在岗心不在岗”的倦怠工作观,在工作上不能积极主动,不能有效发挥创造性,也就难以把农村牧区的公共文化事业开展好【6】。如果乡镇文化站、村文化站不能很好的发挥领头作用,也会让当地村民认为文化建设可有可无,会极大地影响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立足乡村建设的自信心。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策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对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因此,牧区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确保牧区人民接受文化传播的物质条件。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对牧区公共文化建设首先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财政资金的统筹安排,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规划和安排资金的使用,并做好资金监管工作,确保所用的每一笔资金均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专款专用【7】。其次加大对牧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以完善当地文化建设基础配套设施,为牧区人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以及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营造特色鲜明的牧区文化氛围。再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并非万事大吉,还要做好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专业团队负责维护,不可一建了事,流于形式。最后,动员企事业单位、个人踊跃参与到牧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发挥政府积极引导作用,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以形成社会各方力量高度关注,共同致力牧区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良好风气。

(二)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公共文化建设优质人才队伍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要想繁荣发展,就必须重视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通过提高牧区文化人才薪资待遇及福利,引进优秀文化机构等措施,来优化人才环境,以吸引优质文化人才入驻牧区,发挥其在牧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当地人才的培养,通过集中培训,分期分批培训,组织经验交流,参观先进文化单位等多种形式,提高文化人才整体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打造一支专业力量过硬,文化素质良好的牧区公共文化建设优质人才队伍【8】。此外,牧区各级政府还要努力发挥民间文化队伍在各牧区文化发展中的辅助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及鼓励,建立健全完善的文化人才流动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文化人才评价体系,并定期培训和考核,以强化人才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动意识,提高人才专业能力及服务意识,为牧区公共文化建设发光发热,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充分挖掘牧区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文化体系

我国五大牧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均特色独具,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牧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应充分挖掘各牧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文化体系。如青海不仅有着历代的文物古迹,宗教建筑群众多,而且民间歌舞、节日习俗,丰富多样,有奔放热烈的藏族歌舞、悠扬婉转的民歌“花儿”、抒情优美的土族民间舞蹈《纳顿》、《安昭》等。在节日习俗上有燃灯节、土族波波会、热贡六月会、圣纪节、花儿会等。通常每年秋收前的农历四至六月,举办花儿会,各地举办时间不一,会期四至五天,会场设擂台,举办歌手大赛。当地百姓登山对歌,即兴演唱,题目不限。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甘、宁、新广为流传,是民族地域曲种之一,多以情歌为主,歌词生动形象,唱词浩繁,具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有西北之魂之称【9】。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牧区文化魅力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彩。牧区公共文化的建设中,既要引导牧民踊跃参与其中,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民歌民舞,节日习俗,形式不拘,重在参与;又要动员文化剧团或名人下乡义演,减轻牧区人民文化消费支出的同时,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当地牧区民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

(四)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功能,推进牧区公共文化建设

     网络普及的时代,牧区公共文化建设应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各文化机构、各区域交流频率,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10】。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牧区人民实施网格化管理,通过微信群、村民群的建立,发布文化活动信息,推送各种文化活动的精彩视频,让公共文化服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全方位推进牧区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因此将互联网技术落实到千家万户,有助于创新农村牧区文化服务手段,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由于电视、广播、手机、电脑的大量普及,网络已成为农民大众文化娱乐的主要活动方式,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终端为农村牧区群众推送积极健康的文化知识,还可以组织才能展示平台,鼓励当地百姓积极参与,激发农民创新特色文化的积极性,让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创造中,只有这样,不仅有助于更好的建设农村牧区的公共文化,还能进一步提升牧区百姓的幸福感,让牧区群众感受到文化建设带来的好处,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是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动力。以上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公共文化建设优质人才队伍;充分挖掘牧区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文化体系;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功能,推进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研究了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策略,以期为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文来源:《村委主任》https://www.zzqklm.com/w/xf/3217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