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入阶段。新课程理念主张教育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自去年以来,我市教研室也适时提出了要构建有效课堂模式,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学校和历史科组积极行动,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探索高中历史课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教学的一些实践,谈谈我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客观的历史都是过去发生的,客观的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课程在知识的呈现上也便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知识,特别是远离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历史知识,学生大都较为陌生。于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片面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学生的学习也是被动接受。学生学习往往是重复的机械记忆,学生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较少,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历史知识由于它的过去性、抽象性,单纯的讲述和照搬教材,教学效果是有限的,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现代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对于感兴趣的科目的学习,会会有高度的热情,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那么,怎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运用教材,结合时事热点问题。高中学生比较关注时政消息和国际热点。新闻媒体对于时政热点问题的报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教师授课时,结合教材进行适当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讲述必修一《辛亥革命》时候,就可以联系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这个时政热点。
联系地方史。通过联系教材里面有关本地的历史的展示,这样历史教学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激发学生对地方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兴趣。我们讲课中穿插讲述台山侨乡文化,可以联系历史课中很多内容,如中外铁路发展史、美国西部开发史、华侨出国史等等。
采用课前小测或者默写。检查学生的预习或者复习效果,巩固旧知识,预测新知识。学生有了一定成就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会增加。
采用图文资料。上课时候采用图片、地图、名人经典、影视片段等材料,学生比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会大大增加。
其次,在历史教学预设性基础上,更加关注历史教学的生成性。
关于历史教学中预设性的困惑。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会提前备课,对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做规划和预设。历史教师上课前的备课工作,对教学的目标、手段和方法、效果都会做一个教学预设。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的需要,有的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对教材知识的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重组。有的教师,采用分组讨论、探究活动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历史教学备课的预设,意图达到既传授历史知识,又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目标。
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的情景:学生情绪激昂,回答问题热闹非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应有尽有。下课之后检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新课程貌似开展的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所谓“新课程”下,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教学的预设性过强。历史教学有特定的教学目标,肯定会注重教学的预设性、计划性,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教学的过程实际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提高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历史课程标准要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著名专家任鹏杰也说,课程标准的根本依据,就来自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毋宁说,教学的“外显主导”是课程标准,“内隐主导”正是学生成长、进步、发展的内在需求。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多影响因素,而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方面的因素属于内因,这也是最根本的因数。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有主动学习探究的心理倾向。所以,这要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参与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在参与历史课堂,主动求去发展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新教学情境。于是,历史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效果,它将对能否实现有效教学起决定性的作用。
实践也证明,只有注重解决历史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真实的内心困惑,历史课堂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只有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真实体验过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因而,在历史教训预设性基础上,我们要加强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关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次,关注历史中的人文精神,增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性
有人说,历史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的精神。历史人文精神的发扬依托于历史的时代性。历史的时代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课程教学必须忠于历史的“过去的时代”,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历史课程教学富于“现实的时代”。
历史过去性所体现出的时代性,就是指历史课的讲授不能超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概念的时代性,要忠实于历史史实,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必须富有时代气息。在古代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尽量引用古人的原话、古籍的原文。如:汉景帝时,给景帝上《削藩策》,建议削藩,他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这样古文语言简洁有效的把削藩的利弊讲述了出来。又如:林则徐禁烟到达广州时,对各国在华商人表态:“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充分体现出了爱国大臣林则徐坚决禁烟的态度,这也是历史史料教学的要求。教师通过原话或原文史料的引用,是历史教师教学魅力的一种体现,其实这也赋予了历史教学以鲜活的时代气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服务于现实所体现出的时代性。历史教学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要充分体现时代性特点,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要求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凸显人文精神,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革过分注重单纯应试内容的倾向,同时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倾向,为此,着重扩大历史课与现实生活和时事的结合。要注意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要及时反映史学研究、文物考古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例如历史教学中要联系现今的曹操墓之争、阳江南海一号的发现等等。
历史教学时代性要求传扬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教材中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众多,在教学中,利用这些人物的相关事迹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讲到中国革命时候,可以讲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小时候的生活以及走上革命道路的生活,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进人物的优秀革命传统,树立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学习历史,不单单是要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还要会运用历史,服务于现实,我们就可以结合时政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综合上述,增强历史课的趣味性,注重历史教学的生成性,增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性,可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还在继续努力探索。以上仅是个人浅见,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钱洪潮 《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教育导刊》。2007年4月。
4.任鹏杰《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5月。
6.赵亚夫 、秦立福 《互动延展:简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现代性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7年6月。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