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与重塑路径

作者:李明刚、胡贵勇、官琴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日期:2014-09-18人气:894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主要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务川、道真、石阡、遵义、仁怀、六枝、关岭、安顺等20多个县,约有55.90万人,占仡佬族总人口的96.49%。仡佬族的生活环境、生存空间及其民族发展与变迁决定了他们的生存方式、宗教信仰及价值取向。仡佬族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其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摇篮,他们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主要有:打篾鸡蛋、傩戏、高台舞狮、牛撵牛、打磨秋、“跳海”、打在龙、踩堂舞、牛筋舞、挡耙、“同镇”赛力、“地牯牛”、“推屎耙”、“狗舂碓”、石担和石锁、踢毽子、“同顶”赛劲 、板凳拳、打鸡毛球等[1]。这些项目世代相传,并在其宗教信仰活动中不断发展、演进,鲜明地体现了仡佬族古朴的民俗文化传统特色。那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了哪些变迁呢?这些变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该如何重塑仡佬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这三个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

变迁的本意是指事物或情况的变化转移。文化变迁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典型的变迁形态,意指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载体、主体、要素甚至结构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相应的,“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变迁则指其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文化系统结构、模式或风格的变化[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在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传承、丰富而形成的,体现了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的文化活动。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指仡佬族在长期的形成发展中结合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而创造、积淀的,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的,具有运动强身,力量、技术、速度和音乐、舞蹈、娱乐等七个特质的活动文化,传统体育文化是仡佬族民族心理意识和感情色彩的反映。

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其进化与传播过程中,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许多传统体育文化已发生重大变迁。有的如“打棒”、“跳海”等儿童嬉戏类项目已仅存于中老年人的记忆中;有的如高台舞狮等项目因其动作的高、难、险而面临传承人匮乏的窘境;有的文化底蕴深厚,体现了各地仡佬族娱乐、健身、艺术表演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如傩戏、蹦蹦鼓、踩堂舞等则改变了其体现民族精神传承的祭祀活动的精神内涵,被现代旅游表演所用;有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因其健身性强,深深代表着仡佬族的民族精神而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

仡佬民族是“人中精,天之子”(《夏书》)。仡佬族先民长期受“九天文化” 求“合”、“合为贵” 思想的影响,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很少有相互拼斗的痕迹,大多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特征。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示出了其“合和”文化特色,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合和”文化价值观,这种“合和”文化价值观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文体育素材,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文化内涵,成为了贵州仡佬族聚居地区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文化建设内容之一,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需求[1]。

二、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贵州最古老民族之一,仡佬族的生活环境、生存空间及其民族发展与变迁决定了他们的生存方式、宗教信仰及价值取向。贵州仡佬族大多地处生活条件较差的“石旮旯”,受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它的传统体育文化有着独特、鲜明的本民族色彩;仡佬族先民长期受“九天文化” 求“合”、“合为贵”思想的影响,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娱乐、重表演、重修身养性、防身保命的优秀成分,但始终未脱离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不能发育成形而与现代体育融为一体,导致日渐萎缩乃至消亡;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仡佬族族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一批人自动改族换姓或通过婚姻关系改变族别以及兵衅、灾荒、瘟疫等原因,仡佬族人口锐减,仡佬族“接近于绝种”(塞缪尔·克拉克著,苏大龙译,《在中国西南部族中》),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几近消亡。新中国成立后,仡佬族同胞享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其传统体育文化才重新受到人们的认识,一批传统体育项目得以重新挖掘和整理。

1.地域环境对其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影响

贵州民间广泛流传有“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石旮旯”的谚语,说明贵州境内绝大多数仡佬族村落均坐落于贵州边远山区的“石旮旯”,那里地势起伏较大,高低极为悬殊,气温相差较大。“十里不同天” 和“八山一水一分田”等都是其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3]。

作为贵州最古老民族之一,仡佬族的生活环境、生存空间及其民族发展与变迁决定了他们的生存方式、宗教信仰及价值取向。贵州仡佬族大多地处生活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受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它的传统体育文化有着独特、鲜明的本民族色彩,如高台舞狮、挡耙、抢花炮、牛撵牛、“跳海”、打磨秋、打鸡毛球、打在龙、踢毽子等都是千百年来仡佬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有着很广泛的参与性。这些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 ,还能给山寨增添欢乐,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这些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既满足了仡佬族人们身体本身的需要,也满足了心理和情感的需要,是一种最健康的娱人和自娱的休闲娱乐方式[1]。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身处贵州边远山区“石旮旯”的仡佬族民众,他们也在极力摆脱这种“石旮旯”的困扰,绝大多数仡佬族青壮年同胞远离他们长期繁衍生息、带给他们无限快乐的穷困山寨去追寻他们的现代梦想,使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大量流失。留守于农村的仡佬族少年儿童或居住于仡佬族聚居地区城镇中的少年儿童则背负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使命,整天奔忙于各种兴趣班、学习班当中,带给仡佬族少年儿童欢声笑语的“打棒”、“跳海”、 打鸡毛球等游戏活动已成为他们内心的一种奢求。

2.宗教祭祀活动对其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影响

仡佬族信奉多神,他们认为万物有灵。每逢节日如春节、仡佬年(拜树节)、吃新节等都要举行许多以“祭祖”为主的祭祀活动,在这些祭祀活动中,渗透着许多民族传统体育的成分,形成了仡佬族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如傩戏、祭田娘舞、踩堂舞、祭山神舞、嘣嘣鼓等,就是仡佬族传统祭祀活动中开展得十分活跃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仡佬族传统体育活动受“合和”文化的影响,具有娱乐、表演、健身等优秀成分,既保持了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特征,又与汉族民间体育“和而不同”,充满了多样化原生态的新鲜活力[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原生态的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已融入仡佬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成为地方旅游发展的表演项目,改变了其“宗教祭祀”的精神内涵。

3.人口变迁对其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影响

仡佬族先民濮人、僚人,曾是古代人口众多、分布较广的族群,很早就定居在今贵州境内及其相毗邻的广大地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改土归流”、一次次的战争和天灾等原因,人口大量流失,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仡佬族总人口只有1万余人,许多地区仡佬族的民族语言、服饰和习俗多已消失,且各支系间没有往来和交流。不同支系的仡佬族因所处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不同,其文化差异较大,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如务川、道真、仁怀、织金的打蔑鸡蛋(竹秀球)、务川的高台舞狮、道真的傩戏、石阡的蹦蹦鼓、平正的踩堂舞、安顺的地戏、六枝特区的祭祀舞(祭田娘舞、祭山神舞)等都体现了各个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平等政策,使一些仡佬族人公开了自己的民族身份,仡佬族人口逐渐恢复,特别是1983年的民族识别,贵州的许多 “古老户”才真正恢复了他们的仡佬族身份,仡佬族人口迅速发展,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仡佬族人口为57.9357万人。仡佬族人口的迅速恢复,其传统体育文化也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如务川仡佬族的高台舞狮于1985年在贵州省第二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荣获优秀表演奖[5];石阡嘣嘣鼓在2007年荣获“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民族民间舞优秀奖;道真傩戏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而仡佬族的打篾鸡蛋从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始就一直成为表演项目,并获得了金奖等。

4.现代体育对贵州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影响

在中国近代,在国人求强救国的愿望驱使下,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动机下,在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思想的同时,中国体育在被动与主动、自觉与不自觉中开始了与西方体育的冲突与交融[6]。如今,西方的篮球、排球、田径、游泳、足球等项目已成为中国体育的主要内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也日渐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社会。据调查,篮球、广播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都成为了贵州仡佬族群众平时经常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而平常选择参加仡佬族传统体育锻炼的只有十分之一,使得仡佬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一些过去倍受民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现在却无人问津,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目前,在贵州仡佬族聚居的广大农村地区,正在普遍开展“四在农家”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使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扮演其载体作用,人们在生产、劳动之余,积极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不仅提高了村民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和民族人口素质,还丰富了仡佬族聚居地区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促进仡佬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也使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走上休闲体育、娱乐体育的道路,顺应了“富在农家、乐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化”生活方式逐步步入了贵州仡佬族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人们的民族宗教意识也受到“现代”社会精神的冲击,产生于仡佬族生产、生活中的体现“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文化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个别项目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消亡而逐步走向消亡。

三、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重塑路径

仡佬族神秘而绚丽多姿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在其民族历史发展的历程中产生、形成的,体现了仡佬族古朴的民族精神。目前,贵州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速度较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为此,应解放思想,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挖掘、整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力开展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发挥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贵州仡佬族聚居地区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地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作出贡献。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走体育产业化发展道路

传承和发展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继承、创新与发展相结合的现代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在发展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吸收现代体育的优点,使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现实生活和文化现状相协调,同时应积极探索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之间的结合点,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充实和丰富,在文化层次和内容上进化、延伸、拓展、充实,促进贵州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1]。

当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流行模式,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仡佬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正在借助这种发展地方经济的模式,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经济”角色,使其与体育旅游结合起来,走体育产业化的道路,这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

2.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宣传、推广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

贵州仡佬族聚居地区的各级人民政府要抓住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作用,从实际出发,加大发展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政策倾斜,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为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为贵州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运行环境,促进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和推广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加强其传承人和研究人员的培养,加强对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系统的挖掘、整理和改造,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发展、推广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本目的。

3.与学校体育结合,促进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普及化发展

长期生活在“石旮旯”的仡佬族人民,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学校体育教学设施严重滞后,体育师资严重匮乏,且受“知识改变命运”的摆脱“石旮旯”贫穷环境思想的影响,仡佬族聚居地区的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不高,不能积极参加课堂练习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以独特的风格,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较强的思想性、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等为一体而深受学生的喜爱。

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中小学校体育课堂教学, 不仅能丰富仡佬族聚居地区中小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使素质教育在仡佬族聚居地区真正落到实处,还能使仡佬族学生掌握其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方法、技术和技能,接受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熏陶,培养其民族进取心。另一方面,以民族地区高校为依托,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传播者,还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对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研究,使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宗教化、民间化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4.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传递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正能量

目前,在贵州仡佬族聚居的广大农村地区,正在普遍开展“四在农家”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相结合,使其成为“乐在农家”的主要内容和活动载体,人们在生产、劳动之余,积极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仡佬族聚居地区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和民族人口素质。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促进仡佬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传递着它的正能量,在仡佬族聚居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走上了休闲体育、娱乐体育的现代发展之路。

作为贵州“地盘业主”的仡佬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人类进入新世纪后,各个仡佬族聚居地区都在努力挖掘其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彰显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特色文化,举办了一系列盛大的仡佬族的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古老的仡佬民族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 李明刚.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科学咨询,2010(5):46

[2]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580。

[3]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贵州省志·民族志·仡佬族简介[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4] 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8):7

[5] 马晓鸣.石阡仡佬嘣嘣鼓将敲响世界[EB/OL].[2010-07-28].http://www.shiqian.gov.cn/(S(kn4qty45bby3vgjc43wrco55))/Item.aspx?id=5045

[6] 任春艳.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4)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