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电影《钢琴师》中钢琴音乐的审美意义

作者:杨骥韩来源:《芒种》日期:2015-09-30人气:1215

    《钢琴师》是由法国波兰裔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1933- )执导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具有犹太血统的波兰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躲避战乱和痴迷钢琴演奏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维拉德斯·娄·斯皮尔曼是一位来自华沙的普通音乐家,但德国对波兰的入侵打破了斯皮尔曼原本的平静,斯皮尔曼不得不面临像无数犹太人一样被德军送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危险境地。所幸的是,斯皮尔曼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华逃过了这场噩梦,躲避在华沙的小型犹太区。但犹太区不断出现的背叛和贫困的生活,让原本骄傲的斯皮尔曼受尽了灵魂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渐渐他变得消沉绝望。只有音乐能够解除他每日恐慌的情绪,而此时一位德国军官听到了他的钢琴声,被美妙的琴声所打动,于是冒死保护斯皮尔曼。正是在这位军官的保护下,斯皮尔曼免于像其他犹太人一样,受尽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折磨。整部影片采用比较灰暗的叙事方式,音乐贯穿始终,成为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波兰斯基对整部影片节奏的控制,叙事的独特性和音乐在剧情中的运用,都是影片能够得到影评界认可的原因。

    对于大多数的电影来说,除了在剧情构造、演员演技上需要可圈可点外,音乐的运用亦十分关键。音乐往往能够推动电影情节的起伏,让观众更快的投入到导演设计的剧情中。《钢琴师》作为一部通过钢琴师身份来表述二战残酷战争的音乐电影,音乐在其中的辅助作用更是极为重要。导演罗曼•波兰斯基运用自己极强的导演执行能力,将音乐恰当的融入到这部带有悲情色彩的故事中,通过音乐渲染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渲染影片气氛与刻画人物心理

    讲述二战题材的电影不少,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兵临城下》等,但《钢琴师》与这些好莱坞电影不同,它没有将战争的残酷放在第一位,也没有刻意美化人性善的一面,而是更真实的阐述历史。通过斯皮尔曼钢琴师的身份,来达到美妙音乐和残酷战争的对比,更真实的刻画出战争对普通民众的破坏。它不是一部普通的战争电影,没有将观众带入事先预设的悲伤氛围中,更多的是通过真实历史让观众感受到人性的善良和罪恶,看似简单的描述却让影片更具有真实度,让观众真实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在《钢琴师》中一共出现了三首夜曲、两首马祖卡曲、两首叙事曲、一首前奏曲和一首圆舞曲等音乐旋律。这些音乐大部分出自波兰伟大作曲家肖邦,肖邦作为十九世纪伟大作曲家,其音乐作品大多描绘战争的残酷。所以从肖邦的作品中常常能够听到痛苦的怒吼和激昂的号角,较为温婉、抒情的旋律也是一种对生活残酷的隐忍。罗曼•波兰斯基想用肖邦的音乐来突显战争的残酷和人性在艰难生活下隐忍地力量,可以说整部影片在肖邦音乐的衬托下显得更为饱满。

    音乐在电影制作中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增强电影的画面感,还能渲染整部电影地特殊氛围和情调。《钢琴师》中出现的《吸血鬼》、《贵妇画像》都来自波兰音乐家Wojciech Kilar。波兰斯基深知,音乐的渲染能让整部影片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从而加快观众对影片投入速度。其中八段来自肖邦的乐曲,让故事情节更具有感染力,加深了观众对影片的观影印象。比如,在电影的开始阶段,主人翁斯皮尔曼在电台弹奏的《升C小调夜曲》,就包含着悲伤的曲调和缓慢的节奏,这首曲子似乎已经预示了波兰人民将要面临的苦难。

     在电影音乐出现以前,电影想要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常常通过独白的方式来告诉观众,这种形式既无法美化角色的真实度,又不能提升电影的艺术色彩,因此阻碍了电影故事和观众情感之间的互动。电影对于人物内心世界挖掘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部电影的成功,而电影音乐的运用往往能够决定一部电影的对人物心理开掘的广度。如《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每当音乐响起时,观众就会自觉地联想起男女主人公的缠绵爱情,这就是音乐带给电影的魅力。音乐不像其他艺术能够展现视觉的变化,音乐更多的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听觉艺术,通过对乐曲的编排来让观众达到身心合一的目的。电影音乐存在的目的是让影片更具有饱满度,通过音乐的渲染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影片情节和观众情感的互动。当德国军官第一次让斯皮尔曼弹奏乐曲时,斯皮尔曼选择了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是一个极具挑衅的动作,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虽然前半部分安静流畅,但后半部分激昂旋律无疑是一种对自由的宣誓。毫无疑问,音乐的演奏者与接受者双方都是能够听得懂这一语言的。尽管如此,德国军官还是痴迷上了极具音乐才华的斯皮尔曼,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来保护这位爱慕的音乐才子。

二、描述性功能与深化主题

    电影与音乐的完美配合,一方面有利于电影主题的表达,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音乐自身的抒情功能。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而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尽管电影配乐没有直观性,但是人们仍可以间接感知电影配乐中所要传递的情感,进而更加理解影片的主题意蕴,体会配乐延伸出来的审美价值。

    电影音乐能够让人物呈现的更为立体。比如当斯皮尔曼在火炉边打开罐头时,不幸被一名德国军官发现,如果没有前面音乐对德国军官的铺垫,观众很难想象这位德国军官将怎样对待斯皮尔曼。斯皮尔曼发现有人进来,做出的反应是快步抱着罐头躲进阁楼,德国军官没有继续追寻而是坐在钢琴前弹起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通过音乐来向斯皮尔曼展示自己的态度。《月光奏鸣曲》那充满寂寞与幽怨琴声,也代表德国军官此时的无奈与惆怅。音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也让斯皮尔曼得到了德国军官的保护。再比如,斯皮尔曼再去集中营的途中被警察救下,在逃亡的过程中他看到同胞尸体,斯皮尔曼望着那倒在血泊中的同胞,想起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像他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这次战争不仅剥夺了他们的生命,还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让他们的尸首被强烈的日光暴晒并且慢慢腐烂、变臭。此时响起Wojdech Kilar的音乐,由单簧管低音区奏出的音符循环放着,这正是斯皮尔曼的心声。这个时候的斯皮尔曼已经从傲慢的钢琴家变成了落魄的逃难者,为了生存下去他将自己心爱的钢琴卖掉,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弱者,如同那单簧管的音符充斥着满满的无奈。此时音乐变成了情节推动的语言,通过旋律的表达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电影画面感更具有感染力。

    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其展现的画面感引导着观众的思维走向,但音乐的加入能够让这种画面感更具有真实度。在电影中每个场景都表达着导演想要诉说的故事内容,演员的表演、剧本的走向、画面的色彩度和字幕的运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也不例外,它紧随剧情的变化提升影片的艺术氛围。因此,电影音乐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影片的艺术感,还可以展现故事情节的走向和文化面貌。《钢琴师》的魅力正是通过肖邦、Wojciech Kilar的音乐作品的运用,来深化影片的“灵魂”,做到影片内容与情感释放的完美结合。比如,在斯皮尔曼深夜仓皇逃到恩人大提琴艺人家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位特别女配角,这位女配角的出现也被导演运用音乐的方式将其升华。在战火纷飞的清晨,此地的宁静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温柔的阳光洒在白色的窗帘上,瞬间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好像战争并不存在现实中。此时屋内响起巴赫的《G大调前奏曲》,温柔的旋律如同女士脸上的笑容,瞬时间将烦恼抛之脑后,女士是在弹给腹中的宝宝听,也是弹给斯皮尔曼听,更是弹给自己听。她的音乐满含对自由的向往、对战争的恐惧、对生命的期盼。斯皮尔曼能够听出这是占领者国家的音乐,这位波兰女士通过对敌人音乐的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无国界,人性的无国界。波兰斯基之所以称为伟大的导演,是他能够将自身哲学思想融入到电影中,战争的残酷并不一定能警示世人,只有对美好东西的诠释和运用,才能更多地激化人性中的善良。

    综上,《钢琴师》的成功除了电影采用一种真实的视角来叙述二战苦难外,音乐对电影推动不可忽视,在斯皮尔曼每次遇到危险时,都会有肖邦、Wojciech Kilar的音乐加以渲染,让故事情节更具有真实度。可以说音乐推动了整部影片的节奏,让电影呈现的画面更具有真实感,使得观众更快速的投入到电影情节中。影片每个情节的变化都有相应的音乐加以辅助,使得电影主题更为突出,并且深化电影音乐的艺术氛围。画面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升华了电影艺术,使观众在欣赏电影后得到了心灵的冲击。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