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情感与理智的较量-社科论文

作者:张芳来源:原创日期:2012-05-19人气:1191
高觉新是巴金先生小说《家》中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在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予了作者复杂的感情在其中,特别能感动读者。
觉新所处的年代正值封建腐朽制度与新生进步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的时期,他出身于旧式封建家庭,身负家人的重托。身为接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之一,他身上“旧”与“新”、理智与情感的双重矛盾对立体现得特别明显。可以说,高觉新身上寄托着一个身在封建家庭的新青年身心的多重矛盾。
巴金先生刻画高觉新这个人物形象,让他面对问题有时冷静得可怕,有时又走不出情感的困扰,理智与情感不时在他身上斗争,让人时时揪心,处处同情。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理不是直接地、外在地以概念逻辑取代审美中的情感逻辑,规范和束缚情感力,趋向于概念化。在另一面,情感和理智相协调地运动,情感力趋向于非逻辑性非确定性的概念,它又导向一定的社会目的。人们感受的是情,深悟的是理,有意却又无意,可解而又不可
解,情理相生不见凑泊,情理并茂无迹可求,深邃而又韵味的美感力量就会在小说作品中产生了。”[1](P142)
一、孤独而矛盾的情感:爱情与亲情
“‘情’有人伦之情,爱恋之情,友朋之情;有政治感情,道德感情,自然感情;有喜乐之情,悲愁之情,平淡之情,等等。‘情’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最富有诗意,能直接打动人心,缩短人与接受对象的距离……”[2](P107)“家”本身是一个象征血缘关系和亲情的意象,在觉新身上,作者将“情”融于他的身上,各种情感凝结在一起,构成了高觉新这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综合起来看,他的情感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爱情和亲情,也就是爱恋之情和人伦之情。
爱情是最永恒、最有魅力的一种情感。觉新与梅的爱情堪称凄美。虽然都属接受了一定新思想的青年,但对比觉民和琴,觉新和梅身心更放不开与封建大家庭的联系,他们对封建宗法制更持保守的态度,不愿意迈出争取爱情的步伐。觉新的爱恋对象有两个,一个是从小青梅竹马的梅,一个是妻子李瑞珏。对初恋情人的矢志不渝的爱,与对妻子似亲人又似恋人般的互相关爱,成为觉新爱情的两条主线。
爱情与婚姻是觉新悲剧的开始。在大家庭的安排下,觉新的婚姻竟然是拈阄的结果。觉新知道与梅不能结合之后,难过而哭,却依然遵从不误,甘作“傀儡”。所幸,在瑞珏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子身上,他尝到了婚后家庭生活的甜蜜。婚后的他,对曾经的爱情选择了遗忘,甚至忘记了被毁灭的前程,陶醉在妻子温柔的爱意中。曾经的真爱依然是他心中那根拔不掉的刺,他还时时想起梅,内心常常泛起种种刺痛。重见梅时,爱情的火花再次燃烧,但觉新又感到无法挣脱现实,充满了苦涩、无奈、痛苦。在瑞珏身上找到的难得的“幸福”也不长久。先是梅的痛苦离世,然后是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内心的痛苦再无人理解。尤其是瑞珏的死,展现了觉新在爱情与亲情之间的抉择,他将长辈的话当作命令一般执行,将临产的她迁到偏远的城外,觉新明知这对孕妇来讲十分危险,但他害怕担起不孝的恶名,忍受一切,并因此间接导致了瑞珏的过世。
亲情是觉新看得一度高于爱情的另一种情感,表现在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亲人的关心上。他对爷爷和父亲十分敬重,从不忤逆,作为长子长孙,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这个已经危机四伏的家;对叔叔、婶婶之辈的处处忍让,纵然有应酬中的虚情假意,但不变的是他想稳固这个家的真心;对兄弟,他的感情最真挚,作为大家庭里的大哥,对弟弟妹妹都是关爱有加,宁愿独自承受一切,不愿弟妹受苦。觉新对亲情的极力呵护,体现了他的责任感与承担的勇气。患难之时见真情,觉新对家人的维护,在危难之时最真挚。在战乱危险来临之际,觉新比长辈们更有担当,他站出来给大家想办法,为家人如何避难考虑颇为周全,唯独没有顾及自己。觉新极力去做家中的孝子孝孙,对爷爷无条件服从,同时,也尽量充当爷爷和兄弟间的“和事佬”,让家庭和睦。当觉慧积极参加游行遭到老太爷的训斥之后,觉新对他进行看管,劝导他表面上可以先听爷爷话,然后自己“把一切都忘在九霄云外”,既有对长者的尊敬又饱含对弟弟的关爱,觉新内心那种对家人的细腻情感,让他为人处事都处处周全,处处为他人着想,实在令人动容。
二、理智:个性的自觉与封建礼教观念的双重对立
如果说觉慧是热情、激烈、不屈不饶的,是一个封建礼教叛徒,情感在他身上表现更明显,那么,觉新则压抑情感,为人处事更温厚,理智的成分居多。觉新信奉的理有着复杂的两面:一方面是他心中已经觉醒的一面,即受五四影响,已经萌芽的对人性的自觉,与觉慧的方向一致;另一方面是他心中挥之不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的封建礼教,与高老太爷的期望一致的。这两种背道而驰的价值观,都深深的扎根在他身上,他常常陷入痛苦。在家里家外,两难的他都难觅知音,十分孤独和寂寞。他的前一面,有一个从妥协到最终有所保留的反抗的过程。就像那个被逼上梁山的豹子头林冲一样,他也是被悲惨的境遇一步一步逼上反抗的。尽管没有表现得那样决裂,但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传统观念认为,放纵情欲会带来社会的混乱,这一观念也表现在觉新身上。早前的觉新对封建礼教无条件地屈从。虽然自己对旧礼教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恪守孝道,无意中就成了封建家庭的维护者。在小说的第六节中,集中介绍了觉新:年少的他当年脑子里也曾“充满了美丽的幻想”。但与父亲的一次谈话打破了他的理想。父亲期望他放弃学业,娶妻之后能专心料理家事。觉新的反应是压根就“没有反抗的思想”。但他背着父亲的时候却哭了,对理想破灭感到十分痛苦。父亲的过世后将责任全托付给他。他再次埋藏理想,担起家庭重担。他从来不曾推卸和勇于担当的都是这个让他即爱又感到压抑的大家庭,哪怕这个大家庭曾多次伤害过自己,都始终以这种担当的理智压制自己的情感,不让情感泛滥。理家的过程中,觉新深深体验到,在和平安宁友爱表面下的家里充斥着仇恨与斗争,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当发现自己无力改变这些不和谐,他索性极力避免冲突。觉新的这种对封建家庭伦理的一种坚守,不同于克明、克安之流,他的忠实纯粹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
觉新理智的另一个方面是内心已经觉醒的人性的自觉。五四运动爆发,三兄弟的热情都被点燃,觉新拥护“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接受过新思想的他,成为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一面是过着旧式生活的少爷;一面是关注新思想的新青年。他有所信奉,践履新思想的勇气。文章通过觉慧之口,多次提到了觉慧对哥哥认同的“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的反感,但是觉新也不是没有反抗,只是这种反抗总以消极的方式呈现。比如,他还常常怀念自己那破灭的爱情;他也不是完全无条件对长辈言听计从,也曾为了躲避四爸克安而躲在楼上睡觉,毕竟,他不像弟弟,通过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能走出家庭,只能为自己争取片刻的安宁。
三、情感与理智的较量
觉新心中的情与理的斗争经历了一个逐步激化的过程。觉新原本对未来充满热情与憧憬,曾是家人眼中的“宁馨
儿”,也曾胸怀大志。青年时期的他,尽管有逆来顺受、消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在积极了解五四之后社会、思想等各方面的新动向,内在是有热情的。作为五四时代的青年,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另一方面,他身为封建大家庭里的一员,又甘做封建家族的维系和承担者。他本身深受封建宗族观影响,认为养家是理所当然。这种主观意愿与外部环境的矛盾使得觉新分外被动。最亲密的家人不理解,自身内心矛盾的多重撞击,情感和理智不时交错,种种对抗中,觉新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无尽地退让。他不是一个毫无感情的人,也有对爱情的向往,对亲情的渴望,每次退让换来的却是更加沉痛的代价。在情感与理智的种种对抗中,觉新每次都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遵守的封建礼教之“理”往往能在对抗中胜出,扑灭他心中偶尔闪烁的激情火花。
纵观全书,作为情感的对立面,前期觉新身上理智总是大于情感的,几乎从来没有服膺于情感。当然,前文将觉新的理智分为两种,这里说的理智,是指觉新身上背负的封建礼教。如果说觉新的前一种理智让自己日渐走向悲剧,那么他的后一种理智本可成为拯救自己的良方。走出家的步子那样艰难,归根到底是他内心维护封建家庭的“理智”占了主导,个性被压抑,激情逐渐被打磨。他的前一种理智,被悲惨的境遇步步紧逼而逐渐凸显出来。在对待弟弟觉民和二妹婚事的时候起,就可以看出征兆。对家里给觉民安排的婚事,觉新最开始想妥协,因为明知不妥又对自己深怀谴责。梅过世、高老太爷生病后捉鬼导致其病情加重最终去世、妻子的离去,他的痛苦和愧疚加深。受到连续刺激的他“突然明白了……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觉慧表明决心“要做一个旧礼教的叛徒”时,弟弟的事业正是让他们拥有新生活的契机,于是暗地支持弟弟离家。虽然觉新没有冲破旧家庭的勇气,但内心那颗对旧礼教仇恨的种子已经开始慢慢生长。
巴金先生创作《家》,立意“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诉)”,[3](P140)若是站在整个时代背景上,在觉新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社会变迁发展的整体趋势都被他忽视了,他似乎更关注“小家”、“小我”,新思想在以他为代表的人物身上萌芽并生长的阻力十分巨大。他这个人物形象就成了巴金先生要树立的一种反面的“教材”。但仅仅照眼于单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觉新这个形象反而比觉慧这个形象更要真实动人,尽管在整个大的社会发展趋势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他只是生活在自己认为正当的角色里,没有太多奢求,只求踏实做好本分,可以说是一种颓唐,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平凡的责任与担当呢?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